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參加國際速錄大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9日 21:0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彭紅)記者從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速記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市速記協會獲悉,在日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閉幕的第四十六屆國際速聯大會和大賽上,中國選手首次參賽,在極速聽打中,王芳以每分鐘370字速度榮獲亞軍;在實時變速聽打中,劉燕獲得亞軍。
在當地時間26日晚上舉行的頒獎宴會上,新當選的國際速聯主席、北京市速記協會理事長唐可亮先生從前任主席手中接過第四十七屆國際速聯大會主辦國的旗幟,表示相信將於2009年在中國舉辦的大會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進一步促進國際速記與中國速記界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國際速聯成立於1887年,目前有20多個成員,每兩年召開一次大會,並舉辦國際速記比賽。中國速記在總體上經歷了由手寫速記向機械速記、再到電子速記的發展歷程,直到1993年,唐亞偉教授成功發明了亞偉中文速錄機,使極限速度達到每分鐘520個字。
代表中國速錄水平的亞偉速錄技術相繼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首屆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標誌著中文速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加入國際速聯,並積極參與國際速聯的各項活動。2005年,在維也納舉行的第四十五屆國際速聯大會上,我國派出了速記代表團與會,向國際速錄界展示了亞偉中文速錄技術的風採,會議邀請中國參加2007年的國際速錄比賽。去年在土耳其舉行的國際速聯中央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的申請,決定在北京舉辦2009年第四十七屆國際速聯大會和比賽。
此次在布拉格舉行的為期6天大賽中,近500名速錄高手參加,進行了手寫速記、文本製作與文本校對、實時聽打速錄、極速聽打速錄、多語種看打等比賽。我國派出了20多人的代表團與會,其中選手9人,同發達國家同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速錄的了解和認識,並積極尋求在學術、技術、應用、教育、設備開發等方面與各國開展交流與合作。
責編:陳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