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機器人倉庫京東無人分揀中心:PK"零售+AI"冰山一角

2020-12-25 和訊科技

  京東、阿里兩電商巨頭之間的爭奪可以說是寸步不讓,戰火已經蔓延到了機器人倉庫領域。最近,兩家在機器人倉庫方面紛紛曝光了最新的武器。

  繼昨日京東推出首個全程無人分揀中心後,今日,菜鳥網絡就對外宣布,由菜鳥網絡打造的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倉庫日前已經在廣東惠陽投入使用。

  此前,馬雲到處布道「新零售」,劉強東極力推廣「第四次零售革命」,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造機器人倉庫是兩家電商巨頭解鎖「新零售」或迎接「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其中一把鑰匙;

  但雙方在這個領域的爭奪目前看來已經不止上馬一個無人倉庫那麼簡單。

  區別於以往一些智慧倉庫只有幾十臺搬貨機器人,這次菜鳥的網絡智慧倉內有上百臺機器人,並且機器人之間既協同合作又要獨立運行。

  據菜鳥介紹,目前菜鳥網絡智慧倉內,單個AGV搬運機器人形同「掃地機器人」。在這裡,有超過百臺機器人既相互協作執行同一個訂單揀貨任務,也能獨自執行不同的揀貨任務,並且可以做到運行井然有序,能相互識別,並根據任務優先級來相互禮讓。

  「幾十臺和上百臺機器人在一起的難度是大不一樣的。」菜鳥網絡高級算法專家胡浩源介紹說,更多的機器人意味著分配任務難度大增加,要合理地將每個任務分配給對應的機器人,從而實現整體任務完成效率的最優,還要防止機器人之間可能的碰撞、防止部分區域出現機器人擁堵、死鎖等。


  機器人接到指令後,會自行到存放相應商品的貨架下,將貨架頂起,隨後將貨架拉到揀貨員跟前。每一臺機器人能頂起的重量可達到500斤,同時還能靈活旋轉,將貨架的四面均調配到揀貨員的跟前,方便揀貨員工作,「等於一個貨架,四個面都能存儲商品,倉庫儲量被提升了一倍還多。」當機器人缺乏電力時也會自動歸巢充電。

  胡浩源介紹說,在智慧倉內,貨架的位置會根據訂單動態調整,調動機器人時也是就近調配,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倉庫內的運作效率。

  菜鳥方面表示,這一應用的最明顯的作用是,「今年雙十一消費者在天貓超市網購商品後的收貨時間也將進一步縮短」。

  不過,如果如果稍作對比的話,京東的無人倉和菜鳥的智慧倉庫還是有一定差異的。

  首先,菜鳥的機器人倉庫目前無法實現100%無人操作,它仍然需要人工與機器配合操作。

  以消費者在貓超下單為例,下單之後,菜鳥網絡惠陽智慧倉內的機器人便會接到指令。機器人會自動前往相應的貨架,將貨架拉到揀貨員的面前,然後 由揀貨員將用戶訂單中的物品放置在購物箱內,隨後進行打包、配送。

  那麼,這種人、機協作的模式可以多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呢?

  近日有媒體在菜鳥網絡智慧倉內與傳統倉內同時測試,結果顯示:一個傳統倉內的揀貨員,在7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內,行走了27924步,揀貨1500件,已接近人工揀貨的極限。而一個智慧倉內揀貨員僅行走了2563步,揀貨量達3000件。

  而據京東公布的數據,目前其崑山全程無人分揀中心的分揀能力已經達到9000件/小時,同等場地規模和分揀貨量的前提下,據測算,每個場地可以節省180人力。同時,一線設備的操作效率和運營質量也得到顯著提升,對比傳統供包能力,自動供包臺的效率最高可達到傳統效率的4倍多。

  在2016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馬雲首次提出「五新」戰略,並於今年7月成立了「五新執行委員會」,重新定義了「新零售」,強調了技術的重要性。

  隨後,劉強東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並重金布局無人機、無人卡車、無人倉等提升與運營效率,驅動零售革命。

  今年5月,京東集團與西安航天基地籤訂了京東全球物流總部、京東無人系統產業中心、京東雲運營中心三個基地落地的合作協議。京東計劃未來五年內,在上述三個基地投資205億元,產值或將達到1000億元。

  在今年7月舉辦的聯想科技大會上,劉強東再次闡述京東如何利用人工智慧驅動零售革命,提高京東的運作效率。

  劉強東透露,京東已經在北京開建無人倉,預計明年雙十一之前建成,將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實現整個倉儲的無人操作。同時,京東還在布局無人卡車,在劉強東眼裡,無人卡車相當於流動的配貨站,可以解放配送員,提升配送效率。無人機則是京東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另一一細分方向。劉強東還透露,不久前京東與陝西省和四川省都籤訂了無人配送協議,將在四川等地建立數十家無人配送機場,落成後即可把四川省的很多新鮮蔬菜、野生水果等優質商品在24小時內配送到中國任何一個城市居民的餐桌。

  「未來12年,京東至少還有十幾倍的銷售增長,但員工人數希望保持不變。相信10年之後,京東的人員加起來,反而會很少,我們的目標是8萬人。」劉強東說。

  阿里方面,除了聯合菜鳥打造機器人倉庫,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還發布了一項代號為「ACE」的未來綠色智慧物流汽車計劃,聯合上汽、東風、瑞馳等知名車企共同打造百萬臺新型智慧物流汽車。該計劃的目標是,打造100萬輛搭載「菜鳥智慧大腦」的新能源物流汽車。新能源物流車搭載了「菜鳥智慧大腦」,系統會根據訂單動態,生成最優配送線路,並根據業務和道路情景自主感知動態調整界面,且實現與司機的語音交互,改變目前依靠人工調度的現狀,實現智慧運送。

  此外,菜鳥還重金投資了智能倉儲設備公司-快倉,它專注於移動機器人、可移動貨架、補貨,揀貨工作站等系統研發,以人工智慧算法的軟體系統為核心,來完成完整的訂單智能履行系統。分析認為,這筆戰略投資完成後,快倉的智慧機器人有望與中國最大的物流應用場景之一相結合,進一步提升智能倉庫分揀效率,成為菜鳥智慧物流升級提速的重要力量。

  馬雲曾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強調,未來電商每日包裹量將達10億,要完成這些包裹的配送重任,馬雲開出的藥方就是吸引民營快遞公司加入菜鳥的智慧物流大平臺,推動整個物流產業的科技化,智能化。

(責任編輯:徐立梅 HT001)

相關焦點

  • 京東、菜鳥物流戰互掐,機器人已展開決鬥
    倉儲、分揀環節PK : 菜鳥超級機器人倉 VS 京東無人倉 京東目前已在全國運營405個大型倉庫,倉儲面積高達900萬平方米。2014年京東就成立了亞洲一號自動化物流中心,大部分環節上都實現了自動化,提高了倉儲的運營效率。
  • 愛康與百洋醫藥聯合引入Watson腫瘤方案;京東物流崑山無人分揀中心...
    截至目前,百洋智能科技已經在8個省市13家三級綜合醫療機構建立了沃森腫瘤會診中心,全國其他主要省市的全面覆蓋將通過這次與愛康集團的合作大大提速。京東全國首家無人分揀中心曝光日前,京東物流崑山無人分揀中心正式亮相,這是全球首個正式落成並運營的全程無人分揀中心。雷鋒網了解到,該分揀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從供包到裝車,全流程無人操作。
  • 京東X未來餐廳正式開業,無界零售布局再進一步
    此外,倉內還有地狼AGV、天狼穿梭車、分揀機器人、智能叉車等黑科技設備,在這些先進設備的合力下,無人倉的工作效率遠遠高於傳統倉庫。物流作為京東業務的重要支撐,在無人的科技的賦能之下將加速帶動京東向技術型企業轉型。
  • 阿里巴巴、京東、蘇寧又「打」起來了,但這一次不是「價格戰」
    簡而言之,就是經過數據分析,讓機器人在倉庫中完成包裹的堆放、分揀、發送等多個環節,而在最終的配送環節,通過機器人、無人機等機械設備,完成人力不能或難道係數較高的配送過程。   菜鳥網絡物流專家遊育泉介紹,每一臺機器人能頂起的重量可達到500斤,同時還能靈活旋轉,將貨架的四面均調配到揀貨員的跟前,方便揀貨員工作,「等於一個貨架,四個面都能存儲商品,倉庫儲量被提升了一倍還多。」當機器人缺乏電力時也會像掃地機器人那樣自動歸巢充電。
  • 北大畢業學亞馬遜,倉庫創業三年,死磕機器人,今獲菜鳥近2億投資,和...
    這三年,智慧物流概念紅了,菜鳥忙著整合數據,京東著急研發無人設備,夾在其中的快倉,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快倉創始人兼CEO楊威2010年,哈爾濱人楊威北大碩士畢業後,去了一家製造業國企――振華重工。在那裡,他負責自動化貨櫃碼頭運輸設備AGV的調度和控制系統研發。他未料到,有一天會將AGV從港口搬到倉庫。
  • 京東亞洲一號成都新都物流園4個倉庫完成主體施工
    據京東物流地產業務部成都項目部負責人高敏介紹,「京東亞洲一號成都新都物流園」項目是以物流倉儲為主的大型現代化物流倉庫,一期淨地面積365畝,總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將完成訂單處理中心、分揀中心、運營服務中心等功能布局。據介紹,園區包括4棟單層倉庫、4棟雙層倉庫、1棟分揀中心、1棟9層綜合樓,以及設備用房、停車樓等。
  • 京東機器人、菜鳥機器人、蘇寧機器人,快遞小哥要失業了嗎?
    京東機器人、菜鳥機器人、蘇寧的機器人,快遞小哥要失業了嗎?伴隨著網購的普及,網絡外賣的興起,新零售的崛起,馬路上的騎手也越來越多,有送快遞的、送外賣的,送生鮮的、零食的。雖然有隨處可見的騎手身影,但依然無法滿足當今日益暴增的網購量,並且人工送件有著諸多條件限制與不足。
  • 圓通進出港首次啟用AGV機器人分揀,可節省近60%人力成本
    據了解,AGV是英文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縮寫,意思是「自動導引運輸車」,又被稱為「無人搬運車」。一般是指代裝備有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能夠沿規定的導引路逕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車。
  • 揭秘京東 X 事業部:劉強東對硬體的野心全在這兒
    京東無人倉一角訂單飛速增長,京東還面臨倉儲面積需求越來越大的難題。根據財報,2015 年,京東在全國有 213 個大型倉庫,約 400 萬平方米。京東無人倉一角今年 10 月 9 日,京東放出首個全流程無人倉的視頻。它坐落於上海嘉定區的倉儲樓群,面積 4 萬平方米,大規模、多場景應用了機器人,實現了入庫、存儲、包裝、分揀的全流程無人化。
  • 備戰雙十一菜鳥口號「破風前行」首發啟動機器人倉群
    DoNews10月17日(記者 翟繼茹)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地處珠三角經濟圈東部,毗鄰香港,西靠深圳、東莞,南臨大亞灣,北接惠州市中心,是「深莞惠1小時經濟圈」的樞紐中心」。菜鳥的北領機器人倉旗艦倉就建在這裡,佔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
  • 百億美元市場的倉儲機器人都有哪些知名玩家(國內篇)
    該機器人接到訂單後,可以迅速定位出商品在倉庫分布的位置,並且規劃最優撿貨路徑,揀完貨後會自動把貨物送到打包臺,減少倉管人員的步行距離,大大增加了倉庫分揀打包的效率。據悉,曹操的整個系統都由阿里自主研發,造價高達上百萬,在2015年,這個價格差不多能在倉庫中部署一條完整的傳送帶線路,可見阿里對機器人的重視。
  • 物流機器人市場規模_物流機器人的優點
    勞動力的短缺倒逼傳統物流業逐漸向無人化、智能化方向轉型,物流業對智能物流機器人的需要愈加迫切。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消費者的需求也在逐漸轉變,更趨於多樣化和個性化,企業的訂單處理也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高時效」的特點。特別是「新零售」概念的推出,對倉儲系統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實探亞馬遜倉庫:和機器人協作,應急員「與獸共舞」,分揀員「玩打...
    智東西7月8日消息,當地時間7月3日,《紐約時報》記者進入亞馬遜倉庫——訂單運營中心探訪,紀錄人與機器人並肩工作的幕後場景。在亞馬遜訂單運營中心,打包員是最後一個接觸商品的人。他們的工作是將每個訂單表貼到商品盒上,然後關閉訂單。就像很多工作一樣,打包工作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 物流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_物流機器人的發展前景
    物流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消費者的需求也在逐漸轉變,更趨於多樣化和個性化,企業的訂單處理也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高時效」的特點。特別是「新零售」概念的推出,對倉儲系統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醫考機器人通過考試,他能取代醫生嗎,你怎麼看?
    今天有條新聞說,由清華訊飛聯合實驗室研發的「智醫助理」醫考機器人參加了全國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20分鐘考完,成績高出合格線96分。由於醫考不只是考記憶,所以對機器人來說,並不是說讀取教材、病例、論文的速度快,計算和檢索信息快,考試成績就能好,據研發者說,它運用的也是計算機的自主學習能力。僅是會考試,不可能當好醫生,所以,會考試的人工智慧並不能取代醫生,而是給臨床醫生提供輔助決策,或是培訓、醫療教學等方面提供幫助。
  • 相比無人零售,無人倉儲市場或許會更廣闊
    對於一個很大的產業來說,某個新技術只要能夠節省1%的成本或者提升1%的市場量就有非常大的價值,無人倉儲技術即是如此。自去年年底以來,無人零售概念越來越火,市面上湧現了形形色色的無人零售體驗店和各種各樣的無人零售方案,霎時間,無人零售市場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崛起,但是無人零售真的能帶來如此巨大的產業機會嗎,筆者對此持懷疑態度。
  • 阿里增持菜鳥,在淘寶買東西發貨能更快了嗎?
    由此,菜鳥的電子面單帶著中國快遞業全面走入智慧物流時代。隨後,菜鳥的智能分單將人工分揀變為自動化流水線,效率提升50%之外,還減少人工失誤;菜鳥的智能分倉網絡通過提前預測,讓用戶在下單之前就把商品放在了最近的倉庫;快遞員路線規劃能分類包裹,實時計算最優派送路徑。仔細回憶一下我們的網購過程,從付款下單到包裹送到我們手中,我們花了多長時間等待發貨?以及最終的送貨上門又耗費了多長時間?
  • 京東618前夕再出手:戰略投資國美,但僅是線下布局的冰山一角
    來源:金融界網站5月28日晚間消息,京東集團宣布戰略投資國美零售,以1億美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境外可轉債。國美官方對此也發布公告正式確認。這是國美與京東第二次以隊友的身份出現,2個月前,國美官方旗艦店正式入駐京東。是國美與京東的第一次聯姻,也被稱為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不僅如此,這也意味著京東對線下布局的籌碼加注。國美與京東合作,對整個電商以及零售行業來說都是無法忽視的重大動作,但對於京東自己而言,這只是自己版圖的冰山一角。 近幾年,京東的腳步越來越快。
  • 全部All in,京東便利店都參加雙十一,劉強東這回真拼了!
    純電商模式褪色,新零售全面試水  雙十一期間京東自主研發的京東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將正式開業,物流方面京東的無人倉、無人貨車等均備戰雙十一。而阿里的菜鳥物流也在加速布局機器人倉庫,在新技術和智能算法的驅動下提升整個阿里系的物流效率。雙十一電商節已經從交易端的競爭,延伸到供應、物流效率、配送體驗等多維度的競爭,純電商模式真的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網際網路新技術驅動下的全新商業模式: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