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小區有病例確診了,好擔心啊」
「朋友圈的信息看得心驚膽戰,怎麼辦」
「工作連軸轉,壓力特別大。
……
疫情突發,
不僅威脅著公眾的身體健康,
也會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健康。
及時加強心理疏導,做好人文關懷,
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一環!
為緩解市民面對疫情的焦慮和恐慌情緒,
第二期新時代文明實踐
「防疫行動」志願者網上直播課,
今日開講啦!
兩位主講嘉賓——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趙廣軍及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張斌,齊聚天河區文化藝術中心,通過新花城APP以視頻直播的形式,向市民分享疫情狀態下擺脫心情煩悶的小技巧,教大家調整情緒,保持心情愉快、身心健康。
嘉賓簡介
趙廣軍
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傑出志願者」,全國「百優青年志願者」,廣東省志願服務20年最具影響十大人物,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張斌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精神醫學和睡眠醫學20年。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執筆撰寫了中國醫師協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時期健康睡眠手冊》和中國睡眠研究會《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時期睡眠監測的建議》。組織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建立了醫護人員的心理支持系統,開通了面向社會大眾心理諮詢熱線,科室還第一時間在《lancetPsychiatry》撰文呼籲精神衛生在抗疫期間意義重大。
傳遞疫情知識,道德模範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直播現場,趙廣軍首先分享了自己在忙碌的社會工作中,調節自我心態的小妙招,那就是——「看影視劇」和「噴灑香水」。趙廣軍說,通過看一些喜劇電影,能夠以喜勝憂從而達到心態平衡,煩惱盡消。另外,睡前在周邊噴灑香水也是他進行心情調節的方法,「其實很多香水有安定寧神的作用,可以讓人更好的進入睡眠狀態。」
除了自我調節心態,趙廣軍表示,自己也會主動幫父母舒緩緊張的情緒,比如跟父親一起練習書法,既可以保持心情平靜,還可以陶冶情趣,還能增加親人間的互動交流,一舉多得。
面對這段時間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趙廣軍充分發揮道德模範示範引領作用,與團隊以「趙廣軍生命熱線」為依託,通過YY直播和「生命熱線」,全面開展防疫知識宣傳和心理健康疏導服務,用輕鬆幽默的方式為群眾提供最新的權威防疫消息,累計觀看人數達60餘萬人次。
對於目前市民求助的主要問題,趙廣軍介紹,一類是因為出行限制導致的生活不便帶來的情緒困擾;另一類是對疫情或自身身體狀況的擔憂:一般是擔心自己或者家人感染。「有不少街坊說自己忍不住刷手機裡的各種疫情信息,越刷越焦慮……」面對這樣的情況,趙廣軍說會盡力讓對方先平復心情,並讓對方明白,預防病毒最有效、直接的方式便是做好個人防護,而不是對不確定的意外過度擔心。
兩位嘉賓對市民求助最多的心理問題開出良方。
打贏防疫心理戰,精神心理科專家開出「良方」
聽完趙廣軍的分享後,就現階段市民們較多出現的心理問題,主持人也向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張斌進行了提問。直播中,張斌以通俗易懂卻不失嚴謹的方式回答了市民的種種疑惑與不安。
看多了疫情消息,擔心自己得病,內心恐慌?張斌指出,類似的反應,在心理學上叫做「心理應激反應」,是指人在面對突發事件(如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一系列身心反應。針對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產生相關的應激反應是正常的,只要做好防範、加強自我調適就可以應對。但如果持續性長時間緊張,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就有可能是「多度的應激反應」,這時需要聯繫心理諮詢師或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對此,張斌倡導市民不要輕易相信未經核實的信息,通過正規渠道了解防疫信息,相信政府所公布的權威信息。必要時給自己設置一個關注的頻率,比如一天中哪個時間段專門用來看關於這次疫情的信息,其餘時間不去想這件事情,「很多時候恐懼和焦慮並不是因為信息缺乏,而是信息過載,不斷更新的信息也在不停撥動神經,導致心情抑鬱。」
面對疫情,積極樂觀的情緒也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
張斌呼籲:穩定的情緒是抵抗病毒的強有力屏障。應對疫情,首先要管理好情緒。他建議市民在家中可以通過看書、聽音樂、唱歌、看電視放等方式松心情,另外也可以通過室內的廣播操、瑜伽、拉伸、太極拳等運動,將自己注意力轉移到能讓自己更舒適的活動上。
面對疫情帶來的情緒壓力,張斌還建議市民可以採用腹式呼吸。這種腹式呼吸的大致步驟為:先找到一個舒服狀態,或坐或躺,然後把右手放在胸部上,左手放在腹部上,輕鬆、慢慢地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再專注地慢慢呼出這口氣,讓腹部慢慢回縮,重複這個過程(大約持續5分鐘),直到感到情緒緩解。
張斌在網課現場引導嘉賓體驗腹式呼吸。
別開生面的直播形式、接地氣的語言、直觀易懂的示範……半個小時的網絡直播課受到了網友們的紛紛點讚。家住天河五山的黃阿姨在家準時收看了直播,因為對病毒的恐懼,她已經失眠好幾天了。「感覺外面的空氣中都是病毒,只要身體有一點不舒服就懷疑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看到社區居委在微信群裡宣傳,黃阿姨便在女兒的指引下用手機下載新花城APP觀看了直播。經過專家的一番介紹,她感覺自己的心情好多了,「聽了專家的講解後,我明白到心態平衡才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最佳狀態,感覺今晚能安心睡覺了。」
市民通過新花城客戶端就可在手機上觀看網課直播。
加強心理疏導,做好人文關懷
廣州開通多個熱線向公眾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面對疫情,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也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
疫情發生以來,有關部門及時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為各地科學、規範、有序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提供有力指導。廣州在原有心理熱線基礎上,統籌協調多部門、多方面的心理熱線服務,努力為公眾提供心理援助服務。各學校也充分利用心理諮詢和輔導中心,為疫情防控下的學生提供心理幹預和諮詢。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方位、立體化、全覆蓋的心理幹預和疏導機制正在形成。
結合不同群體的特點,廣州市多個專業社會組織開通了應對疫情心理的援助熱線號碼,為受影響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l 廣州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公益心理援助熱線」:由35名經專業培訓的心理諮詢師組成的「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公益心理援助小組」,安排專人分三班開展「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公益心理援助熱線」值班,開展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和心理輔導等基本知識的普及與宣傳。
l 廣州市為本社會心理慈善服務中心「為本公益心理支持熱線」:組織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精神衛生專家及心理志願者團隊,開展一系列心理危機幹預、社會心理支持服務活動,為廣大群眾提供心理支持,為疫情防控提供心理支援,並持續開展疫情心理防護知識、疾病防護知識的科普傳播工作。
l 廣州市志願者協會「長者心聲熱線」:專門為社區空巢老人開通的疫情應對心理援助熱線,通過電話溝通,志願者為老人傳遞科學防控的相關知識,傳達當前疫情防控政策指引,同時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支撐,通過鼓勵、陪伴空巢老人,幫助緩解焦慮情緒,降低心理壓力。
l 李森黨代表工作室抗擊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第十二屆廣東省委委員、廣州市天河區啟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李森從1月31日起在天河區員村街道李森黨代表工作室開設心理援助熱線,組建資深黨員志願者、專業心理諮詢師、高級沙盤治療師、資深社會工作督導等共30餘人的心理援助隊伍為市民提供心理輔導和幫助。
l 廣州市普愛社會工作服務社24小時心理危機幹預服務熱線:廣州市普愛社會工作服務社各社工站自1月27日起全面開通「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配備專業人員為居民緩解心理壓力。另外,特別針對所服務街道的安置隔離點工作人員、湖北籍來穗人員、有湖北接觸史人員等可能出現強烈持續恐懼心理的重點群體,提供心理支持、情緒安撫、希望注入等個別心理諮詢服務,針對非心理問題通過轉介服務解決,包括轉醫院、轉流動人員管理中心、轉居委等,解決重點群體的特殊服務需求。
l 廣州市和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心靈之旅熱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範與支援服務,承接「隔離觀察點」心理疏導工作。
l 廣州市黃埔區心靈家園服務中心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熱線: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主動聯繫黃埔區困境兒童家庭,提供疫情防禦知識和心理支持服務。
l 廣州市舒心驛站心理諮詢服務熱線:為婦女群眾提供心理疏導和情感支持。成立疫情心理援助小組,針對困境母親(失獨母親及孤獨症兒童母親)提供疫情諮詢及心理輔導服務。
發揮融媒優勢,引導科學防護
此次新時代文明實踐「防疫行動」志願者網上直播課程活動由廣州市文明辦與廣州日報、新花城APP、微社區e家通聯合開展,活動也得到了廣州市居民健康管理協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天河區文明辦的大力支持。
日前,廣州市文明辦下發《關於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的通知》中,提出要將此次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作為當前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首要任務,擔負起組織群眾、動員群眾,群策群力防控疫情的責任。
「尤其是涉農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發揮區級融媒體中心、微社區e家通、新花城APP等陣地優勢。」市文明辦在關於開展疫情防控應急志願服務活動的通知中要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要及時宣傳權威防疫政策,普及疫情防控科學知識,引導大眾提高防護意識,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
廣州市文明辦通過與廣州日報、新花城APP、微社區e家通等媒體合作,推出網絡培訓直播,傳播方式靈活多樣、傳播人群覆蓋廣泛,市民隨時隨地都可以觀看,宣傳效果良好。既可以減少市民聚集、防止傳染,又達到了科學宣傳防疫知識的目的,為社區抗疫再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