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一說】第三章 第八節 X線的防護#2月15日#

2021-03-05 放射技師考試資料

我是吸鐵石,無論你多強大,只要你離我近,就會被磁化

放射技師考試資料獨家整理歷年真題、考點分析、名師講解、影像資訊。

執業技師資格考試在路上,放射技師之路,你我同行。

(全文共計3555,預計閱讀時間為9分鐘

導語:

由於今年的特殊性,再加上我們去年發的【谷一伴讀】已經囊括考試所有考點,今年將不再有新版塊。當然大家已經習慣我帶著學習,所以我決定繼續帶大家學習一遍。只不過是換一種方式,在【谷一伴讀】的基礎上優化。

第三章 第八節 X線的防護

1、放射防護的基本原則是:實踐的正當化,放射防護最優化,個人劑量的限制。

2、X線防護的目的在於防止發生有害的確定性效應,並將隨機性效應的發生率限制到認為可以接受的水平。

3、外照射防護的一般措施有時間防護距離防護屏蔽防護

4、時間防護是指在不影響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儘量縮短人員受照射的時間。因為受照劑量與時間成正比,縮短受照時間,即可達到降低劑量的目的。

5、距離防護是指在不影響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儘量延長人員到X線管和散射體的距離

6、屏蔽防護是指在放射源和人員之間,放置能有效吸收放射線的屏蔽材料,從而衰減或消除射線對人體的危害。

7、在選擇屏蔽防護材料時,必須從材料的①防護性能;②結構性能;③穩定性能;④經濟成本等方面綜合考慮。

8、防護性能好是指衰減射線的能力強,產生的散射線少。

9、屏蔽材料除應具有很好的防護性能,還應具有一定的結構性能,包括材料的物理形態、力學特性和機械強度等。

10、所有的屏蔽材料應成本低、來源廣泛、易加工,且安裝、維修方便。

11、防護X線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鉛、鐵、磚、混凝土和水等。

12、把達到與一定厚度的某屏蔽材料相同屏蔽效果的鉛層厚度,稱為該一定厚度屏蔽材料的當量,單位:毫米鉛(mmPb)。

13、屏蔽材料的鉛當量不是固定不變的,它不僅隨射線的能量、材料的厚度而變化,還與照射野的大小有關。

14、凡談到防護材料的鉛當量,必須說明是什麼材料、多大厚度、在多大射線能量下的鉛當量。

15、比鉛當量是指單位厚度(mm)防護材料的鉛當量。

16、透射量計算法:對X線的初級(主)防護屏蔽厚度可用下列公式計算:B=Pd2/(WUT),B為有用射線的最大允許透射量;P為周劑量限值,對工作人員:P=1mSv/W,對公眾:P=0.1mSv/W;d為參考點到焦點的距離,單位:m;WUT為有效工作負荷,其中W為周工作負荷,單位:mA•min/W;U為利用因子;T為居留因子。

17、次級(副)防護是對散、漏射線的防護,其屏蔽厚度的確定比較複雜,一般不採用計算法。

18、初、次級防護屏厚度的確定也可用查表法得到。

19、X線診斷機房的主防護應有3mm鉛當量的厚度,副防護應有2mm鉛當量的厚度。一般24cm厚的實心磚牆,只要灰漿飽滿,不留縫隙,可達到2mm鉛當量。

注意:這裡主防護副防護數據修改了,截至目前(2021年2月15日)考試中仍以主2副1為準,考試中一旦修改我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

20、放射工作人員的劑量限值:為防止發生確定性效應放射工作人員的當量劑量限值是眼晶狀體150mSv/年(15rem/年),其他組織500mSv/年(50rem/年);為限制隨機性效應的發生機率,而達到可接受水平,放射工作人員(全身照射)的當量劑量限值是連續五年內平均不超過20mSv/年(2rem/年),單獨一年內不超過50mSv/年(5rem/年)。

21、放射防護標準的劑量限值分為:基本限值導出限值管理限值參考水平

22、放射工作條件的分類:年照射的有效劑量有可能超過15mSv/年的為甲種工作條件,要對個人劑量進行監測,對場所經常性的監測,建立個人受照劑量和場所監測檔案;年照射的有效劑量很少可能超過15mSv/年,但可能超過5mSv/年的為乙種工作條件,要建立場所的定期監測,個人劑量監測檔案;年照射的有效劑量很少超過5mSv/年的為丙種工作條件,可根據需要進行監測,並加以記錄。(甲種≥15;乙種15≥Z≥5;丙種≤5

23、未滿18歲者不得在甲種工作條件下工作,未滿16歲者不得參與放射工作。

24、從事放射的育齡婦女,應嚴格按照均勻的月劑量率加以控制。

25、在一般情況下,連續3個月內一次或多次接受的總當量劑量不得超過年當量劑量限值的一半(25mSv)。

26、對事先計劃的特殊照射,其有效劑量在一次事件中不得大於100mSv,一生中不得超過250mSv。

口訣:坐公交車一次給100,一生都是250

27、放射專業學生教學期間,其劑量限值遵循放射工作人員的防護條例;非放射專業學生教學期間,有效劑量不大於0.5mSv/年,單個組織或器官當量劑量不大於5mSv/年。

口訣:學生常用0.5mm筆芯

28、對於公眾個人所受的輻射照射的年當量劑量,應低於下列限值:全身:1mSv(0.1rem),單個組織或器官:50mSv(5rem)。

以上所有數據,歷年來都是考察點,老版教材與現教材部分內容有出入,以現教材為準。

29、對被檢者的防護:提高國民對放射防護的知識水平;正確選用X線檢查的適應證;採用恰當的X線質與量;嚴格控制照射野;非攝影部位的屏蔽防護;提高影像轉換介質的射線靈敏度;避免操作失誤,減少廢片率和重拍片率;嚴格執行防護安全操作規則。

30、CT檢查為窄束X線,窄束X線比寬束X線散射線少。

31、CT檢查用的管電壓一般在120kV以上,產生的X線波長短,線質硬,穿透性大,吸收量少。

32、CT檢查用的輻射轉換介質為靈敏度很高的探測器,不僅對X線能量損失少,而且還有放大作用。

33、CT機X線管的濾過大,波長較長的軟X線被吸收了,進入掃描野的X線,幾乎被看作單能射線,減少了軟射線對皮膚的損傷。

34、常用的輻射劑量:局部劑量個人劑量全身劑量有效劑量

35、局部劑量:是與球管的毫安秒大小有關的人體軟組織某一點的當量劑量,單位是μSv/100mAs。局部劑量通常以球管電流流量100mAs為準值,其大小與被照體的散射大小、掃描層的厚薄、mAs和kV值有關,物體的散射越小、層厚越薄、mAs和kV值越小,局部劑量越低。

36、個人劑量:是與射線曝光有關的人體表面軟組織某一點的當量劑量,單位是μSv

37、CT檢查的防護措施與原則除了CT機房固有的防護外,還需注意個人防護。

38、CT檢查要做到實踐的正當化,儘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CT檢查。

39、在不影響診斷的情況下,掃描中儘量縮小掃描野,能少掃的不要多掃,能厚掃的不要薄掃,能不增強的就不增強,做到最優化檢查。

40、做好掃描前與受檢者的溝通及訓練工作,取得其合作,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掃描。

41、掃描時儘可能讓陪伴人員離開,必要時應讓陪伴人員穿上鉛防護衣,並儘可能離球管遠一些。

42、對被檢查的病人,應做好掃描區以外部位的遮蓋防護。

43、定期檢測掃描機房的X線防護和洩露等情況。

基礎知識:

第一章:

【谷一說】第一章 第一節 人體解剖學基礎#2月1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二節 骨關節系統#2月2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2月3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2月4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2月4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2月5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2月6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九節 感覺器官#2月6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十節 人體的生理#2月7日#

第二章:

【谷一說】第二章 第一節 物質結構#2月8日#

【谷一說】第二章 第二節 磁學基礎知識#2月9日#

【谷一說】第二章 第三節 雷射學基礎知識#2月9日#

【谷一說】第二章 第四節 X線攝影基礎#2月10日#

第三章:

【谷一說】第三章 第一節 X線的產生#2月11日#

【谷一說】第三章 第二節 X線的本質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2月12日#

【谷一說】第三章 第三節 X線強度、X線質與X線量#2月13日#

【谷一說】第三章 第四節 X線的吸收與衰減#2月13日#

【谷一說】第三章 第五節 輻射量及其單位#2月14日#

【谷一說】第三章 第六節 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2月14日#


【經驗】掛科怎麼看書#內附考試大綱#放射醫學技術#

初審 | 軒逸/藍小明

終審 | 劉谷一一

為您提供第一手的考試教材,第一手的考試資訊,第一手的考試真題,關注我們,您將擁有一切!

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您的需求,是我們最大的追求。

目前我們公眾號已經聚集15萬+影像同行,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信任與支持。我們致力於打造國內權威影像技師服務平臺,為影像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

你們是見證者和參與者,讓我們影像人強大起來吧!

讓更多「初診斷師」受益,一起加入我們吧。

劉谷一一在這裡等著你。

相關焦點

  • 【題練】第三章 第八節 X線的防護#2月15日#
    基礎知識:第一章:【題練】第一章 第一節 人體解剖學基礎#2月1日#【題練】第一章 第二節 骨關節系統#2月2日#【題練】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題練】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2月3日#【題練】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2月4日#【題練】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2月4日#【題練】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2月5日#【題練】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2月6日
  • 【谷一說】第三章 第七節 X線的測量#2月15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2月4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2月4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2月5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2月6日#
  • 【谷一說】第三章 第四節 X線的吸收與衰減#2月13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2月4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2月4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2月5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2月6日#
  • 【谷一伴讀】第七章 第三節 乳腺和口腔設備#2月15日#
    第三節 呼吸系統#1月8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1月9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1月10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1月11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1月12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1月13日#
  • 【谷一說】第三章 第一節 X線的產生#2月11日#
    基礎知識:第一章:【谷一說】第一章 第一節 人體解剖學基礎#2月1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二節 骨關節系統#2月2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2月4日#
  • 【谷一說】第四章 第二節 數字圖像的形成#2月17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2月4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2月5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2月6日#月9日#【谷一說】第二章 第四節 X線攝影基礎#2月10日#第三章:【谷一說】第三章 第一節 X線的產生#2
  • 【谷一說】第四章 第五節 計算機輔助診斷#2月17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一節 人體解剖學基礎#2月1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二節 骨關節系統#2月2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2月5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2月6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九節 感覺器官#2月6日#
  • 【谷一說】第四章 第一節 數字圖像的特徵#2月16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2月4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2月4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2月5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2月6日#
  • 【谷一說】第三章 第三節 X線強度、X線質與X線量#2月13日#
    谷一說】第一章 第一節 人體解剖學基礎#2月1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二節 骨關節系統#2月2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2月4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2月4日#
  • 【谷一伴讀】第四章 第三節 數字圖像的處理#1月30日#
    【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1月8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1月9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1月10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1月11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1月12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 【谷一說】第二章 第三節 雷射學基礎知識#2月9日#
    基礎知識:第一章:【谷一說】第一章 第一節 人體解剖學基礎#2月1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二節 骨關節系統#2月2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2月3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2月4日#
  • 【谷一伴讀】第七章 第二節 CR與DR設備#2月14日#
    第三節 呼吸系統#1月8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1月9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1月10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1月11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1月12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1月13日#
  • 【谷一伴讀】第五章 第七節 脊柱區#2月8日#
    【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1月8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1月9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1月10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1月11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1月12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 【谷一伴讀】第四章 第一節 數字圖像的特徵#1月28日#
    【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1月8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四節 消化系統#1月9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五節 脈管系統#1月10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六節 泌尿與生殖系統#1月11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第七節 神經系統#1月12日#【谷一伴讀】第一章
  • 【谷一伴讀】第十三章 第二節 X線造影技術#3月23日#
    【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三節 雷射學基礎知識#1月18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四節 X線攝影基礎#1月19日#第三章:【谷一伴讀】第三章 第一節 X線的產生#1月20日#【谷一伴讀】第三章 第二節 X線的本質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月21日#【谷一伴讀】第三章
  • 【谷一伴讀】第十一章 第二節 雷射成像#3月13日#
    【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三節 雷射學基礎知識#1月18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四節 X線攝影基礎#1月19日#第三章:【谷一伴讀】第三章 第一節 X線的產生#1月20日#【谷一伴讀】第三章 第二節 X線的本質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月21日#【谷一伴讀】第三章
  • 【谷一說】第二章 第一節 物質結構#2月8日#
    只不過是換一種方式,在【谷一伴讀】的基礎上優化。第二章 第一節 物質結構1、物質由原子構成,每一個原子均由原子核及電子組成。2、主量子數n:原子核外的電子云是分層排布的,電子殼層可用主量子數表示。【谷一說】第一章 第一節 人體解剖學基礎#2月1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二節 骨關節系統#2月2日#【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
  • 【谷一伴讀】第十章 第二節 數字X線攝影成像原理#3月6日#
    【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三節 雷射學基礎知識#1月18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四節 X線攝影基礎#1月19日#第三章:【谷一伴讀】第三章 第一節 X線的產生#1月20日#【谷一伴讀】第三章 第二節 X線的本質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月21日#【谷一伴讀】第三章
  • 【谷一伴讀】第十二章 第一節 X線對比劑#3月19日#
    月17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三節 雷射學基礎知識#1月18日#【谷一伴讀】第二章 第四節 X線攝影基礎#1月19日#第三章:【谷一伴讀】第三章 第一節 X線的產生#1月20日#【谷一伴讀】第三章 第二節 X線的本質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月21日#
  • 【谷一說】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2月3日#
    只不過是換一種方式,在【谷一伴讀】的基礎上優化。第一章 第三節 呼吸系統1、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稱為下呼吸道。2、鼻淚管開口於下鼻道內前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