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過這麼一句話——人學好要一輩子,但是,學壞只要三天。《哈利波特》裡的伏地魔可以算是壞到底的反派角色了——他用盡畢生的心血來達到自己的永恆,利用極端的血統理論招募了一大幫被邊緣化的黑巫師,建立了與主流相對抗的巫師陣營——食死徒。他將魔杖對向那些不會魔法的麻瓜,只是為了自己的永恆。不僅理論離經叛道,而且永恆的想法也違背了自然法則。這樣的伏地魔是恐怖的也是被人唾棄的。
但是,我們都知道小湯姆·裡德爾可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至少在表面上是這樣的,鄧布利多評價他「聰明。當然,他是我所見過的霍格沃茲有史以來最聰明的學生」。在霍格沃茲還榮獲了各項獎勵,例如魔法成就獎章和霍格沃茲特殊貢獻獎。不過,我們知道有些獎勵不是他應得的。
例如那個霍格沃茲特殊貢獻獎的獲得。熟悉《哈利波特》的同學應該知道裡德爾的日記本,那個迷惑了金妮的日記本。那是裡德爾做的第一個魂器。裡德爾通過運用蛇佬腔指示蛇怪去攻擊了學生,殺害了桃金孃做出來的魂器。
但他並沒有承認這件事,而是誣陷了海格私養的八眼巨蛛,導致海格被開除。因為告發了海格,他獲得了特殊貢獻獎。這就十分有意思了,如果有人因為做了件錯事還得到了獎勵,這不是擺明了在鼓勵這種行為嗎?所以,不得不說,當時霍格沃茲的校長簡直就是個呆瓜!一點都沒有鄧布利多的睿智。
不出意料的是,裡德爾運用這種栽贓嫁禍的能力越來越熟練。他將莫芬洗腦來讓他誤以為自己殺了的老湯姆一家,實際上是他自己動的手。在他身上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就源泉來看,霍格沃茲錯誤的處理桃金孃事件顯然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他這種錯誤行為。同時,小編認為,裡德爾向伏地魔的改變與他小時候的經歷更是密不可分的。
從伏地魔的童年來看,他從小就沒有所謂的美滿家庭。他並不是父母愛的結晶,他的出生只是因為他母親對他父親的一廂情願外加一些迷情藥水。伏地魔之所以會被擊敗,也正是因為他不懂得什麼是愛。他童年因為被拋棄而待在孤兒院,又因為自己的天賦而不被旁人所接受,又有誰來愛他呢?
這時,鄧布利多出現了,不是來關愛他的,而是來迫使他為他自己懺悔的。其實,小編個人認為,鄧布利多利用燃燒衣櫃的方式並沒有讓小伏地魔真正地懺悔。與其說懺悔,不如說是在激發了伏地魔內心對力量的渴求。伏地魔看到火光在衣櫃燃起的時候,有可能在想:好酷炫,我要學更厲害的。其實,鄧布利多本身就對力量有過瘋狂的追求,他不是不知道一個有天賦的人會做出什麼樣的事來追求力量(瘋狂暗示鄧校男友——格林德沃)。真的沒有想到他會用這樣一種方式去降伏伏地魔。為什麼是嚇唬他,而不是像海格接待哈利那樣,給他個生日蛋糕呢?還是說鄧布利多本身就對這個斯萊特林的後裔有著偏見?要是能夠用愛去關懷他,他又會怎麼樣呢?
當然,小編不是為了洗白伏地魔。只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外界能夠多一些關愛給那些格格不入的孩子,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說,有些時候我們看到世界吻他以痛,請不要在一旁訕笑,用合適的方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這裡是馬克影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