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水平最高的一首田園詩,尤其是第3句,驚豔之處可見瀟灑

2020-12-11 愛情日報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唐·王維《終南別業》

王維的詩,素來以清淡自然著稱,歷代文人雅士對其讚賞有加。在他半官半隱的生活中,借田園風光、山水情趣,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命運、志向以及隱士的生活方式。在這一類型的詩歌當中,《終南別業》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僅表現了王維詩作的韻味,還完美地承襲了田園詩派的風格,同時,還反映出當時隱逸一派人物的自然狀態。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首句的寫法,更像是一種人物的自述,內心的獨白。通過對王維生平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而且精通詩與畫的人,在官場上,與其他文人不同,即使是奸相李林甫權時,他不但沒有受到排斥,反而升官。雖然仕途上順利,卻讓他接觸和了解到更多的黑暗面,以及那些令人絕望的官場黑暗。

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像出淤泥而染的青蓮,孑孓而立。他越來越孤獨,越來越悲傷,漸漸有了歸隱的想法,對於佛道之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30來歲,便一心嚮往田園生活。大約在40歲左右時,王維購買到前人宋之問在輞川南山別墅,在他精心的打理和修葺下,這幢「山居」更符合王維的氣質與喜好,同時也寄託著他對生活追求。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王維的詩,主要以田園山水為題材,他為何如此不斷重複,不斷抒寫這一內容呢?他嚮往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在這一句當中,王維只用了10個字,便完美地作了說明。在南山之中,幽靜深遠,平時並無多少人前來打擾,這是他希望和喜歡的生活方式,不願與塵俗之事有過多的牽扯和羈絆。

每當他有了興致時,常常獨來獨往地去遊玩。正如姜太公釣魚一般,每個人的索取和目的不同,他不在乎玩樂的地方在哪,是不是名山大川,有沒有風流人物和名勝古蹟。他只是想一個人自由自在,走到哪,哪裡便是風景,便是詩意,便是生活。心情不好的時候,他也會傷春悲秋,有快樂的事,他便自我欣賞、自我陶醉。他全然不管別人的感受和想法。活得自在而明白。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南山,他活得特別瀟灑。或許是沒有了羈絆,沒有了束縛和牽掛,王維的生活,充滿了詩意和禪意。當一個人休閒至極時,對於旅行的目的地和意義,便不再糾結和判定。正如這「行到水窮處」一般,隨意地走,沒有具體的地點,直到流水的盡頭,正好人也有些疲憊,索性坐下來休整。王維的心態,已然收放自如,輕鬆而美好。

而「坐看雲起時」,則帶了禪機與佛喻。他一人一路一時行程,一看一思一處風景,他的心是歡喜的,便能盛開諸般美麗和婆娑。他坐在山石上,看山間嫋娜升騰的雲霧,此時此地靜極,山靜、意靜、心也靜。看似水窮路盡,卻又有風起雲湧,其妙便謂之禪也。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此處的「偶然」用得極妙,為這段奇特的旅程,增添了無窮的妙處,以及圓滿。在旅程的結尾時,興致萎靡,突如其來的一次偶遇,不是妙齡女子,而是一個山村的野老。他們之間暢談著,至於聊了什麼,誰也無從知道,只知道這次交談,他們彼此都很快樂。

用一句歌詞,或許能很好地傳達這其中的妙處,「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誠然他們之間並不是愛情,只是一個天性淡泊,率真的詩人,與一個農夫之間的邂逅。沒有複雜而功利的來往,卻為這段旅程劃上了句號。在山水之間落筆,詩人寫下了一種神奇。(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本文作者:甘沐先生)

相關焦點

  • 王維最驚豔的一首詩,小學就背過,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眾所周知,王維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其實,王維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畫家,有「南宗山水畫之祖」之稱。所以,你會發現王維的詩歌中含有繪畫的精髓。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也是王維詩歌的特色所在。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是描繪的如詩如畫!
    王維是唐朝最偉大的山水田園詩人,在他的筆下,往往可能只是一些很平常的風景,或者是事物,但是經過詩人細膩的描繪,卻是推陳出新,寫出了新意,變得生動無比,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王維的偉大之處,他的很多作品都看似很平常,初讀時會覺得很平淡,可是只要讀進去了,卻是會發現詩作中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
  • 陶淵明的田園《飲酒》詩,卻不見1個酒字,第3句唯美詩句讓人驚豔
    中國山水田園的詩篇很多,陶淵明清新脫俗的田園詩歷來被文人大加讚賞,一致認為陶淵明是我國田園詩的鼻祖。這首詩是陶淵明在擺脫官場後,回歸田園悠然自得心情的寫照。歸隱的詩人,在大自然的田野之間,心情豁然開朗,免不得要喝幾杯。這首《飲酒》詩,字裡行間不見「酒」字,卻被文人墨客推崇為「飲酒」的名作。
  • 王維這首詩最是「與眾不同」,避開田園風格,寫出意氣風發的豪爽
    王維可以說是我國山水田園派詩人中最有名的一位,每次提到這個名字總會想到他那些有清風明月之雅、亦有碧水青山之幽的詩篇來;比如他的《畫》、《終南山別業》以及《新晴望野》等等,無不真正詮釋了王維「詩中有畫」的作品特點。
  • 王維最出名的一首詩,令他17歲就一詩成名,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無論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泊,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多情,亦或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靈,每一首都是流傳千年的經典。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卻是他17歲的成名作,也是他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僅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就是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王維最著名的一首詩,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維最著名的一首七言絕句,它是王維送別一位姓元的友人去安西時作的詩。而唐代要從長安西去,多在渭城送別,加上後有樂人將這首詩譜成曲,故這首詩又名「渭城曲」或「陽關三疊」。全詩不加雕飾,以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了王維和友人的別情,情景交融,深刻雋永,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首詩代表了盛唐送別絕句的最高成就,即便是譜成曲後,也是流傳千古的名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21世紀的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天行色匆匆,來不及欣賞晨曦的第一縷朝霞甚至夕陽也無緣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只是開頭五個字,常人便難以企及!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觀獵》,便是一首工於發端的五言律詩。正如詩題「觀獵」,這首詩主要描寫的就是射獵的過程和收獵回營的情景。雖然詩的內容不過是較為普通的狩獵活動,但是在王維的筆下,卻顯得激情洋溢,充滿豪情。並且全詩藝術手法高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千古名作。
  • 王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簡直比畫還美,40字成就8句經典
    王維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的詩不同於李白的那般疏狂,也不同於杜甫的那般沉重;在王維的筆下,用能夠尋到那份空靈通透,那份清澈恬淡,總能收穫到心靈上那份美的享受。今天詩巷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王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也是他最著名的山水作品,簡直比畫還美,40個字成就8句經典,相信人人都能倒背如流。山居秋暝唐代: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很美的一首田園詩,只是開頭10字,便美得令人心馳神往
    眾所周知,在古代詩歌史上,是東晉詩人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這一新的詩體,也是他第一個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田園詩。但陶淵明所開創的田園詩,在南北朝卻幾乎沒有影響,即使到了隋末唐初有了王績的活躍,詩壇上吟詠田園風光的詩篇也是寥寥無幾,直到盛唐出現了王維、孟浩然等名家,田園詩才蔚為大宗,並取得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成就。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曾被推為唐人七律壓卷之作……
    不僅有浪漫主義詩仙李白和現實主義詩聖杜甫,還有身在朝堂心在田園的佛系詩人王維。王維,與李白同年(公元701年)出生,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朝著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與孟浩然合稱「王孟」。雖然身在廟堂,但心歸禪宗,參禪悟理,學莊信道,故有「詩佛」之稱。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 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詩 王勃和王維分別寫過《山中》您喜歡哪一首
    黛玉卻說: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可見不同欣賞水平的人,喜愛的詩是不一樣的。現代詩人馮至說:我個人在青年時期,並不了解杜甫,和他很疏遠,後來在抗日戰爭流亡的歲月裡才漸漸與他接近,那時我寫過一首絕句:『攜妻抱女流離日,始信少陵句句真。不識詩中盡血淚,十年佯作太平人。』從此杜甫便成為我最愛戴的詩人之一,從他那裡我吸取了許多精神上的營養。」
  • 孟浩然被放鴿子後,寫下一首詩,每一句都令人驚豔
    《大地之歌》是奧地利音樂家馬勒創作的一首交響樂,原本名為《第九交響樂》,但是因為貝多芬、舒伯特等人都是在寫完《第九交響樂》後去世,馬勒覺得不詳,便改為「大地之歌」。這首交響樂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歌詞採用的德語翻譯的中國唐詩,這在西方的音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 同樣是山水田園詩大家,陶淵明和王維的風格有什麼不同之處?
    大處著眼,同為山水田園的宗師級人物,陶淵明偏于田園而悠然見南山,王維則重於山水而人閒桂花落,五柳先生曰五柳就有柳色青青的鄉野豁達味道,摩詰為禪便是坐看雲起時的溪山清味禪悟,試為詳析得觀: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是他結束時隱時仕生活徹底歸隱田園的愉悅之作,組詩第一首開始就以「少無適俗願,性本愛丘山」開宗明義,直接言明自己喜愛田園風光的淳樸與自然
  • 王維很有意境的一首詩,簡練的文字樸實無華,娓娓道來寫得很唯美
    他的詩不僅抒情,同時又有著深刻的哲理,尤其是他後期的作品,每一首都看似很普通,可是讀來卻讓人嘖嘖稱讚。晚年的王維看淡了一切,一個人去到終南山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這一點他與自己的偶像陶淵明有幾分相似;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王維在晚年選擇去終南山隱居,無疑是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身處長安,必定為功名所累,不可能創作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千古名篇。
  • 王維四十歲後寫的一首詩,是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曾入選高考試題
    田園詩,首推陶潛,山氣日夕佳的恬淡,那採菊東籬下的悠然,都讓人嚮往,那是一种放下束縛後的無為與自然,是道家的,是追求樸質無華的,也是追求逍遙自適的。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獨立人格追求。這為後人寫田園奠定了寫作基調。
  • 王維一首經典的六言絕句,開篇疊字句用得巧妙,最後兩句天真爛漫
    盛唐詩人王維在晚年就寫過一組有趣的《田園樂七首》,所採用的就是六絕的形式,而且寫出了新意,七首詩每一首都美得令人驚豔,以其中的第四首詩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秋日美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 從一首「王八」詩,看李白與王維的朋友圈有多厲害
    煮酒君「詩詞雜談」系列文章第6期:從一首"王八"詩,看李白與王維的朋友圈在我們現代漢語的語境裡,"王八"這個稱謂,是不禮貌的,每每我們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想起一些不好聽的話,但如果我們去翻《全唐詩》的話,卻能發現,有不少,寫給"王八"的詩。
  •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文|小航的紅樓詩歌夢在唐詩的海洋中,七律詩,五言詩一直是詞碑。即便他的作品很少,但整體來說,好幾首出名的已經達到了最高水平,最有代表性的也有無數名篇,不過最為出名的是下面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