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倉庫的揀貨模式主要分為兩種,「摘果式」和「播種式」。兩種揀貨方式各有千秋,快看看你的揀貨模式屬於那種吧!
一、「摘果式」和「播種式」系統的作業流程
1、摘果式
摘果式揀選法是針對每一份訂單(即每個客戶)進行揀選,摘果式揀選是列印配貨單,按配貨單揀貨,即以訂單找貨模式。而且對於多產品訂單也是拆分成單產品訂單的模式,揀貨人員巡迴於各個貨物儲位,將所需的貨物取出,形似摘果。
2、播種式
播種式分揀是把多份訂單(多個客戶的要貨需求)集合成一批,先把其中每種商品的數量分別匯總,再逐個品種對所有客戶進行分貨,形似播種,因此稱其為「商品別匯總分播」更為恰當。
二、平面布局
由這兩種系統的平面布局圖可以看出,播種式的佔地面積小很多,因此可以獲得更多的倉儲容積和作業區域。
三、「播種式」PK「摘果式」特點
可以看出「播種式」和」摘果式「各有千秋。想要魚和熊掌兼得,既要高效,又要佔地面積小、流程清晰、上手快的倉庫揀貨系統,可以試一下馬幫的WMS倉儲管理系統。
馬幫WMS倉儲管理系統整合「播種式」和」摘果式「兩種模式的優勢,創新揀貨新模式:以產品匹配訂單,實現紙質化配貨
1)、單產品訂單創新揀貨方式
單品訂單根本的邏輯變革是以產品匹配訂單,再掃描商品出面單,這種的作業效率會比傳統的高出5倍。
2)、多產品訂單二次分揀創新模式
每次選定100個多產品訂單後,系統自動分配100個籃子編號。系統將100個訂單匯合,再按照單產品訂單的揀貨方式進行揀貨,把100個訂單的產品都放在一起。再掃描訂單,直接顯示每個SKU放到幾號籃子。
這種基於以產品匹配訂單的二次分揀模式,減少了中間重複作業步驟,大大提升了效率。
深圳賣家劉先生從事跨境電商5年,主要做3C產品配件。因為使用WMS倉庫管理系統不需要列印標籤的員工,加之系統科學嚴謹的設計、包裝驗貨更加簡單,所以劉先生的倉庫一共有7名員工,1名主管負責分配批次,2名配貨人員,4名包裝驗貨打標籤。目前日單量是8000左右,井井有條的倉庫僅有7個員工。每位員工根據自己的工作狀況,機動分配,效率高,成本低。(百萬美金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