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評書有哪些經典金句?

2021-01-07 鄭非夢妙文

單田芳播講了一百多部長篇評書,這些評書除了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著迷外,單老在播講的過程中也留下來很多經典的語句。我覺得單老在刻畫人物形象時的表述非常精彩,在說大壞蛋的模樣時基本上會這麼說:

面如噴血,嘟嚕腮,蛤蟆眼,兩隻招風耳朵,長下巴,一部短鬍子茬,頭上包著一塊軟巾,身穿虎皮短衣,腰扎牛皮板帶,腳蹬抓地虎的快靴,一張大驢臉要多難看有多難看,目露兇光……

雖然對壞蛋的描寫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說大同小異。每當聽到單老說一張大驢臉的時候我就忍俊不禁,腦海中迅速搜索這人究竟是什麼模樣。

在《白眉大俠》中細脖大頭鬼房書安每次經歷大難僥倖逃脫後都會說下面兩句話,這兩句話堪稱經典:

兮乎間,輕生喪命。打新春,兩世為人。好險!!好險!!

賊寇請人來幫忙,結果幫忙的人反過來指責這些賊寇的所作所為,這些賊寇一般會這麼說:

胳膊肘往外拐,掉炮往裡揍。

在描述後起之秀的所作所為時單老會這麼說:

小馬乍行嫌路窄,大鵬展翅恨天低!

說某個人吃飯沒出息跟餓狼似的,會說這樣一句話:

甩開腮幫子,顛起大槽牙,這頓糟啊!

在形容一個人又矮又胖時,比如在形容金頭虎賈明時會說下面這句話:

矬咕倫敦,亞咕倫敦,敦咕倫敦,簡直沒法再敦了。臉上大麻子套小麻子,小麻子裡套麻子仔兒。

一個人在看清另一個人的伎倆時一般會這麼說:

水賊過河,甭使狗刨;都是老中醫,少開這偏方。

一個人勸另一個人改邪歸正,但對方不聽勸,這個人會這麼感嘆:

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在打鬥的過程中,其中一個人年老體衰,不是對方的對手,一般會這麼感嘆:

年老不講筋骨為能!

一個人遭受不公正待遇或者遭擒被抓會如此感嘆:

時也運也命也!

一個人死裡逃生僥倖存活又會這麼說:

福大命大造化大!

總之,單老的評書中還有好多的經典金句,歡迎熟悉的朋友們繼續補充!

相關焦點

  • 單田芳 評書有哪些 與之齊名的八大評書名家指的是哪些人?
    原標題:單田芳最新評書有哪些 與之齊名的八大評書名家指的是哪些人?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愛讀書,可眼睛太忙!更多的是在通勤時間多聽評書。     評書又稱說書、講書,廣東粵語等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     隨著手機自媒體的,收費閱讀的興起;評書又逐漸火熱起來! 評書書最有名的莫過於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老師!
  • 單田芳評書大全在線收聽
    喜馬拉雅為你提供單田芳評書大全在線收聽,喜馬拉雅帶你走進豐富的有聲小說,海量好質量有聲閱讀等你選擇,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聽聽電臺,讓你的心靈被溫暖包裹,也有小說和各種經典搞笑聽不夠。
  • 評書梟雄單田芳去世:一生嘗遍甘苦,書中說盡情仇,致敬!
    1995年,單田芳先生建立北京單田芳藝術傳達有限責任公司,開評書藝術走向市場的先河。2000年,單田芳先生罹患胃癌,接受手術醫治後,先生仍然不放棄自己酷愛的評書工作,毅然持續創造並錄製了後續的20餘部電視和播送評書著作,其間大多數為通過從頭創造和修正的新式評書,如《賀龍傳奇》、《血色奸細》等赤色經典系列評書。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下回分解」也畫上了終止符!
    相信很多80後應該還對單田芳這位老藝術家印象深刻,他是中國著名評述藝術家,每天都會有無數的觀眾等待單田芳的評書,聽他講故事充滿了道理。也是被媒體稱為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的評書人!每一次評書的末尾都會以「預知後事如何,去聽下回分解」結束。說到這個評書,也有頗有來頭和淵源的,在古代評書就是俗稱「講古」是我國一種古老的「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在清末民初,評書的表演形式漸漸的成為了一個人坐在桌後表演,道具一般都是折撒扇和醒木,表演者身穿長衫,頗有藝術氛圍充滿了年代感。
  • 單田芳背後的「評書故鄉」鞍山,如何從輝煌走向如今的頹態
    單慧莉記得家裡曾有一張黑白照片,是單田芳與鞏寶生的合影,照片背後有單田芳寫的字:「立志不交無義友,存心當報有恩人」。 自傳中提及了在運動中一直竭力保護他的評書演員張全友,是已故鞍山籍評書大家張賀芳的弟弟,張全友告訴記者,單田芳自傳裡之所以會直接點名,是因為他一輩子都沒原諒。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 曾每天有上億人在聽他講故事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 曾每天有上億人在聽他講故事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張曦 宋宇晟)驚堂木一拍,白紙扇一抖,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先生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曾吸引過無數聽眾。
  • 中國評書大師「單田芳言歸正傳」簡介:獻給喜歡評書的朋友
    單田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著名評書藝術大師。原鞍山曲藝團業務團長,現任北京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1934年生於天津,同年隨父母到瀋陽,1952年在瀋陽廿七中高中畢業後考入東北工學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創辦「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 單田芳最精彩的評書當屬《言歸正傳》,梁宏達哀嘆:單師叔千古!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4歲。單老身體最近一直不太好,但乍一聽到這個消息,還是頗感意外。因為9月7日,單田芳還在更新微博,當然,微博很可能是他女兒更新的,從小聽著單田芳的評書寫作業,是單田芳陪伴了我的成長。
  • 單田芳的評書之路:早上3點多起床做功課
    「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那略帶沙啞的聲音、那娓娓道來的講述、驚堂木一響,影響了中國從30年代到90年代出生的人,這就是單田芳,說了56年評書的他,直到現在每天還都會有1億多的聽眾。這個說了一輩子英雄豪傑傳奇歷史的人,在今年初出版了他唯一的公開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 評書大師單田芳自述的人生往事:《言歸正傳》讀書筆記
    圖片來自網絡單田芳,著名評書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從藝期間,錄製、播出了《隋唐演義》《三俠五義》《亂世梟雄》等100餘部,共計15000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單田芳評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單田芳於1934年11月11日出生在東北一個曲藝家庭,母親說書,父親彈三弦,全家秉承著「鼓槌一響黃金萬兩,醒目一拍金銀自來」的信條四處為家。
  • 終身成就獎評書大師單田芳病逝,享年84歲,曾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
    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是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是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於2018年9月11日下午3點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
  • 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逝世享年84歲 代表作"白眉大俠"等 說書50餘...
    時光網訊 今日下午,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於3點30分在中日友好醫院因病逝世,享年84歲。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是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 說書人,流落江湖上便是薄命人 | 紀念評書大師單田芳
    田連元與單田芳的回憶及敘述各有側重,前者強調平淡,在自序中自嘲,這本自傳的「賣點」恰恰是「會講故事的人的人生卻沒有意思」;後者突出傳奇,開篇即借他人之口說,「你的自傳比《三俠五義》還精彩」。正因為兩位說書人有各自的特殊經歷,並採取了不同的敘述策略,當他們的自傳發生重合或互文的時候,個人傳奇才更顯現出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普通與平常,尋常人生細節包含的歷史信息也才更耐人尋味。
  • 「言歸正傳」單田芳
    他說了56年的評書,有錄音記錄的就有100多部,在全國500多家電臺、電視臺播出。「我說了這麼多的書,不管是武俠的還是歷史的,說過的人物有上千個,說的都是別人,現在我要說說我自己。」《言歸正傳》的副題就是「單田芳說單田芳」。單田芳出自傳的想法由來已久。「1978年,我被落實政策回到曲藝團工作以後就想寫自傳了,但一直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整理成文。」直到1996年,62歲的單田芳把家安到北京,鄰居是作家奚清汶。聊天過程中,奚清汶對單田芳的經歷很有興趣,想要整理成書。
  • 單田芳作品橫跨傳統評書三大類,只有這類書他沒講,王玥波卻講了
    評書作為一門傳統藝術,一直有著較大的聽眾群體。而單田芳的評書曾經家喻戶曉,相比於連麗如、袁闊成、劉蘭芳、田連元、張少佐等人評書,單田芳的評書作品以精煉博廣、聲情並茂的特點而廣為流傳。由於單田芳曾在遼寧大學歷史系學習過,所以相對來說文化程度比較高。故而單田芳播講過的評書涉及領域也較廣。
  •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了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在解放前,單家家裡有黃金、有鑽石手錶,正是因為有這些東西,他們才能從長春逃出來。他們到吉林之後,王香桂也參加了慰問解放軍的演出,演的是《無敵三勇士》《王貴與李香香》這些新節目。單田芳父親這一邊是說書世家,大爺、三叔都是評書演員,母親那一邊,幾個舅舅也是說書的彈三弦的。幫助王香桂創作新節目的,就是單田芳的三舅,號稱小聖人。
  • 中國評書第一人——單田芳與世長辭,生前每天給1億人講故事
    單田芳(生於1934年12月17日,猝於2018年9月11日享年84歲)老前輩是中國國內最好的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2012年榮獲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的終身成就獎。幾十年來,單田芳把他的經歷也都融入到每一段書裡去了。「人的一生是非常難的。所以,我就總結了一句話:人生在世難難難,苦辣酸甜麻澀鹹,起早貪黑為張嘴,爭名奪利不停閒。」話音落處,仿佛又聽到那一句熟悉的「要知詳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很多網友哭訴,睡前故事再也沒有人給我講了。
  • 單田芳「言歸正傳」話平生
    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9月11日下午3時30分因病去世,享年84歲。單田芳病逝,再無「下回分解」——  上個世紀80年代,很多人都有到了傍晚就打開收音機的習慣——聽單田芳說書。驚堂木一拍,就知道又一段好書要開說了……這時候,各家的飯香也漸漸開始在空氣中瀰漫……單田芳的評書,伴隨了幾代人成長。
  • 《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房子雖然簡陋,因為是裡外院兒,所以從外面看不到這裡,顯得十分安全,這也是單田芳選中此處的原因。   天有不測風雲,怕什麼來什麼!一天,來了兩個民兵把單田芳帶到了一個學校。單田芳心裡七上八下,不知是何事,難道自己的身份暴露啦?正在這時,曹寶昌從裡面走了出來,單田芳一看,全都明白了。曹寶昌滿臉笑容,說永安橋這一帶都是他的朋友,有什麼事就找他,不必躲躲藏藏。
  • 「一生嘗遍甘苦,書中說盡情仇」,難忘單田芳老先生!
    2018年9月11日,我們驚聞噩耗: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於下午3點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逝,享年84歲高齡。單老先生的評書縱橫古今、包羅萬象,是一代人成長的經典記憶。。既有膾炙人口的傳統評書《隋唐演義》、《大明英烈》、《三俠五義》、《白眉大俠》等等。又有以歷史大背景,改編創作的《百年風雲》、《亂世梟雄》等耳熟能詳的現代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