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應該讀「jing」還是「geng」?參加普通話測試要知道這些事

2020-12-19 黑龍江新聞網

臨近三月,全國普通話測試迎來新一波熱潮,記者採訪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辦公室有關人士了解到,2019年黑龍江普通話考試沒有統一時間和次數,參加測試人員可結合自己時間自行報名,而前段時間一篇《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熱帖在朋友圈刷屏,由此引發的爭議,讓報名參試的人們面對一些漢字的讀音變化無所適從。專家提示,2016年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對一些漢字的讀音進行了新的修訂,但正在徵求意見中,在2019年內正式發布前,應以原讀音為準。

語言是社會交流的工具,發音也會隨著社會發展出現變化,進行普通話審音是為了適應大眾需要,應持有一種開放、動態、辯證的語言發展觀。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劉豔娟對記者表示,網上近來引來熱議的蕁(qián)麻疹變成了蕁(xún)麻疹,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是讀jì還是qí,其實都在1985年《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公布過,只是並沒有引起許多人的注意。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接受記者採訪時舉例,「說服」的「說」,中國除臺灣地區外大部分人讀為shuō,因為都這樣讀,就應該以它為標準音。而且原先shuì這個讀音的含義「勸說別人使聽從自己」,和shuō這個讀音中「解釋,解說」的含義是有聯繫的,因而這個字統讀為shuō,是符合語音發展規律的。

黃安靖說,普通話推廣已經有好幾十年了,已經成為一個有別於任何方言的博大精深的系統。異讀與錯讀是兩個概念,語言專家會將異讀詞整理、確認和引導。語言是約定俗成的,修正語音也要考慮諸多因素。

記者在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辦公室了解到,不同於有些地區一年只有兩次考試,2019年黑龍江普通話考試沒有統一時間和次數,參加考試人員可登錄本地語言文字網查詢或打電話諮詢當地語委會和普通話測試培訓中心,結合自己時間自行報名,成績一般在考試三周後公布。

一些專家提示,考生在測試中讀對字和詞,需要熟悉《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和《普通話水平測試用必讀輕聲詞語表》。普通話本身就是語言不斷規範的結果,《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作為國家標準的嚴肅性,它適用於一切語用場合,包括古詩文讀音。在一些特殊場合,如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中,崇文尚雅,使用一些具有傳承性的「古音」,無可厚非。比如「鄉音無改鬢毛衰」和「遠上寒山石徑斜」,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在語音學中,稱「叶音」也稱「叶韻」「葉句」,「葉」也作「協」。明清以後,「叶音」之法逐漸被淘汰

推廣和普及普通話,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2017年面世,明確的總體目標是:確保到2020年,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將使推廣和普及普通話工作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的道路。近年來,我省參加普通話測試人群熱情持續高漲,尤其全國教師資格考試前和畢業季時間段報名測試人更集中。省、市級測試中心、測試站只能授予一級乙等以下(含一級乙等)的資格證書。考一級甲等,需要去國家語委測試中心考試。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普通話水平體現了人的溝通和交際能力,側面展示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與人交流時,開口充滿鄉土氣息,即使穿著時尚,印象分可能也會打折扣。」黑龍江地處北方方言區,許多人往往會把比較接近普通話的鄉音誤認為普通話的語音,劉豔娟認為,「遠則易變,近則難改」,黑龍江人準確說普通話,更需嚴格訓練,精益求精。

記者 晁元元

編輯 焦健 李航

相關焦點

  • 「粳」到底讀jīng還是gěng?論證討論5年後終於有了答案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在恢復中國在稻種命名權上的地位、在中國研究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粳」字到底讀jīng還是gěng。經過一次熱烈的討論和長達5年的論證,答案終於揭曉——粳字的規範讀音應當是gēng。事情要從2011年3月水稻專家張啟發院士的一堂「語文課」說起。
  • 普通話水平測試一讀就錯的77個詞!你能讀對幾個?
    3月25日,全國各地就要陸續開始「教師資格證」的認定了,其中普通話證書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認證材料。需要進行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同學可以百度【地名+語言考試網】報名人民日報曾統計過一些易讀錯的漢語詞語,很少有人能將其全部讀對,有些甚至連播音員、主持人也經常讀錯!!
  • 別懷疑自己上了個假學,這些字你可能一直都沒讀對過!
    2018年5月11日訊,「說客」的「說」很多人可能會讀「shui」,但現在其實讀「shuo」;「粳米」的「粳」大部分人會讀「jing」,但現在要讀「geng」……這幾天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怕自己上了個假學」。
  • 粳(jing)米變geng米 這些字詞拼音改得科學嗎?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提到,「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比如——  「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規定讀「shuō」,另外還有說(shuō)服;  「粳米」的「粳」原來讀
  • 「jīng」米「gěng」米傻傻分不清楚「粳」到底讀啥終於有了答案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在恢復中國在稻種命名權上的地位、在中國研究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粳」字到底讀jīng還是gěng。經過一次熱烈的討論和長達5年的論證,答案終於揭曉——粳字的規範讀音應當是gēng。事情要從2011年3月水稻專家張啟發院士的一堂「語文課」說起。
  • 粳(jing)米變geng米 這些字詞拼音改得科學嗎?
    原標題:粳(jing)米變geng米 這些字詞拼音改得科學嗎? 19日,一篇名為《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提到,「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 「粳」字讀什麼,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讀音問題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在恢復中國在稻種命名權上的地位、在中國研究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粳」字到底讀jīng還是gěng。他告訴學生:研究許多古今字典辭書後,他發現粳讀gěng延續了幾千年,讀jīng沒有合理根據。可是,無論《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還是1963年《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和1985年普通話異讀字審音表》,都明確粳只有jīng一個讀音。為了一個字的讀音,水稻界聯合較起真來。
  • 「粳」米到底是「jīng」還是「gěng」?還有很多人在吵,該文全說明白了
    你可知道,「粳」字讀什麼,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讀音問題,還是事關中國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能否留存,關乎數千年民俗傳統能否得到尊重,關乎中國水稻學界能否贏得世界學術界重新界定水稻亞種命名的大事件。秈米長而細,粳米短而圓。北方多種粳稻,而南方同時種植秈稻和粳稻。關於秈和粳的國際學名命名,中國農學家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
  • 粳稻,到底是讀「粳」jīng稻 還是 「粳」gēng稻?水稻界叫板語委會5年,正確讀音明年回歸/ 第六屆江蘇百姓品米會火熱報名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在恢復中國在稻種命名權上的地位、在中國研究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粳」字到底讀jīng還是gěng。經過一次熱烈的討論和長達5年的論證,答案終於揭曉——粳字的規範讀音應當是gēng。
  • 說(shuo)客坐騎(qi)你能讀對嗎?專家:漢字拼音不應失去表意魅力
    2018年5月11日訊,「說客」的「說」很多人可能會讀「shui」,但現在其實讀「shuo」;「粳米」的「粳」大部分人會讀「jing」,但現在要讀「geng」……這幾天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怕自己上了個假學」。
  • 【普通話考試】主播也中招!一讀就錯的77個詞
    小編發現,很多詞語平時掛在嘴邊不知說了多少遍,現在才知道,原來一直讀的是錯誤的音(〃'▽'〃)比如,芝麻糊中的糊是四聲(hù),而不是芝麻糊(hú);暈船中的暈四聲(yùn),而不是暈(yūn)船;還有,生物老師在課堂上說的
  • 曼且思教育乾貨:普通話測試遇到多音字怎麼讀?掌握這些規則
    普通話測試遇到多音字怎麼辦?曼且思教育相信很多考生在測試前都會冒出過這樣的疑問。多音字即一個字有兩個或多個讀音,按理來說讀哪個音都不為錯,但是普通話測試中除了單音節字詞認讀之外還有多音節詞語和短文朗讀等。在一定的語義語境中,每個字都有唯一一個正確的讀音。
  • 年度新拼音出爐,你讀對了嗎?
    當古詩成語裡的多音字出現這道選擇題就成為了你想放又放不下,想蒙又蒙不出來讓你在心中反覆默念回想的「硃砂痣」近日,來自微信公眾號「普通話水平測試」發表的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爆朋友圈,並登上微博熱搜。根據2016年《徵求意見稿》,有些字的讀音,可能會改變。
  • 「粳」到底讀jīnɡ還是ɡěnɡ?權威消息,原來應該讀......
    geng)的正確命名,使中國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得以正確地認識和傳承。同時,還有更多讀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粳」字到底怎麼讀的問題上。Nature論文中出現了「秈」和「粳」的漢字「粳」字到底怎麼讀?事實上,水稻育種界一直有專家呼籲,將現在《新華字典》中通行的讀音「jīnɡ」改為專家和水稻農民常用的「ɡěnɡ」。
  • 如何準備普通話水平測試?
    所以呀,平時多練習,儘量用普通話與人溝通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對一些普通話基礎較弱的人來說。當然了,這也不是說一定讓你徹底放棄方言。方言是我們的家鄉語言,回到家還是要用的,同時方言也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文化還是得保護;但普通話是溝通的橋梁,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能增加你的魅力值,提高自信心。二者缺一不可。
  • 普通話水平測試|這些你需要知道!
    河西 學子 普通話水平測試 2020年11月17日 轉眼間 又是一年一度的普通話水平測試 河院「普測人」衝鴨!
  • 普通話測試流程詳解
    很多省市這個月就陸陸續續開始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工作,曼且思教育了解到很多同學已經完成報名,但是臨近考試心裡卻開始打鼓,尤其是第一次參加普通話測試的考生,心裡更是發怵,有很多疑問。小編聽到最多的就是「普通話是人考還是機考?」、「普通話測試需要提前準備什麼?」
  • 江蘇港澳臺及外籍人士可以在南京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啦!
    10月21日,在南京市普通話水平測試考點,來自東南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6所江蘇高校的8名臺灣籍教師、2名外籍教師參加了測試。 來自非洲加納的高樂是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藥理學老師,來江蘇前,他在廣州中山大學學了一年中文,之後繼續在中國讀碩士、博士。「為了這個測試我準備了一個星期,感覺總體還好,但還有好多字不認識,回去要翻字典查一下,我會繼續努力學習,爭取明年再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