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恆德實驗學校新媒體工作部
2020年8月刊
進入高中後,很多學生都會感到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僅是學習上的,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正確看待初高的差異,做好初高的銜接。
學習上的差異
1
知識量變大
總體來說,初升高知識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
比如數學,高中數學理科生需要學習七本書,每一本書都有高考的重要考點。
英語單詞量從初中要求的1600個,上升到3500詞+500短語。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2
學習進度加快
高中知識點增多、難度大,學習進度也會加快,與初中付出同樣的學習時間,學習效率要更高才能較好地掌握知識點,這無疑需要更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3
學科知識交叉性強
學科間相互滲透,各個學科不再是獨立的個體,相互之間形成了跨學科知識點,解決一個學習問題,可能需要多個學科知識點的支持。
4
高一內容在高考直接考察
因為高中知識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知識更多的是實現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比如有理數、線段與角等內容,在中考中並不直接考查。
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學的知識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數學大概考65分左右),按照新高考來講,現在比重更大了。
5
授課方式不同
初中教師常常採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以反覆講解,教師要用較多的時間給學生以具體輔導。進入高中後,教師上課更注重分析,反覆講解的做法少了,學生活動多了,許多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
6
學習習慣和方法的不同
很多初中成績本來還可以的孩子,到了高中還是覺得比較吃力,因為孩子們的做題方式和解題思維還停留在初中!
初中學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於「聽、背、默」,習慣於書面作業,習慣於依賴教師。高中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方法要求靈活、多樣,並要防止和克服單純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讀書、重計算輕概念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如何做好初升高銜接
學習上做好銜接
閱讀習慣要堅持
現在的高考對閱讀的要求越來越高,趁著初三的這個暑假,可以配合著高中對閱讀的要求,讀一些課外書目。
上不上初升高銜接
上不上初升高銜接應該是很多家長都糾結的,其實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
如果孩子的自學能力比較強,也比較自律,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自己在家預習,制定好學習計劃,每天按照計劃進行就可以。
如果孩子比較喜歡大家一起學習的氛圍,習慣被老師引導著學習,也可以考慮上預科班。但是在這裡還想告訴家長,預科班只有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把高中的知識學完也是不現實的,上預科班,更多的是培養孩子出一種適合高中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了解高中的知識邏輯,對高中的學習有一個整體認知,提前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不管是上,還是不上初高銜接,一定要提前看下高中的課本。
心理上做好準備
首先,引導孩子「認清自己」。跟孩子探討他在初中的學習裡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包括從小學到初中的轉變時期是怎麼過來的,存在什麼問題需要解決等。
其次,跟孩子聊聊高中的學習特點。可以找一些高中學生、家有高中生的家長或高中老師談談,弄清楚到高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面對即將進入的高中學習,一定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第三,跟孩子一起試著「事先設想」高中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境況。設想一下進入高中後可能會有哪些適應和有哪些不適應的情況。儘量要讓孩子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設計一下自己將如何有針對性地改變自己來適應未來的學校生活。
幫孩子重新自我定位。不少學生是初中班裡的佼佼者,如果到了一流學校,一旦成績有所波動,不要失去信心。如果去了不太理想的學校,也不應該灰心,爭取儘快成為班級甚至年級的「領跑者」。堅定地告訴孩子,進入高中,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還有3年的時間,足以不斷提高成績、提升自己。
©安全恆德
新媒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