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動物的你,對牛排又了解多少?

2020-12-11 騰訊網

牛排

性感的

外表煎得焦棕

切開後有著粉紅色的肉質

伴著香甜的肉汁

入口柔嫩即化,滿口留香

牛排又是

充滿力量的

在紐約那間著名的辦公室

那個被稱作「時尚女魔頭」的人

每天中午,會關掉手機,安靜地享用她的午餐

而她的午餐,日復一日

總是一塊來自頂級餐廳新鮮煎制的牛排

為她提供神秘的能量

|性感牛排|

Sirloin Steak

沙朗牛排,就是常說的西冷牛排,取自牛背脊附近最鮮嫩的位置,好的沙朗牛排肉質柔嫩到入口即化的地步,極致鮮甜。可謂牛排最性感的選擇。

Filet Mignon

菲力牛排,是牛腰部的小塊裡脊肉,質地也非常鮮嫩,相對其他部位比較精瘦,油花少,幾乎沒有肥膘,三分熟或五分熟為最佳口感。

|能量牛排|

Rib’s Eye Steak

肋眼牛排,來自靠近胸部的牛肋脊部位,肉絲中夾著Q彈十足的油筋,油花豐富,多汁、肉嫩,適合有活力的年輕食客。

T-bone Ssteak

T骨牛排取自牛腰部後面的肉,在切割的時候會保留一塊T字形的牛骨,由沙朗和菲力組成,可以同時享用兩個不同部位的肉質,是美國人的最愛。美式T骨牛排較T骨牛排大些,一般厚3釐米左右,重450克左右。

New York Steak

紐約牛排,取自上等的無骨裡脊肉,含有些許脂肪,是最適合用於煎烤的牛排部位,相傳最早在美國東部開始流行。

以正確的方式開啟一塊牛排

想要吃到和頂級餐廳一樣好吃的牛排

請記住以下關鍵詞

NO1.一塊好肉

如果說一塊牛排好吃,其實只有20%的因素在於烹飪,80%都在於你選的肉夠不夠好。除了價格貴可以基本等於好之外,也需要一些經驗,有些美其名曰精修肋眼之類的肉雖然賣得貴,但卻捨棄了不該捨棄的肥的部分——有油花的煎烤起來才夠香!另外,如果你初試手,儘量別選有骨頭的肉,不容易做好。可以去找一塊肋眼牛排或沙朗牛排,要那種看上去像大理石花紋的牛肉(上面覆蓋著猶如蜘蛛網一樣靜脈脂肪紋理)。

NO2.一口好鍋

一口身經百戰的優秀的鑄鐵鍋也相當關鍵!我說的就是那種黑黑的,一稜一稜的很沉的鍋。它的好處是能加熱到非常高的高溫,受熱均勻,儲熱好,而且能讓肉烤出漂亮迷人的烤痕。這種鍋並非除了煎牛排沒其它用處,用它烤一些彩椒、西葫蘆片、茄子片等等拌入色拉,非常迷人美味。

NO3.高溫

首先是煎牛排的鑄鐵鍋要夠熱。先從小火開始加熱,逐漸中火,約三分鐘左右,放入牛排轉大火。高溫的作用是讓讓肉表面的蛋白質在高溫下迅速凝結封住裡面的肉汁。肉放進烤盤不要總去翻面,可以一次性把一面烤到需要的程度,再翻面,如果想烤出交叉灼痕,就翻兩次。

另一個高溫是指盛放牛排的盤子。常在外面吃牛排的同學都知道,剛剛端上桌的牛排盤子是非常燙手的,這個作用當然是不讓牛排涼掉,吃牛排有一個過程,涼了的肉肯定不好吃。

NO4.靜置幾分鐘

煎好的牛排並不能馬上端上去,而是有一個rest for a while的靜置時間,讓牛排休息一會兒,讓肉汁重新均勻地返回到肉的各個角落,這時候的牛排口感才最好。有的做法是在煎牛排時恰當的預留好時間,關火後,讓牛排在熱鍋裡繼續到需要的熟的程度,也有的是把牛排盛在滾燙的盤子裡用錫紙蓋上休息,無論怎樣,避免這個過程中讓牛排涼掉非常關鍵。

NO5.醬汁

牛排煎好後,還需要勾兌肉汁來搭配牛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重新開火,在剩下的肉汁中噴入一些紅酒,煮的時候用鏟子把鍋裡的各種小嘎巴都鏟下來一起煮,煮沸之後離火,再加入兩勺黃油於其中,攪拌至濃稠的狀態就可以淋在煎好的牛排上了。

NO6.火候

除非你真的有心理障礙,否則儘量去嘗試3~6分熟的牛排吧。據專業廚師透露,他們會把不怎麼樣的肉給那些要Well Done的客人,因為反正他們也嘗不出區別。

點牛排時的用詞大家可能已經很熟悉了吧

Rare、Very Rare:極生,煎牛排的時間不超過三分鐘。

Rare:生,時間不超過四分鐘。

Medium Rare:中生,三分熟,時間六至八分鐘。

Medium:稍熟,五到六分熟,時間需要八分鐘到十分鐘。

Medium Well:中七分熟,時間需要十到十二分鐘。

Well Done:全熟,時間需要十二分鐘到十五分鐘左右。

另外,很多大廚都是用手指測試牛排是否烤好,

他們才不用溫度計呢,方法你也可以學學:

兩個食譜做出完美牛排

|完美煎牛排|

|食材|

肋眼牛排|1份

鹽|少許

現磨黑胡椒粉|看個人口味

初榨橄欖油|2匙

黃油|3匙

去皮大蒜|2顆

新鮮歐芹|適量

可選:

紅酒以及配菜

(雞肉,牛肉,小牛肉,等)

在盤上刷一層黃油然後點綴上美味的醬汁

烤土豆

|製法|

在肋排上的一面撒上胡椒和海鹽。(好的牛肉不用多餘的醬汁醃製,胡椒和海鹽,足夠)

將你的鑄鐵鍋加熱至冒煙,然後倒入橄欖油並均勻的攤開,接著把沾有調料的那一面肋排朝下放入鍋中(儘量離鍋遠一點不要被油濺到),在另一面撒上胡椒和鹽。重點是一面不要超過兩分鐘,用你的鉗子(不要用叉子在肋排上扎孔),翻面然後加入黃油、大蒜以及歐芹,然後再讓肋排煎兩分鐘。

在你的肋排第一次翻面時,用勺子或者一個小長柄鋼勺持續不斷的把融化的黃油澆在肋排上。一直持續抹油兩分鐘(記得如果用勺子記得把勺子稍微傾斜一點)

每一面都煎制2分鐘

關火,再持續抹油一次。把牛排放在平底鍋裡,輕輕的用箔紙地蓋上10分鐘,然後在切牛排先前休息。再抹一次油,然後把它放到案板上。將牛排切成兩半。

如果需要醬汁,在鍋裡加一點紅酒,然後煮幾分鐘到黏稠。加入一兩勺黃油即可。

Tips:你可能注意到了,在圖片中的盤子裡放了一些烤過的土豆,把土豆、油和調味料一起在烤盤中混合然後放入烤箱烤至變軟。在完成烹飪最後兩分鐘我們可以把它放在煎鍋裡,讓這些小土豆吸收了黃油融化後的香味以及牛排烤制時滴落的油脂,變得非常美味!當然這一步是可選的。不過小普君吐血推薦就是了。

|烤箱烤牛排|

|食材|

菲力牛排|1份

切至差不多4釐米厚

鹽|少許

現磨黑胡椒粉|適量

黃油|4湯匙

去皮大蒜|2顆

新鮮迷迭香|適量

PS:我們用和上面差不多的材料,以烤箱加入的烹飪方式,做出外面餐館裡那種很厚的牛排,外面焦棕色,裡面粉紅色。

|製法|

在牛上的一面撒上胡椒和海鹽。等鍋熱,放入黃油,將肉放入鍋內,每面煎1分鐘,烤出灼痕,並鎖住肉裡面的汁液;

德普嵌入式烤箱選擇強燒烤,230°C,連鑄鐵鍋一起放入烤箱,同時再淋上黃油、放入迷迭香、大蒜,根據喜歡的程度烤5~8分鐘,這樣的好處是加熱更均勻,厚牛排可以做到外焦裡嫩。

還差一分鐘烤好時,把烤出的汁液澆到牛排上,烤最後一分鐘。

烤好後靜置五分鐘,然後切成均勻的厚片,裝盤

只要按照步驟,

一定會做出完美的牛排。

相關焦點

  • 我們了解的肉食動物都是要吃肉的,你知道幾乎不吃肉的肉食動物嗎
    提到肉食動物,你會想到哪些畫面?我們大多數腦海中浮現的一些動物應該是像獅子、豹子、老虎、狼還有比如我們身邊的貓星人等等,它們的形象一般都是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尖銳的利爪,非常兇猛,當然喵星人的兇猛慢慢地在很多鏟屎官的心裡變成了奶兇奶兇的!
  • 肉食動物
    小時候,別人家的小孩一到傍晚,都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看灌籃高手、聖鬥士星矢、名偵探柯南、美少女戰士,而蘇長夏卻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看到捕獵者死死咬住獵物的時候,她會興奮得跳起來振臂高呼,家裡的沙發因此都被她踩破了好幾個。長大後,亭亭玉立的蘇長夏對待男人的手段也像極了肉食動物,沉穩智慧,敏銳果斷,生猛無情,男朋友換了一茬又一茬,卻沒能留住一個人的心。
  • 野獸巨星:在肉食動物與食草動物共生的世界,沒有贏家?
    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所有的生物無非就是肉食和草食兩種區別,並且兩大陣營的生物有著獨特的優勢但同時也背負著不同的困境,如果是你,會選擇那一類,肉食還是草食?在生理結構上,也就是與生俱來便具有優勢的是肉食動物,他們相比一些草食動物來說體型較大,力量和速度非常強大,擁有尖牙利爪,只有被捕食的草食動物,沒有被捕食的肉食動物,肉食動物是強者,但同時也是被壓抑和被歧視的對象。
  • 動物科普:肉食動物的捕獵手段你都知道嗎?大概有四種
    當一致肉食動物向其他獵物靠近時,不由得會產生一種緊迫感,但是肉食動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就連人類也是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相比,肉食動物總有失算的時候,因為獵物很可能會逃之夭夭,作為補償,自然界使得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為了成功的捕獲獵物,肉食動物通常具有敏銳的感官和快速的反應能力
  • 三款「非主流」的牛排,你嘗試過嗎?
    之前的文章裡,小編著重介紹過牛排的三大經典部位:西冷、菲力和眼肉,那麼,除了這三個部位之外,其實一頭牛的身上還有幾個部位也是可以做成牛排的,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普及一下三種「非主流」的牛排:牛小排、上腦、板腱我們先來看下這張圖先大致了解一下這三個部位在哪裡
  • 為什麼草食動物也能吃肉,肉食動物卻很少吃草?
    我們通常從食性上把動物定義成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兩大類,但是這只是比較狹義的說法,草食動物並不是只吃素食不吃肉食,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也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就像北美洲的雪鞋兔,一樣會吃腐肉,可見兔子確實可以吃肉的。
  • 人類一般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肉食動物,為什麼?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每天都會吃肉,畢竟有些獨特的營養物質只有它們擁有。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人類都是只吃食草動物,幾乎沒有是肉食動物,這究竟是為何?在大自然中品種多樣,水量多的動物被分成兩大類:食草動物與肉食動物,食草動物也是人類每天必須攝入的食物。
  • 作為肉食動物,你知道牛肉各個部位怎麼吃最美味嗎?
    作為一名肉食動物,在面對一塊牛肉的時候,有兩個問題你一定不能忽視:好吃嗎?怎麼吃?
  • 感覺長角的動物都是草食動物,肉食動物有長角的嗎?
    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由於它們不同的生態位,在食物鏈中所處的層級和扮演的功能也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身體特徵和捕食習慣存在天壤之別。幾乎所有的肉食性動物,為了快速、準確、有效地捕食到獵物,都逐漸地進化成或擁有尖銳的牙齒、或有巨大的咬合力、或有強大的爆發力、或有敏捷的四肢、或有尖銳的腳爪等等,以上特徵或多或少地在肉食動物身上得到完美地呈現。而草食性動物的生存原則逐漸進化為靈活的身軀、較快的奔跑速度、長久的耐力、強大的繁殖能力、有效的防禦手段,使它們能夠及時發現危險和躲避威脅。
  • 它是牛排中的「一根筋」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動物肉質"柴嫩"理論。 業內人士都明白,其實板腱牛排僅次於昂貴的菲力牛排。從各方面來說澳洲板腱都非常棒,卻一直被大家忽視,像是一位高人『深藏不露』,同時它也是牛排中的「百變大咖」。 Q:為什麼這麼說呢?
  • 美國新研究:植食動物滅絕風險高於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
    美國新研究:植食動物滅絕風險高於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 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中,植食動物滅絕風險高於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認知。
  • 喜羊羊:當喜羊羊黑化變成肉食動物,羊吃狼你見過嗎?
    喜羊羊:當喜羊羊黑化變成肉食動物,羊吃狼你見過嗎?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觀眾都知道,灰太狼和喜羊羊是天生的宿敵,灰太狼抓羊十多年依然沒有吃到羊肉,這也是多虧了喜羊羊的聰明才智,才在每一次的危險中驚險逃生。但是看多了狼吃羊的情節,你見過羊吃狼的樣子嗎?
  • 對於肉食動物來說,從來就沒有什麼物美價廉
    牛肉在我們老百姓常見的肉食中,比如豬肉、雞肉、鴨肉等,一直就處在相對高的價位。除特殊原因(比如民族習慣),以牛肉為主要日常肉食的家庭,一定是當地消費水平較高的家庭。牛肉製品也是相對高價的食品,牛肉乾從來都是高端零食,像巧克力一樣,在零食裡一定是比薯片、餅乾、辣條貴上很多。一百塊錢買牛肉乾、買巧克力,真的買不了多少,但如果是買其他零食可能要拎上一大袋子了。
  • 最有代表性的西餐菜品牛排,歐美各國不同的做法,你都知道嗎?
    如果要給西餐選一個代表菜品,那牛排絕對會毫無疑問的當選。幾乎每個人第一次吃西餐,都點的是牛排。那麼牛身上有這麼多部位,歐美各個國家更偏愛哪個部分,各國迥異的飲食習慣又帶來了哪些不一樣的做法,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
  • 你真的懂吃牛排嗎?看看網紅牛排是怎麼做的,暢銷是有原因的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吃過牛排吧,但你知道吃牛排有些什麼講究嗎?作為永不淘汰的西餐主食,一塊牛排,足以滿足肉食動物們從味蕾到飽腹的所有需求。吃好吃的牛排當然要吃原切的!>過熟:牛排色澤偏黑,焦脆;五分熟的牛排通常說來,牛排以3到8分熟為佳,往往越是好的牛排,為了凸顯本身的肉質和汁水的風味,適合的火候會越低。
  • 野生動物不好吃,谷飼圈養的牛排也比吃草散步的牛排好吃!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越懶的動物越好吃!家養的小豬一時間,「野生動物」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好多人都認為「野味」必定是鮮美無比,家養的動物都是「死肉」,在外面活蹦亂跳的才是「活肉」。再來談谷飼的牛,這裡就要分谷飼多少天,所有牛出生之後不是都直接圈養的,都是要吃一段時間的青草,然後再被拉來圈養,這裡就分比如谷飼100天,谷飼200天,谷飼300天等等。谷飼天數越高,牛排脂肪含量就越高,所呈現的雪花花紋就約密集好看,肉也就越香,越能「入口即化」,當然了,谷飼天數越高,飼養成本也越高,價格也就水漲船高。
  • 黑胡椒澆汁沙朗牛排:簡簡單單搞定孩子最愛的西式牛排大餐
    一整塊沙朗牛排一分為二;3. 鍋內放少許油,放進牛排兩面煎至八分熟;4. 蘆筍放開水鍋汆燙至熟;5. 瀝乾水分排入盤底;6. 放上煎好的牛排;7.澆在牛排上;10. 用聖女果和油菜根部裝飾即可。美食心得:1. 牛排是網購的西餐牛排,直接放鍋裡煎即可,也可以自己買牛肉處理後做成煎牛排,論口感還是西餐牛排更勝一籌,就是有點小貴,但吃起來很方便,節省時間;2.
  • 為何食草動物頭上都有角呢?肉食動物為何沒有?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諸如獅子、狼、老虎這樣的肉食動物頭上都是沒有角的,取而代之的是鋒利的爪子和牙齒,而對於食草動物,牛、羊、鹿等等,都是頭上長有犄角的,那麼難道說可以通過有沒有犄角來判斷動物是肉食還是食草的嗎?
  • 在森林武館裡學習之後肉食動物竟然急劇減少,原來是這樣?
    「你和梅花鹿五百年前都是同一種族,可是我們馬族就不跟你們一樣了,你會馬族的武術嗎?」棗紅馬大聲說道。「是呀,我們豬族的絕技也是你能學會的嗎?」小野豬附和道。「該不是先偷學我們家族的秘籍的吧!」大灰狼質疑道。
  • 研究:貓熊保育有成,但大型肉食動物卻消失了
    這項計劃確實很成功,事後證明不少鳥類、小型的肉食動物,都受惠於我國為了保育貓熊所做的種種努力。真的這麼成功嗎?可是,周一(3)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員李晟發表的一項研究,對貓熊保育計劃的成效提出質疑,他指出人們可能在保育貓熊之餘,卻忘記了共享同片棲地的大型肉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