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很多人的心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似乎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其實,從我們出生開始,憲法就一直守護著我們,伴隨了我們的一生。
我們先來看看《憲法》到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吧↓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
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其實都與憲法息息相關。
今年12月4日,
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宣傳日,
11月30日—12月6日,
也是是我國第三個憲法活動宣傳周。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有關《憲法》的小知識吧
憲法是什麼?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國家憲法日為何是12月4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設立每年12月4日為國家憲法日。之所以確定這一天為「憲法日」,是因為我國現行憲法於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
我國現行憲法是哪一年通過的?
我國現行憲法是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於1982年12月4日由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並公布施行的。再往前追溯,1982年憲法是對1949年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繼承和發展。
憲法已經歷哪幾次修改?
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後,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於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後5次對1982年憲法即我國現行憲法的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
我國現行憲法的結構是什麼?
現行憲法共143條,分為序言、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徽、首都」。
誰有權修改憲法、解釋憲法、監督憲法實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修改憲法、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解釋憲法、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
憲法宣誓制度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對憲法宣誓制度相關規定作出適當修改。該決定從2018年3月12日起施行。決定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修改後的憲法宣誓誓詞為:「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鬥!」
end
淮安清江浦法院
原標題:《《憲法》,原來你離我這麼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