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春節來得匆匆,去得也匆匆。對於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務員工而言,還來不及體味玉鼠迎春到的歡樂春節,一紙命令就集結了,第一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員整裝待發,19名戰士英勇出戰。這一天是春節大年初二,1月26日,1月27日奔赴武漢前線。
其實,雲南中醫藥大學的戰「疫」早已開始。
未雨綢繆 提前預警
1月22日,雲南中醫藥大學官微就推送了「關於冬春季傳染病防治的注意事項」一文,緊接著「必看!回家過年,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這絕非偶然。「我預感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我們得未雨綢繆,提高政治站位,提前預警」校黨委書記王翠崗如是說。隨後,校黨委立馬落實雲南省委、省政府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級響應,加緊了學校及直屬附屬醫院的安排部署,一系列工作由此展開。
1月24日,除夕前一天,雲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啟動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省衛健委緊急通知公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不放春節假。除夕當日,堅守值班崗位的校黨委副書記郭平深入第一、二附屬醫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慰問醫護員工。全校防控也緊鑼密鼓展開,校黨政主要領導、重要職能部門負責同志,聞訊後迅速關閉休假模式,離開剛剛團聚見面的親人,在大年初二、三告別親朋好友,從省內外陸續歸隊返校,進入防控第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除夕之夜,書記、校長及時對防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校級領導帶班值守,分批慰問堅守崗位的第一、二附屬醫院醫護員工;黨校辦加強統籌協調,宣傳部加快疫情防控信息的推送頻次,學工部、研工部、科技處以及各學院等部門加強留校學生(包括留學生)、科研實驗室、動物房的嚴格管理,及時統計上報有關情況,後勤部門確保食堂餐飲衛生,保衛處加強呈貢、白塔校區安全管理。根據云南省疫情防控部署,作出高年級學生春節後返校進入臨床實習、見習和規培實踐的時間安排,發出《給全校師生和家長的一封信》,及時宣傳引導師生積極主動配合疫情防控。
1月24日除夕夜開始,學校校園網、微信、微博公眾號在送出新春祝福的同時,加大頻次傳遞疫情防控的重要信息。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擴散渠道,針對呈貢、白塔校區,附一院(雲南省中醫醫院)、附二院(雲南省血栓病醫院)兩類情況,對全校留校學生管理、附屬醫院醫療保障和應急支援、後勤保障服務、校園安保、輿論宣傳等項重點工作提出明確的防控要求。發出《致全校師生和家長的一封信》,提出居家防護不要外出、增強個人衛生防護意識、要求主動配合校園疫情管控、暫停寒假實習、見習、實驗、規培等實踐活動,開學時間調整延後,務必不要提前返校等要求。
人事、學工、研工部門緊急統計鄂籍師生返鄉情況、寒假留校學生情況;後勤服務集團緊急調配測溫槍、校醫院及時託人從泰國購買口罩,保衛處及時嚴格管控校門;組織部門深入直屬附屬醫院,調研了解掌握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發揮做用情況;國際教育學院負責人跑遍呈貢區大小藥店給留學生買來防護口罩。把一份份關愛與牽掛及時傳遞到師生手機屏上。
線上辦公會、視頻會、領導小組會陸續召開,書記、校長及分管校領導現場檢查指導及時跟上,一切都是為落實「抗擊疫情,人人有責」。
附一院出徵戰士:為國分憂,為校爭光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自疫情防控以來,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員取消春節休假,黨政領導帶頭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深入一線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全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要求,制定《雲南省中醫醫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醫療救治工作方案》,組建院內醫療救治梯隊,分層次開展各項培訓,強化職工疫情防控意識。醫護人員實行全院調配,全員聯動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全力保障發熱門診和重症病房的正常運行。
全面動員並迅速組建援鄂醫療隊。黨員帶頭逆行而上,急診科、檢驗科、老年病科等科室的葉勇、刀琳,檢驗科尹智平,老年病科杜義斌等多名黨員醫護人員帶頭寫下「請戰書」,主動要求馳援武漢、麗江。大家紛紛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我願為戰勝這場疫情奉獻力量,隨時聽候調令,若有召喚,我將義無反顧奔赴一線」。「雙帶頭人」杜義斌主任支援麗江,25名醫師、護士、檢驗技師組成普通患者救治醫療隊、危重症患者救治醫療隊、臨床檢驗醫療隊和後備醫療組支援武漢。
1月27日(大年初三)一大早,校黨委書記王翠崗專程到醫院和機場,為第一附屬醫院參加雲南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19名隊員(黨員10人)送行。他們當天飛抵武漢轉乘大巴趕到鹹寧市,就投入了緊張的疫情防控臨床救治工作。隊員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並遠程連線老專家,為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在雲南省援鄂醫療隊成立鄂臨時黨總支下設6個臨時黨支部,我校第一附屬醫院幹一科護士長萬麗萍同志擔任重症醫療組支部副書記。
2月4日下午,雲南省第二批援助武漢醫療隊出發,醫院5名護理人員再次集結出徵,第三批正在踴躍報名……大醫精誠,醫者仁心。為醫者,必有逢年而節未過,侍疾而親未孝的時刻。所有團聚的節日,醫者皆除外。尤其是這個春節,為醫者卻始終或堅守崗位守護病患,或奔赴武漢,奮戰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請大家再記住這些名字:謝鬱華、解歡瓊、萬麗萍、文光芬、李萍、饒美香、張鎧玥、楊瑞麗、王陽、陳佳麗、楊燕麗、祁向榮、宋欠紅、羅雲、董黎、劉榮梅、張絨嬌、蔡昌繼、代月嬌、汪凡、管娟、張莉莉、趙生銀、曾鑫,他們正在武漢與疫情鬥爭。
「我是黨員我上」,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2014年魯甸地震……所有衛生應急救援事件,都有醫院黨員的身影和默默奉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醫院全體黨員用實際行動踐行在黨旗下的誓言,奮勇當先,勇挑重擔,保障好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彰顯特色,展現中醫藥優勢
千百年來,中醫藥在歷代疫病防治中,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系統且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雲南中醫藥大學的專家教授積極參與各級防控醫療隊、專家組,參與制定防控預案、擬定方藥、科普諮詢等。我校第一附屬醫院的葉勇、肖泓教授等多名專家參加雲南省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第五巡迴督導組;王志紅教授、郭太品副教授等撰寫中醫藥疫情防控科普文章;張超教授帶領雲南省民族民間醫藥學會專家,捐助大理州南澗縣樂秋鄉麻慄村委會預防中藥200多副,煎煮大鍋藥後使該村委會的18個村民小組群眾受益......
大年初三,以熊磊校長領銜的雲南省中醫治未病理論應用創新團隊,組織教職員工加班加點趕製了600餘件「蒼艾揮髮油」系列防疫用品,捐贈給第一、第二附屬醫院和第三附屬醫院(昆明市中醫醫院),這些蒼艾多功能精油噴霧瓶、蒼艾防感點穴油和蒼艾防疫隨身瓶等在一線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2月2日,雲南中醫藥大學、雲南省中醫藥學會聯合發布《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成藥使用建議》。2月3日開始,數十位專家教授參與「雲南中醫網絡義診惠民服務活動」。不論是臨床醫師,還是教學科研人員,都力所能及的獻出愛心。
第一附屬醫院院內製劑「黃金萬紅膏」也隨著隊員的出徵出名了,這盒小小的中藥製劑,在一線疫區發揮了大作用,深受患者和援鄂隊員們歡迎。
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中心一病區自己動手製作防護面罩,為緩解醫療物資緊缺的局面做貢獻。面對著一疊疊製作面罩的原材料,從未做過 「手工面罩」的她們,積極開動腦筋、群策群力,不斷改進位作「工藝」,面罩越做越好,越做越快。巧手的護士們還在做好的面罩上畫上了「加油」「衝鴨」等不同圖案的卡通圖,冰冷的防護面罩頓時充滿人性的力量。
療效是硬道理,護佑蒼生中醫人。亮出中醫藥特色,雲南中醫藥大學沒有缺位。(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