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8月27日訊(記者 王家源 趙秀紅)「我們對9個省(區、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做了調研,調研結果還是很不樂觀的。」在教育部今天召開的金秋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大規模線上教學客觀上增加了青少年觀看電子屏幕的時間,9省份的調研顯示,與2019年年底的普測相比,中小學生半年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增加最多。
王登峰介紹,教育部對9省份14532名中小學學生近視率進行了調研,與2019年年底的普測相比,這半年的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學生增加了8.2%,高中學生增加了3.8%。
這次調研還了解了學生的近視和上網課時間、平時玩電子遊戲時間或者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的時間,以及戶外體育鍛鍊還有照明環境和書桌的高度等因素對近視率的影響。
「結果跟大家預期的一樣,在上網課的時候,以上課為目的的用眼,每天上網課總時長一個小時以內,1到2.5個小時、2.5到4個小時以及超過4小時,按照這四個時間段來看的話,近視率是不一樣的。」王登峰介紹,1小時的近視檢出率是45.8%,1小時到2.5小時的是49.3%,而2.5到4小時的是62.4%,超過4小時的是76.7%。此次調研還了解了非學習目的的看視頻時間,不超過1小時、1到2.5小時、2.5到4小時、4小時以上近視檢出率分別是50%、58%、63%和73%。
「也就是說,看視頻、看電子屏幕,不管你是上網課還是做別的,都對視力產生了非常直接的影響。」王登峰說。
王登峰表示,下一步,要嚴格落實八部門關於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意見要求,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解決青少年近視問題的氛圍。
「從教育系統本身來講,特別是新學期開學之後,我們要控制在線學習的時長。」王登峰說,在線學習的時長,原則上要求小學不要超過兩小時,初中不要超過三小時,高中不要超過四小時,而且每次連續看視頻的時間也都有明確的要求。同時,各地各校也都出臺了不同的關於在校期間攜帶和使用手機的規定,這些都是從控制學生使用電子視頻的時間來幫助學生做好近視防控工作。
第二,加強體育鍛鍊。從調研結果來看,體育鍛鍊儘管並不像看視頻一樣對視力的影響幅度那麼大,但是每天超過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對於防止近視的進一步發展以及防止近視的出現都是非常有效的。
「我們要嚴格落實中小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最近我們將要出臺一系列文件,關於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在新的文件裡也明確提出,中小學生在課外也要每天有至少一小時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的時間,這也是從政策和制度上要求我們各地各校,包括家庭,要做好學生體育鍛鍊的指導和監督。」王登峰說。
第三,進一步完善評價機制。王登峰介紹,從八部門的文件來講,把青少年近視率作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這件事情教育部、衛健委、國家體育總局已經出臺了一個近視防控效果的考評辦法,目前已經印發,從今年年底開始,將對照上一年各地近視情況和今年的近視情況,對各地工作進行評估,做出評價。
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幫助青少年視力的共識。並倡導愛眼護眼,並加強眼視光的檢測和配鏡相關市場或經營主體的管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