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焦慮
今年是報名人數最多的一次高考
但也是招生人數最多的一次高考
與高考相關,有一個敏感的問題,我想談一下。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考試容易成為社會情緒的宣洩口,甚至引發一些極端事件。最近深圳緊急停止期末考試,據說就是這個原因,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希望家長、考生需注意調整心態,不必過分焦慮。
一、不必焦慮備考不充分,發揮不好的問題,絕大多數人都一樣。
疫情讓我們不得不轉入網上備考,很多人都覺得更適合自律的人,自己不夠自律,備考不充分,擔心考得不好。
首先,大家其實都一樣,真正自律的人沒有幾個,大家都差不多,特別自律的孩子是非常非常少的,你準備得不好,考得不好,別人也有可能不好。
因為備考不充分,分數可能不夠理想,但實際上,最後的錄取是依據分數順序,即所謂排位去進行的,並非絕對分數。相關調查也表明,這個排位並沒有因為疫情有變化。
二、不必過度焦慮升學的問題,今年是報名人數最多的一年,但也是最好上大學的一年。
今年高考報名人數雖然高達1071萬人,創造歷史最高,但也是歷史上錄取人數最多的一年,最好考大學的一年。
中國教育在線2020高招調查報告顯示,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大約與2008年的1050萬人相當,但錄取人數2008年只有565.9萬人。去年我們就錄取了915萬人,今年如果繼續高職擴招,可能會在1000萬人左右,兩者相比會增長400萬人以上。因此,沒必要緊張錄取的問題。去年,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毛入學率已達到51.6%,2019年大約2/3的省市實際錄取比例超過了90%。
總之,「考不上大學」已經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大家不必擔心上大學的問題。
三、高考並不決定人生成敗,不必太焦慮考得好壞,學校的好壞。
當然,有人會反駁說,大學還有一個好壞的問題。
今天的中國社會流動升遷的道路越來越寬廣,條條大路通羅馬,和精英教育時代不同,大學在這個時代更像一個標配,在社會階層流動上的價值也不大,並不決定我們成功與否。
我今年注意到兩個故事,一個是北京林業大學化工專業的一位畢業生在做快遞員,還有一位西安外國語大學的碩士選擇了當保姆。前幾天看到上海引進人才落戶名單,第一個就是李佳琦,那個靠賣口紅出名的小夥子。要知道,上海也有一個政策,即清華北大應屆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戶,不必再計算積分。
從這個角度看,社會的評價也越來越開放,行業高低貴賤的界限越來越低,只要你夠優秀,如上海可以把你和北大清華畢業生一樣看待,這就是時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