長沙家長的難題其實也是全國各大城市的難題。因此,在確保職業高中教育得到發展,逐漸在全社會建立引導就讀職業高中的理念之外,各級政府仍需在普通高中的設立上下功夫。
今年長沙市中考參考人數為8.09萬(直升生除外),共設考點113個。7月16日至18日進行。
2020年5月8日,長沙市教育局公布了2020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與高中招生工作方案:
初三年級考試科目成績以A、B、C、D、E五個等級形式呈現。初二年級生物、地理考試科目成績以分數(百分制)形式呈現。城區(含望城區,下同)初三提前考試科目由初二生物考試成績(折合成50分)、初二地理考試成績(折合成50分)和初中體育最終成績(60分)組成,折合後的提前考試科目總成績(160分)最終以等級方式呈現。
按照各個科目達到合格標準的分數劃出E等(即不合格等級),然後根據高中教育資源的狀況結合錄取批次的要求將合格等級以上的成績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
城區高中招生錄取由市教育局中招辦負責組織實施,長沙縣、瀏陽市和寧鄉市的高中招生錄取由各縣(市)教育行政部門參照市教育局中招辦相關方案組織實施。
城區高中由市教育局統一下達高中招生計劃,長沙縣、瀏陽市和寧鄉市高中由各縣(市)教育行政部門下達高中招生計劃。招生計劃要符合國家對高中階段普職分流的總體要求,普高和職高招生計劃原則上大體相當,教育行政部門要將不低於50%的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並完善操作辦法。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公辦高中全面取消擇校生計劃。
高中學校錄取新生的主要依據是:考生的學業評價等第、綜合素質評價等第以及享受政策性優惠的情況。
普通高中學校除劃線招生外,還實行指標生、直升生、特長生和推薦生等多樣化招生政策,進一步擴大學校自主權,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也就是說,長沙市參加今年初升高考試的8.09萬學生,只有4萬多名左右能被公辦普通高中錄取。
今年長沙市中考成績公布時間為8月3號,8月4號—5號為填報志願時間,請各位家長注意時間調整,避免此段時間外出。
一位教師寫道:
在長沙,一場中考競爭壓力不次於高考。
原因有三:一是考好的高中難,四大名校基本上要6A,競爭不亞於考985的大學,6A的總人數大概不到3千,不到百分之五。
二是略有粗心,A就變成B,考高中的檔次就會降低一個。因為競爭白熱化,也將各高中分成三六九等,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孩子都很焦慮。
三是現在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限制普通高中招生。規定普高招生比例不超過一半,這個是最讓家長焦心的。
現在條件好了,大部分家長都是大學畢業,你讓他的孩子連普高都上不了,何況大學呢?這個有點要了家長的命。做為教師,我呼籲有關主管部門重視這個問題,增加普高招生比例,增加至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比較合理。
每年招生,望著有2個及以上的有C的家長和學生的失望的眼神,問我有沒有辦法時,我都不忍直視。當然這個問題也不只長沙存在。廣東深圳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在深圳工作的,孩子上中學的學生,跟我講深圳那邊最惱火的也是孩子上不了普高。
還是呼籲有關部門想老百姓之所想,多徵求一下市民意見,增加普高招生比例。研究生招生比例都增加了,基礎教育也應該如此才好。
其實早在2018年,這個建議也有家長提過:
目前長沙市初中升高中是6A制,對有一門成績較弱或某門考試發揮失常的學生影響特別大。可能某門學科一分之差,就算其他5門成績都是A,該門為C,就不能就讀好高中;如果該門為D,就只能讀職高。
建議優化為總分排名,或總分賦權排名,讓優秀的孩子不會因為一門偏科或發揮失常而失去接受優質高中教育的機會。另外,建議增加優質的高中教育機會,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就讀高中,進而有機會完成高等教育。
湖南省教育廳當時答覆說:
1、關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採用「等級」制。
教育部在2004年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4年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作出「學業考試的成績應以等級制的方式呈現」的規定,長沙市根據這一規定進行了探索。
2016年,《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規定,「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等級』呈現,克服分分計較,避免過度競爭」;省教育廳2018年《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據此規定「各市州可以採用分數、等級、分數加等級等多種形式呈現,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等級』呈現」。
2、關於增加優質的高中教育機會。
考慮到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合理結構需求,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規定「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初中畢業生將按照一定的比例實行普職分流,不能無計劃增加普通高中招生。
7月16日上午,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主持召開書記專題會議,聽取十三屆市委第十輪巡查綜合情況匯報。
根據長沙市委統一安排,2020年4月中旬至5月底,市委統籌安排8個巡察組,對市教育局、市周南中學、市雅禮中學等14個單位黨組織開展了教育系統聯動專項巡察。
會議指出:「本輪巡察期間大家克服疫情影響、紮實履職,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領域突出問題,發現了一批重要問題線索,值得充分肯定。」長沙市教育領域的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是否包括這個萬眾矚目的初升高問題,新聞中沒有具體提及。但在長沙市中考考試過程中發布這條新聞,難免不令人聯想。
綜合湖南省教育廳的意見以及這幾年全省各市州實施的中考方案,不難發現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態度非常明確:一是繼續實施不計總分數,仍然採取等級呈現的中考方案;二是不會無計劃增加普通高中招生。也就是說,根據這一政策,要將初中升普通高中升學率由目前的50%調高到70%、80%目前看來不太現實。
尤其是長沙,作為省會城市吸納全國各地新移民的能力顯著較強,新移民帶來的子女升學問題將長期伴隨。城市規模越擴大,新移民越多,公辦教育資源長期處於滯後的狀態將難以改變。
但是,隨著國民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大,接受普通高中教育、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也日益成為社會公眾的普遍需求。接受教育的權利也日益成為了重大民生問題。
長沙家長的難題其實也是全國各大城市的難題。因此,在確保職業高中教育得到發展,逐漸在全社會建立引導就讀職業高中的理念之外,各級政府仍需在普通高中的設立上下功夫。
公辦力量不足,可以讓社會民辦普通高中唱主角。通過十幾年、幾十年的努力,久久為功,著眼於未來。
什麼時候,社會民辦普通高中也出現了類似於「雅禮、長沙一中、長郡中學、師大附中」這樣的四大名校,家長們的焦慮感也許就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