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設計(UED)內功心法開山篇(附案例研究)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何為UED?在產品定義階段,它是一種關乎如何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在產品迭代期,它又是一種關乎如何思辨方案真實體驗水平的科學驗證。更具體一點,到底是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和科學驗證,近一年的時間我們通過大量案例逐漸將其解構出來,並將導圖成「UED內功心法」,期望能夠幫助互動設計師在具體實操過程中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地發揮設計的價值。

一、心法口訣

第一式:目標用戶鎖定

招式1:找出契合業務的目標族群, 契合判斷標準:商業價值、用戶轉化成本

圖1-1 目標用戶平衡槓桿

第二式:目標用戶在業務全鏈路全角色中的體驗概況

招式1:目標用戶所處業務全鏈路模式是什麼樣子:用戶角色、用戶行為

圖1-2 目標用戶業務體驗概況

招式2:目標用戶在業務體驗不同階段類型下有怎樣的故事?

圖1-3 目標用戶業務體驗故事

招式3:故事下有哪些痛點?

圖1-4 目標用戶業務體驗故事下痛點

招式4:產品有哪些機會點(產品策略)?

圖1-5 產品策略

第三式:設計賦能

招式1:產品有哪些潛在(可挖掘)的商業模式,模式的具體玩法是什麼樣子,對應的策略是什麼(產品策略-商業模式)

圖1-6 商業模式

招式2:產品策略下對應哪些具體功能?

圖1-7產品策略與功能要素

招式3:通過使用場景分析(或沙盤模擬)和交互模型分析,梳理產品功能下的用戶行為流?

圖1-8 用戶行為流梳理

招式4:綜合用戶行為流和產品功能導出信息架構

圖1-9 信息架構

招式5:依據設計目標針對信息架構的每個節點進行界面設計

圖1-10 界面設計

招式6:導出產出物

習得以上三式,可進階UED上層功力:體驗結果->體驗規劃->業務規劃

為了檢驗設計效果,還需針對性設計方案建立評價機制

第四式:用戶體驗評價(UEE)

招式1:評價體系建立(評價構面、評價指標)

評價構面可依據設計目標進行反推,假設達成設計目標後,會有哪些外延信息。這些外延信息可以通過哪些具體可量化的指標進行度量(語意量表、BI、績效指標)

圖1-11 評價體系

招式2: 評價規則的確定-數據分析方法(注意在數據最終整合中還需要考慮權重,可通過AHP實現)

圖1-12 數據分析

招式3:評價信息收集與處理,預測模糊內部信息,得出評價結論

圖1-13 評價結論

習得第四式,可進階UED頂層功力:體驗結果 → 體驗規劃 → 業務規劃 → 業務結果

第五式:無字天書

招式1:將檢驗結果驅動產品下次迭代,進入產品生命循環,我中產品,產品中我

圖1-14 UED內功心法八卦圖

習得第五式,即可七劍下天山!

圖1-15 七劍下天山

二、案例研究-美牙(健康刷牙助手)&M-health APP

第一式:目標用戶鎖定

招式1:找出最契合美牙的目標族群

(1)用戶調查

我們從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隨機抽取了300位22-45周歲的用戶,對他們現有的刷牙狀態進行了解:您對自己現有的刷牙習慣和工具滿意嗎?為什麼?通過整理訪談信息,我們發現在現有牙健康滿意度方面,274位用戶表示不是非常滿意,僅有26位用戶表示還可以。在原因方面,26位用戶表示現有的電動牙刷基本滿足了他們牙健康的訴求,而且還很省力(體力型用戶);而274位用戶表示現有的電動牙刷牙健康護理效果還沒達到他們的預期,其中186位用戶還認為電動牙刷成本較高(經濟型用戶:電動牙刷性價比低),另外88位用戶表示不太Care牙護具成本(達人型用戶:電動牙刷自由度差)。

圖2-1 牙健康人群調研

(2)用戶鎖定

用戶轉化成本:體力型用戶需求窪地較平,產品很難和現有電動牙刷形成明顯的需求窪地,競爭力不夠,即該類用戶轉化成本較高。而經濟型和達人型用戶均比較關注牙健康,並認為市面上現有產品沒有滿足其需求,因此產品只要能給他們提供較好的刷牙效果,就能形成需求窪地,使其成為我們的用戶。綜上,我們選擇經濟型和達人型用戶鎖定為我們的目標用戶。

圖2-2 目標用戶鎖定

商業價值:產品只要能針對他們產生需求窪地,就能形成品牌忠誠度,進而提升產品復購率。

第二式:經濟型和達人型在牙健康護理全鏈路中的體驗概況

招式1:經濟型和達人型用戶所處牙健康護理全鏈路模式是什麼樣子:用戶角色、用戶行為

  • 用戶角色:經濟型、達人型牙健康用戶。
  • 用戶行為:通過隨訪幾位典型用戶生活形態,我們發現目標用戶在牙健康護理全鏈路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牙健康護具選擇、實際刷牙、效果評估三個階段。

招式2:經濟型和達人型用戶在不同牙健康護理體驗階段下有怎樣的故事?

  • 階段一 牙健康護具選擇:用戶一般通過價格、熟知品牌、熟人推薦等幾個觸點來感知一些好的牙健康護具,但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其實並不理想。
  • 階段二 實際刷牙:用戶一般憑感覺來感知刷的差不多了;部分用戶表示晚上有時不想刷了,刷牙確實是一件非常枯燥無聊的事情。
  • 階段三 效果評估:一天發現自己牙不是很白,意識到「哎,該好好刷牙了」。

招式3:這些故事下有哪些痛點?

  • 牙健康護具選擇:用戶缺乏一個可以清晰篩選好的牙健康護理工具決策依據
  • 實際刷牙:無法感知刷牙效果、刷牙枯燥無聊
  • 效果評估:Triggrer鏈太長

招式4:產品有哪些機會點?

  • 牙健康護具選擇:成為用戶挑選牙健康護具的KOL
  • 實際刷牙:刷牙可視化、刷牙遊戲化
  • 效果評估:縮短效果評估過程中的Trigger鏈

圖2-3 目標用戶業務體驗診斷

第三式:設計賦能

招式1:美牙有哪些潛在(可挖掘)的商業模式,模式的具體玩法是什麼樣子,對應的策略是什麼(產品策略-商業模式)

產品與目標人群之間商業聯繫的核心是復購率,因此圍繞復購率,我們設計了牙刷頭+牙刷柄的誘掉商業模式。

圖2-4 商業模式探索

招式2:產品策略下對應哪些具體功能?

  • 誘釣商業模式下對應的具體功能有:牙刷頭、牙刷柄的購買與換購等;
  • 成為用戶挑選牙健康護具的KOL:平臺推薦、用戶評價、牙醫服務等;
  • 刷牙可視化–牙健康軌跡追蹤(硬體):牙垢動態示意圖、即時性互動反饋、進度反饋等;
  • 刷牙遊戲化–社群&Play together&互動娛樂:牙友匹配、社交互動、交互動效以及音效等;
  • 縮短效果評估過程中的Trigger鏈–:牙日記、成就累計、牙友Feed流等。

招式3:通過使用場景分析(或沙盤模擬)和交互模型分析,梳理美牙功能下的用戶行為流

場景分析:白天模式(效率優先)、夜晚模式(娛樂優先)

圖2-6 場景分析

交互模型分析:用戶–APP–資料庫之間的關係互動

圖2-7 交互模型分析

招式4:綜合用戶行為流將產品具體功能梳理成信息架構

圖2-8 信息架構

招式5:結合設計目標針對信息架構的每個節點進行界面設計

圖2-9 設計目標確定

圖2-10 原型設計

招式6:導出產出物

圖2-11 白天模式

圖2-11 夜晚模式

圖2-13 被動激勵-最美微笑

第四式:User Experience Evaluation for E-Health

E-health是2016年我們發起的針對老年人群開發的移動醫療項目,目前項目還未上線,沒有BI數據可供分析。在交互層面,我們首先對醫療場景下老年人的就醫行為進行細緻分析,結合項目現有的資源確定了產品相關功能和信息流向;老年人與年輕人在APP適用載體方面的差異除了上面確定的功能與信息流向,還表現在具體的界面框架設計方面,如頁面布局、字體、信息導航等。因此我們依據老年人訴求,參考移動規範製作了老年人移動醫療APP形態設計表(3×13),通過正交實驗設計,導出27套樣本,剔除有明顯問題的方案,最終確定了6套方案原型,並進行整體用戶體驗評估。

圖2-14 樣本原型(應項目保密性要求,已對原型進行模糊處理)

招式1:評價體系建立(評價構面、評價指標)

(1)關於評價構面

參考國外關於UX研究的文獻庫,我們發現目前國際比較認可的是Hassenzahl的EQ-HQ理論,其相關論文引用率較高。

  • Hassenzahl認為可以從產品外顯的人機性品質(EQ)和享樂性品質(HQ)兩個維度去考量信息產品的UX水平。
  • 2010年Pucillo在Hassenzahl的對HQ進行了進一步細分,即前期HQ(用戶剛接觸產品時產生的即時性情感)、後期HQ(用戶在與產品深入互動過後產生的長期性的情感)。
  • 2011年Park將前期HQ(Short-term UX)定義為「感官體驗」(Affect Experience )、後期HQ(Long-term UX)定義為「價值體驗」(Value Experience)、人機性質量EQ定義為「可用性」(Usability)。結合用戶與產品交互的不同階段,可以將用戶體驗描述為:用戶首次接觸產品時,會產生一個即時性體驗;接著用戶對產品有了大致的理解,產生長期性體驗雛形,即感官體驗;隨著體驗的深入,用戶會比較關注使用層面的體驗,即可用性。值得注意的是長期性體驗會一直存在直到產品進入死亡期,在這期間,長期性體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會不斷得到矯正。

圖2-15 產品生命周期下用戶體驗構面

綜上我們將評價構面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感官體驗」、「價值體驗」、「行為體驗」,並將這三個構面確定為本次設計目標的三個外延信息。

(2)關於評價指標

為了得到各個評價構面下的指標,我們分別對三個外延信息下的老年人用戶生理、心理以及生活形態進行分析,挖掘能夠量化這些外延信息的具體指標。

圖2-16 評價指標確定(應項目保密性要求,已對原型進行模糊處理)

(3)建立評價體系

綜合評價構面和評價指標,我們建立了一套評估老年人醫療產品的UX評價體系。

圖2-17 老年人醫療APP用戶體驗評價體系(應項目保密性要求,已對原型進行模糊處理)

招式2:評價規則的確定-灰色關聯分析

灰色系統理論是一種適合「內涵模糊、外延清晰」的「小樣本、貧信息」的系統分析理論,其中灰色關聯分析是一種將研究對象及影響因素的因子值視為一條線上的點,與待識別對象及影響因素的因子值所繪製的曲線進行比較,比較它們之間的貼近度,並分別量化,計算出研究對象與待識別對象各影響因素之間的貼近程度的關聯度,通過比較各關聯度的大小來判斷待識別對象對研究對象的影響程度,從而導出方案的優劣排序,灰色關聯度值越大,代表方案距離理想方案越近,即越理想。

灰色關聯分析步驟如下:

(1)灰色序列生成

灰色生成在灰色系統中指針對系統的需求增加一個新的信息。換句話說,是指基於數據處理發現數據之間的規則;本研究中我們基於預設功能,展現了三種灰色生成方法:

(2)灰色關聯繫數

灰色關聯繫數是用來表示最好和實際結果之間的關係,通過以下公式求得:

(3)灰色關聯度

灰色關聯度是通過下列公式計算求得:

但通常情況下,每一個因素並非是等權的,因此我們把上面公式延展到如下:

我們依據指標不同性質(語義指標、績效指標)分別對6套原型進行用戶體驗實驗,通過問卷的方式獲得語義指標的信息,通過測量用戶完成指定任務過程中的任務時間、錯誤次數、迷失度等指標獲得原型績效方面的信息。

表1 原型樣本評價實驗結果

招式3:評價信息收集與處理預測模糊內部信息

考慮到指標之間並非是等權的,我們邀請利益相關者對同一層級下的不同指標進行兩兩比較,通過層次分析法獲得評價指標的權重。

最終我們將實驗數據和指標權重信息導入灰色關聯分析中,計算出方案的灰色關聯度,從而導出最佳原型。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不同方案在不同指標下的表現獲得產品迭代的線索。

即方案4>方案2>方案3>方案1>方案6>方案5。因此將方案4確定為老年人移動醫療APP的最終方案。

三、寫在最後

本秘籍前三式是關於用戶體驗設計(UED)的思維導圖,在這張導圖中我們主要強調兩個方面:「宏觀策略」、「微觀落地」:所謂的宏觀策略,即我們擁有將複雜問題逐層分解、化整為零的意識;而「微觀落地」指我們擁有將宏觀策略中分解項目落地的耐心和細心,直擊用戶不同場景下的痛點,完善整個業務體驗。

本秘籍第四式對前三式功力檢驗的回門大法–用戶體驗評價(UEE),以客觀數據為導向,規避主觀經驗的風險!真正做到「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

至於第五式可以借鑑《武狀元蘇乞兒》中的一段情節:最後擊敗鰲拜的正是將前面招式進行融合,打出降龍十八掌真正威力,我中產品,產品中我。

#專欄作家#

UE小牛犢,微信公共號:UE小牛犢,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產品思考、用戶體驗分析、交互研究,致力於UX方法論的探索和實踐。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函數》「內功心法」(三)(四)—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二
    從昨天起我推出了一個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發布了《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第一篇,說實話,發布後真有些忐忑,但好在反響還不錯,讓我有感到很是欣慰!今天決定發布《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第二篇,在發布之前,還是作些簡要說明:1.本系列是我平時教學中的個人原創總結,不求面面俱到(比如大眾化的內容講解到處都有),但求重難突出(揉入大量個人的見解和歸納),力求通俗易懂,變抽象為形象!
  • 《函數》「內功心法」(一)(二)——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一
    然後我想推出一個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本系列是我平時教學中的個人原創總結,不求面面俱到(比如大眾化的內容講解到處都有),但求重難突出(揉入大量個人的見解和歸納),力求通俗易懂,變抽象為形象!閒話不多說,下面推出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第一篇:《函數》「內功心法」(一)和(二)!
  • 《導數》「內功心法」(三)—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四
    今天推出《導數》「內功心法」(三)!.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第四篇到此結束,敬請期待第五篇!
  • 《導數》「內功心法」(一)(二)—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三
    《函數》「內功心法」系列暫告一段落,接下來推出《導數》系列!《導數》「內功心法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第三篇到此結束,敬請期待第四篇!
  • 書法零基礎內功心法——筆法篇(下)
    筆畫裡面往往是多種筆法並存的,學會此內功心法,能達到事半功倍,融會貫通的效果。少年你get 到了嗎?此文章為又畫的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 萬用表使用「內功心法」口訣及實操(分機械和數字篇)
    萬用表使用「內功心法」口訣及實操(分機械和數字篇)萬用表的使用和操作是電子電路愛好者的基礎和重點,本文以口訣方式分享機械,電子式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方式方法,易記易懂!特別適合初學者學習。一:指針式萬用表測量電阻1,心法口訣:測量電阻選量程
  • 產品經理常用的用戶研究方法
    今天是0.01打卡第47天最近圍繞互動設計和用戶研究給小夥伴們做了幾次分享,從寫PPT到內部分享,我覺得收穫最大的應該是我自己了。雖然在《啟示錄》裡是有提到互動設計來負責用戶研究,而在有些成熟的網際網路公司,一般都有獨立的ued團隊,有專業的用研團隊來做用戶研究。但是現實中大部分中小型公司的產品經理們,是沒有這麼好的待遇的,什麼都要自己來。
  • 小學英語教育:師父看我不懂事,就沒教我內功心法?
    Δ 馬鈺開始教郭靖心法這回真可以做到:招式有助體會心法,心法可以引領招式,兩者相得益彰。江南七怪不教內功心法,不是留一手,而是根本沒有。他們的內功修為全靠勤練外功來助展,俗稱「自外而內」。江南七怪教給郭靖的武功又雜又多,沒對他因材施教,沒替他取長補短,也無專門的內功心法相授,教得事倍功半並不奇怪。郭靖要靠七位師父的粗淺功夫練出拿得出手的內功來,都不知猴年馬月。小學不重視音標和語法這些語言的內部規則,就讓學生多聽多讀,試圖讓他們找到英語的語感。
  • 內功是什麼,真正的武術內功,朱承香老師替你解惑
    所以真實的生活當中也是存在內功的,只是很多人沒有見過,把他想得跟電視和電影一樣厲害吧了。當然了,也有很多不知道內功是神秘的朋友,總是以為自己很厲害,內功深厚。其實不知道自己神秘都不懂,這一點在太極拳這個行業特別嚴重,但不是所有人,只是個別自以為是的朋友。說了這麼多,內功是神秘樣。大家估計也等不及了吧,那我就開始了哦。內功以前不叫內功,叫做內功心法,或者心法。
  • 騰訊移動遊戲用戶研究大揭秘:研究思路、方法、案例及步驟
    用戶研究繁瑣而複雜,雖然遊戲公司都有類似的分析,例如競品,但真正的分析研究需要專人或是部門負責,並不適合大部分的公司,但是研究的結果卻對產品立項研發以及用戶體驗方面有重要的價值。騰訊眾多遊戲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基於大量數據和用戶的研究分析,而本次分享中涉及到的移動遊戲用戶研究思路、研究方式、研究結論以及具體案例中都有許多可借鑑參考的地方。以下是遊戲陀螺整理篩選的具體內容。
  • UED用戶體驗調研:酒店訂單開發票
    文章為作者根據自身用戶體驗調研後的感受總結,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我是一個研發,但是近一年準備轉產品,於是在為轉產品做著各種準備。這是我參加公司內部的一次用戶體驗調研,調研結束後我根據參加的感受總結出用戶體驗調研的一些流以及我的思考。調研目的這次參加的是酒店UED的調研,調研目的是觀察用戶定完酒店能否順利的完成開發票的操作。
  • 騰訊移動遊戲用戶研究大揭秘:研究思路、方法、案例及步驟 | 互聯...
    2014國際體驗設計大會(IXDC)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主題「用戶體驗戰略」。來自國內國外的眾多體驗設計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分享交流。作為移動網際網路產品重要組成部分的手遊,自然也成為了本次大會的重點。騰訊眾多遊戲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基於大量數據和用戶的研究分析,而本次分享中涉及到的移動遊戲用戶研究思路、研究方式、研究結論以及具體案例中都有許多可借鑑參考的地方。以下是遊戲陀螺整理篩選的具體內容。
  • 金庸群俠傳5內功介紹 金庸群俠傳5內功獲得方法
    5內功的獲得方法,想了解的小夥伴就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內功: 紅字的學會後... 金庸群俠傳5內功怎麼獲得,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內功的獲得方法,下面九遊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金庸群俠傳5內功的獲得方法,想了解的小夥伴就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
  • 金庸小說六大內功心法,九陰真經排第二,第一練了能夠起死回生
    說起武俠,那便要說武功,金庸老爺子筆下的武功分為內功和外功,內功注重內力,外功看重招式。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金庸老爺子小說中的六大神功,每一種練成之後就可以成為絕世高手。楊過此時可是有九陽真經,蛤蟆功和全真教心法在身,內力除了郭靖已經沒人可以勝過他,連楊過都感到驚異,可見覺遠大師的內力不輸楊過。倚天裡面,九陽功就更變態了,內力延綿不絕,一切陰毒功夫都不起作用,而且學武過目不忘。張無忌練乾坤大挪移只用了不到一會就練到了第七層,內力不輸張三丰,學太極拳和太極劍只看了一次……不得不說九陽功確實是倚天裡面的一大Bug。
  • 向標杆致敬:移動用戶體驗的 7 個設計原則
    提及移動設計原則你會想到哪些?或許你還沒有對其進行清晰地梳理,但它們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早已深入你的設計思維。例如對用戶行動點的布局、特殊場景的包容、異常狀態的反饋等。我們總希望通過良好的設計與用戶友好交流,雖然很多時候這些僅存於瞬間感知。因此,讓移動用戶在很多方面擁有PC端的流暢和高效體驗,以及克服種種「不理想」狀況,是一個很棒的設計挑戰。
  • 全球著名主題公園的大門案例 | 環球影城、六旗樂園篇
    但是樂園的大門要如何設計呢?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本集分享環球影城、六旗樂園入口大門的案例。附幾張杜拜的模型圖3.六旗樂園的大門基本就沒有定式的做法,根據每個樂園的主題來設計。*本文轉自老鼠愛設計(ID:2017.08.07)如何給民宿起名字?特色小鎮識偽!
  • 兩萬字乾貨:社群運營的內功心法與招式套路
    遊戲社區「撈月狗」已經擁有4000萬用戶。那麼「撈月狗」團隊是怎麼管理這些用戶的呢?「撈月狗」的研究數據還表明,用戶如果在社群中擁有3個好友,他就能保持6-9個月的活躍。社區80%的動態來自這部分用戶。
  • 薛立齋《外科心法》:附骨疽,腸癰
    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時看到文章,可以這樣做:附骨疽,腸癰薛立齋《外科心法》:瘡瘍用藥(續一)(上)             薛立齋《外科心法》:瘡瘍用藥及醫案(續一)(中)                薛立齋《外科心法》:瘡瘍用藥及醫案(續一)(下)              薛立齋《外科心法》:瘡瘍用藥及醫案(續二)(上)             薛立齋《外科心法》:瘡瘍用藥及醫案(續二)(中)
  • UED李興鋼專輯中英文版新刊發布會
    此後,歷經「喧囂與靜謐」的他,身處浮躁,平和依舊,並以建築四言「建築既是不斷研磨的發現,又是不可言說的呈現;建築的工作既帶給你快樂,又無法避免長時間的繁冗瑣碎;建築不是高高在上的專業,而是建築師作為一個人的真實自然的表達;建築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親身的建造、體驗、觸摸和攀爬」共勉於當下的行業年輕人,最終將體現人工性與物質性的「幾何」以及體現自然性與精神性的「勝景」作為工作室逐漸明晰的實踐方向。
  • 騰訊2020-2021 設計趨勢報告 · 用戶體驗篇
    本文通過研究近一兩年科技、社會文化以及自身用戶體驗領域的變化,從用戶體驗領域關鍵的用戶、媒介(設備與應用)、交互行為、信息與場景的五個角度出發,探索用戶體驗設計未來的趨勢,希望能帶來啟發。隨著人工時代到來,過去機械的單向交互方式逐漸被打破,機器漸漸演化成了會主動「觀察」真實場景,「感受」用戶情感,預判用戶意圖並自動完成任務的貼心小棉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