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節「簡訊轟炸」太煩人:第三方發簡訊 最便宜三分九一條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618」「雙11」「雙12」「雙旦購物節」……近幾年,五花八門的購物節越來越多,一度消失的「簡訊轟炸」也借著「網購營銷」的外衣捲土重來。

近期,多位市民向新京報反映,各家網店發來的簡訊數量太多、時間太集中,實在不堪其擾。記者調查發現,為了宣傳和推廣,不少網店商家會利用第三方服務向曾在自家消費過的顧客發送促銷簡訊。

有律師表示,這類簡訊本質上是一種無客戶授權、無法律根據的「無理騷擾」,大多通過三大運營商的106平臺發送,運營商應予以一定的限制,工信部門也應出臺相關規範。

「雙12」網購節期間,一名消費者收到的各種促銷簡訊。手機截圖

 促銷簡訊輪番轟炸 消費者不堪其擾

剛剛過去的「雙12」購物節,不少消費者收到了大量的商戶促銷信息,量大、發送時間段集中等特點,簡直成了「簡訊轟炸」,讓人不堪其擾。

一名市民向記者表示,她11月底就開始收到商家發送的「雙12」促銷信息,至12月12日當天,共收到至少85條促銷簡訊,其中一半以上是在12月9日至12月12日集中發送的。

這些促銷簡訊多具有一定格式:「【某某某店】雙12開搶!……詳情請點連結……回復T退訂」「【某某某店】今晚0點開搶!疊加200減25……戳……回復T退訂」……

「還好我的手機有簡訊騷擾攔截功能,要不然這小一百條簡訊這麼集中地發過來,我可受不了。」該市民說。

不僅是所謂購物節,在「雙11預熱」「雙11返場」「雙12預熱」「雙12返場」「商鋪店慶」等五花八門的特定時間段,「簡訊轟炸」也從不缺席。

「真的是非常討厭這種促銷簡訊,有時候回復退訂了還是會發,那麼多店鋪都發促銷簡訊,一個一個退訂也很費勁。而且,知道我的聯繫方式,沒經過我同意就發這種簡訊,不算侵犯隱私權嗎?」上述市民表示。

某第三方服務平臺提供的「簡訊營銷」服務詳情。網絡截圖

 商家委託第三方發送簡訊 最便宜三分九一條

從事網絡零售行業五年多的商家阿華(化名)告訴記者,自家店鋪購買了第三方服務,可以在各種節日發送促銷簡訊、在買家收到貨後發送求好評的簡訊。「這種服務類似一個第三方插件,可『瞄準』在店鋪購買過商品的顧客發送,因為只有購買過商品,才留有聯繫方式。」

代發簡訊的價格不盡相同,阿華使用的第三方平臺,一條簡訊的最低價格約為0.039元。

「其實,店鋪客服老能收到顧客的投訴,說不想再收到類似簡訊了。碰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都會先跟顧客道歉,說明一下情況,然後不再發了。」阿華說,靠簡訊拉來的顧客非常少,作為普通消費者,自己也覺得總收到這樣的「打擾」簡訊「不太好」,但作為商家,還是會進行相關的宣傳和推廣。

針對顧客提出的侵犯隱私權的擔憂,另一家店鋪客服表示,私自使用買家留下的手機號發送營銷簡訊,靠打擾顧客獲得所謂的關注度確實不好,但其他店鋪都這麼做,慢慢也就覺得沒啥了,「如果顧客找過來,我們會第一時間道歉,並承諾不再發送此類簡訊。」

為了探究阿華提到的第三方簡訊平臺,新京報記者登錄某網購平臺商家帳號,在賣家中心營銷中心界面,輸入「簡訊群發」「簡訊營銷」等關鍵詞,果然看到了近十種相關產品,其中就有阿華使用的產品,其介紹顯示,可提供「簡訊營銷」服務,「讓營銷簡訊飛起來」,包括「雙11」促銷、店鋪上新、聚划算通知、節日關懷、衝冠等。

就簡訊營銷服務一事,記者諮詢了該網購平臺官方,一名客服表示,官方未給商家提供類似的服務,「店鋪發簡訊這種情況,官方是核實不到的,是商家的自主行為。」

另一名客服告訴記者,不太了解商家版會提供第三方服務的情況,會記錄下來並交由相關部門進行進一步處理。「作為官方,我們肯定不支持這種情況,如果之後核實到有商家仍私自使用買家留下的手機號發送簡訊,一定會進行處理,之後也會在這類問題方面加大管控。」

中國移動向用戶提供的「簡訊炸彈」應急防護服務。手機截圖

電信運營商提供免費屏蔽服務

針對「簡訊轟炸」這一現象,中國聯通表示,可為用戶開通「簡訊沃盾」功能,免受1065和1069開頭號碼的「簡訊轟炸」。目前,該功能免費,但簡訊攔截只適用於服務開通當日至當晚12時,如想繼續開通,需再聯繫聯通客服人工協助。

「如果實在『不堪其擾』,用戶可編輯相關簡訊至12321,向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進行舉報。」該工作人員表示。

中國移動客服工作人員表示,用戶可以開通「簡訊炸彈」應急防護服務,根據自身需求免費開通1至7天的簡訊攔截服務。系統會將在防護有效期內對發往用戶的除手機號外所有埠類(包含埠、固話、國際號碼)簡訊進行全量攔截。

工作人員提醒,開通「簡訊炸彈」應急防護後,用戶無法收到相關驗證碼等必要簡訊,可能會對其他業務造成影響。「不過如果用戶是在相關店鋪留了個人信息,由店鋪方面發送簡訊,作為服務提供商,我們不會攔截像這種正常給用戶發送的簡訊。」

 專家

三大運營商應控制106平臺簡訊數量

 為什麼會出現「簡訊轟炸」的現象?

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學院法學系講師、黑龍江五洲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韓晉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使用106平臺群發簡訊的單位非常廣泛,群發簡訊息的時間和市場主體相對集中。

他介紹,106開頭的簡訊是基礎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網關簡訊,可通過中國移動、聯通和電信直接提供的簡訊埠與網際網路連接,實現對客戶的指定號碼進行簡訊批量發送和自定義發送。該平臺主要向商業企業、餐飲企業、旅遊、各類金融服務企業以及社會公共服務事業、機關單位開放。

「幾乎每一個有群發簡訊息需求的商業類市場主體都可以申請群發此類簡訊,目前大多數政府機關和提供公共服務的企事業單位也同樣在使用該平臺。」

此類的簡訊發送時間、市場主體也相對集中。「不同市場主體的群發廣告促銷類簡訊都集中在各大節日促銷期間,例如『雙11』『雙12』,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等,這樣就造成了我們普通人直接感受到的『簡訊轟炸』。」

韓晉指出,網絡購物節的「簡訊轟炸」,可能涉及幾個行為主體:消費者、商家(包括商業簡訊息服務提供者)、106平臺提供者(電信基礎運營商)、工信部(工信局)以及司法機關。

他認為,消費者有權利通過發送特定信息內容,拒絕接收此類營銷信息,「例如,我們經常看到有些簡訊明確告知『退訂』的方式。」店鋪商家,包括商業簡訊息服務提供者應該謹慎發布信息,且要保證消費者選擇拒絕接收信息的權利。

移動、聯通、電信三大基礎運營商,應對106平臺發布信息的數量進行控制,不能毫無約束地向手機用戶無限發送。

作為電信運營商、服務商的行政主管部門,工信部門應出臺相應行政法規,指定「良法」「良策」,規範電信運營商、服務商的市場經營行為。

司法機關應擔負起責任及時處理相關違法行為,對嚴重侵犯用戶使用手機功能的違法犯罪分子,應追究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

發送商業信息之前 需徵得用戶同意

那麼,「簡訊轟炸」應該由誰管?怎麼管?

韓晉認為,商業性簡訊息本質上是一種無客戶授權、無法律根據的「無理騷擾」。 「電信運營商和其他電信服務商與手機用戶是一種付費商業服務關係,手機用戶已經為使用無線通話、簡訊、上網流量付費了,電信運營商就無權強迫手機用戶被動接受廣告。」

今年8月,工信部就《通信簡訊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第三章第十六條指出,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或者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簡訊息或撥打商業性電話。用戶未明確同意的,視為拒絕。用戶同意後又明確表示拒絕接收的,應當停止。

「如該《規定》通過,我們可能會收到電信公司發來的徵求簡訊詢問『是否同意接收商業性簡訊息』,如果客戶明確表示同意,電信公司才可以向客戶發送;如果客戶不同意,電信公司就不能發送。這樣一來,客戶就可以從根源上避免受到『簡訊轟炸』。」

另一個問題是,顧客曾在店鋪消費,「主動」留下了聯繫方式,是否就是授權商家發送促銷簡訊?韓晉對此持反對態度。「消費者留電話是為了方便商家或快遞員聯繫,商家發促銷簡訊,就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告知,告訴消費者可能會針對這個號碼發送促銷簡訊、生日祝福、積分情況等。沒有明確告知,就不可以這麼做。」

有顧客認為,商戶私發簡訊還涉嫌侵犯隱私。因為民法典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不過韓晉認為,這一過程不涉及或輕微涉及侵犯隱私。「所謂『簡訊轟炸』,主要是許多不同店鋪短時間集中給某個消費主體發送促銷簡訊,這若干家店鋪是相對獨立的、不同的主體。如果平攤到單個商家,從幹擾的嚴重程度和發送信息的數量看,尚未達到侵犯隱私權的判斷標準。」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郭薇

編輯 張暢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購物節營銷 消費者頻遭簡訊轟炸
    該市民說,「真的是非常討厭這種商家發送的促銷簡訊,有的時候回復退訂也沒有用,還是會發。再說,那麼多店鋪都會給你發促銷簡訊,我怎麼能一個一個回復退訂回復得來。」 實際上,這樣的「簡訊轟炸」在若干年前就曾經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過。
  • 購物節營銷 消費者遭淘寶商家簡訊轟炸
    該市民說,「真的是非常討厭這種商家發送的促銷簡訊,有的時候回復退訂也沒有用,還是會發。再說,那麼多店鋪都會給你發促銷簡訊,我怎麼能一個一個回復退訂回復得來。」實際上,這樣的「簡訊轟炸」在若干年前就曾經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過。
  • 手機簡訊騷擾變種 "轟炸軟體"10分鐘發百餘驗證碼
    近日,北京市民張先生的手機遭遇了驗證碼簡訊「轟炸」,在未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10分鐘內就收到了百餘條不同網站的驗證碼簡訊。《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網友遭遇到了同樣情況。  網友「尹傑的2015」發微博稱,僅3分鐘內,他的手機便收到20多家網站的二維碼驗證信息。
  • 遭驗證簡訊「轟炸」 誰在搗鬼?
    專業人士建議,倘若遭遇簡訊轟炸騷擾,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機主通過下載專業安全軟體,開啟陌生人攔截或設置關鍵詞庫對其進行過濾攔截。文/廣州日報記者張丹羊奇怪:連收50餘條簡訊條條涉及驗證碼「太可怕了,什麼情況?接連收到這簡訊。」
  • 過年收到簡訊轟炸,小心銀行卡被偷空!
    年關將至,各種祝福、促銷簡訊接踵而至。如果你收到有關增值業務退訂購的簡訊,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最近,有一種通過簡訊轟炸盜刷網銀的新型詐騙手法特別流行,如果你稍不留神,銀行卡裡的錢就可能被洗劫一空。
  • 3萬條簡訊轟炸,整個人都崩潰了!
    百度上隨便一搜索,就能發現大量的所謂「簡訊轟炸機」,試用一下效果都還挺不錯,有的還搞出了升級加強版。那麼簡訊轟炸的原理是什麼呢?對網站來說又有哪些危害?簡訊轟炸又如何防止,簡訊接口如何保護?接下來讓作為同盾第一帥的小編我為你逐一道來。許多網站都依據手機號碼作為用戶身份的唯一ID,在用戶註冊、用戶身份二次校驗等場景,常常採用發送簡訊驗證碼的方式來校驗用戶的真實手機號碼。
  • 一個陌生電話引來百餘條簡訊「轟炸」
    原標題:一個陌生電話引來百餘條簡訊「轟炸」深圳新聞網訊 近日,家住寶安區萬豐街道的翟先生遇到了一件怪事。這天,他接到一通電話,接通後另一邊卻沒有聲音,翟先生掛斷電話將手機放一邊,在未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收到了百餘條各類網站的驗證簡訊。
  • 壹粉遇「呼死你」簡訊轟炸,一夜接1300多條簡訊,只能換號?
    一晚上收到1300多條垃圾簡訊什麼感覺?壹粉可樂4173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上 律師詢問到底該怎麼辦。壹粉說,自己在7月31日晚收到了1300多條簡訊,然後8月1日一早又在短時間內收到了幾百條簡訊。遭遇「呼死你」簡訊轟炸時,到底能做什麼?壹粉詢問了一圈之後感到有些無奈,「只能換個手機號了。」
  • 樓盤促銷簡訊日夜「疲勞轟炸」 機主一天接到幾十條
    請致電……」像這樣的樓盤促銷簡訊,網友「qinp的世界」一天能接到幾十條,不堪其擾的他氣憤地關機了事,「簡訊一條接一條,簡直要瘋了!」無獨有偶。市民張小姐稱,她也頻繁接到這個「××御府」樓盤的促銷簡訊,晚上好不容易睡著,卻被一條條樓盤簡訊吵醒,「我的手機號碼,開發商怎麼知道的?」  信箱塞滿來不及刪  記者也接到過這個樓盤的促銷簡訊。
  • 瀋陽大學生遭騷擾電話輪番轟炸,之前曾怒懟一條垃圾簡訊
    瀋陽大學生遭騷擾電話輪番轟炸,之前曾怒懟一條垃圾簡訊 最近,瀋陽工業大學的大一學生小高很是煩惱,從12月14日中午開始,他的手機每隔幾秒鐘便會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對方用了30個不同的號碼連續撥打,平均每隔10秒就打一次
  • 群裡發條求職信息引來刷單簡訊轟炸
    「我就在QQ群裡發過一次求職信息,刷單寫好評的簡訊就不停轟炸,一天近20條,號碼都不重樣,想屏蔽都難。」4月19日,家住奎文區東方星小區的劉女士向本報記者吐槽。高新公安分局民警表示,刷單詐騙案件屢屢發生,市民一定不要輕易相信。
  • 餘額不足遭到聯通簡訊轟炸 收四百條「提醒」
    幾乎每個人都收到過類似的發自運營商的提醒簡訊,但是每隔幾分鐘就被提醒一次的經歷有幾人體驗過?昨天,讀者張先生向本報反映,他的聯通186號碼從上周日凌晨起就不斷收到中國聯通10010發來的簡訊提醒,每隔幾分鐘就有一條,直到周一充值後「轟炸」才停止,初步統計多達400多條。聯通方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可能是用戶操作造成,也可能是系統識別問題,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可以致電更改提醒設置。
  • 網購差評遭「簡訊轟炸」 舉證成難題
    日前,北京市民趙先生手機上突然收到大量驗證碼簡訊,為了避免可能的風險,他選擇了第一時間聯繫銀行,將自己的銀行卡暫時凍結。從趙先生提供的手機截屏上可以看到,包括酒店、保險、銀行、運營商等在內的大量網站註冊驗證碼簡訊被發到手機上,「我從沒有註冊過這些網站,很多甚至以前都沒聽說過。」
  • 上周頭部現金貸、多家第三方支付接連被查,金融簡訊大...
    5月12日,至少4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內部員工被警方帶走,包括通聯、暢捷等知名機構。其中一家支付公司內部人士透露,此次被帶走的相關人員主要是為了配合線下風險商戶及供應商。「這應該都跟最近打擊的POS機營銷詐騙有關係。」一位支付行業部門總監透露。
  • 購物後又被騷擾簡訊轟炸了?你需要和多號保護個人信息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和多號最新資訊 > 正文 購物後又被騷擾簡訊轟炸了?多數詐騙簡訊的主要詐騙方式是「帳戶異常、失效、升級信息」又或者是「貨物退款」 「積分兌換」等信息。「剁手黨」最需警惕由於手機購物APP應用逐漸普及,喜歡網購的年輕人都會安裝淘寶、京東等手機客戶端。雖然導致上釣魚網址的消費者概率大大減少,但大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有不少是通過入侵正規網站完成的釣魚網站,製作也更加精良,乍看之下難分真偽。
  • 黃碩:終結簡訊轟炸滋擾,主動出擊是上策
    中國日報網評論員 黃碩短短一會兒工夫連收50餘條簡訊昨日,數位市民反映,在其沒有登錄網站操作的情況下,自己的手機接連收到莫名簡訊,甚至有人的手機震動到發燙。記者上網搜索並諮詢有關手機安全專家獲悉,原來或因為有人使用「簡訊轟炸」軟體,聚合一些正規網站的服務埠向機主發送大量註冊信息。專業人士建議,倘若遭遇簡訊轟炸騷擾,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機主通過下載專業安全軟體,開啟陌生人攔截或設置關鍵詞庫對其進行過濾攔截。
  • 實測90元催債神器「呼死你」,5分鐘發30次電話182條簡訊
    隨著惡意催債事件頻發,名為「呼死你」的軟體頻頻被媒體曝光。這些軟體利用網絡電話通訊技術進行信息轟炸,被許多網貸平臺及私人放貸者用於催債,可24小時不間斷地撥打欠債人的號碼。據了解,只需80-200元即可購買這種軟體,具體定價則與呼叫號碼的數量有關,一次性呼叫數越多,價格越貴。
  • 一條沒發出去的簡訊,竟讓他的手機被封號!簡訊內容是…
    每日經濟新聞獲授權轉載近日,家住廣州的李機超向他人發送了一條內容為「你好,請通過支付寶添加申請,向你傳達撤訴申請」的簡訊,因被移動運營商判定為垃圾簡訊,不僅沒有發送成功,手機號還被封停使用。李機超多次向中國移動客服反映,至今沒有得到合理回復。
  • 泰州有人販賣簡訊轟炸軟體獲刑
    在非本人操作情況下,手機短時間內收到很多來源不明的驗證碼或金融通知類的簡訊數百條,那可能是遭受了「簡訊轟炸」!近日,泰州市醫藥高新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出售簡訊轟炸軟體案,並作出宣判。2019年5月至7月件,被告人覃某某明知「風雷簡訊」是一款可以連續向固定對象發送垃圾簡訊程序的情況下,仍以營利為目的,通過網絡向23人售賣,非法獲利人民幣1258元。經鑑定,「風雷簡訊」程序未經授權調取多個政府網站簡訊接口,對外提供有償的雲呼功能。被告人秦某某歸案後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並向公安機關退出了贓款。
  • 女子莫名接到催款電話 拒絕後遭簡訊「轟炸」
    女子莫名接到催款電話 拒絕後竟遭簡訊「轟炸」專家提醒:安裝專業軟體及時查殺手機病毒「一整晚來了超過200條簡訊,都是一些平臺的註冊信息。」街坊曾女士報料,自己前幾天接到一個電話稱自己有欠款需要還,自己拒絕後對方就頻頻通過簡訊騷擾,平均每天都有上百條簡訊,至今未停止。困擾:一天收200條簡訊「一直到今天,騷擾簡訊都沒有停止過,正常的生活節奏都被打亂了。」據曾女士介紹,事情發生於12月12日晚上大概10時,自己接到一個電話,「他說讓我存2000塊錢到他的銀行卡裡,因為我欠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