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I財經社
文丨AI財經社 馬微冰
編丨孫靜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沒有人能拒絕方便麵的誘惑。
無論是長途旅途、學校宿舍、或是深夜辦公室,打上一杯熱水,泡一桶方便麵,是十分愜意的事。但有些與方便麵有關的回憶,則變得遙遠。
比如前不久某電商平臺發布消息稱,疫情讓中國的方便麵等即食食品成為世界各地的生活必需品。今年上半年,方便麵類目的買家數同比增長106%,增量部分超過半數來自非洲。 隨即,有投資者在網上向掛麵第一股克明面業提問:公司的五穀道場二季度比一季度銷量如何?
五穀道場這個名字,對部分年輕消費者來說多少有點陌生了。
五穀道場走出低谷?
這個品牌當年曾掀起一股風潮。
「我不吃油炸食品,非油炸,更健康」,2005年陳寶國的這一句廣告詞,部分消費者還能脫口而出。彼時推行「健康」、「非油炸」的五穀道場,成為眾多消費者青睞的首要替代品。
數據顯示,巔峰時期的五穀道場一年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但由於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鍊斷裂,無奈只能低價出售給中糧。2017年,克明面業以1.06億元的價格從中糧手中買下五穀道場。
被收購後的五穀道場,一度成為克明面業的拖油瓶。據克明面業2017年財報顯示,收購後五穀道場營業收入為4388.24萬元,虧損1053.4萬元。而在2015年以及2016年前11個月,五穀道場分別虧損1.93億元、315.83萬元。
而今年4月20日,總經理陳宏在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中特意提到,「2020年一季度,五穀道場方便麵業務收入增長近90%,實現營業利潤1000多萬元。」而在2019年,五穀道場全年營業收入7.50億元,淨利潤4695.91萬元。
在克明面業手上,五穀道場有了盤活的態勢。不過去年,同期康師傅控股、統一企業中國的方便麵業務收入分別為253億元和85.0億元,掉隊的五穀道場與巨頭的差距還是有點遠。
五穀道場衰落之路
五穀道場創始人王中旺出生於河北農村家庭。大學畢業後,他滿懷衝勁地來到大城市,以老鄉的身份,投奔已成為華龍集團老闆。十年的埋頭苦幹,使其成為華龍西北地區的總經銷商。
但他並不想止步於此。具備多年渠道經營技能的王中旺,選擇與幾位好友共同創業,創立了一家食品企業。在屢次踩坑後,業務終於有了起色。此後王中旺選擇與康師傅合作,成立三太子食品有限公司,但最終由於利益均衡問題,二者不歡而散。
再度起步的王中旺,便盯上了康師傅利潤最高的高檔食品區,推出「健康、非油炸」概念的五穀道場方便麵。2005年-2008年,在方便麵行業集體受到市場行情影響時,五穀道場卻逆勢而上,創造出20多億元的銷售額。
優異的成績激發了王中旺的欲望,隨即便是五穀道場擴大規模,在各地建立分公司,推廣中低端產品。即使遭到眾多管理層反對,王中旺依然啟動了短期集資18億元和在全國範圍之內擴大38條生產線的計劃。
第一次踩中風口的王中旺,第二次幸運全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多條業務線入不敷出,資金斷裂,最終走向賣身的結局。
2009年,五穀道場被以1.09億元的低價出售給中糧。而在經營7年後,非油炸的賣點不再被市場廣泛認同,五穀道場成為中糧的拖尾業務,又被出售給如今的克明面業。
「非油炸不是主流方便麵的品類和口感,某種程度上,非油炸其實只是偽創新,所以這麼多年,包括從中糧到克明面業,都不能夠挽救這個品類,因為它與方便麵重度消費人群的消費的思維格格不入。」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道。
對於疫情中的利好現象,朱丹蓬並不看好。他認為,疫情期間,五穀道場依託整個方便食品供應鏈紅利,出現搶貨囤貨的現象,但是整個疫情過後,基本上又會恢復到以往的情況。
專家:如果產業端沒有創新,方便麵市場可能還會萎縮
隨著外賣行業興起,日本日清、合味道、韓國火雞面、辣白菜牛肉麵等舶來方便麵的走紅,以及螺螄粉、米粉、自熱火鍋等眾多方便食品的出現,國產方便麵往往成為了最後的選擇。
自2014年起,國產方便麵年銷量跌至385.2億元。而全球的疫情如同一針催化劑,將原本沉寂的方便食品的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除了五穀道場有回春跡象,其他方便食品也都在疫情收到一份較好的成績單。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1-5月,全國規模以上方便食品企業營業收入累計達到1138.1億元,同比增長6%;利潤總額累計達到78.6億元,同比增長17.3%。
對於方便麵這種沒有太多技術壁壘的食品品類,朱丹蓬認為,核心競爭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個是品牌,第二是品質,第三是服務體系,第四是客戶粘性。康師傅、統一、農心便是品牌導向,後起的拉麵說、白家等品牌則是依據完整的客戶服務。
中國消費者,對於方便食品的需求是多元多維的。「如果說方便麵產業端沒有創新,沒有升級,沒有加速迭代的話,不單只是飽和,可能還會萎縮。產業端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出快速的反應,滿足消費端,才能擁有新的增長空間。」朱丹蓬提醒。
統一在相繼推出「湯達人」、「滿漢大餐」等高端速食產品後,白象也推出湯好喝、懷念包裝系列產品,近期康師傅推出高端產品速達麵館,定價也超過5元一袋的標準。
疫情的特殊環境,將方便食品市場規模無限放大,同時也使更多消費者接觸並主動選擇方便食品。這對於需求新增長的國產方便麵而言,是一個不錯的時機,但創新的挑戰也變得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