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嶺南風物山水明秀,滋長廣府文脈;粵韻田園勝境仙鄉,塗繪生態底色。這裡是三水區樂平鎮。
從「農業樂平」到「工業樂平」,來到今天的「城市樂平」,經歷幾度轉型,樂平城與鄉從二元分割到走向融合發展。
如今,樂平以「聯城訣」為思路,高標準規劃「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鄉村振興示範區。
一軸聯城,禮運大同,樂平鄉村振興開啟新篇章,城市、產業、人才、文化互動融合繪出未來都市型理想小鎮新藍圖。
10月21日起,暢享樂平推出「一軸聯城,禮運大同」系列專欄,解碼城鄉融合推進鄉村振興的樂平探索。
秋日樂平,盛事不斷。中秋佳節期間秋色嘉年華吸引5萬人次遊客前來觀光,一眾粵菜師傅齊聚大顯身手,國慶假期花海怒放惹如織遊人到來觀賞……在以大旗頭古村為核心的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文旅集聚的效應正在顯現。
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是樂平鎮「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的「兩片」之一。這一片區以廣府文化為主題,面積達6.81平方公裡。片區依託大旗頭村古村為核心,輻射聯動周邊7個自然村,引入第三方資本,總投資23億元打造廣府綠野仙蹤、翠堤春曉園、嶺南名宿、嶺南美食薈、粵韻田園綜合體等項目。
從廣府印象小鎮到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圍繞廣府文脈,傳統古村落、傳統文化風俗走上活化之路,在文旅產業的加持下,「傳統+現代」正在塑造出廣府文化的新體驗。
大旗頭古村,榕樹下文塔旁是粵劇發燒友們一展才藝的最佳場所。
傳統文化為片區注入靈魂
「鑊耳山牆一望收,三間兩廊筆塔樓。筆墨紙硯格局特,雙榕掛月水長流。」當地流傳的一首詩,將傳統廣府古村落的建築特色與格局生動呈現。
大旗頭村古建築群由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是粵中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經歷百年風雨,大旗頭村古建築群依然保存完好。
古建築群連片而立,布局完整,民居、祠堂、家廟、第府、文塔、曬坪、廣場、池塘兼備;每家每戶都採用硬山頂鑊耳式封火山牆,屋內布局為廣東民居典型「三間兩廊」式結構,放眼望去,布局協調,風格統一。
因其建築格局保留完好,2000年以來,大旗頭村先後獲評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廣東第一村」。
如今,作為「兩片」之一廣府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區、「四段」中廣府段的核心部位,大旗頭古村在樂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有重要的示範性作用。
這種示範作用正輻射帶動周邊村落連片振興。在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內,包括了3個村委會8條自然村,即新旗村委會的大旗頭、河南、新村,樂平村委會的水西、蚺蛇,華 村委會的尹邊、良崗頭和米 。這裡除了大旗頭古村,還有蚺蛇村炮樓遺址,華 興公盧書舍和松桂書舍、尹邊村曾氏宗祠等古建築。它們共同構成了經典嶺南聚落的圖景。
水脈孕育文脈,片區內古村依水而建,嶺南水鄉格局是歷史對樂平的惠贈。而文脈為古村注入靈魂,以廣府文化為根,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找到了活化發展的著力點,從這一基礎出發,片區的文化價值正在延伸呈現。
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是24節點分布最密集的區域。
文旅產業煥發片區活力
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同時是24節點分布最密集的區域。根據規劃,廣府綠野仙蹤、翠堤春曉園、嶺南名宿、大旗頭古屋群、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粵韻花海、嶺南美食薈、南粵古驛道水航線、儒家天下文化公園等17個節點分布在示範區內。
密集的節點反映了當地發展現代文旅產業的價值。片區依託大旗頭村古建築資源,樂平鎮與本味文化與藍城集團籤約,投資20億元打造「廣府文化體驗基地」升級版,含廣府綠野仙蹤、翠堤春曉園、嶺南名宿、嶺南美食薈、大旗頭容園等項目,集聚人氣、帶旺產業,輻射周邊鄉村發展。
據了解,藍城本味項目將以文化為突破口,項目在修補舊建築的基礎上發展精品民宿、藍城農產品、特色小食、民間藝術等新業態,搭建文化藝術展示及科研的平臺。
其中,「嶺南名宿」將通過活化提升新旗村轄區的大旗頭古村落,打造集文化創意、藝術家工作室、民宿、特色美食等功能於一體的古人文景區。「嶺南美食薈」則將打造一個集特色美食、觀光、休閒、特色民宿於一體,建築與水景相結合,體驗嶺南鄉土風情和嶺南美食文化的旅遊街區。
片區保留的豐富傳統文化資源,是現代文旅項目進入的理由。而植入新的文旅業態,則可補足古村落旅遊服務配套設施,打開文化旅遊市場,為村居提供新的產業平臺。如此,片區亦將迎來鄉村發展的新一波高潮,並助力三水區鄉村振興中部古村落群片區建設。
未來,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承載著提升樂平城市價值,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發揚特色廣府文化的重要使命。以嶺南水鄉古村為基底,以項目為王,資金、產業、項目、人才、文化將加快向片區各鄉村延伸,豐富鄉村產業發展內涵,並帶動村民就業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