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道場衰敗史:曾年入20億卻被1億賤賣,今希望被掛麵第一股盤活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AI財經社

文丨AI財經社 馬微冰

編丨孫靜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沒有人能拒絕方便麵的誘惑。

無論是長途旅途、學校宿舍、或是深夜辦公室,打上一杯熱水,泡一桶方便麵,是十分愜意的事。但有些與方便麵有關的回憶,則變得遙遠。

比如前不久某電商平臺發布消息稱,疫情讓中國的方便麵等即食食品成為世界各地的生活必需品。今年上半年,方便麵類目的買家數同比增長106%,增量部分超過半數來自非洲。 隨即,有投資者在網上向掛麵第一股克明面業提問:公司的五穀道場二季度比一季度銷量如何?

五穀道場這個名字,對部分年輕消費者來說多少有點陌生了。

五穀道場走出低谷?

這個品牌當年曾掀起一股風潮。

「我不吃油炸食品,非油炸,更健康」,2005年陳寶國的這一句廣告詞,部分消費者還能脫口而出。彼時推行「健康」、「非油炸」的五穀道場,成為眾多消費者青睞的首要替代品。

數據顯示,巔峰時期的五穀道場一年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但由於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鍊斷裂,無奈只能低價出售給中糧。2017年,克明面業以1.06億元的價格從中糧手中買下五穀道場。

被收購後的五穀道場,一度成為克明面業的拖油瓶。據克明面業2017年財報顯示,收購後五穀道場營業收入為4388.24萬元,虧損1053.4萬元。而在2015年以及2016年前11個月,五穀道場分別虧損1.93億元、315.83萬元。

而今年4月20日,總經理陳宏在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中特意提到,「2020年一季度,五穀道場方便麵業務收入增長近90%,實現營業利潤1000多萬元。」而在2019年,五穀道場全年營業收入7.50億元,淨利潤4695.91萬元。

在克明面業手上,五穀道場有了盤活的態勢。不過去年,同期康師傅控股、統一企業中國的方便麵業務收入分別為253億元和85.0億元,掉隊的五穀道場與巨頭的差距還是有點遠。

五穀道場衰落之路

五穀道場創始人王中旺出生於河北農村家庭。大學畢業後,他滿懷衝勁地來到大城市,以老鄉的身份,投奔已成為華龍集團老闆。十年的埋頭苦幹,使其成為華龍西北地區的總經銷商。

但他並不想止步於此。具備多年渠道經營技能的王中旺,選擇與幾位好友共同創業,創立了一家食品企業。在屢次踩坑後,業務終於有了起色。此後王中旺選擇與康師傅合作,成立三太子食品有限公司,但最終由於利益均衡問題,二者不歡而散。

再度起步的王中旺,便盯上了康師傅利潤最高的高檔食品區,推出「健康、非油炸」概念的五穀道場方便麵。2005年-2008年,在方便麵行業集體受到市場行情影響時,五穀道場卻逆勢而上,創造出20多億元的銷售額。

優異的成績激發了王中旺的欲望,隨即便是五穀道場擴大規模,在各地建立分公司,推廣中低端產品。即使遭到眾多管理層反對,王中旺依然啟動了短期集資18億元和在全國範圍之內擴大38條生產線的計劃。

第一次踩中風口的王中旺,第二次幸運全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多條業務線入不敷出,資金斷裂,最終走向賣身的結局。

2009年,五穀道場被以1.09億元的低價出售給中糧。而在經營7年後,非油炸的賣點不再被市場廣泛認同,五穀道場成為中糧的拖尾業務,又被出售給如今的克明面業。

「非油炸不是主流方便麵的品類和口感,某種程度上,非油炸其實只是偽創新,所以這麼多年,包括從中糧到克明面業,都不能夠挽救這個品類,因為它與方便麵重度消費人群的消費的思維格格不入。」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道。

對於疫情中的利好現象,朱丹蓬並不看好。他認為,疫情期間,五穀道場依託整個方便食品供應鏈紅利,出現搶貨囤貨的現象,但是整個疫情過後,基本上又會恢復到以往的情況。

專家:如果產業端沒有創新,方便麵市場可能還會萎縮

隨著外賣行業興起,日本日清、合味道、韓國火雞面、辣白菜牛肉麵等舶來方便麵的走紅,以及螺螄粉、米粉、自熱火鍋等眾多方便食品的出現,國產方便麵往往成為了最後的選擇。

自2014年起,國產方便麵年銷量跌至385.2億元。而全球的疫情如同一針催化劑,將原本沉寂的方便食品的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除了五穀道場有回春跡象,其他方便食品也都在疫情收到一份較好的成績單。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1-5月,全國規模以上方便食品企業營業收入累計達到1138.1億元,同比增長6%;利潤總額累計達到78.6億元,同比增長17.3%。

對於方便麵這種沒有太多技術壁壘的食品品類,朱丹蓬認為,核心競爭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個是品牌,第二是品質,第三是服務體系,第四是客戶粘性。康師傅、統一、農心便是品牌導向,後起的拉麵說、白家等品牌則是依據完整的客戶服務。

中國消費者,對於方便食品的需求是多元多維的。「如果說方便麵產業端沒有創新,沒有升級,沒有加速迭代的話,不單只是飽和,可能還會萎縮。產業端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出快速的反應,滿足消費端,才能擁有新的增長空間。」朱丹蓬提醒。

統一在相繼推出「湯達人」、「滿漢大餐」等高端速食產品後,白象也推出湯好喝、懷念包裝系列產品,近期康師傅推出高端產品速達麵館,定價也超過5元一袋的標準。

疫情的特殊環境,將方便食品市場規模無限放大,同時也使更多消費者接觸並主動選擇方便食品。這對於需求新增長的國產方便麵而言,是一個不錯的時機,但創新的挑戰也變得緊迫。

相關焦點

  • 五穀道場,當年的方便麵巨頭,銷量超過康師傅,如今風光不再
    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方便麵,就比如當年的五穀道場,號稱「非油炸的方便麵,吃起來更健康」,但是現在已經很難再見到這種方便麵了。五穀道場,當年的方便麵巨頭,銷量超過康師傅,如今風光不再!
  • 掛麵近5萬噸缺口、方便麵開啟預售模式 克明面業利潤增4成
    3月3日盤後,掛麵行業龍頭企業克明面業(002661.SZ)提前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由於新冠肺炎期間,家庭消費需求旺盛,掛麵等家庭消費剛需產品供不應求,預計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將盈利8563.58萬-1.1億,上年同期盈利6116.84萬,同比增長40%-80%。
  • 陳克明聯手五穀道場 京東閃購CP 引爆品質生活
    8月26日,五穀道場非油炸方便麵、陳克明麵條、老闆電器、七世代組成最強CP,在京東「搞事情」,特別邀請騰訊視頻創造營人氣偶像王藝衡,參與直播,內容滿滿,爆款直降,全程高能,帶你感受新青年的品質生活。
  • 掛麵大王:木匠意外斷指轉行,面痴匠心36年做麵條,年營收30億!
    3月3日,中國掛麵第一股克明面業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報告期內淨利潤8563.58萬元到1.1億元,同比增長四成到八成。克明面業直言,在新冠疫情期間,家庭消費需求旺盛,掛麵屬主食類家庭消費剛需品,截止本公告發布日,累計未發掛麵訂單數超5萬噸。
  • 方便麵巨頭隕落:央企出手都「扶不起來」,終以「白菜價」賤賣
    其實,有一方便麵巨頭,其年銷售額一度超過康師傅,曾達到20億,但後來卻從20億巔峰跌到低谷,央企出手都「扶不起來」,終以「白菜價」賤賣,而今已逐漸的「銷聲匿跡」,它就是五穀道場。
  • 「掛麵大王」身家暴漲,「宅」家經濟成推手
    自2017年收購五穀道場以來,克明面業的業績一直受其拖累。不過,最新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此前收購的五穀道場已扭虧為贏,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50億元,淨利潤4695.91萬元,盈利能力在克明面業眾多子公司中表現極為搶眼。
  • 五穀道場非油炸健康面 再次「火爆」薇婭直播間
    7月20日,非油炸方便麵領導品牌五穀道場聯手帶貨女王薇婭,又一次火爆了直播間。在本次直播中,一舉拿下薇婭直播間食品類銷量冠軍、淘寶全網糧油食品類目銷量冠軍,非油炸酸筍肥牛面更是創下了1小時售空59萬袋的佳績。
  • 五穀道場再次合作薇婭,直播間銷量突破300萬
    近日,五穀道場酸筍肥牛面再次現身薇婭直播間,當晚銷售額首次突破300萬,累計售出100萬袋,創下五穀道場單場直播帶貨成交額新高,榮登當天方便速食類目的第一名。據悉,這並不是五穀道場與薇婭的首次合作,已經是第6次了,可謂深得直播女王芳心。早在年初,五穀道場椒麻雞拌麵經過薇婭團隊的試吃之後,就直呼這是插隊上直播間也要推薦給大家的好物!
  • 創新美味超能力 五穀道場鹹蛋超人拌麵全新上市
    作為健康精緻美食體驗的「探索者」,五穀道場新推出的這款鹹蛋超人拌麵。首先在包裝設計上,就讓人耳目一新。極具辨識度的元素以及新鮮獨特的口味,使得這款拌麵別具一格,能讓人在看到的第一時間,就對產品的味道充滿好奇感,產生立即購買的衝動。  而一款產品想要長久穩定地佔有市場,除了「顏值」之外關鍵還是要拼「內涵」、拼「品質」。
  • 方便麵銷量持續增長 五穀道場方便麵實現錯位競爭
    近段時間,方便速食類產品受到「宅經濟」的持續影響,廣受消費者熱捧,不少品牌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其中方便麵品牌—五穀道場的表現引人矚目。在主打非油炸健康面的品牌理念下,五穀道場根據季節時令推出系列產品,將非油炸麵餅與潮流口味融合一體,屢屢登上各類好評榜。獨到的品牌理念及市場嗅覺讓五穀道場探索出了一條適合品牌的逆襲之路,與其他品牌區隔開來從而實現錯位競爭。
  • ...20億資產託管費超2億,股民8年賺不足1%,胡祖六的良心會不會痛?
    胡祖六深陷「割韭菜」風波,低價賤賣年收益不足1%2011年9月,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開始發行《平安財富-秋實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該信託以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企業(內部編號L1102)為平臺,通過L1102平臺來投資標的企業股權,公司目標內部收益率>20%。
  • 沃森生物收關注函 被指11億賤賣澤潤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被指11億賤賣澤潤 沃森生物收關注函「快要下蛋了,把雞殺了」。這是12月5日晚間,出現在沃森生物股吧中的一則評論。直至深夜,股吧中依然一片沸騰。作為生物疫苗概念中的龍頭股,沃森生物一向被投資者看好。此次爭議背後,皆因沃森生物擬轉讓子公司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澤潤」)32.6%股權。上海澤潤2003年成立,從事HPV疫苗(宮頸癌疫苗)研發多年。
  • 曾是中國第一飲料品牌,卻被3.38億「賤賣」他人,如今蹤影難尋
    曾是中國第一飲料品牌,卻被3.38億「賤賣」他人,如今蹤影難尋說起我國知名的飲料品牌,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康師傅、統一旗下的不少飲料產品,比如康師傅紅茶、茉莉蜜茶、綠茶、統一的酸梅湯等等,這些飲料在炎熱的夏季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
  • 五穀磨房赴港上市遇尷尬:股價兩連跌 7億市值說沒就沒
    資料圖 來源:五穀磨房官網上市後股價遭遇兩連跌12月12日,五穀磨房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此次共公開發行4.21億股,發行價為1.62港元/股,所得款項淨額為6.09億港元。12月13日,五穀磨房股價再次下跌,截至收盤報1.30港元/股,市值28.87億港元。上市兩日,五穀磨房市值已蒸發7.11億港元。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稱,五穀磨房未來的發展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是導致其在資本市場不受待見的原因之一。
  • 沃森生物「賤賣」資產失敗 股價暴跌20%、成交近百億
    原標題:沃森生物「賤賣」資產失敗,股價暴跌20%、成交近百億   周末的一場電話
  • 曾一年賣出4億隻,如今1.63億賤賣
    1、2、3,田七!大家還記得那個「拍照喊田七」的田七牙膏嗎?如今,它要被拍賣了!起拍價僅1.63億難以置信!雖然慘遭賤賣,但是拍賣公告卻對競買人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1.競買人需是牙膏生產行業全國前二十名,或者與行業領先企業有合作關係;2.競買人拍賣成交後一個月內,在梧州廠區的生產線恢復「田七」牙膏的生產,不能在外地生產牙膏,並且給出了誘人的優惠條件:梧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對受買人恢復牙膏生產會給予優惠政策支持
  • 700億疫苗龍頭被疑賤賣資產 電話會眾人怒懟管理層
    沃森生物11.4億轉賣子公司股權投資者質疑資產遭賤賣12月4日晚,沃森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淄博韻澤、永修觀由轉讓所持有的子公司上海澤潤32.60%的股權,股權轉讓價款合計為人民幣11.41億元。然而同類型公司對比,投資者認為該價格明顯「低估」,質疑上海澤潤生被賤賣,懷疑存在利益輸送。據悉,二價和九價HPV疫苗均處於1期臨床的江蘇瑞科生物估值為32.5億元;「國產HPV疫苗第一股」萬泰生物今年上市後股價一路上漲,最高曾超1100億市值(最新市值784億)。
  • 美籍董事長跑路,430億傳媒第一股即將退市
    那就是曾經市值高達431億,將華誼、光線甩在身後,被譽為傳媒第一股的——印紀傳媒(DMG)。其實控人肖文閣更是富豪榜常客,身價高達349億元,為川股富豪第一人,也就是川股首富!曾經市值431億的黑馬股印紀傳媒,如今走到了退市邊緣。在9月5日收盤時,*ST印紀股價已連續16個交易日低於1元。按深交所規定,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就將面值退市。
  • 700億疫苗股被指賤賣資產,受益者竟是這家巨頭!機構怒懟...
    12月4日晚,沃森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淄博韻澤、永修觀由轉讓所持有的子公司上海澤潤32.60%的股權,股權轉讓價款合計為人民幣11.41億元。交易完成後,上海澤潤將不再是沃森生物控股子公司。一時間,投資圈炸了。按照市場的邏輯,上海澤潤一直被視為沃森生物的核心資產,且可以對標當下估值近800億的萬泰生物。僅以30億元的估值將其轉讓,實屬賤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