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彙】常識

2020-12-15 參考消息

常識/Common Sense

Common sense有時候是哲學概念,涉及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亞里斯多德到笛卡爾都有論述。在日常使用中,它指的是the ability to use good judgment and make sensible decisions,用正確的判斷做出明智決定的能力,中文一般譯作「常識」。雖然common sense和common knowledge都可譯為常識,但兩者有所不同,前者指判斷,後者指知識。

常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存本身依賴常識。正式教育可以給人專業知識,常識卻更多地來自生活。

美國是一個獨特的國家,或許因為它建立在常識的基礎上。240年前,也就是1776年1月10日,託馬斯·潘恩的《常識》出版。這本小冊子以通俗有力的語言論述了擺脫英國君主統治建立共和政體的理由,比如:由一個小島來統治一片大陸很荒唐;美利堅不是「不列顛國家」,而是由來自歐洲各地的人組成,有歐洲各地的因素;就算不列顛是美利堅的「母國」,其行為也令人髮指,因為沒有哪個母親會如此虐待孩子;人人生來平等,國王與臣民的區別站不住腳等等。

今天看來,這些的確都是「常識」。但在當時的北美,君主制的概念根深蒂固,居民們也大都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潘恩的《常識》其實是一種先鋒性、革命性的認識,對13個殖民地的200多萬人民起到醍醐灌頂的作用。華盛頓在指揮部隊包圍波士頓時命人把這本小冊子讀給所有將士聽。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說,沒有《常識》作者的筆,華盛頓的劍亦是徒勞。

伏爾泰在《哲學辭典》裡寫道,常識相當罕見。歷史似乎證實了這句話。潘恩後來也因為寫了《理性時代》(The Age of Reason)而備受指責。他在這本書裡分析證明,《聖經》是一本普通文獻而非神的啟示,基督教也只是人類的發明。這本書引發普遍敵意,使他晚景悽涼,只有六個人參加他的葬禮。

潘恩一生警句極多,比如:長期習慣於認為某件事情沒錯,就會使這件事情表面上顯得正確(A long habit of not thinking a thing wrong gives it a superficial appearance of being right);在戕害人類的一切暴政當中,最壞的就是宗教暴政(Of all the tyrannies that affect mankind, tyranny in religion is the worst);世界是我的國家,人類是我的兄弟,行善是我的宗教(The World is my country, all mankind are my brethren, and to do good is my religion)。(趙菲菲)

下一頁:【雙語彙】聖誕笑話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