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苗鄉資訊
青山霧雨間,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咀嚼著青草,牧人們一邊放牧、一邊拉著家常……這是記者在和平鎮咪租村委會嘎不左村看到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和平鎮咪租村委會嘎不左村山高坡陡,長期以來村民們主要靠種植玉米和外出務工維持生活,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勞作,但剩不了幾個錢。村中有養殖牛、羊的農戶情況相對好些,但隨著耕地的不斷開發,生態環境越來越差,牛羊的飼料成了大問題:冬春兩季青黃不接,山上和地裡沒有草料,嚴重限制了牛羊養殖規模,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
2016年,和平鎮實施退耕還草政策,讓嘎不左村耕地變成了林地、草場,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拿到了政府扶持資金:戶均5隻山羊,每隻600元;肉牛養殖戶均2頭,每頭2000元的標準進行扶持。
村民張國民將自己家的20餘畝土地全部退耕並種上草,用來發展養殖業。目前他養殖山羊達到50餘只,一個人就可以在家照管,其他人外出務工,這樣一算家裡面收入明顯比以前要高出不少。
他和記者說到,退耕還草不僅每畝有補助1000元,而且對他們農戶養殖的積極性提升很大,他們種植的多年生的黑麥草品種,冬春兩季不會枯死,在其他作物都枯萎的時候,他們退耕的區域都是綠的,不僅看著心情舒服,而且還解決了牛、羊吃草的大問題,實現了生態、產業雙贏。
目前,嘎不左9戶村民,在退耕還草的好政策下,家家戶戶都搞起了養殖,全村牛、羊總存欄量達到580頭(只),可以實現收入63萬餘元,戶均7萬餘元,對於脫貧致富他們充滿了信心。
據和平鎮農服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全鎮退耕還草總面積達到6002.75畝,涉及到12個村委會,334戶農戶,2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同時和平鎮還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戶均5隻山羊、每隻600元,肉牛養殖戶均2頭、每頭2000元的標準進行扶持。目前和平鎮山羊存欄4114隻,出欄3046隻;牛存欄6375頭,出欄435頭。養殖戶人均可達10隻以上,可實現人均收入1萬元左右。
李偉建 趙俊、和平鎮 白國蘭 周廷勇/文圖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第一集
原標題:《【決戰脫貧攻堅】和平鎮:退耕還草政策好 牛羊肥壯暖農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