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暖冬
歲月寒冬,日色慢,天光長,讓大家的嘴巴總是很寂寞,你是否也和嵊仔一樣開始瘋狂覓食呢?嵊仔啊,最近有點痴迷日料,特別是肥糯入味的鰻魚飯,那叫一個回味無窮。可惜鰻魚飯太貴,嵊仔心疼地抱了抱癟癟的錢包,把口水暗暗吞下!不過還好,嵊仔在嵊泗呀!吃不起鰻魚飯,媽媽曬得新風鰻鯗,配上白米飯,也超級香
!
冬日鯗字當道,新風鰻鯗最油潤
梁實秋先生愛吃,《雅舍談吃》中曾談到海島飲食,字裡行間會覺得海島漁鮮勝在個大肉多,而味遜於河鮮。實則不然,就如嵊泗,因是冷水洋,海鮮雖因餌料豐富而個大肉肥,但生長周期也長,故而肉質也細密鮮嫩,更多一份野味之烈!
海鮮,自有其妙
所以細想,關於海島美食,周作人先生描述更準確。他曾說:海邊人吃魚最講究,春天品鮮、夏天吃活、秋天嗜肥、冬天則是「鯗」字當道。這話就十分精準了,將漁家海鮮的風味用寥寥幾筆精準概括,也與嵊泗人的飲食習慣十分貼合。
周作人先生的故鄉紹興,也是鍾愛吃海鮮的地方,且與擁有海島的台州不遠,而嵊泗遷徙的先民與台州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故而我們能從先生的話語中品讀出漁家鮮味的親切感。確然,每到冬日,嵊泗各島都在忙著曬魚鯗,各家餐桌頓頓有魚鯗。
嵊泗人,生在海島,有容納天地的豪邁,這點落在曬魚鯗上,便是萬物皆可曬,就連梭子蟹都能曬!神奇吧?而當時間邁入農曆十月,島上最金貴的就是新風鰻鯗。冬月,一艘艘歸島的漁船,帶回來一尾尾鮮肥的鰻魚,就能曬它個熱火朝天。
曬新風鰻鯗,是技術活
新風鰻鯗,製作過程聽起來不難,新鮮的鰻魚醃製後交給西北風與日光晾乾一周,便成了。但醃製前的準備工作,可不容易。曬鰻鯗,要挑選一斤半左右的鰻魚,然後洗淨鰻魚外皮上的粘液並擦乾水分。然後就是重頭戲——剖鰻魚,這就是細緻活了。
嵊泗漁家人剖鰻魚有一整套工具。一塊木板,釘一根鐵釘,用來固定鰻魚,接著就是給鰻魚開膛破肚,摘除內臟。老練的漁家人一刀下去,就能露出光滑平整的刀口和鰻魚粉紅色的魚肉,堪稱行雲流水。沒有日積月累的功夫,鰻魚鯗品相就差了!
剖好的鰻魚用鹽醃製兩個多小時,就可拿出去曬。曬鰻魚也要用到竹簾,一是讓魚鯗均勻受熱,二是通風透氣。漁家人曬鰻魚急不得,要細細慢慢地將每一條鰻魚鋪展開來,這樣賣相才好。不過大家還需注意,風鰻魚和鰻鯗不一樣,是另一種做法。
西北風吹一吹,冬陽曬一曬,鰻魚鯗就會漸漸變色。曬好的鰻魚鯗色澤金黃,因水分完全蒸發,魚鯗幹硬如柴,敲之有金玉聲。別看曬好的新風鰻鯗顏值下降了不少,人家那叫藏拙,透骨的鮮與肥,等待時機去驚豔世人呢!
清蒸鰻鯗配米飯,饞哭隔壁小孩
曬得硬邦邦的新風鰻鯗,洗淨用冷水浸泡,等它變軟,切塊上鍋蒸,就能期許美味地到來。蒸騰的高溫水汽,慢慢讓鰻魚鯗再度飽滿,還順帶將魚肉深層肌理的脂肪帶出,散發出濃濃油脂香。尚未揭鍋,就讓猴急的你口水流成了汪洋!
等你迫不及待的揭開鍋,一陣白霧繚繞中,乾癟的新風鰻鯗已經完美大變身,色澤亮黃且油潤香軟,看著就饞。你咬上一口,魚肉細密分明,鹹味在前,鮮甜在後,再加上魚皮的彈牙,絕了!再來上一碗白米飯,你就是史上最強幹飯人!
魚鯗,是海島特殊人文與地理造就的美食
它粗狂,它野性難馴
但它用西北風鎖住大海的原味
但它用冬陽蒸騰魚骨的鮮味
就成了佔據漁家冬日餐桌半壁江山的風味美食
就成了漁家人揮之不去的記憶
不論漁家人從海島走向何處
到了時節,沐浴冬日暖陽下
烙刻基因裡的記憶
就會自動播放家鄉魚鯗的紀錄片
也許,你可以將這種情況叫做想家了
是啊,西北風吹,魚鯗飄香
該回島嘗鮮嘍
因為「鯗」通「想」,也通「香」
特別是這一口肥一口鮮的新風鰻鯗
是你最想念的家鄉漁味香~
來源:嵊泗旅遊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