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市:探索離退休幹部「三緣一集聚」黨建模式

2020-12-20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廣大離退休幹部黨員長期接受黨的培養教育,具有獨特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和威望優勢,是新時代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鎮江市在全市加強和創新離退休幹部黨組織建設,推行「三緣一集聚」黨建模式,打破組織關係單一隸屬關係,在老幹部生活、學習和活動比較集中的場所設立建制性或非建制性功能型黨組織。經過幾年的探索發展,逐漸形成「地緣、業緣、趣緣,集聚正能量」的「三緣一集聚」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特色,基本實現「離退休幹部黨員在哪,黨組織就建到哪,組織生活就跟到哪、正能量就發揮到哪」,讓離退休幹部黨員成為推動基層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背景

鎮江市現有離退休幹部黨員近2.5萬人,佔全市黨員總數近11%,囿於居住分散、行動能力減弱等情況,離退休幹部黨員參加正常、規範、靈活的組織生活成為一大難題。「三緣一集聚」模式的開展,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的新要求,使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為落到實處。

一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加強對離退休幹部黨員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對老齡社會背景下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升黨的執政水平,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是離退休幹部黨建面臨新形勢的客觀存需要。離休幹部普遍年高體弱、行動不便,而退休幹部黨員人數逐年增加,居住分散化、生活社會化、流動常態化特徵越來越明顯。不少老黨員因年齡大、距離原單位遠,或流動在外,或原單位不重視等原因,導致長期不能參加組織生活,組織歸屬感逐漸淡化。

三是社區及各類涉老社團、興趣團體集聚著大批老同志的形勢所趨。社區是離退休幹部黨員日常居住生活的主要地域空間,同時,在大量的涉老社會組織和老年大學等涉老機構裡也活躍著眾多老同志的身影。依託社區、涉老社團、老年大學」,探索一種適應離退休幹部黨員特點和需求的組織設置形式、學習活動方式和管理服務模式,引導他們發揮積極作用,顯得非常重要而迫切。

二、做法

(一)建立「地緣」型黨支部,讓老同志在家門口過上「組織生活」

今年90歲的姚豫恆離休後組織關係在潤州區委老幹部局,以前每次參加組織生活都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隨著年紀增大,原單位組織的活動,他參加得越來越少。潤州區萬科社區非建制性離退休幹部黨支部的工作人員主動找到他,從此,姚老就在家門口過起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組織活動。目前,該支部已吸引家住社區、組織關係在原單位的離退休幹部黨員103名,其中不少是六七十歲的骨幹老黨員。他們主動發揮特長,組織慈善、法律援助、鄰裡互幫、結對村官等活動,成為社區建設和治理的積極因素。為了進一步擴大支部的引領示範效應,當地街道黨工委專門派駐黨建工作聯絡員,並給予非建制性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委員工作補貼,定期組織黨員開展組織生活和主題黨日活動。

截至目前,鎮江市已在33個社區建立離退休幹部黨支部34個,其中建制性黨支部20個,非建制性功能型黨支部14個。「地緣」型黨支部,已產生出「磁鐵效應」,吸引著周邊離退休幹部黨員。「家門口的黨支部」從點到面延伸拓展,讓離退休幹部黨員教育管理全覆蓋,作用發揮更明顯。

(二)建立「業緣」型黨支部,讓老戰友黨旗下相約「再幹一程」

銀髮人才工作站、理論宣講服務隊、科技服務隊、法律服務隊、醫療衛生服務隊、文化藝術服務隊、關心下一代服務隊……歸攏行業,有針對性地按系統設立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和黨小組,繼續發揮他們政治、經驗、威望、技術優勢,推動正能量活動在各行業深入開展,是成立「業緣」型老幹部支部的亮點。

由丹徒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委辦公室、區委老幹部局等4家單位的離退休幹部黨員組成的黨群口老幹部聯合黨支部成立後,讓老黨員們重新找到了「家」。在聯合黨支部18名黨員中,有5名黨員因年事高或行動不便,無法正常參加組織活動,65歲的袁寶鳳便和支委們主動上門服務,向他們報告支部活動的情況,傳達有關精神,送去學習材料。除了送溫暖,袁寶鳳還精心策劃和設計豐富多彩的支部活動。聯合黨支部成立後,黨員們精神面貌有了新改觀,組織觀念和責任意識越來越強,老有所為、奉獻社會的意識進一步增強。許多老黨員主動參加社區公益活動、參與創建衛生城市、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主動關愛孤殘老人等,聯合黨支部組織力和凝聚力不斷提升,作用發揮越來越強。

緣於一段共同經歷的知青歲月和相同的情感共鳴,鎮江市知青文化研究會於2010年成立,900多名會員都是退休人員,其中黨員212名。2018年4月,這一涉老社會組織創新成立黨員工作部,將200餘名老知青黨員分配到3個黨員工作小組,形成了兩級黨建網絡,並組建「鎮江知青黨員志願服務隊」。知青黨員活躍在各類公益志願服務中,以「老知青精神」輝映黨旗,彰顯先鋒本色。

(三)「趣緣」型黨支部,老夥伴組隊中擦出「奮鬥火花」

鎮江市老年書畫協會活躍著的一大批離退休幹部黨員,具有強烈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有強烈的組織情懷。近年來,鎮江市老年書畫協會將15個書畫組織全部改為書畫社,並依託社區黨委,成立了3個書畫社非建制性黨支部,推出「1+X」活動,「1」就是以黨建為引領,「X」就是走進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書畫為社區、為群眾服務。

丹陽市老年大學常年有約2000名學員,來自黑龍江、湖北、甘肅等地的異地老黨員多。異地老黨員精神文化生活豐富了,對組織歸屬感和黨員身份感需求迫切。2018年上半年,該校以「三緣一集聚」為切入點籌備成立黨支部。2018年9月,黨支部成立,並探索「老年教育+黨建」的新辦學理念,專門開辦了「黨員時政班」。老年大學黨支部成立後,馬新生被聘為丹陽新聞網《攝影之家》版主,他敬業負責,每晚堅持花一二個小時看帖、回帖、刪貼等,曾連續400天不間斷上網,及時闢謠、激濁揚清,嚴把輿情關。同時,他還主動與其他版主齊心協力營造健康、和諧、安全的網絡環境。在丹陽市老年大學,現在只要是新進黨員學員,都會自覺地第一時間到黨支部報到。目前黨員學員的示範引領作用非常明顯,從班級管理到學員服務,黨員始終走在第一線,已成為學校辦學的中堅力量。

三、實施過程

1.注重謀劃,加強指導。鎮江市委組織部、離退休幹部工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連續三年在年初印發《全市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安排》,對「三緣一集聚」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達到離退休幹部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全覆蓋,先後建立「三緣一集聚」模式黨支部書記信息庫、全市離退休幹部黨支部信息庫、黨員居住地信息庫等,並開展走基層看黨建專題活動,逐個走訪了解30家試點社區情況。

2.強化培訓,夯實基礎。召開市級業務培訓會,對80餘名社區黨建負責同志作實務性指導。深入推進「領頭雁素質提升工程」,邀請「三緣一集聚」黨支部書記參加「解放新思想,改革再出發」「旗幟鮮明講政治,銀髮生輝再出發」培訓班,不斷提升支部班子隊伍黨建工作專業素養。

3.以點帶面,分類實施。由市委老幹部局、離退休幹部工委安排專人與當地基層工作人員密切合作,調查摸底,並採取「一帶一」的模式,了解掌握本地區、本行業、本協會離退休幹部黨員情況,造冊登記。選取試點社區開展試點,建立離退休幹部黨支部,通過陣地整合、資源共享,為離退休幹部黨支部開展學習、組織活動提供便利。

4.協調推進,逐步推廣。實行掛圖作戰,召開轄市區黨工委書記工作座談會,與各轄市區黨工委一起探索在社區、老幹部社會組織、老年興趣團體中開展該工作。此外,結合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建國七十周年等,組織社區、非建制性黨組織開展「銀髮講習堂」、就近就地參觀等豐富多彩的主題黨日活動,吸引一大批離退休幹部黨員參與其中,不斷增強吸引力。

5.現場交流,總結經驗。鎮江市委組織部、離退休幹部工委聯合印發《關於創建市級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六有一提升」示範點的通知》,並把社區、社團組織離退休幹部黨支部納入創建領域,把非建制性黨支部也作為創建單位,並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充實完善責任制的內容和運作機制,形成一套科學、完整的工作程序,使「三緣一集聚」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四、成效

「三緣一集聚」,讓廣大離退休幹部黨員緊緊聚攏在黨組織的懷抱裡。黨組織學習活動、服務管理、發揮作用的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在實現組織生活正常化、學習活動規範化、教育管理經常化、服務關愛親情化、發揮作用就地化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實現了離退休幹部黨員在哪裡,黨組織就建到那裡,組織生活跟到哪,正能量發揮到哪裡。據統計,鎮江市開展「三緣一集聚」已經先後集聚起了5000多名離退休幹部黨員,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奉獻社會、服務基層,展現了這些「銀髮先鋒」與黨同心、與新時代同步的良好精神風貌。

1.老幹部黨員教育管理有效覆蓋。在社區層面,從點到面延伸拓展。依託社區黨組織、就近便利、循序漸進、共建共管」四個原則,已在33個社區建立離退休幹部黨支部34個,其中建制性黨支部20個,非建制性功能型黨支部14個。在涉老社團層面,從少到多全覆蓋推進。成立市老幹部文體協會黨總支(為全省涉老社會組織首家黨總支,下設11個黨支部),市縣兩級共建立非建制性功能型黨組織71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69個)。在老年機構層面,從無到有穩步推進。先後在信緣康護理院、德高護理院、京口區老年大學、丹陽市老年大學、揚中市老幹部大學等成立非建制性功能型黨支部5個,實現老年機構黨支部零的突破。審批程序完善,均有請示、有批覆,有成立儀式,增強活動的儀式感、黨員的參與感。

2.老黨員的組織歸屬感顯著增強。支部班子更優更強。一批黨性強、威信高、身體好、經驗豐富、樂於奉獻的離退休幹部黨員擔任「三緣一集聚」模式黨支部書記。組織生活參與率顯著提升。部分年老體弱行動不便黨員、流動黨員及自願在社區、社團接受教育的黨員開始主動對接社區、社團黨組織,納入黨組織教育管理。支部主題活動增量增質。通過支部書記考核和「六有一提升」創建考核,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每年集中政治學習基本達到8次以上,主題黨日活動豐富多彩,也使老同志在原單位黨組織之外,多了「家門口的黨支部」,多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平臺,多了一個互助關愛的精神家園。

3.老同志發揮作用的正能量更加集聚。隨著「三緣一集聚」模式的深入推廣,老同志們積極投身「銀髮黨建顧問團」「銀髮宣講團」「銀髮藝術團」「銀髮人才工作站」發揮作用,送知識、送演出、送技術。熱情參加「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壯麗七十年」等活動,在「銀髮獻良策促發展」活動,填寫徵集表2300份,為鎮江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300餘條。100餘名「正能量先鋒標兵」,彙編成《守望初心(第一輯)》,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性教材下發,帶動社會風氣淳正向上。

五、探討

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離退休黨員「三緣一集聚」工作不僅必要而且可行,不僅便於管而且能出效,不僅單位支持而且黨員歡迎,應當把該項工作作為離退休幹部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補充,拓展擴面,放大效應。

1.更多依託「三緣一集聚」對離退休幹部黨員實行「兜底」管理。現代社會,城市社區的功能越來越強,老年協會組織的作用越來越大。老年居民與社區、協會組織成為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通過「三緣一集聚」能有效的做到離退休幹部黨員在哪裡,黨的組織就建到哪裡,實現對黨員的教育、服務與管理的無縫對接,負責到底。同時,也要深刻認識到當前「三緣一集聚」工作尚處於推進的初步階段,在面對老年問題日趨複雜化的當下,需要我們增強前瞻意識,做到離退休黨員黨建工作與在職黨員黨建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檢查、一同考核、一同獎懲。切實將離退休黨員「三緣一集聚」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納入黨建工作整體規劃。

2.持續利用「三緣一集聚」對離退休幹部黨員加強善管厚愛。離退休幹部黨員與其他幹部黨員一樣,都希望組織善管厚愛。「三緣一集聚」工作可以有效的補充建制性黨組織管不了、管不全、管不深的問題。「善管」主要是針對老同志思想實際、健康實際、家庭實際,規範黨內組織生活,注重黨性錘鍊,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引導他們始終牢記黨員身份,自覺做到黨的意識不弱化、黨員標準不降低、黨內生活不脫離;創新組織活動方式方法,開展內容多樣,形式新穎,老同誌喜聞樂見的組織學習活動,增強活動的感染力、吸引力。「厚愛」就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常態化開展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活動,讓老同志切實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要對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的老同志,堅持做到送醫送教送學上門;要建立走訪慰問制度,及時提供主動式、響應式、組團式服務;要對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生活遇到特殊困難的老同志,及時上門慰問,給予精神慰藉,提供必要幫助,使離退休幹部黨員在社區需有所應,困有所解,急有所幫,把社區建設成為服務關愛老同志的溫馨家園。

3. 不斷發揮「三緣一集聚」優勢,搭好臺唱好戲集聚起離退休幹部黨員正能量。離退休幹部黨員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和專業技術優勢,是全面建小康、推進民族振興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而且,他們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用發揮出來,把餘熱貢獻出來。「三緣」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只要多做連結資源、組織協調工作,就能把老同志的所能所願與黨的事業所需所盼緊密結合起來;就能發揮告同志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參與基層治團結引領群眾,助推改革發展的重要作;就能引領老同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黨的光榮傳統、關心教育青少年成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4.積極完善「三緣一集聚」工作機制,在長效管理上下功夫。把制度建設貫穿本項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在解決好離退休幹部黨員「入」「教」「管」的問題,引入多部門合作統管機制,強化溝通、協調、配合,統籌各方資源,形成整體合力。在解決好「書記」如何選配的同時,研究制定「隊伍」如何培訓的問題,制定符合「三緣」特點且受老同志歡迎的培訓機制、網際網路管理機制等,築牢組織基礎。同時,注意避免「三緣一集聚」模式衝擊當前現有建制性黨建工作的情況,防止「變多重管理為都不管理」的現象。

相關焦點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三緣一集聚」,讓老幹部離「崗」不離...
    時隔一個月,鎮江市首個養老機構老年黨支部在信緣康護理院正式成立,這是繼「一方隸屬,多重管理」黨建模式在社區、老幹部協會、涉老社團推行後首次在養老機構的探索。鎮江市有離退休幹部黨員近2.5萬人,佔全市黨員數的11%。市委老幹部局、離退休幹部工委創新組織建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三緣」黨組織集聚老幹部正能量,讓老幹部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
  • 上海推進離退休幹部黨建創新發展,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黨建工作品牌...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感召下,「金色夕陽」「金色凌雲」「普老會」「客堂會」「長青春風」「離退休幹部理事會」「青年馬克思主義讀書會」……一大批黨建工作品牌,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在申城。在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範示範引領下,他們打破單位、條塊的壁壘、藩籬,紮根社區,傾心付出,奉獻餘熱。「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說起自己的志願工作,老同志們豪情滿懷。
  • 鎮江市京口區:黨建加速跑 引領「三首」新目標
    一是積極推進2020年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項目」——構建黨建「一突出四聯動」機制,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培育紅色基因、服務企業發展」為目標,成立黨建聯盟,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平臺共建、合作共贏」的黨建服務新模式。充分發揮黨建聯盟作用,中國銀行鎮江分行、江蘇銀行鎮江分行先後為鼎勝新材發行2.5億元疫情防控債,幫助企業堅定信心。
  • 「「硬核」黨建盤點⑤」2020倒計時,看新海黨建flag實現了嗎?
    △各社區發放書籍△「善行天下」黨支部△「睦鄰」黨支部巡邏隊組織成立10個建制性離退休幹部黨支部,1個非建制性黨建工作站,充分挖掘離退休幹部政治資源優勢。3月,全市社區離退休幹部黨組織、黨建工作站「兩個應建盡建」工作現場會在新海街道星化社區舉辦,街道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獲得市區領導的一致認可。△全市社區離退休幹部黨組織、黨建工作站「兩個應建盡建」工作現場會03優化社區兩委班子結構選優培優一批年輕後備幹部,社區黨委書記平均年齡38歲。
  • 龍巖市永定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邱小洪調研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
    7月22日,龍巖市永定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邱小洪在區委老幹部局領導陪同下調研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調研區稅務局 調研區醫院邱小洪分別實地察看了區稅務局、區醫院、仙師鎮的離退休幹部黨支部老黨員活動陣地建設情況,並與老黨員親切交談。
  • 創新探索新時代老幹部工作!「樂齡申城」離退休幹部志願服務總隊...
    「我志願成為一名光榮的離退休幹部志願者……」7月24日下午,上海市「樂齡申城」離退休幹部志願服務總隊成立大會在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楊佳瑛強調,成立離退休幹部志願服務組織,是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共建人民城市的實際行動,也是深化「樂齡申城·五心行動」、更加用心用情做好新時代老幹部工作的創新探索,旨在帶動更多老同志參與到志願服務工作中來,在人民城市建設中奉獻熱情與才幹。
  • 住建廳和交通運輸廳聯合召開調研座談會探索認真做好新時代離退休...
    隨後,重點介紹了「87854」工作法和「52414」日常管理服務模式的主要內容,簡要回顧了處2020年老幹部工作開展情況,圍繞如何認真做好新時代離退休幹部工作進行深入座談討論。大家充分肯定了雙方工作成績和做法。
  • 椒江: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被評為「省模範」
    其中,我區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被評為「浙江省退役軍人工作模範單位」。  椒江區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成立於1985年,曾獲得市級軍休工作先進單位、省級和諧軍休家園等榮譽稱號。近年來,該所圍繞落實「兩個待遇」和「六個老有」目標,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大膽實踐探索,建立健全「一個核心、兩個機制、三個平臺、六項任務、五支隊伍」的工作方法,不斷推進軍休機構標準化建設,滿足軍休幹部的個性化需求。  離崗不離黨,區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
  • 雲巖區文昌閣街道五舉措抓好離退休幹部工作
    12月15日,記者從雲巖區文昌閣街道了解到,今年以來該街道引導離退休幹部積極發揮餘熱,以「黨建引領聚合力,共建融合促發展」為統領,以「老驥伏櫪不降志,永葆黨性重晚節」為載體,堅持「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努力為街道發展出一份力、盡一份責,傳遞和釋放正能量,匯聚街道新能量。
  • ...家」省水利廳離退休幹部處黨支部用心用情做好老幹部服務管理工作
    省水利廳離退休幹部處黨支部深刻把握老幹部工作的政治屬性和黨建特色,努力提高思想認識,落實到行動中。(一)做好老幹部工作,牢固樹立政治意識。(一)突出抓好老幹部黨建工作。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採取個人自學,微信推送、分發資料、關注老幹部公眾號、閱讀報刊等方式,組織老同志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跟進學習習近平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引導離退休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主動擔當作為,抓好離退休幹部黨委建設,定期召開黨委(擴大)會議,組織開展專題理論學習。
  • 廈門組織走訪慰問離退休幹部 舉辦豐富多彩的老年節主題活動
    文/圖 市委老幹部局提供  黨建引領添動力,築強堡壘譜新篇。10月9日—11日,市委組織部、老幹部局、離退休幹部工委聯合舉辦了第20期全市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培訓班,來自全市各單位的100多名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參加。
  • 我市離退休幹部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熱潮
    (全市離退休幹部黨組織書記示範培訓班)一是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集中學習。11月2日下午,全市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按照上級黨委的統一部署,按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精神實質、把握核心要義,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推動全會精神入腦入心、走深走實。
  • 深汕合作區 探索「飛地」基層黨建新模式
    ●南方日報記者 陶清清 策劃:甘雪明 楊磊 統籌:張光巖探索一跨區域黨建共建「1+10」開創基層黨建先行示範新格局百安村,深汕合作區鮜門鎮一個美麗的半島村落,猶如一顆珍珠鑲嵌在百安半島的頂端。除了與深圳10個區跨區域黨建共建,深汕合作區還因地制宜,探索具有當地特色的基層黨建新路子。2018年,深汕合作區將田寮村確定為全區首個基層黨建標準化建設示範點,著力打造黨建文化特色村,探索基層黨建陣地深汕模式。今年7月1日上午,田寮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啟用。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鎮江探索「黨建+物業」高效管理模式 做優...
    金山網訊 「『紅色物業』實施以來,我們小區環境越來越美,毀綠種菜的沒有了;小區越來越安全,共安裝了26個監控探頭;小區越來越有秩序,車輛亂停亂放現象沒有了……」近日,談起「紅色物業」,鎮江市京口區大市口街道老北門社區居民俞菊華連聲讚嘆
  • 2020年全市離退休幹部教育工作新聞發布會
    2020年7月3日,我們用以會代訓的形式,召開離退休幹部「銀髮生輝」志願服務團領導班子座談會,6支志願服務團隊的團長、副團長、秘書長等分別在會議上發言,對全市42支志願服務團隊如何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加強整體規劃,提高「銀髮生輝」工程組織化水平進行了研討交流。
  •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離退休工作處黨委前往淮南市調研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離退休調研組一行18人,聽取了淮南市委老幹部局情況介紹,實地走訪參觀了淮南市老黨員之家。近年來,淮南市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以讓市委市政府放心、讓老同志滿意為工作總基調,通過健全黨建工作機制、建章立制規範管理、不斷強化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品牌建設,高質量推進離退幹部黨建工作。
  • 【鎮江】開展黨建帶工建「三創爭兩提升」活動市級示範單位調研
    10月14日上午,鎮江市總工會組織部長邊江率相關負責人一行赴江蘇省句容經濟開發區(黃梅街道)調研「三創爭兩提升」活動開展推進情況,江蘇智達電氣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參加調研。 調研會上,江蘇智達電氣有限公司負責人就黨建帶工建「三創爭兩提升」工作開展情況、企業發展規劃、生產經營、市場現狀及 「三創爭兩提升」工作中的具體做法分別進行匯報,並提出相關工作思路、創新亮點及意見建議。
  • 江蘇鎮江京口區:黨建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 殷敏介紹說,京口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與服務,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 京口區是江蘇省鎮江市的中心城區,共有691個黨組織,其中黨支部616個,黨員14793名。
  • 鎮江市京口區探索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
    京口區近年來在「雙全」社工、城市基層黨建、居民共治共享等方面進行了創新與探索,出臺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1+6」系列文件,構建了由社區工作者員額管理、招聘轉聘及人事檔案管理、職業培訓、「全科+全能」社工考聘、崗位職責和績效考核、「3崗18級」職業薪酬體系構成的「職業體系建設鏈條」,形成「六有六化」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工作格局,社區治理和服務居民的質效得到較大提升。
  • 山東臨沭:探索建立「1+4」模式構建城市黨建信息化新機制
    自2017年以來,臨沭縣依託全省「黨建—燈塔在線」的推廣應用,結合全縣城市社區黨建工作實際,不斷延伸和拓展應用鏈條,探索形成以「黨建—燈塔在線」為主線,可視化系統、入戶系統、管理系統和研判系統等相互補充的 「1+4」 黨建信息化模式,打通城市黨建信息傳輸的「最後一公裡」,實現了「組織建在網上、黨員連在線上、管理盡在手中」的黨建工作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