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0日中午,希拉蕊·柯林頓和唐納·川普的第二場總統候選人辯論結束。美聯社的報導稱,一些觀眾感到噁心之至,表示要麼不投票,要麼投給第三方候選人,要麼寫一個候選名單上沒有的名字(write-in)。報導援引一位選民的話說,這場辯論就一個字:cringe-worthy。她接下來解釋說:「從頭到尾都太糟心了,就跟一場車禍似的,你不想看,可是又不能不看(The whole thing is just terrible for me; it's like a car accident you can't look away but you want to)。」
據《英漢大詞典》,cringe-worthy指令人局促不安的,令人尷尬的。與embarrassing, awkward, uncomfortable, shameful等近義詞相比,cringe-worthy更為生動形象,在這方面比較接近的詞是toe-curling(字面意思是腳指頭收縮)。Worthy作為後綴通常都是正式的書面語,比如praise-worthy(可嘉的)和blame-worthy(應受譴責的),cringe-worthy卻是例外。追蹤網際網路熱點的KnowYourMeme網站稱,cringe-worthy是一個網絡俚語,描述讓人尷尬、不舒服甚至引發憐憫的各種糗事。
美國「知乎」AskReddit上有個問題:你說過什麼或做過什麼,至今想來還尷尬不已?回答十分踴躍。比如,一個職場菜鳥在公司首次參加重要會議,因為之前約好了去醫院而不得不退場,走的時候過於緊張,對上司的上司脫口而出:「晚安,我會想你的!」再比如,朋友的兩個兄弟不幸去世,你寫了慰問信,對方當面拆開讀,卻發現兩個兄弟的名字都搞錯了。又比如,在電影院上廁所,感覺後面跟進來一個男的,告知對方這是女廁,對方說:「嗯,我知道」——原來是一位老年女性。以上情況都適用網絡上近來比較常見的說法:「這就很尷尬了。」
有資料顯示,cringe-worthy的流行要歸功於英國連載漫畫The Bash Street Kids(《巴什街的熊孩子》)。從1972年開始,漫畫裡出現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Cuthbert Cringeworthy,他是老師的寶貝兒(teacher's pet),全班只有他穿校服,交作業。這個名字暗含諷刺:worthy表示重要,可敬;cringe卻指因為厭惡或害怕而不自覺地後退,躲閃。
所以,cringe-worthy用於政客的表演很恰當。既然如此令人尷尬,為什麼還有無數觀眾坐在電視機前面並且津津樂道?大概因為尷尬的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此外,就像英國記者金伯利·達茲(Kimberley Dadds)在回顧史上最讓人尷尬的電影臺詞(the most cringe-worthy movie quotes of all time)時總結說:They're so bad that they're good(壞到一定水平就變成了好)。(趙菲菲)
下一頁:【雙語彙】主要看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