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寶寶對於女性而言,可謂是又愛又難受,愛的是寶寶的降臨,給一家人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可寶媽們在生完寶寶後,出現頸肩腰背等各種疼痛,咳嗽打噴嚏漏尿,臟器脫垂,陰道鬆弛性生活不滿意等問題,給寶媽們帶來許多困擾。這些產後出現的問題,寶媽們都需要特別的護理且花很長的時間去修復,面對產後出現的各種變化,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怎樣才能更好的恢復寶媽們的身體呢?下面就來聽聽小梵的科普吧。
寶媽在產後會發生哪些變化?
骨盆的變化
關於產前骨盆的變化:懷孕4周後,身體開始分泌可以使韌帶鬆弛的荷爾蒙,使得關節部分變得柔軟,分娩的時候因為這些物質的作用,骨盆輪變得鬆弛,讓分娩變得容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醫生經常會聽到一些孕媽媽訴說大腿根部疼痛,腰痛等。
懷孕後期和分娩時恥骨聯合軟骨鬆弛,這時候鬆弛程度過大,也就是說恥骨連接軟骨發生損傷。會有明顯的自發痛和壓痛症狀。甚至不能步行的情況也有。這是因為恥骨聯合過度分離造成的。
現代女性,由於勞動量減少,交通工具發達,步行時間也越來越少。導致韌帶以及下半身,骨盆周圍的肌肉不發達,懷孕之後骨盆會變得過分鬆弛。剛分娩之後,骨盆會鬆弛到最大程度!骨盆輪變得不穩定。
腹部的變化
在孕期,漸漸變大的肚子是幸福的源泉。但到了產後,不少產後媽媽還是難以擺脫松垮的大肚子,這時的大肚子就成為負擔了。孕晚期,不斷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原本平行並列的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處的位置分開,腹直肌分開的間隙裡,多餘的贅肉在腹部堆積突起,出現了腹直肌分離,因此,很多女性產後肚子松垮下不去很可能是患了腹直肌分離。
腰背的變化
很多媽媽都會在產後遇到煩惱,好不容易恢復了身材,妊娠紋卻還是依舊存在。妊娠紋是懷孕期間出現在下腹部、臀部、胸部、背部或四肢近端,呈紫色或是紫紅色的條紋。據統計,大約70%-90%的孕媽媽在首次懷孕時,會出現妊娠紋。妊娠紋雖對身體健康沒有大的危害,但卻會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從而影響生活質量。
盆底的變化
孕前:最愛乾淨的小仙女,渾身自帶香氣。
產後:大笑或是咳嗽時居然會漏尿,總覺得身上有股異味,不敢出門,不敢社交,生完孩子後就要這樣與世隔絕了嗎?
妊娠和陰道分娩是盆底的兩大殺手,會給盆底帶來很大的損傷。妊娠時,逐漸長大的胎兒給盆底持續施壓;陰道分娩時,胎兒的娩出會給盆底造成極度的牽拉。盆底在經歷妊娠和陰道分娩後變得傷痕累累,盆底功能下降,就會出現尿失禁的症狀。
妊娠與分娩給女性身體帶來了上面這些扎心的變化,像是女人的一次「歷劫」,而產後康復幫助每一位產後媽媽在這場歷劫中涅槃重生,找回最佳狀態的自己。小梵溫馨提示:產後修復這次重生機會,生完孩子後的你可一定要緊緊抓住。
看完這些,是不是對產後修復有了更多的認識?產後修復項目越早做,恢復效果越好,寶媽們一定要做起來!這期乾貨就科普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