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無人零售,無人倉儲市場或許會更廣闊

2020-12-27 聯商網linkshop

對於一個很大的產業來說,某個新技術只要能夠節省1%的成本或者提升1%的市場量就有非常大的價值,無人倉儲技術即是如此。

自去年年底以來,無人零售概念越來越火,市面上湧現了形形色色的無人零售體驗店和各種各樣的無人零售方案,霎時間,無人零售市場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崛起,但是無人零售真的能帶來如此巨大的產業機會嗎,筆者對此持懷疑態度。

當然,無人零售肯定是有一定的市場的,因為從需求角度來說,對於大型的零售商場,採用精細化的管理對於提升效率與節省成本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而且,無人販賣機等應用場景還會大為方便人們的購物需求。以此為契機,所衍射出來的產業也不小,比如說RFID、傳感器等等。但要說無人零售能夠完全顛覆現有的線下零售形態確有誇張之嫌。

因為線下體驗店最核心的價值就是能給購物者帶來購物體驗的提升,比如說店面的環境、商品的多樣性、還有很重要的店面服務員細心服務,比如說我們在買衣服的時候需要服務員講解衣服怎麼去搭配,該選擇什麼樣的服飾,然後幫我們精挑細選各式各樣的衣服去試一試,很多時候,這些服務是我們買衣服的主要因素,而無人零售就很難有這般的服務。因為要是我們完全追求無人化的話,我們何必再去零售店,直接去網上購物不是更為方便?

相比於無人零售,無人倉儲或者才是一片更為廣闊的藍海

隨著科技的發展,日常生產與生活中的自動化水平是越來越高的,很多應用場景都在追求「無人化」。筆者個人覺得「無人化」這一概念更適用於工業級或者企業級的應用,因為在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應用場景中,更多的需要提升服務價值,此類場景對無人化的要求並不是硬性的;而在企業級應用中,則會更多的追求高效化,此次場景的無人化則有很重要的經濟意義。

從這個角度來說,無人倉儲或者才是更為廣闊的藍海市場。

1、倉儲市場的潛力有多大

物流是一個市場體量相當大的產業,主要包含運輸部分與倉儲部分,根據市場調研數據(數據雖然有點舊,但是仍具有很大的參考意義),2014年我國物流總費用可達到10.6萬億元,同比增長7%。從物流業增長值的比例構成上看,儘管交通運輸在物流的比例可達70%左右,但倉儲業佔物流業年增長值的比例在不斷上升,2014年可達到8.81%。

從物流費用的構成來看,2014年儘管交通運輸費用佔到物流總費用的50%以上,但是與倉儲行業相關的保管費用和管理費用比例佔到物流總費用的47%,將近一半。

並且我國的倉儲設施與發達國家有比較大的差距,我國物流總成本佔到GDP總額的16.6%,多出美國一倍左右;其中,倉儲保管成本佔到GDP總額的5.8%,高出美國3個百分點。由此看出我國物流設施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2、為什麼需要無人倉儲技術,上面的市場信息歸納總結為這麼幾點:

一、中國現有的物流市場體量巨大,佔整個GDP很重的比例;

二、倉儲的硬體投入加上管理投入佔了整個物流市場的近一半費用;

三、我國倉儲效率還很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有比較大的差距。

GE曾經提出過一個很著名的「1%理論」,即對於一個很大的產業來說,某個新技術只要能夠節省1%的成本或者提升1%的市場量就有非常大的價值。相信對於如此巨大的倉儲市場來說,採用無人倉儲技術,對於提升倉儲管理效率有著重大的經濟效益。

現在都有哪些無人倉儲技術?

無人倉儲無論是概念還是技術都不算新鮮,我們會經常看到亞馬遜、阿里、京東等公司無人倉庫曝光視頻,會驚嘆現在的無人倉儲技術怎麼就那麼厲害了。事實上,無人倉儲技術還遠沒有那麼簡單,亞馬遜、阿里等作為世界上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企業,有技術也有資金去建設一些前沿性的東西,而對於絕大多數企業而言,建設無人倉儲還很遙遠。

1、自動化立體庫(AS/RS系統)

一套集存儲和揀選功能於一體的自動化立體倉庫是無人倉的主要組成部分,實現自動存取和揀貨。目前,以Miniload、多層穿梭車技術為代表的「貨到人」(包括機器人)技術是最為高效、成熟的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

在京東展示的無人倉中,採用的是多層穿梭車自動化立體庫,其穿梭車速度達到6m/s,吞吐量高達1600箱/小時。多層穿梭車又分為單通道作業的單向穿梭車系統和可以多通道同時作業的四向穿梭車系統。由於可以跨通道作業,解決作業節奏不均衡等問題,四向穿梭車系統應用越來越多。

2、機器人

在無人倉中,各種類型、不同功能的機器人將取代人工成為主角,如AGV自動搬運機器人、碼垛機器人、揀選機器人、包裝機器人等。就連自動化立體倉庫中的穿梭車也可以看做搬運機器人的一種。

這些機器人以最高的效率、晝夜不歇地在無人倉內作業,完成貨物搬運、揀選、包裝等作業。以近兩年備受關注的類Kiva機器人為例,因其自動化程度高、實施周期短、靈活性強等特點成為越來越多無人倉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的選擇;對於替代人工作業效果最為顯著的碼垛機器人,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3、輸送系統

輸送系統如同整個無人倉的血管,連通著機器人、自動化立體庫等物流系統,實現貨物的高效自動搬運。相比較自動化立體庫和機器人系統而言,輸送系統技術更趨成熟。

只不過在無人倉裡,輸送系統需要跟揀選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等進行有效地配合,同時為了保證作業準確性,輸送線也需要配備更多的自動檢測、識別、感知技術。例如,目前京東曝光的無人倉中,輸送線的末端、揀貨機器人的前端增加了視覺檢測工作站,通過信息的快速掃描和讀取,為揀貨機器人提供揀貨指令。

除此之外,還有輸送線兩側的開箱、打包機器人等,這些新增加的智能設備都需要與輸送系統進行有效銜接和配合。

4、人工智慧算法與自動感知識別技術

即無人倉的大腦與神經系統。前面多次強調機器人之間、機器人與整個物流系統之間、機器人與工人之間的緊密配合、協同作業,必須依靠功能強大的軟體系統操縱與指揮。

其中,數據感知技術和人工智慧算法可謂重中之重。因為,在無人倉模式下,數據將是所有動作產生的依據,數據感知技術如同為機器安裝了「眼睛」,通過將所有的商品、設備等信息進行採集和識別,並迅速將這些信息轉化為準確有效的數據上傳至系統,系統再通過人工智慧算法、機器學習等生成決策和指令,指導各種設備自動完成物流作業。

基於數據的人工智慧算法需要在貨物的入庫、上架、揀選、補貨、出庫等各個環節發揮作用,同時還要隨著業務量及業務模式的變化不斷調整優化作業。因此可以說算法是無人倉技術的核心與靈魂所在。

當然,技術永遠只是商業的一小部分,技術的商用化遠比技術本身更有意義。對於無人倉儲而言,只有當各類技術不斷成熟後,才能大規模的降低其商用的成本,因此刺激企業採用這些技術,並且取得良好的經濟效果,這才是一個良性的閉環。

(來源:物傳媒 銀匠)

相關焦點

  • 無人零售悄悄滲透成都社區市場
    在新零售領域,無人零售可分為開放貨架、自動販賣機(無人貨櫃)、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等場景。最近,一些瞄準辦公室場景的無人貨架品牌,曝出了大規模的裁員、轉型或合併的消息。而與之相比,在社區場景下,自動販賣機(無人貨櫃)、無人便利店的項目卻在不斷湧現。
  • 盛馬:無人智能售貨機可能成為新零售市場的新動力
    無人智能自動售貨機是一種自助自動模式的售貨機,它通過掃描代碼來打開門,取回產品後自動關門。佔地面積小,租金低廉,所需人力更少,並滿足人們的即時消費需求。隨著新零售趨勢席捲全國,再加上疫情下無人接觸概念的盛行,自動售貨機又一次火爆起來,無人自動售貨機市場的前景如何?接下來聽小編的詳細分析。自動售貨機市場前景分析
  • 這家公司瞄準的社區無人售貨機,會是無人零售的新出路嗎?
    記者 | 伍洋宇1無人零售正以一種新形式靠近社區零售風口。從O2O社區零售項目愛鮮蜂離開後,張贏還是帶著團隊再次進入了社區零售這個賽道。只不過這一次,他以無人零售的方式切入。「我沒有選無人零售,我選的是社區零售。」
  • 無人商店會顛覆傳統零售嗎?
    實際上,像F5未來商店這樣的無人零售創業項目已經開始在北上廣深遍地開花。7月3日,宣稱「全球第一款可規模化複製的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的繽果盒子獲得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隨後,7月7日,阿里旗下的首家無人超市「淘咖啡」也開始正式營業。
  • 無人貨架的泡沫快破了,下一個新零售爆點是無人貨櫃?
    與自動售貨機相比,開門式的無人貨櫃技術還不夠完善,不適合放在以流動人群為主的大流量場景。社區是一個固定人群的小流量場景,不會出現人多亂用的情況,而辦公室是比社區更小,人群更固定的封閉式場景,使用更加有序。第二,消費距離更近。
  • 無人零售 會是第四次零售革命的突破口?
    天若科技創始人陳維龍發表了《無人零售與第四次零售革命》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無人零售幾乎可以跟未來或者第四次零售革命劃上等號。   將實體門店數據化和對用戶的直接觸達,讓無人零售將突破從古至今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對於未來的零售的格局,它需要一場「戰爭」來競爭決定,未來屬於那些更多價值的創造者。
  • 疫情當下無人零售勝利了 盤點2020年無人超市全國十大品牌
    受疫情的影響,無人零售的「無接觸」服務應勢而火了,相比嚴格控制分散時間段去人多的大型超市購物,人們更願意選擇智能無人貨櫃、自助結算設備或者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為主的實體零售中無人值守的超市,減少接觸而又更加便利購物。
  • 無人零售遊戲,Game over?
    作為無人零售的鼻祖,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一定沒有想到,他以Amazon Go為依託推崇的無人零售,會在中國市場上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 彼時,儘管概念還不甚明晰,無人零售仍如旋風一般席捲著零售和投資界,成為繼共享單車之後的又一風口。 然而,僅僅一年的時間,伴隨著一些無人零售頭部企業的「失敗」, 這一風口便逐漸消失,剩下一地雞毛。 市場洗牌、管理失控、資本逃離,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還未成熟的無人零售,那些曾被資本熱捧的「追風者」,在風雨中飄搖。
  • 無人貨架已過時?趣朵拉要打造酒店場景新零售
    另一種形態就是即時性新零售,即將無人貨架深入到客房的私密場景中, 以滿足住客的「即興消費」,目前已經有不少企業率先試水情趣用品銷售,並且獲得不錯的市場反應。但品類相對單一,轉化率低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後來他了解到在不少情趣酒店中,有在客房中提供售賣情趣用品的無人設備,市場反應還不錯,那為什麼不能把現在面向情趣酒店場景的設備擴展到商旅酒店中呢?據統計,全國經濟型連鎖酒店達30萬家,客房總數超過千萬間,商旅居住次數達50億,商旅酒店場景對無人貨櫃來說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 亞馬遜「Plus版無人超市」來了! 新冠疫情下,無人零售商店能否升級...
    無人零售與無人超市參與者早在2017年,無人零售就火了半邊天。當年6月份繽果盒子落地上海,「無人超市」似乎一夜之間成為了市場追逐的「新風口」,小麥鋪便利店、小e微店、怡食盒子、F5未來商店、Easy Go、Take Go、便利蜂、函數空間(Fxbox)等一批無人零售企業像雨後春筍般湧現。
  • All in無人零售,這家公司能成為中國版的Amazon Instant Pickup嗎?
    近日,亞馬遜推出了校園新零售項目Amazon Instant Pickup,客戶通過手機下單即可到線下實體店相應的儲物格中提取商品。在國內也有類似的一個創業項目:物網科技旗下的全封閉式無人零售終端——24愛購。億歐此次實地探訪24愛購併對話物網科技創始人王鎮方,解讀他眼中的無人零售。
  • 無人零售正在迎來最好的時代
    Dash Carts更像是技術成熟後的商業考量,用不同產品形態來適配各種場景下的差異化需求。其實全球首家純視覺無人店並不是Amazon Go,而是AI零售技術提供商視達SandStar與海航酷鋪在2017年共同打造的。當年國內颳起了一陣無人零售狂潮,追逐風口的創業公司像雨後春筍版湧現。所有人都卯足了勁往前衝,以博取更多融資籌碼和品牌曝光。熱錢湧入,使得競爭如同烈火烹油般激烈。
  • 當無人貨架的夢破了,各種家電新零售又怎麼走下去?
    從新零售、無界零售、智慧零售的閃亮登場,到無人貨架、無人超市、無人零售的曇花一現,雖然沒有可比之處,卻有相似之處。當我們惋惜於無人貨架的「瞬間興起、瞬時衰退」,更要警惕於各種新零售概念對於家電產業的衝擊。荀玉||撰稿放個貨架、擺上商品、貼上二維碼,一個無人貨架的生意就開張了!
  • 無人售貨機引領新零售變革之路,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而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也讓人們的生活更方便,更多樂趣。目前,智能自動售貨機已成為網際網路的零售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新趨勢,這無疑是目前市場上的一顆新星,今後智能自動售貨機將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新零售業態突出重圍淨果集團指出:無人售貨機很早就進入了中國,但是中國人不像日本人有隨身攜帶大量零錢的習慣,所以在行動支付普及之前並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
  • 無人商店是零售新未來?錯!未來零售可能不再有有人店、無人店之分
    跟此前的新零售一樣,人們看待無人便利店的態度也涇渭分明:擁躉者視之為「零售革命」,質疑者看到的都是問題。特別是實體零售業者,吐槽、看衰者不少。  在筆者看來,儘管現在的無人便利店還存在很多問題,短期內恐怕也難以盈利,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無人店未來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無人店所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將在零售業得到廣泛應用,有人、無人深度融合,未來的零售業可能也不再有有人店、無人店之分。
  • 辦公室最適合無人貨櫃,但社區的市場價值更大
    有無人貨櫃智能零售終端設備的公司,沒有理由自我設限的局限於辦公室市場,未來必然都會嘗試進入社區新零售領域,不過從消費場景的匹配性來看,無人貨櫃要更為適合辦公室場景,原因有五:第一,小場景更封閉。與自動售貨機相比,開門式的無人貨櫃技術還不夠完善,不適合放在以流動人群為主的大流量場景。
  • 無人自動智能售貨機:新零售行業在數字時代的發展勢不可擋
    對於新零售行業而言2020年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發給傳統零售業帶來了嚴重影響,而新零售下的無人自動售貨機市場迎來了發展機遇。口罩自動售貨機和自助式自動售藥機等醫療無人零售業務迅速增長。此外,諸如社區無人零售業務,餐飲自助取貨業務和3D自助列印業務等創新業務也已大量湧現。
  • 貨架、無人、便利店為什麼這些會是新零售的關鍵詞?不好意思,這個...
    去年到今年,不斷的聽到看到新零售的各種報導,無人超市、無人貨架、生鮮配送。一個疑問,什麼是新零售?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零售?是大數據的零售?是無人收銀無人貨架的零售?這些東西不是傳統零售都在玩嗎。O2O就是新零售?7-11不做數據分析?自動販賣機不是好多年前就有嗎?好像新零售並沒有看到什麼新東西。
  • 解構瑞幸咖啡:從單店盈利到無人零售,意味著什麼?
    研究的更深點的或許還會看 EBIT 和 EDITDA,而事實上,單店利潤為正甚至比你看到財報數據信息更有價值。這也是為什麼你可以在這兩年看到瑞幸邀請了諸多明星代言站臺,其廣告鋪滿了大街小巷,在 2020 年之前,人們的認知是瑞幸是個新興咖啡品牌,營銷與補貼沒少花錢,而完成了對星巴克超越後,2020 年新用戶的最大認知或許就是——這是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要知道,瑞幸幾千萬的用戶相比中國十幾萬家長尾市場咖啡,還有著很大的成長空間,這個心智植入非常關鍵。
  • 美妝品牌追捧無人零售概念 理膚泉的「無人販賣機」賣起了噴霧
    理膚泉品牌總監Helena對界面新聞表示,未來,理膚泉「噴霧販賣機」會在外觀設計、體驗舒適度、智能化上進一步提升,並計劃2018年在年輕消費者、年輕家庭為主客群的購物中心投放30個無人售賣裝置。實際上,理膚泉以母嬰新品系列的「舒緩調理噴霧」為主打產品開始「無人零售」的實踐,並將目標客群之一定位為年輕家庭,與品牌加速進入母嬰市場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