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上,深圳衛視的《宅人食堂》第二季第二期節目《節氣物語》開播,本期故事介紹了芝堰獨具特色的美食,以及引發共鳴的人物情感故事,輔以美妙的背景音樂和精緻的畫面,勾起了都市人對美食、對鄉村田園生活的嚮往。
《宅人食堂》是一檔由深圳衛視出品的美食生態紀錄片,它採用了微電影的拍攝風格,每集都由「人物、經歷、環境、製造、態度」五個部分組成完整「微電影劇情」,目前每周五晚21點25分播出。
本期播出的《節氣物語》在真實記錄的同時,整體風格走向溫暖人心的治癒系。自古以來,根據24節氣選擇相對應的食物,一直存在於中國人的智慧當中,人們順應節氣,享受著不同季節大自然帶來的饋贈。然而對於都市人來說,人們對於節氣的變化與美食的選擇,漸漸缺少關注和體會。
《節氣物語》的主人公是一對父女,父親因不願看到自己的孩子與鄉野的生活割裂,因此他決定帶上自己的女兒瑞瑞回到老家芝堰,體驗大自然所帶來的饋贈與樂趣。
「地處江南腹地,三面環山,是最講究時令的區域。」 節目從一開始就介紹了芝堰的地理氣候條件,接著將鏡頭對準芝堰村內的人和物。
「芝堰古時是嚴婺驛道上的重要一站,商貿活動頻繁,從明代起就形成了完整的村落格局……」隨著旁白的介紹和畫面的穿插,觀眾很容易就被芝堰的歷史和充滿江南小鎮風格的建築所吸引。
在這之後,關於美食的故事正式開始。根據節氣的不同,所介紹的美食也一直在變。特色農家菜青椒蝦皮、燻魚乾,午後點心水米糕、綠豆糕等普通卻又充滿生活氣息的美食被一一介紹。
節目中還以父女兩人到諸葛八卦村的一次出遊,詳細介紹了酥餅和紅糖麻花的做法,這個時候如果你仔細聽,還能聽到諸葛老街茶館裡傳出的鄉音。
民以食為天。四季變遷,食物以它特有的方式,連結著自然與人們。美食之外傳遞的是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比如節目中還介紹了芝堰村內上演端午大戲的情景。
晚飯之後,芝堰村的端午大戲即將上演,孩子們邁開輕快的腳步,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門,安靜的村中小道又熱鬧起來。村內的承顯堂內陸陸續續擠滿了人,幾乎全村人都來湊熱鬧。有人捧著飯碗感到祠堂聽戲,吃著茶點,聽聽鄉音……這種恬淡而溫暖的生活,一代又一代人的故鄉和情感,延續在這親切的面龐和熟悉的鄉食裡。
《節氣物語》預告片
《宅人食堂》第二季第二期《節氣物語》帶著情懷,以一對父女的第三視角切入,讓人們感受芝堰傳統文化與食物間的點滴曼妙。它可能有關情懷,讓你的思鄉之情,在這些家鄉的味道裡醞釀發酵。
作為蘭溪老鄉,你可能很想看看別人是怎麼看待我們的,雖然節目已經播出,但是現在仍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觀看,也許看完之後,你會更愛自己的家鄉!
記者:趙雁斌
編輯:王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