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回應「26元買4500斤臍橙」:堅決抵制惡意「羊毛黨」
近日,淘寶在官方微博回應了對「26元買4500斤臍橙」事件的看法。淘寶稱,已經第一時間對店鋪進行保護,會在法律、規則允許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減少各方損失。同時淘寶強調,堅決抵制惡意下單的「羊毛黨」。
據了解,此前天貓果小雲旗艦店因操作失誤,把26元4500克的臍橙,設為了4500斤。消息傳開後,店鋪損失嚴重。隨後網友稱,這是被羊毛黨薅羊毛了。
據「B站up主」小帥喵萌萌噠介紹,「b站up」路人A-,帶領一萬粉絲(每個羊毛群3000人,有十幾個群)以每單26元的價格購買了4500斤水果,一晚上瘋狂下單,涉及700萬元金額。如果真發貨,商家損失幾十億元,兩個農民無論如何都承擔不起這個代價。
在被網友聲討後,「b站up」路人A-發帖回應稱:店鋪關閉有自己的一份責任,願意承擔重新開店鋪的費用,並且群裡面下單的自己已經讓申請退款了,將在5天內籌齊資金。
京東2019雙11戰報:京東生鮮前十日累計賣出4萬噸
根據京東生鮮11.11累計戰報,1-10日,京東生鮮共銷售40000噸生鮮產品,相當於北京市人口近2天的生鮮需求量;期間,在京東生鮮購買產品的人次較日常增長超140%,新用戶同比增長超120%,消費者拓新成效顯著。
來自下沉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成為本次戰報眾多亮點之一。京東生鮮11.11期間,海南省白沙縣1-10日成交額同比增長近20倍,廣西省玉林市1-10日成交額同比增長近10倍,下沉新興市場消費潛力獲得進一步釋放,增長動力強勁。
數據顯示,京東生鮮11.11前10天,進口生鮮產品累計成交額同比增長50%,而且在下沉新興市場成交額同比增長也超過了60%,可見其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
盒馬為備戰雙11 30萬盒馬大閘蟹整裝待發
11月10日消息,在天貓雙十一來臨之際,盒馬鮮生表示,將有55萬隻雞、16萬隻鴨、8萬隻鴿子、3萬頭豬、2萬頭牛和1萬隻羊通過平臺參與到今年的天貓雙十一。同時30萬隻大閘蟹也已整裝待發,準備從江蘇地區奔赴全國各地。
天貓雙11期間盒馬火鍋單日破萬份
盒馬總裁侯毅近日宣布,自10月17日在170多家門店推出火鍋以來,受到盒區房用戶廣泛歡迎。盒馬火鍋在天貓雙11期間實現日售破萬單,最高單日售出1.4萬份鍋底,六成以上訂單來自線上。根據該數據,盒馬已超越海底撈,成為國內最大的線上火鍋店。
多省份出手穩豬價,豬價8月來首次環比下降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11月1日-7日(第45周),豬肉每公斤價格為51.36元,較10月28日-11月1日(第44周)每公斤價格減少1.2元,這是自今年8月底以來,豬價首次出現環比下降。
而根據中新經緯統計,8月份以來,已有近20個省份相繼出臺穩定恢復生豬生產的具體方案,側重點各有不同,涉及生豬養殖等方面的基礎設施支持、金融支持、用地支持、運輸支持、養殖補貼等。需要一提的是,江蘇、天津、廣西等省份近三個月內已不止一次發布穩豬價相關措施。
美團買菜在北京已開超40個前置倉,武漢3個
11月4日,從美團買菜APP上查看發現,其在北京市已開超40個前置倉。同時可以看出的還有,美團買菜在其「發源地」上海擁有前置倉15個左右,在華中地區武漢漢口區擁有3個自提倉。美團買菜是生鮮前置倉模式的代表性企業,同樣代表性企業包括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
天貓雙11:淘寶村播場次已超15萬場 共有1.5萬名村播
根據淘寶直播數據11月5日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天淘寶直播的村播場次已超過15萬場,共有1.5萬名農村主播,在全國各個貧困縣、貧困村開起直播,幫當地農民賣農貨;還有20多位縣長排隊進直播間吆喝當地特產;自10月21日天貓雙11預售啟動以來,僅用十天,農村主播的直播間裡就預計賣出了超過3萬噸農貨。
據悉,今年3月30日,「村播」計劃正式啟動,宣布將在全國100個縣培育1000名月入過萬的農民主播,每個月的15日定為淘寶直播固定的「村播日」。同時,通過打造脫貧IP欄目帶的形式,深入農產品原產地,幫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打開新市場。
阿里財報首次披露盒馬數據 全國已有170家自營門店
11月4日消息,阿里巴巴近日發布的集團財報中首次披露了盒馬鮮生的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中國有170家自營的盒馬鮮生門店,主要位於一、二線城市,已運營超過12個月的自營門店在截至2019年9月的季度中實現了調整後EBITDA合併正增長。
財報還提到,盒馬正在實施多形式的零售策略,引入新的計劃來改善用戶體驗和消費者忠誠度。盒馬目前已經建設了一張覆蓋全國的冷鏈物流配送網絡,包括48個供應鏈中心、近500個全國生鮮基地。
便利店賣菜更多是難言之隱
財經媒體《時代財經》認為,便利店爭相賣菜與生鮮的千億市場空間不無關係。根據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發布的《生鮮電商發展趨勢報告》,2012年-2017年,國內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從40億元增至1391.3億元,2018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1051.6億元。
不過,賣菜並沒有那麼簡單,率先進入戰場的7-eleven的「菜場」故事已經停滯。早在2017年7月,7-eleven便利店便率先在北京部分門店嘗試售賣蔬菜水果,按照當時的計劃,如果試銷效果好的話將推廣至其他門店。不過,時代財經致電北京多家7-eleven便利店了解到,這一業務進展緩慢。
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零售商業分析師雲陽子看來,便利店並沒有選擇要不要賣菜的自主權,是整個行業在倒逼著它去賣菜。以「一品生鮮」為例,一品生鮮是一家24小時的社區生鮮超市,有很強的便利性,分布在其周邊的便利店不賣菜的話,生存空間就會比較小。
靈獸傳媒創始人陳嶽峰指出,比起背後的市場空間,賣菜等業務對於便利店而言,更多還是一種服務的延伸。在激烈的競爭下,便利店為了追求GMV和業績的增值,加強APP用戶的粘度,需要進行品類的擴張,但是這種擴張的難度是不小的。
生鮮行業之社區拼團運營模式解讀及部分融資數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生鮮行業研究報告》認為,社區拼團指的是以社區為中心,以團長(通常是寶媽、便利店經營者)為分發節點,消費者可以通過微信群、小程序等工具,拼團購買生鮮、日化用品等的新型購物形式。
其運營模式圖解如下:
圖為:社區拼團運營模式
報告認為,社區拼團模式的優勢在於,可以通過線下社群裂變分銷、精細化運營降低成本、更好管控生鮮損耗率等,但同時,社區拼團也有同質化嚴重、盈利性不明顯、供應鏈能力不強等劣勢。
社區拼團起源於2016年的長沙地區,但是興盛於2018年。尤其是2018年7、8月份開始,在資本的助推下,這一賽道進入了融資快車道。你我您、食享會、鄰鄰壹、十薈團、松鼠拼拼、考拉精選等頭部項目紛紛獲得千萬到億元級別的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十數億元。
圖為:2017-2018年社區拼團項目融資情況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