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堰傳統水米糕有了「國際範」 中外民俗古村碰撞創意無限

2020-12-20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8月19日訊 昨天的芝堰古村,中外民俗碰撞出靈感的火花,一場水米糕logo設計大賽,讓海外參與者與古村村民的心貼得更近。從這天起,芝堰水米糕有了由海外參與者設計的專屬國際範logo,這也是參與者們留給古村的珍貴禮物。即便當他們踏上歸途,遠隔重洋,這個見證了中外友誼交融、中外民俗碰撞的logo,將像海外參與者與金華人民的情誼一般,長長久久,把芝堰的傳統美食,把金華古村落,把「金華故事」帶往全世界。

  芝堰水米糕融入國際元素

  水米糕是芝堰的一絕,顏色雪白,鬆軟香甜,從來到古村的第一天起,不少海外參與者就愛上了這道甜蜜的美食,稱讚其能感受到媽媽的味道。品嘗水米糕,學做水米糕,最讓參與者驚喜的是,他們將有機會打造芝堰水米糕的專屬logo,把這樣他們最愛的傳統美食推介給海內外的遊客。

  因此當得知活動期間將舉辦水米糕logo設計大賽的消息,德國姑娘卡羅利妮便積極響應。她曾作為教練,帶隊參加過國際性的創新大賽,並取得過不俗成績。這回能在金華的古村落,與那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同臺比拼,必將碰撞出更多火花。她的這個想法一經提出,當即獲得同住家的印度參與者誼善一和曼格斯的支持,三個夥伴組成一個設計小組,每當一天的活動結束,便窩在房間裡探討、設計,有時甚至忙碌到深夜。

  功夫不負有心人。比賽當天,當他們設計的logo現場亮相時,驚豔全場。三個夥伴設計的是一個圓形標誌,看上去相當洋氣,圓形,代表的也是水米糕的形狀。當然,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圓,參與者頗具創意地用水米糕的中英文交叉放置的方式,組成外圍形狀。誼善一說,他們設計這個logo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將水米糕名揚海內外,因此特別搭配了中英文,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一眼知道這樣美食的名字,並留下深刻印象。標誌的中間,放置了「芝堰」兩個大字,同樣是中英文相配合。「我們把這個最重要的位置留給芝堰,不僅僅因為這是芝堰的水米糕,這些天的體驗,我們已經深切感受到她的美麗和溫暖,希望能通過這個標誌,讓更多人知道這個令人沉醉的金華古村落」。

  中外交融的創意設計,也令這個logo不負眾望摘得頭名。當他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住家阿姨時,誼善一特別說了一句話,「我們的這個冠軍是為你而得」。雖然彼此間相處的時間還不到兩周,他們已經都想為對方做得多些,再多些……

  中外民俗在古村舞臺碰撞

  當然,其他參與水米糕logo設計大賽的海外參與者,所帶來的作品同樣各有特色。瑞士小夥麥可設計的logo透著濃濃暖意,標誌中,是一個和藹慈祥的婦女,手捧水米糕的形象。小夥平日裡喜歡拿著相機到處記錄「金華故事」,在村中偶然拍到一張一位老奶奶手捧茶葉的照片,讓其迸發靈感。他認為,logo不僅要體現水米糕的特色,也不能忘卻那些辛辛苦苦製作水米糕的古村村民,尤其是那些見到他們始終一臉微笑的阿姨、奶奶們,就是水米糕的最佳代言人。不管是誰看到這樣的標誌,相信都會產生親近感。

  其實麥可在設計這個標誌前,還曾設計出太極圖等多個版本,趁著做任務的間隙就在沙龍區寫寫畫畫,十分認真。雖然最終獲得的是優勝獎,但小夥依舊很開心,他想借這個logo表達對住家阿姨的感謝,對芝堰的愛,對金華的愛,正是他們所給予的溫暖,才令其能迸發出如此溫暖的創意。

  「海外名校」項目外籍顧問馬小龍,作為評委參與到活動中。在他看來,這些logo中,很多都融入了中國,尤其是芝堰當地元素,可見海外參與者通過活動有了很多收穫,而他們所帶來的國際元素,也為logo增添了創意。希望通過這些參與者所設計的logo,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芝堰的水米糕。

  評委中,還有來自水米糕經營戶的村民代表。已經做了五六年水米糕生意的鄧維仙說,這麼多海外參與者來到芝堰古村,已經給了他們很大驚喜,沒想到還幫他們設計了這麼多有創意的標誌。今後,他們就能用上如此有國際範的專屬標誌,這是參與者們留給古村的珍貴禮物,見證彼此間的友誼長長久久。

  民間外交有了實質性成果

  當天,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吳飛也專程來到芝堰古村,為海外參與者鼓勁。吳飛表示,海外參與者設計的logo簡潔化、生活化,尤其是運用了筷子等中國元素,令人印象深刻。此次水米糕logo設計大賽的開展,也有助於參與者們提升參與感與榮譽感,真正去了解一樣產品,一種文化。

  市外僑辦主任章宏告訴記者:「我們有一個說法,海外學子來了就不曾離開,今天的『賽事』也正體現了這一點。」用學子的眼光描繪傳統的鄉村水米糕,使水米糕融入國際元素,使推進芝堰村走向世界有了載體和業態,也為村民創業致富盡了一份微薄之力。「但願我們芝堰的水米糕也會伴隨學子們的足跡,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深圳衛視用了40分鐘來講金華美食, 這次芝堰是主角
    《節氣物語》的主人公是一對父女,父親因不願看到自己的孩子與鄉野的生活割裂,因此他決定帶上自己的女兒瑞瑞回到老家芝堰,體驗大自然所帶來的饋贈與樂趣。節目從一開始就介紹了芝堰的地理氣候條件,接著將鏡頭對準芝堰村內的人和物。  「芝堰古時是嚴婺驛道上的重要一站,商貿活動頻繁,從明代起就形成了完整的村落格局……」隨著旁白的介紹和畫面的穿插,觀眾很容易就被芝堰的歷史和充滿江南小鎮風格的建築所吸引。
  • 國慶中秋寺平古村民俗活動豐富多彩
    國慶中秋寺平古村民俗活動豐富多彩
  • 國慶去哪兒 來寶華山一天看遍中外民俗
    寶華山舉辦第三屆國際民俗文化節現場10月1日-11月15日,寶華山將舉辦第三屆國際民俗文化節,來自斯裡蘭卡、蘇格蘭、哈薩剋期坦、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民俗藝人齊聚寶華山千華古村,與中國非遺大師、民俗傳承人共同演繹精彩民俗。
  • 中外嘉賓走進丹稜幸福古村 看見歷史村鎮未來的模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6月12日下午,出席「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的國內外嘉賓走進丹稜幸福古村,感受傳統古村落的獨特魅力。幸福是什麼模樣,在幸福古村,或許便能找到答案。走進這座依山而建,臨溪而立的古村,只見土牆青瓦的川西民居院落散布其中,錯落有致。溪流靜靜淌過山村,淌過小石板,淌過青牛尾巴,有老水車咿咿呀呀……田間農人耕作的身影,幕幕都是曾眷戀的故鄉風景……「美,真的太美了。」
  • 眉山丹稜·幸福古村,擁抱新可能
    幸福村子的選址,暗合了中國傳統地理科學,秉承了中國的風水學說——龍、穴、砂、水、向。坊間精通五行的易經大師曾雲遊於此,驚嘆道:文昌木運長盛,四綠駐此不離。
  • 河北大學成功舉辦「國際文化創意周」活動
    「國際文化創意周」作為河北大學中央蘭開夏傳媒與創意學院的特色文化交流活動,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在本次活動中,20多位來自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的師生到訪河北大學,與河北大學師生一起觀賞中國傳統戲曲表演,參觀傳統建築園林與古典家具展覽,訪問保定美術中學和保定一中。雙方學生聯合組成的創意小組還完成了不同的創意項目,做了精彩的項目成果展示。
  • 中外插畫家:加強中國插畫與世界的聯繫
    俄羅斯功勳畫家安娜斯塔西亞·阿爾黑波娃,2014年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得主、巴西插畫家羅傑·米羅,4次入圍博洛尼亞插畫展的德國插畫家索尼婭·達諾夫斯基,與3位頗具影響力的中國插畫家梁培龍、劉洵和於虹呈,圍繞「新意象下的傳統故事」「插畫與童年敘事」「童書裡的美學傳統」等話題,就插畫創作的思潮、理念、出版環境、未來發展展開了深入交流。
  • 海月社區舉行手工花團扇製作 中外小朋友一起動手創意無限
    近日,海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片歡聲笑語,數十名中外小朋友齊聚一堂,認真在做花團扇。為創造更加和諧美好的居民文化生活、打造國際化街區奠定堅實的基礎,海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心靈手巧創意無限」手工花團扇製作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外國小朋友一起參與製作,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製作屬於自己的團扇,中外小朋友一起製作分享
  • 想探秘古村,掃一下,就這麼簡單,30個焦作古村配導遊了
    近日,走進焦作市的古村,你會發現一種新的、自助式的、免費的導遊講解服務,它就在微信語音導遊,只要掃一下古村落的二維碼,既有語音又有文字,真的是太方便了!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優秀遺產。
  • 傳統大米糕的做法,步驟簡單,做出的米糕軟糯有嚼勁,很好吃!
    導語:傳統大米糕的做法,步驟簡單,做出的米糕軟糯有嚼勁,很好吃!談起稻米,堅信大部分人想到的是蒸大米飯,米飯是人們的平時正餐之一,所以說稻米也是家中總會備著的一種食物,但實際上要告知大伙兒的是稻米不只是能夠 做大米糕,可以歷經烹製製成各式各樣的小吃美食,此次要共享給大伙兒的就是用稻米製成的點心,用1碗稻米再加小半碗水便能夠 做,簡易便捷,並且這款點心的製作不用電烤箱也不用淋油,僅是上鍋一蒸便可享受,香甜軟糯也有韌勁
  • 狀元故裡走一走,古村裡面慢悠遊
    大賽共評選出10條精品旅遊線路及10條優秀旅遊線路,本次推薦樂清狀元故裡、千年古村民俗文化體驗二日遊線路。 其院中還立有一石碑,稱為「聖旨」碑;左邊迴廊為「不負軒」,右邊迴廊為書齋「不欺室」。紀念館後面建有御史橋和梅園,環境優美。隨後漫步遊覽梅溪草堂,這裡重現了當年王十朋讀書、育人、會友、起居的場景。梅溪草堂積極挖掘和闡發中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每到寒暑假或者周末,梅溪草堂就會成為眾多孩子們研學的好去處。
  • 五一遊丹稜幸福古村 看四川最美古村落「煥新顏」
    據悉,2019年,幸福古村被列入眉山「新八景」旅遊景點後,丹稜縣迅速啟動「幸福谷人文旅遊度假區」項目,對幸福古村進行擴容提質,該項工作於2019年11月啟動,以幸福原鄉為核心,包括歸鄉遊步道改擴建項目、民宿改造項目、景觀節點打造、夜景燈光亮化、鄉村博物館等項目,著力建立「山、水、林、田、路」立體的傳統村落體系,實現古村「活化」。
  • 海潮文藝丨中韓傳統文化在舟山的一次國際範碰撞
    這是一場具有國際範的藝術展。  李炳權  韓國著名陶藝家、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River Falls分校特邀教授,他的作品兼顧實用與視覺之美,別具風格,獲得國際藝術界的認可,獲得東北亞三國國際藝術節一等獎等多個國際藝術獎項
  • 黃土高原上有個水蓮古村
    地處陝西渭南的水蓮古村,是一個古老與現代、現實與夢想、農耕與遊牧等文明交織的地方。水蓮古村一村跨兩縣,洛水東是澄城,洛水西是白水。洛水是其中軸線,方山古塞與南山寶珠相互對峙又統一。「方山古塞」為著名歷史學家史念海先生認定的戰國遺蹟;被稱為「寶珠」的南山上林木鬱鬱蔥蔥。水蓮古村有兩個火車站,圍繞村子,有西延、西神和包西三條鐵路,以及洛河、史家河、麻子溝河、敬水渠河、葦子溝河、田家河6條河流纏繞。
  • 米糕蒸不蓬鬆的原因是什麼?製作米糕的材料有哪些
    米糕,一提及米糕一詞,相信很多人都會頓時沉浸於米高的香糯可口,米糕更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吃到米糕,幸福之感便會油然而生。但是蒸米糕又有其獨到的技巧,米糕蒸不蓬鬆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最重要的是,已經做好的胚在蒸的過程中千萬不能被水浸到,一旦被水浸到,做出來的米糕不僅不蓬鬆粘牙齒而且口感還不好二、製作米糕的材料有哪些米糕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是中國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
  • 暢遊古道驛站 賞釣 芝溪魚群 天文望月訪嫦娥 絕技表演現古村,一票搞定!
    曾經的古婺州與嚴洲的重要驛站水文化、驛文化的基因一開始就融入這座江南古村落的血脈中始建於宋代,明、清時期出現客棧、雜貨等商業建築迄今已有850餘年芝堰,舊名芝溪、芝水因溪澗山巒多有靈芝生長,故名發源於建德馬目溪,匯流入甘溪古時此間曾築有小堰以灌田
  • 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傳統+現代」塑造文化新體驗
    中秋佳節期間秋色嘉年華吸引5萬人次遊客前來觀光,一眾粵菜師傅齊聚大顯身手,國慶假期花海怒放惹如織遊人到來觀賞……在以大旗頭古村為核心的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文旅集聚的效應正在顯現。 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是樂平鎮「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的「兩片」之一。這一片區以廣府文化為主題,面積達6.81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