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參加國際速錄大賽

2020-12-15 央視網

我國首次參加國際速錄大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9日 21:0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彭紅)記者從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速記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市速記協會獲悉,在日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閉幕的第四十六屆國際速聯大會和大賽上,中國選手首次參賽,在極速聽打中,王芳以每分鐘370字速度榮獲亞軍;在實時變速聽打中,劉燕獲得亞軍。

  在當地時間26日晚上舉行的頒獎宴會上,新當選的國際速聯主席、北京市速記協會理事長唐可亮先生從前任主席手中接過第四十七屆國際速聯大會主辦國的旗幟,表示相信將於2009年在中國舉辦的大會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進一步促進國際速記與中國速記界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國際速聯成立於1887年,目前有20多個成員,每兩年召開一次大會,並舉辦國際速記比賽。中國速記在總體上經歷了由手寫速記向機械速記、再到電子速記的發展歷程,直到1993年,唐亞偉教授成功發明了亞偉中文速錄機,使極限速度達到每分鐘520個字。

  代表中國速錄水平的亞偉速錄技術相繼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首屆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標誌著中文速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加入國際速聯,並積極參與國際速聯的各項活動。2005年,在維也納舉行的第四十五屆國際速聯大會上,我國派出了速記代表團與會,向國際速錄界展示了亞偉中文速錄技術的風採,會議邀請中國參加2007年的國際速錄比賽。去年在土耳其舉行的國際速聯中央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的申請,決定在北京舉辦2009年第四十七屆國際速聯大會和比賽。

  此次在布拉格舉行的為期6天大賽中,近500名速錄高手參加,進行了手寫速記、文本製作與文本校對、實時聽打速錄、極速聽打速錄、多語種看打等比賽。我國派出了20多人的代表團與會,其中選手9人,同發達國家同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速錄的了解和認識,並積極尋求在學術、技術、應用、教育、設備開發等方面與各國開展交流與合作。

責編:陳曦霞

相關焦點

  • 中國速錄業快速發展 張福生動講述中文速錄歷史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電腦技術的普及、各種漢字系統的誕生,為電腦速錄機的研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1993年,著名速記專家唐亞偉發明了亞偉中文速錄機。亞偉中文速錄機正常的輸入速度為220字/分,極限速度根據4月初在南昌舉行的第48屆國際速聯大賽預選賽中創造的記錄是628字/分,打破了2009年第47屆國際速聯大賽的記錄。
  • 每分鐘230個字,南京18歲小美女奪得國際速錄大賽金牌
    交匯點訊 北京時間7月18日,在義大利舉行的第52屆國際速錄大賽落下帷幕,來自南京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文秘專業四年級的女生王雨婷從世界高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金牌!記者了解到,國際速錄大賽每項只決出前三名為金銀銅牌,這個十八歲的小姑娘代表中國出戰,每分鐘輸入字數達到230左右,正確率達到94.979%,將南京速錄推向世界之巔!
  • 中國「快手」將首次進軍國際比賽
    本報訊(記者李艾)昨天,第46屆國際速錄大賽中國選拔賽總決賽在首都師範大學開賽,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50多名速錄高手齊聚北京,角逐7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第46屆國際速錄大賽參賽資格。這是中國速錄選手首次參加國際比賽。  大賽共設置了看打、聽打、盲打和急速看打四個環節。
  • 我國中文電腦速錄遠超正常語速 最快每分鐘521字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 鄒聲文)記者從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速記專業委員會獲悉,目前我國已形成數以萬計的電腦速錄從業人群。掌握中文速錄技術的速錄師在保證正確率的情況下,輸入速度最高可達每分鐘521字,已遠遠超過人們日常說話的正常語速。
  • 文秘速錄專業技能賽項再次入圍「國賽」
    指導老師觀摩比賽現場繼「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亞偉杯」文秘速錄賽項比賽成功舉辦後,2014年,經教育部重重篩選,「文秘速錄專業技能賽項一、文秘速錄專業技能賽項回顧2013年,本賽項首次進入大賽,共有14個省舉辦了省級選拔賽,參加選拔賽的院校總數約有150所,直接參加選拔賽學生數量超過600人,間接影響並涉及的學生數量約5000人以上。獲獎選手水平高。獲獎學生平均速錄水平為220字/分,達到了高級速錄師的標準。大賽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 全國漢字「速錄高手」來昌一決高下(圖)
    3月30日,全國漢字「速錄高手」來昌一決高下  大江網訊記者朱正報導:速錄師,被業界稱為「用手指追趕聲音的人3月30日,「全國首屆速錄信息處理大賽暨『通往巴黎』第48屆國際速聯大賽選拔賽」在南昌啟動,比賽時間為3月30日到4月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速記高手將一決高下。另據了解,本次參賽優勝者將代表我國赴巴黎參加國際速錄大賽。  「江西自2006年成立速記學會以來,速錄服務市場規模每年以10%速度增長。」
  • 北京吉利大學生創速錄世界紀錄 成世界打字最快的人
    據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報導,在不久前結束的全國第二屆速錄師信息處理大賽上,北京吉利大學法政學院江秀香同學以674.44字/分鐘的速度創造了新的漢字錄入世界紀錄,並將代表我國參加2013年在比利時根特舉辦的第49屆國際速錄大賽。
  • 中文電腦速錄已遠超正常語速 最快每分鐘521字
    中文電腦速錄已遠超正常語速 最快每分鐘521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9日 15: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15日電(記者鄒聲文)記者從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速記專業委員會獲悉,目前我國已形成數以萬計的電腦速錄從業人群。
  • 潘本和:如何做速錄師的培訓——打造速錄精品
    在2010年「亞偉杯」第二屆全國青年速錄大賽中,我校5名參賽學員共獲8枚獎牌,獲得蒙目速錄、行進速錄一等獎;在2011年「亞偉杯」第二屆全國青年速錄信息處理大賽暨第48屆國際速聯大賽預選賽中,我校10名參賽學員共獲15枚獎牌,獲極限看打、蒙目速錄金獎等獎項;在2012年「亞偉杯」全國第二屆速錄師信息處理大賽暨通往根特第49屆國際速錄大賽中國選拔賽,我校有10名選手參賽,共獲50枚金牌,
  • 速錄師 極限錄字每分鐘達648個
    一般人能輸入四五十個字就算快了,但專業速錄師一兩秒鐘就能完成普通人一分鐘的輸入量!可別不信,多次獲得全國速錄師大賽冠軍的資深速錄師劉鳳鳴的極限速度是每分鐘輸入648字,打字速度比《新聞聯播》的播音速度還要快上一倍多。  不久前,劉鳳鳴的三個視力殘疾人徒弟首次亮相上海市殘聯第六次代表大會,引起社會對這個新行當的關注。
  • 龍江「無影手」揭秘:速錄用指尖與時間賽跑
    有這樣一群人就能做到,這就是速錄從業者。 近日,在山東煙臺舉辦的2018全國文秘速錄職業技能競賽中,哈市七名技校生以「極限看打」成績均超每分鐘600字,獲得了國際大賽的入場券。而他們,只是眾多速錄高手裡的「起步者」。 速錄師,被稱為用指尖與時間賽跑的人,他們的極限速度是怎樣做到的?這個職業的前景怎樣,又面臨哪些職業挑戰呢?生活報記者對此一一進行了採訪。
  • 中國速錄人才缺口大 英文速錄日薪過千
    近幾年隨著國際交流的頻繁,英文速記更是吃香,普遍出現一才難求的狀況。    中國速錄人才缺口大 速錄行業開啟職教新篇章    "十一五"期間,國家外向型服務經濟發展迅猛,辦公高效率已經成為廣大企事業單位競爭力的體現。
  • 速錄師時薪兩百缺口大,但學起來枯燥
    時薪不低於兩百  3年前,出於對速錄這份職業的好奇,張逸婕在朋友介紹下報名參加了速錄培訓班。頗具靈性又能吃苦的她,迅速嶄露頭角,在很多會場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學習速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 一分鐘敲120字 學生參加速錄培訓畢業待遇高一截
    一分鐘敲120字 學生參加速錄培訓畢業待遇高一截 2008年11月19日 16:01 來源:信息時報
  • 速錄師前景
    在國外,速記速錄技能是文秘人員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美國速錄從業人員達500萬,幾乎100%的法庭使用速錄人員進行現場記錄。在日、德、法、英等國,速錄技術已被普遍應用。        其實,我國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手寫速記人員就十分「吃香」了。過去速錄工作僅靠一張紙、一支筆來完成,所要記錄的文字也由特定符號標示,「如「豎勾」代表一個詞等。
  • 「低端」速錄業有「高端」需求
    當時學速錄的大都是初高中生和職高生,大專生都很少,所以本科學歷的他理所當然地成了上佳人選。    速錄業從1994年在國內出現到今天,已經發展了15個年頭,但這個行業並不為多數人所熟知。    速錄作為一門課程,幾年以前就開始進入大專院校。今年,經教育部審批通過,河北軟體職業學院率先開設了計算機速錄和文秘速錄專業,速錄第一次作為一門獨立的專業進入大專院校進行招生。
  • 用指尖追趕聲音,玩的就是速度 ——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暨文秘速錄賽項(高職組)舉辦
    速錄師 ,是從事語音信息實時採集並生成電子文本的人員。速錄師的手指被稱為「金手指」。5月9日,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文秘速錄賽項(高職組)在天津職業大學舉辦,賽後來自該校的三位「金手指」選手現場接受了天津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的採訪。
  • 中國速記泰鬥唐亞偉開創速錄新職業
    這是亞偉速錄機首次公開亮相。亞偉速錄確實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在7天的大會過程中,最緊張的人莫過於唐亞偉。儘管他已年近八旬,但仍然天天擠在人頭攢動的會場裡,關注著速錄機的實際操作情況。  唐亞偉不是計算機專家,他真正的身份應該是速記專家或者是速記教育家。早在1934年,19歲的唐亞偉就創造了《亞偉式中文速記學》。
  • 速錄行業發展近20年 已成高薪新興行業
    中國網6月21日訊(記者閆景臻 實習記者趙雪薇)自唐亞偉教授1993年發明出我國第一臺亞偉中文速錄機以來,中國的速錄行業已經有20個年頭,速錄師這一職業也從「鮮有人知」走向「眾所周知」。速錄人才速錄人才供不應求 複合型人才會更吃香根據北京市速記協會楊鳳妍老師介紹,全國文秘速錄的人才缺口已達到25萬左右,僅北京就有5—6萬的缺口,每年平均參加秘書考試的人數在8—10萬人左右,但其中1/3沒有達到速錄水平,高級秘書缺口為2萬。
  • 速錄師工作,了解一下
    什麼是速錄 速錄是由具備相當的信息辨別、採集和記憶能力及語言文字理解、組織、應用等能力的人員運用速錄機對語音或文本信息進行實時採集,整理的工作。由於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要求的巨大差異,速錄完全不同於打字!速記是會議、論壇經濟的產物,速錄是網絡經濟的產物。 速錄的應用 會議記錄在報告、演講、座談、議事、匯報等各種會議中,都可以運用速錄做記錄工作。運用速錄可完整、準確地記錄會議內容,留下與會者自身風格的報告、講話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