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兩電商巨頭之間的爭奪可以說是寸步不讓,戰火已經蔓延到了機器人倉庫領域。最近,兩家在機器人倉庫方面紛紛曝光了最新的武器。
繼昨日京東推出首個全程無人分揀中心後,今日,菜鳥網絡就對外宣布,由菜鳥網絡打造的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倉庫日前已經在廣東惠陽投入使用。
此前,馬雲到處布道「新零售」,劉強東極力推廣「第四次零售革命」,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造機器人倉庫是兩家電商巨頭解鎖「新零售」或迎接「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其中一把鑰匙;
但雙方在這個領域的爭奪目前看來已經不止上馬一個無人倉庫那麼簡單。
區別於以往一些智慧倉庫只有幾十臺搬貨機器人,這次菜鳥的網絡智慧倉內有上百臺機器人,並且機器人之間既協同合作又要獨立運行。
據菜鳥介紹,目前菜鳥網絡智慧倉內,單個AGV搬運機器人形同「掃地機器人」。在這裡,有超過百臺機器人既相互協作執行同一個訂單揀貨任務,也能獨自執行不同的揀貨任務,並且可以做到運行井然有序,能相互識別,並根據任務優先級來相互禮讓。
「幾十臺和上百臺機器人在一起的難度是大不一樣的。」菜鳥網絡高級算法專家胡浩源介紹說,更多的機器人意味著分配任務難度大增加,要合理地將每個任務分配給對應的機器人,從而實現整體任務完成效率的最優,還要防止機器人之間可能的碰撞、防止部分區域出現機器人擁堵、死鎖等。
機器人接到指令後,會自行到存放相應商品的貨架下,將貨架頂起,隨後將貨架拉到揀貨員跟前。每一臺機器人能頂起的重量可達到500斤,同時還能靈活旋轉,將貨架的四面均調配到揀貨員的跟前,方便揀貨員工作,「等於一個貨架,四個面都能存儲商品,倉庫儲量被提升了一倍還多。」當機器人缺乏電力時也會自動歸巢充電。
胡浩源介紹說,在智慧倉內,貨架的位置會根據訂單動態調整,調動機器人時也是就近調配,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倉庫內的運作效率。
菜鳥方面表示,這一應用的最明顯的作用是,「今年雙十一消費者在天貓超市網購商品後的收貨時間也將進一步縮短」。
不過,如果如果稍作對比的話,京東的無人倉和菜鳥的智慧倉庫還是有一定差異的。
首先,菜鳥的機器人倉庫目前無法實現100%無人操作,它仍然需要人工與機器配合操作。
以消費者在貓超下單為例,下單之後,菜鳥網絡惠陽智慧倉內的機器人便會接到指令。機器人會自動前往相應的貨架,將貨架拉到揀貨員的面前,然後 由揀貨員將用戶訂單中的物品放置在購物箱內,隨後進行打包、配送。
那麼,這種人、機協作的模式可以多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呢?
近日有媒體在菜鳥網絡智慧倉內與傳統倉內同時測試,結果顯示:一個傳統倉內的揀貨員,在7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內,行走了27924步,揀貨1500件,已接近人工揀貨的極限。而一個智慧倉內揀貨員僅行走了2563步,揀貨量達3000件。
而據京東公布的數據,目前其崑山全程無人分揀中心的分揀能力已經達到9000件/小時,同等場地規模和分揀貨量的前提下,據測算,每個場地可以節省180人力。同時,一線設備的操作效率和運營質量也得到顯著提升,對比傳統供包能力,自動供包臺的效率最高可達到傳統效率的4倍多。
在2016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馬雲首次提出「五新」戰略,並於今年7月成立了「五新執行委員會」,重新定義了「新零售」,強調了技術的重要性。
隨後,劉強東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並重金布局無人機、無人卡車、無人倉等提升與運營效率,驅動零售革命。
今年5月,京東集團與西安航天基地籤訂了京東全球物流總部、京東無人系統產業中心、京東雲運營中心三個基地落地的合作協議。京東計劃未來五年內,在上述三個基地投資205億元,產值或將達到1000億元。
在今年7月舉辦的聯想科技大會上,劉強東再次闡述京東如何利用人工智慧驅動零售革命,提高京東的運作效率。
劉強東透露,京東已經在北京開建無人倉,預計明年雙十一之前建成,將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實現整個倉儲的無人操作。同時,京東還在布局無人卡車,在劉強東眼裡,無人卡車相當於流動的配貨站,可以解放配送員,提升配送效率。無人機則是京東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另一一細分方向。劉強東還透露,不久前京東與陝西省和四川省都籤訂了無人配送協議,將在四川等地建立數十家無人配送機場,落成後即可把四川省的很多新鮮蔬菜、野生水果等優質商品在24小時內配送到中國任何一個城市居民的餐桌。
「未來12年,京東至少還有十幾倍的銷售增長,但員工人數希望保持不變。相信10年之後,京東的人員加起來,反而會很少,我們的目標是8萬人。」劉強東說。
阿里方面,除了聯合菜鳥打造機器人倉庫,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還發布了一項代號為「ACE」的未來綠色智慧物流汽車計劃,聯合上汽、東風、瑞馳等知名車企共同打造百萬臺新型智慧物流汽車。該計劃的目標是,打造100萬輛搭載「菜鳥智慧大腦」的新能源物流汽車。新能源物流車搭載了「菜鳥智慧大腦」,系統會根據訂單動態,生成最優配送線路,並根據業務和道路情景自主感知動態調整界面,且實現與司機的語音交互,改變目前依靠人工調度的現狀,實現智慧運送。
此外,菜鳥還重金投資了智能倉儲設備公司-快倉,它專注於移動機器人、可移動貨架、補貨,揀貨工作站等系統研發,以人工智慧算法的軟體系統為核心,來完成完整的訂單智能履行系統。分析認為,這筆戰略投資完成後,快倉的智慧機器人有望與中國最大的物流應用場景之一相結合,進一步提升智能倉庫分揀效率,成為菜鳥智慧物流升級提速的重要力量。
馬雲曾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強調,未來電商每日包裹量將達10億,要完成這些包裹的配送重任,馬雲開出的藥方就是吸引民營快遞公司加入菜鳥的智慧物流大平臺,推動整個物流產業的科技化,智能化。
(責任編輯:徐立梅 HT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