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零售領域,無人零售可分為開放貨架、自動販賣機(無人貨櫃)、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等場景。最近,一些瞄準辦公室場景的無人貨架品牌,曝出了大規模的裁員、轉型或合併的消息。而與之相比,在社區場景下,自動販賣機(無人貨櫃)、無人便利店的項目卻在不斷湧現。
已經入駐成都的社區無人零售品牌
虎哥所居住的小區,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成都社區,常住人口有幾千人,電梯高層靠物管辦公處的底樓架空層、小區進門後的空地,是比較典型的無人零售機器擺放的地方。這裡除了速遞易、順豐等快遞櫃類型之外,最近1年多出現了多種無人貨櫃。
最開始擺放的2種機器。第1臺是瞄準家庭蔬菜肉類的配送,但虎哥基本上就沒有見到人用過。第2臺自從開始擺放後就從來沒有見過裡面擺放貨品,估計這家的資金鍊有問題。擺放了幾個月後,這兩種柜子就不見了。
第3種機器是賣德清源有機雞蛋的,通過手機掃碼進行支付。機器放在小區進門後的空地,柜子上打的就是「拒絕三無蛋」概念,但虎哥納悶,隔這裡不到50米就有紅旗超市、舞東風,社區用戶除了一開始好奇嘗鮮的用無人貨櫃買雞蛋的,幹嘛不多走幾步就到超市裡買雞蛋了,別人還有積分卡呢。
第4種是農夫山泉的無人貨櫃。能看到裡面銷售的是自有品牌下的茶類、果汁類、功能類等飲料,在屏幕上選購產品後,通過手機支付就可拿到對應產品。
這可以說是管中窺豹吧。
虎哥問了問周圍的朋友,看看他們都在社區裡或靠近社區都看到了哪些無人零售業態。除了大家談得較多的盒馬鮮生、蘇寧蘇鮮生精品超市這類以生鮮現購現吃來引流的新零售業態,結果發現自助書屋、零食飲料、便民生鮮等是社區無人零售的主要業態。
文軒雲圖、小新書屋、繽紛魔方、倉鼠立購、繽果盒子等無人便利店項目都在成都落地,京東旗下的京東到家go、嗨便利無人貨櫃等開始慢慢出現在成都的街頭。也有專注於辦公樓樓下場景的無人商店「17閃店」等。以下簡舉幾例。
1.小新書屋
小新書屋以物聯網、雲技術為依託,當使用者想要借書時,他只需來到最近的智能書櫃,用手機(小程序)直接遙控打開櫃門,自由選書、試看、取走,看完後可在任一個書櫃中開門還書,整個借書過程能保持在1分鐘之內。
2.24小時自助圖書館
成都圖書館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自2015年便登陸成都街頭,採取RFID技術讀者可方便快捷地進行自助註冊、自助借書、自助還書、自助續借等操作。
3.文軒雲圖24小時智能書店
成都文軒集團旗下的文軒雲圖推出的24小時無人圖書館已在成都多地落地,通過文軒雲圖APP,可以快速查詢附近借閱網點,並體驗借書、還書、續借、轉借及購買圖書等多樣化的服務。
4.e菜市社區便民生鮮自助售賣店
採取手機掃碼購物、貨架自由選購、微信自助結算的功能,產品上主要為果蔬類。由於生鮮自助售貨機具有保鮮冷藏功能,因此可以銷售蔬菜、肉類、水果等日常所需的生鮮商品。
2017年7月,成都首個以生鮮農產品為主的無人超市——「e菜市社區便民生鮮自助售賣店」,在玉林掀開面紗。
5.歐尚1分鐘
歐尚1分鐘採用貨櫃式,總面積約十多平方米,所售商品以速食品、零食、飲料和水果為主,售貨過程完全數位化。顧客需要3步即可完成商品購買過程,首先,顧客選購的商品放置到收銀臺檢查區域內掃描;其次,掃一掃付款專用二維碼;最後取走付款商品自動開門。
「歐尚1分鐘盒子」2018年3月落戶成都雙流,計劃兩年開100家。
社區無人零售的核心在於理解用戶消費習慣
在類型上,進入到成都社區的無人零售形式以「無人貨櫃」居多,銷售品類方面以零食快消品居多。而農副產品諸如雞蛋、果蔬等居家剛需產品卻並沒有太多的品牌入駐,虎哥認為這和消費者固有的購物習慣有關。
果蔬類產品購買過程中,消費者習慣親自挑選,而無人貨櫃形式是隔著玻璃進行購買。因此在社區場景下,相對於瓜果蔬菜、農副產品,零食、生活用品等會更有市場,一是滿足即看即買即用的用戶狀態,二是在供應鏈方面會更易建立。
在本質上,社區無人零售行業歸根結底是零售業,自然離不開選址、品類選擇、潛在消費群體調查、購買力調查等等。
譬如「歐尚1分鐘」選址經驗是,店面周邊每天經過的人流量達到2000人就可以考慮開店。從概率上考量,這個數字應該就是無人店的進店人群基數。同時根據小區屬性和周圍人群的消費能力,無人零售根據環境不同,要有針對性的銷售。
譬如「e菜市社區便民生鮮自助售賣點」位於武侯區玉林街道電信南街25號,周圍大多是老居民區,解決了老人買菜的剛需。同時,「e菜市社區便民生鮮自助售賣點」採取的是最原始的識別技術:在操作屏上按下選擇商品的櫃門編號,屏上即顯示要購買的商品,隨後通過手機掃碼或者投幣支付完成付款。支付過程足夠簡單。
虎哥曾採訪過在很多小區內設立的新希望旗下標準化的鮮奶屋,鮮生活的目標是以五百米生活圈為目標,在社區內建設小而精的社區冷鏈直營網,形成最後五百米網格化物流的最優解決方案。
由於屬於是自帶造血系統的配送服務,通過線下鮮奶的收入,已經把配送成本的80%到95%消化掉了,接下來和其他第三方業務做整個配送嫁接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做增量、做加法,這個效率很高。
因為有自有冷鏈平臺進行配送。所以成本可控,效率更高。一個城市不可能有那麼多1000戶以上的社區,面對那些幾百戶人的社區怎麼辦?自動櫃員機就是一個解決方法。
社區新零售雖然通過人臉識別、大數據等技術進行加持,但最重要的還是「零售的本質」。
無人零售技術:新老交替
技術方面,虎哥發現無人零售呈現傳統方式和新技術並駕齊驅的局勢。其中紅外掃碼、傳統軌道均為比較傳統的方式,而RFID技術目前來說使用較高。
德杉科技市場總監詹政曦向虎哥介紹:「目前主流的無人貨櫃SKU識別技術有三種,分別是RFID、重量傳感、視頻識別。細分的話RFID又可以分為高頻和超高頻,重力識別也可分為託盤重力感應和分託盤重力感應。而三種技術各有優缺點,並沒有一個技術足夠優秀能替代其他技術。」
RFID技術:通過在商品上帖標籤來識別商品品類,識別準確率很高(高頻不能支持金屬和鋁箔包裝,超高頻可以支持金屬包裝和錫箔紙包裝商品),商品可以任意疊放。但是採用一物一標籤的方式,一個RFID標籤成本是 0.2-0.5元,雖然可以二次使用,但是在這個場景下,很難進行標籤的回收。因此意味著標籤越多成本就越高,比較不經濟。
重力識別技術:通過感應商品不同品類不同重量來識別SKU,識別準確率較高,商品可以隨意疊放,但不支持相同重量不同品類的商品。同時沒有標籤成本。
視頻識別技術:基於計算機視覺的識別技術對商品進行學習,通過攝像頭識別SKU,識別率較高,同時沒有標籤成本。但是運營中的數據處理也需要更強算力資源,維護成本也不低。另外,臉部識別、物體識別的準確率和容錯率目前也都不太理想。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歐尚一分鐘是歐尚與海信合作誕生的新零售品牌。但在此之前,歐尚曾與繽果盒子合作開發無人超市,採用的是更先進的識別技術,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終止了與繽果盒子的合作。在最近的合作中,歐尚選擇了相對比較傳統的紅外掃碼技術。也說明在某些場景下,傳統技術因為由於足夠成熟,不失為一個最穩妥的選擇。
目前在新零售技術場景下,技術方面仍舊處於新老交替狀態。雖然諸如視頻識別等技術雖然相對來說更智能,但是在成熟度上不一定優於傳統技術。但歸根結底,所售品類的不同,決定了技術的不同。
虎哥說:
無人零售的確非常熱,這也與地產價格上揚推漲門店租金、人工成本上漲快、物流運行質量有待進一步優化有關。
據艾瑞諮詢統計數據,2017年無人零售市場(含販賣機)交易規模保守估計將接近200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650億,三年複合增長率在50%左右。
以無人售貨機為例,在日本分布著各種無人售貨機560萬臺,平均每27個人就有一臺;在美國,無人售貨機也有800多萬臺,平均每40個人就有一臺。以美國的人均無人售貨機水平來測算,中國大約需要鋪設3000萬臺,這個廣闊的市場有待眾多企業去搶佔。但這僅僅是理論數據,在中國,城市人口密度、傳統便利店密度都很高,會影響到無人售貨機的普及比率。
還需要注意到,社區是非常複雜的一個結構體,非智能化用戶依然佔了大量比重。比如說老年人、小孩等等。但就這部分的消費來講,尤其是對生活的剛需消費層,他們基本上可以達到40%-50%。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光憑藉一個社區或生活服務APP是無法攻佔社區市場。今天這個道理也是同樣的。
當傳統網際網路企業、傳統零售、餐飲、供應鏈等品牌紛紛加入到無人零售市場,一定程度上說明:無人零售市場潛力無疑是巨大的,但是社區無人零售本質上依舊是零售行業,技術雖然必不可少,但運營者最需要關注的還是零售這件事本身。虎哥認為,無人售貨機在社區場景中,長遠還是需要考慮到剛需型和隱私型的需求。
天虎科技 尚志 羅曙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