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新:石窟是祖先虔誠的結晶,現在我們的虔誠之心還有多少?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作者:時代財經 張銀慧

有碑刻描繪武州山:「上出浮雲,下臨絕壑」,雲山一體之景使人浮想聯翩。1500多年前,雲岡石窟正是在此依山開鑿。

北魏天興元年(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率眾遷都平城,改號皇帝。鮮卑族以鐵騎踏入中原,從一個遊牧民族向封建王朝過度。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文成帝傾皇家之實力,「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

此後,造像工程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歷時70餘年,東西綿延一公裡的石窟群逐漸誕生。雲岡現有主要洞窟45座,前二十窟多為北魏官方主導修建。公元493年北魏遷都,民間有財力的人為了祈福,繼續開鑿小型的石窟,是為民間石窟。

雲岡石窟第8窟/圖源:雲岡石窟旅遊網

「美好的事實無論何時永遠都不會改變其美好的本質。透過破壞和汙損之處,如今仍然可以看到無數美輪美奐的佛像熠熠生輝。」1920年9月11日,日本的宗教美術學者木下杢太郎參觀雲岡石窟後寫道。

皇家石窟雄偉壯麗,民間石窟不失活力。依次走過綿延一公裡的石窟群,仿若走進千年前的藝術博物館,佛像與壁畫歷經風霜,古代工匠的繪畫與雕刻技藝仍藏於其中,流傳至今。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姚崇新曾深入巴蜀,田野考古數次,對當地佛教石窟進行考察。在他看來,石窟無疑是中國境內現存的所有文化遺產裡,保存最完整、最成規模、連續性最強的存在。透過石窟,後人不僅能看到千年前的繪畫、雕刻藝術,更能看到那個時空之下普通民眾的信仰與渴望。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姚崇新,時代財經拍攝

5月16日時代財經對姚崇新教授作了專訪,具體如下:

古今的虔誠之心是相通的

時代財經:石窟文化來自幾百年甚至千年之前,與現代生活距離很遠,我們要如何理解石窟這類遺址對現代人的意義?

姚崇新:表面上,石窟與我們似乎是比較遙遠,實際上並非如此,關鍵在於觀者如何看待這些遺產。如果只是走馬觀花,確實不太可能跟石窟藝術產生直接的共鳴,沒有共鳴就會覺得沒有關係。但如果對觀察的對象的價值有一些基本的認識,就容易產生共鳴。

石窟這種類型的文化遺產,可以從兩個基本的價值層面去看。

首先,這些不同的石窟群相當於從1000多年前一直留存到現在,是原模原樣的繪畫及雕塑藝術博物館。這跟我們的現代博物館不是一個概念,現在博物館內的展品是一個個拼湊出來的。

1000年前,工匠們在石窟內雕塑、繪畫,這些藝術成果一直留存到現在。所以你如果想了解1000多年前中國人的繪畫、雕塑藝術,我想石窟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第二,從內容內涵的角度來講,這些石窟整體上反映了我們的祖先,在某個歷史時空之下,對某種宗教的理解和信仰訴求。不同的信仰訴求,一般可以對應到相應的圖像製作。比如信仰西方淨土的人,造的像是阿彌陀佛,和左右脅侍菩薩,即西方淨土三尊,唐代就產生了很多這種像。

我們的基層民眾中有部分人信奉佛教,當他們意識到古代人的信仰訴求,跟自己現在所想是一回事,自然就會有很大的興趣。

所以如果我們從以上這兩個方面去理解石窟的價值,自然會產生共鳴和親近感。

時代財經:與石窟形成的這種共鳴、聯繫對我們的生活有何意義?

姚崇新:我們看到的這些遺蹟是祖先虔誠的結晶。沒有虔誠之心,絕對無法造就這些工程量巨大的石窟。

當然有一些石窟是當時的政府主導產生的。像龍門奉先寺造像,是武則天捐助的,雲岡早期的曇曜五窟,都是皇家的行為。但你們到現場看了之後就知道,更多的是那些小龕,大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那些小龕是民間自發的造像。也有民間組織造像,如北朝時期,一個村或幾個村可以形成一個小組織,即義邑,有人牽頭來集資,最後一起造一個像,或者造像碑。完工以後他們在像座上銘刻造像事由和參與人員。

龍門石窟更多都是小龕,有的只有20或30多公分高。有某某人為他已故的父母造像,也有為丈夫出行平安造像。

當我們看到古人的這種虔誠,應該能夠產生一種內在的力量,驅使我們做出反省——我們的虔誠之心還有多少?

古今的虔誠之心是相通的。 我們可以不再痴迷於宗教或者類似的東西,但是必須要有自己的定力,還要有一顆虔誠之心。

龍門石窟/圖源:龍門石窟官方微博

時代財經:石窟文化怎樣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

姚崇新:我國石窟藝術的完整性和連續性是很強的。在中原北方地區,石窟開鑿工程大概從4世紀開始,一直延續到元明時期,基本上沒有中斷過。

而從地域範圍來講,不僅存在於中原,長江上遊地區的石窟遺蹟可以一直延伸到雲南。西藏地區雖然年代稍晚,但是它保存的也不少。

西到新疆,東到東北,北到內蒙,都有分布。也就是說,石窟在我國的分布區域很廣。

從石窟的全面性和延續性上看,我覺得這樣一種類型的文化遺產,確實對提升我們民族的自信心和文化自信,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現存的石窟從5世紀,一直延續到15世紀,這種持續不斷的石窟藝術,是我們考察中國那1000多年間雕塑、繪畫、宗教藝術的一個很好的窗口。

上升到世界文明體的視野,同時跟世界其他的文明體進行比較,我們中華文明沒有中斷過。

你可以說它在發展過程中有新的匯入,有滾雪球式的擴大,但是它內核的東西沒有變,也就是中原文明體創造的以漢文化為主體的文明基因。這一基因表現在漢語、漢字、漢地的藝術、宗教、思想、倫理之中。

石窟藝術的保護、開發與利用

時代財經:近年來,山西大力扶持和創新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以雲岡石窟為核心的旅遊資源,這種旅遊資源開發會對雲岡石窟造成哪些影響?如何兼顧旅遊開發和石窟保護?

姚崇新:保護、開發、利用三者之間確實一直存在著一定的衝突。簡單地說,文物的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總是存在衝突,這不可避免。

政府現在充分意識到文化遺產本身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並在這一前提下進行有限開發利用,即可以利用,可以開發,但不能過度。過度意味著對遺產本體會造成傷害,而且是不可逆轉的傷害。

人們去遊覽石窟,很多人只是看了一眼石窟和壁畫就走了,好像對石窟、壁畫沒什麼影響。但事實上,人多了以後還是會形成間接的影響,比如改變了壁畫原始保存環境中的氧氣含量、溼度,甚至溫度。

這樣的負面影響時間長才能顯現。我們如果看看100年前西方探險者拍的敦煌石窟的照片,再看100年後同一部位的照片,你會發現顏色變得很厲害。這也是為什麼敦煌石窟,特別是莫高窟限流的原因。

政府部門已經在醞釀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使得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利用矛盾趨於緩和。比如說為一些大的遺址群專門建立一個機構或部門,統一管理,這是以前沒有的。

莫高窟的壁畫/圖源:莫高窟官方微博

時代財經:當下,有哪些新科技被用於擁有古老歷史的石窟文化上了?產生了何種火花?

姚崇新:數位化應該是文化遺產的一個趨勢。不僅是石窟,還有博物館館藏文物,目前都在做類似的工作。

石窟寺主要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三維的空間,所以做出來的立體效果更強。如果能夠再配上很好的解說,某種程度上可能比在現場的感覺更好,因為現場採光有時候比較暗。對於沒有機會去現場參觀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饋贈。

但是數位化的成本太高,如果把所有洞窟全都數位化,開支真的不可想像。所以目前我們通過數位化看到的石窟還十分有限。隨著技術逐漸成熟, 成本可能會降下來。

但數位化的觀摩不能夠完全替代現場的遊覽和觀摩。因為身臨其境的那種感覺,在電腦面前是體會不到的。比如說敦煌莫高窟的南大像和北大像,你不到跟前去看,真的感受不到那種震撼。因為你只有仰視了再仰視,才能看見大佛的臉,你會感覺自己真的是太渺小。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將數位化觀摩和實地遊覽相結合。

雲岡石窟第19窟主佛/圖源:雲岡石窟旅遊網

時代財經:要跟石窟或其他文化遺蹟產生共鳴,需要先對其有所了解。請姚老師推薦幾本適合普通的石窟愛好者閱讀的入門書籍。

姚崇新:首先推薦閻文儒先生的《中國石窟藝術總論》,適合普通讀者對石窟藝術有個初步了解。

這本書主要是針對中國石窟,但是如果我們也想對石窟藝術做更全面的了解,想知道它的源頭,我推薦國家文物局主編的《佛教石窟考古概要》,這本書包含了印度、中亞和中國本土的石窟寺遺蹟的內容。

另外如果想對各大石窟分別多一點了解,也可以看某個石窟的相關書籍。比如中國旅遊出版社的《敦煌石窟》、文物出版社的《龍門石窟雕刻萃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雲岡石窟研究》等。

相關焦點

  • 虔誠心—與上師最近的距離
    傳統來講,我們都了解,憑藉善業才能幸運地獲得瑕滿人身,值遇佛陀的殊勝教法;如果更幸運一點,才會遇到一位偉大的證悟之師作為榜樣,並從上師那裡接受教法;要更為幸運,我們才會有足夠的智慧理解這些教法。因此,如果我們遇到一位偉大的上師,我們會要求自己盡一切努力清淨而完美地持守三昧耶戒和其他誓言,以此提升我們的虔誠心。可你知道嗎,關於這些,我將就此打住。
  • 星光大道阿旺新單曲 虔誠《拜佛》
    近日星光大道2012年人氣冠軍阿旺發行了自己的最新單曲《拜佛》,一首滿懷敬意的佛音之歌給這個浮躁的社會一絲平靜,不用去計較太多,一切皆可隨緣。阿旺帶著最質樸的心虔誠《拜佛》,只為那輪迴的因果。
  • 佛門淨土圓融寺,門票和香火全免費,來這裡要內心虔誠
    在今天沒有商業氣息的寺廟少之又少,但是這並不代表沒有,河南焦作的圓融寺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這裡不收取任何的門票和香火費。這座古寺的管理一直都很到位,即使是在今天都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圓融寺是一個燒香禮佛的好去處,來此禮佛的人都是心懷善念,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從山腳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上去。
  • 轉經筒,深融於生命血脈中的虔誠
    常見的手搖式轉經筒,通常以木質為主;老人一般用骨制或金屬制的,做工比較講究,十分輕巧;還有一些轉經筒上會鑲以珊瑚、寶石等,更增添審美價值。手搖轉經筒旁邊還有小小的耳孔,繫著小墜子,轉動圓筒下面的手柄,小墜子也隨之而動,靠慣性加速轉經筒的旋轉,在空氣中劃著圓形的弧度,既優美又神秘。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學思踐悟 虔誠執著 從「心」看齊
    「總感到字字句句都閃耀著真理的光芒,都給我以思想的啟迪、心靈的洗禮、精神的感召、情感的升華,越學越覺得是一種精神滋養,越學心裡越亮堂,越學敬仰愛戴之情越濃烈,越學理想信念也就越堅定。」李清華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上進需學習 學習需用心  「我們所處的新時代,新在指導思想。身子進了新時代,思想還停留在過去,就會誤黨、誤國、誤事業。」
  • 涼晨直播狂出「虎狼之詞」,虔誠罕見害羞,「諾言」都招架不住
    休假之中必然少不了直播,沒有想到涼晨放飛自我,直接調侃虔誠,還經常爆出來虎狼之詞,就連排位中撞車「諾言」,「諾言」都招架不住,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涼晨在虔誠家裡休年假,在他的直播間中就早就鞥看出來。不過涼晨與虔誠的直播之中,居然不顧形象暴露出大量的虎狼之詞,涼晨瘋狂調侃虔誠。
  • 田七亦木佛音哲理歌曲《心經》 靜心虔誠空靈呈現
    田七亦木佛音哲理歌曲《心經》靜心虔誠空靈呈現  搜狐娛樂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心裡沒有思念顧慮,淡定平靜,遠離非份不實際的幻想,把自心始終放在這樣的境界中,才會得到最高的、平等的、真正的覺悟。記者了解到,田七先生在佛學泰鬥本煥長老的點化後,多年來創作數百幅系列佛教題材書畫作品,出訪亞洲17國,拜謁佛教聖地,此次創作《心經》歌詞初衷是希望用自心的「般若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把更多的人渡到安樂解脫的那一邊,感悟清淨之心,寂靜之心,光明之心。
  • 它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中的千年古道,帶著虔誠的心感受它的祥和安寧
    古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條有千年歷史的古道,是一條從英國一直走到羅馬的朝聖之路,全長共有兩千多公裡途徑法國,在歷史上因為這條路的終點所以被稱為「羅馬大道」,今天小編就來到了這條古路上為大家帶來這條路上的新鮮事物,這條大道蘊含的精神與文化深深的吸引了熱愛運動更熱愛歷史是人來到這裡
  • 羽生結弦,王者頭抵冰刀套的樣子,太虔誠了
    如果要評出「羽生結弦最戳心」的一個動作,下面這個絕對能排進前幾名~是的,就是這個上冰後頭抵刀套的祈禱姿勢。這樣無限的虔誠,大概是在冰刀套上傾注了他對花滑的全部熱愛,令人極其動容。而摘掉刀套後的這個抵頭祈禱的姿勢,確實和從前完全不同的仰面朝天的姿態了~嗯,有多少人是和雞架我一樣,看到他這麼一仰頭,眼淚都要下來了?比起節目完結時的縱情歡呼,比起KC等分區出分時的喜極而泣,我總覺得,每次登場前他的頭抵刀套的動作,更打動我。
  • 《虔誠之花的晚鐘》3DM評測:這款乙女遊戲可太香了
    事先聲明,並不是我們對乙女遊戲有什麼偏見,只是覺得一個身為男人,在遊戲裡扮女人,再和一堆男人玩修羅場,一時半會的確難以接受。但是上面下了死命令,必須儘快出稿。因此我們按照老規矩,在部門群裡Roll點,誰輸了誰寫。我Roll點了,被其他人秒了,有什麼好說的。
  • 《虔誠之花的晚鐘》確認中文化,乙女遊戲玩家的漢化爭議
    近期玩家們熟悉的乙女大戶otamate確認了新遊戲《虔誠之花的晚鐘》漢化預告。對不少NS乙女遊戲玩家來說是個好消息。《虔誠之花的晚鐘》主要講述的是女主和一群Mafia之間的糾葛故事。尤其是遊戲中充滿個性魅力的老楊,雖然各種不良嗜好俱全但是人格魅力十足。遊戲畫面精美,劇情很多時候扯到讓人笑出聲。
  • 藏民虔誠的朝聖—磕長頭
    虔誠的臧民心之所向就是信仰今天去夏河的路上,我們親眼目睹了藏民敬虔的朝聖—磕長頭。我把車遠遠地停在她前面,然後行走返回去。就想近距離地觀看她。不得不聯想到,我們經常所看到的燒香拜佛之人,破財免災,保佑發財、保佑升官,是他們永恆的祈福主題。其實質僅是在為了自己的私慾,與敬拜的神靈做私下交易。這與藏民的信仰目的,大相逕庭。如果想了解藏民的磕長頭朝聖,推薦看電影《岡仁波齊》今天從若爾蓋到夏河,一路上全是大草原的美景。
  • 塔爾寺的旅遊參考,領略最虔誠的心靈,去往最具魅力的西寧!
    是藏傳佛教裡除了大昭寺最著名的地方,走進香火旺盛的塔爾寺,心卻越發脫離塵世,虔誠的信徒,清靜的寺廟,栩栩如生的佛像。塔爾寺小編認為是來西寧必去的地方,儘管你沒有信仰,但是你可以看看建築,感受一下當地喇嘛的生活,心靈也會莫名的得到淨化。
  • 泰國明明是虔誠的佛教國家,為何「夜生活」豐富,也不「禁性」!
    泰國明明是虔誠的佛教國家,為何"夜生活"豐富,也不"禁性"!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生活的壓力也是讓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處在現實的生活裡自然要學會怎麼樣讓自己釋放壓力,畢竟現實的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在難過的時候多數的時候也是不願意對別人透露的,因為我們都懂得這樣一個道理:"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 岡田武彥:追隨王陽明,主要靠虔誠
    始終有一種溫暖,照耀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那就是良知的光芒。@情感大劈叉在王陽明心學圈子裡,岡田武彥赫赫有名,是公認的國際級陽明學大師。拋開學術造詣不談,從他虔誠踐行陽明學精神這一點來說,就足以讓世人欽佩。
  • 《亞洲人物》專訪伊穆購CEO沙雷:用虔誠做事業
    作為虔誠的穆斯林一員,「伊穆購」CEO沙雷自然也逃不過這種困擾,所以他打造了一個提供純粹的清真產品、服務於穆斯林群體的商業生態系統-「伊穆購」。因虔誠而創新沙雷是「伊穆購」的CEO,更是一位虔誠的穆斯林,自小便跟著爺爺奶奶每天三次前往清真寺做禮拜,《古蘭經》中的每一句話都被他深深的印在心中,美妙的伊斯蘭文化伴隨著他的成長。
  • 虔誠的紅雨傘(深度好文)
    今天我們的祈禱是什麼?是求雨!只有這一個小女孩帶了一把紅色的小雨傘。她真是太可愛了,太讓人感動了。」眾人聽罷,無比動容。一把小小的雨傘,為什麼會讓眾人如此感動?因為小女孩的內心是純真的,是虔誠的,她知道是去求雨,她堅信雨水會來到,所以她帶了一把雨傘。
  • 屈原·楚辭·九歌·東君:虔誠讚頌太陽之神
    太陽是生命之源,給人們帶來光和熱,帶來希望和收穫,在幾乎所有的古老文化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對於太陽的歌頌,這種歌頌也是最自然和最虔誠的。《東君》這首詩,是屈原所作的楚辭《九歌》中祭祀太陽之神的一首。太陽之神東君慷慨無私而又從容不迫地出場,安詳地駕馭著車駕,不急不緩、不激不厲地將陽光普照在大地萬物之上。雷聲滾滾,是東君的龍車的車輪在天空中滾過的聲音,雲彩奕奕,是龍車上所插的招搖的旌旗。這樣顯赫威儀的場景,是東君出行的場面。但是,東君也會發出長長的嘆息,帶給人間的光明,也隨著東君回到他的棲息之所而離去,東君的內心也充滿著深深的眷念和彷徨。
  • 此刻願對上帝絕對虔誠,祈求我偉大的7號,仍舊是皇馬的傳奇7號
    我們開始分分秒秒的折磨與盼望,只因為一人,他就是他就是紅綠色小葡萄的小隊長,皇馬最閃亮的招牌,我們的小英雄克裡斯。與這個聯繫在一起的還有一個數字,7。不知道這世上有多少人痴迷於7這個偉大而神奇的數字是因為這位偉大而神奇的球員。
  • 英國古董銀器(British antique silver)—-虔誠金匠公司紋章
    開始時,紋章官類似依附於貴族之奴僕,地位相當於魔術師及吟遊詩人。後來被當成比武會上的司儀,宣布比武項目及騎士名單。為識別騎士,必須對盾牌上之盾紋有所膫解及認識,因而產生了紋章藝術的知識和技能。13世紀時,紋章官主要的工作是處理貴族事務。到了14世紀,紋章官之權力有所擴大。15世紀初,最高紋章官(King of heraldrys)已能授命給低級貴族頒贈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