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嫄農莊舉辦「龍抬頭 爭上遊」傳統農耕文化體驗遊

2020-12-22 楊凌現代農莊集群

二月二,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我國民間稱為「龍頭節」,又名「春龍節」「春耕節」「農事節」,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

3月18日,以「體驗傳統民俗 共享舌尖楊凌」為主題的「龍抬頭 爭上遊」傳統農耕文化體驗遊在聖嫄農莊舉辦。楊凌示範區農業局副局長李冠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樊志民、楊陵區文化館館長張明周、楊陵民俗民間文化研究會會長左文革、揉谷鎮人民政府副鎮長韓戰峰等領導同志出席活動。

楊陵民俗民間文化研究會會長左文革主持本次活動。

隨著熱烈激昂的鑼鼓表演,活動開始。首先由楊凌聖嫄農莊莊主石歲虎、楊陵民俗民間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安讓、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樊志民、楊凌示範區農業局副局長李冠明對姜嫄聖母進行上香、祭酒、誦讀祭文等祭拜活動,祈求豐收。

本次活動由楊凌現代休閒農業產業聯盟主辦,楊凌示範區農業局、展覽局、楊陵區農業局、農業園區辦、文化體育旅遊局、揉谷鎮人民政府協辦,楊凌聖嫄農莊承辦。

祭祀活動結束後著名秦腔演員譚敏、賈青表演了眉戶《十二把鐮刀》等精彩節目,著名口技表演藝術家李陽表演的口技、示範區旗袍協會表演的時裝秀、男聲獨唱《歡聚一堂》、女生獨唱《母親》等文藝節目把活動推向高潮,楊陵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家木偶戲也進行了現場表演,現場氣氛歡快熱烈,喜慶祥和。看完節目,現場的觀眾和遊客參與了體驗遊。

相關焦點

  • 遊田園·逛農莊~楊凌特色農莊慶豐收活動出爐!
    這裡有風車、木屋、花海、草地、繁星、燒烤,是人們夢想中的樂園,是將心降落的港灣,給你帶來別樣法式度假體驗……3.聖嫄農莊聖嫄農莊也稱「迷你精緻農園」,位於揉谷產業路農園三路,在農民豐收節前後,將以「咥美食,看大戲」為主題,舉辦農產品初加工展示及品嘗、傳統農耕文化展示、鑼鼓歌舞表演、殺豬宰羊慶豐收等系列活動,屆時,遊客可以來這裡品新鮮果蔬、咥白面饅頭、吃豆花泡饃 、做油潑辣子、點滷水豆腐 、看秦腔大戲 、觀看「聖嫄風情」文藝晚會和醉美農科城」歌舞聯歡會等活動。
  • 臨夏慈王農莊 金色田園裡體驗農耕文化
    慈王農莊金色田園裡體驗農耕文化航拍慈王農莊當你走進折橋村,品嘗了農家樂美食,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後,是不是有了活動筋骨的想法?在慈王農莊的金色田園,你可以「認領」一塊菜地,種你喜歡的蔬菜,體驗農耕的快樂,享受成熟的過程,收穫「蔬菜滿籃」的成就感。
  • 楊凌一個個不同風格的田園農莊 將成為眾人嚮往之地
    兩天的行程先後參觀了,楊凌中來種植專業合作社、錦田農莊,旺豐園 、快活林農莊、聖嫄農莊、花溪園等十幾個農業莊園。一個個風格各異的農莊,讓人對農業產生了完全不一樣的印象。對楊凌有了新認識。感受到楊凌現代農莊集群的魅力!一座座經營規模化、產業多元化、分工專業化、管理現代化的農業莊園,正在楊凌這片沃土上蔚然興起。
  • 捏泥巴,做柴火飯,東莞撒野農莊研學夏令營讓萌娃學習農耕文化
    ,在陶藝館捏泥巴,在清涼的捕魚池裡撒歡,在古色古香的灶文化館裡製作柴火飯,在歡呼聲、尖叫聲與戲水聲中盡情「撒野」,在研學中受到教育,體驗著研學帶來的成長快樂。來自各大城市的小營員們年齡都在8至12歲之間,夏令營採用「拓展訓練+農耕體驗+生態科普研學」的特色課程安排,讓軍事拓展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為小營員提供軍旅生活體驗,讓小朋友學習中國的傳統農耕文化,參加各種農藝活動。
  • 體驗農耕勞作,享受收穫快樂 ,孩子玩嗨啦~~
    「我們的節日:七夕」農耕文化體驗活動在紫藤花農莊開展。50多名小朋友及家長參加活動,一同感受傳統農耕文化的魅力。,工作人員帶領小朋友及家長先後參觀了文化長廊、百草園、釀酒基地和賞祭酒儀式,讓小朋友們了解和感受厚重的農耕傳統文化,感知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 親子體驗之旅—多利·桃花源,體驗傳統文化魅力,感受傳統文化
    現代農耕自然體驗,感受科技對傳統行業的改變。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團隊協作、 挑戰自我、在競爭與合作中感受團隊的力量。午餐所用到的食材全部來自於農莊內種植的有機蔬菜、營養健康,鮮食可見,刺激你的味蕾,滿足你的美食慾望。基地介紹場地建設有以色列進口滴灌技術展覽館,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灌溉技術之一。如今,全世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採用此種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農耕技術。
  • 蘇州親子遊好去處,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江南水鄉,門票免費!
    國慶放假期間去了一趟位於張家港的蘇州江南農耕文化園,這裡是一處人工建造的江南水鄉,主要以休閒農莊、農耕為主題,展現了江南水鄉自然風光及悠閒的農耕歲月。在這裡不僅可以觀賞到江南田園風光,還可以感受到江南農耕文化,比較適合親子遊,對於小孩子了解中國農耕文化、農耕歷史、增長見識,比較有幫助。
  • 傳承農耕文化 貴安開心農場體驗實踐活動考察
    2019年10月20日,福建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晃、副秘書長吳選興、點閱助學服務中心主任朱有杯、理事趙輝達等人在貴安開心農場黨支部書記張連進的陪同下參觀調研了開心農場推廣傳承農耕文化的特色項目。
  • 二月二龍抬頭節日的來歷、傳統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二月二龍抬頭節日的來歷、傳統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時間:2020-02-23 20: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節日的來歷、傳統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 共享春日好時光 長沙周邊星級農莊邀您來踏春
    農莊負責人王仲林發出熱情邀請。帶寶寶出遊,「大手牽小手」,哪裡才是適合的親子遊熱門地?瀏陽市淳口鎮華盛山莊端來了「套餐」。「春茶進入最佳採摘時節,農莊推出了以茶海觀光、採茶做茶、茶藝表演等為載體的農耕體驗活動,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來體驗,一起採春茶。」 記者在華盛山莊看到,一畦一畦茶樹沐浴在陽光下,片片新葉「探頭探腦」,泛著綠油油的光澤。
  • 東源義合鎮舉辦「稻田文化節」 展示傳統農耕文化
    近日,東源縣義合鎮陽光綠源農場舉辦了當地第四屆稻田文化節現場熱鬧的割稻比賽、精彩的歌舞祭祀表演……呈現出一種新田園主義生活方式讓嚮往田園的都市人感受到了田園生活的快樂。 活動當天,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來自珠三角等城市以及河源本地的遊客們開始投入到緊張激烈的親子割稻比賽中。
  • 「賀春啟泰」四聯美發舉辦「龍抬頭」美發文化節
    「賀春啟泰」四聯美發舉辦「龍抬頭」美發文化節暨北京美發博物館推介活動農曆的「二月二」,民間自古即有二月二理髮求吉祥平安的傳統。今年的二月二,北京天街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老字號企業「四聯美發」,舉辦了「賀春啟泰——四聯『龍抬頭』美發文化節暨北京美發博物館推介」活動。
  • 二月初二「龍抬頭」 小孩理髮保健康
    農曆二月初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所以把這一天叫做「龍抬頭」,有幾種不同的來歷。一種說法認為:因為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到了二月初二前後,逐漸從冬眠中甦醒、開始活動,所以這裡的「龍」是在蛇、蚯蚓等動物的基礎上,由古人想像加工出來的;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春回大地之後,老百姓也盼望「龍」能夠鎮住一切蠍子、蜈蚣等等有害的毒蟲。另外,「龍抬頭」還與中國古代天文學有關,傳說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的地平線上會升起「龍角星」,所以稱為龍抬頭。
  • 馬尾旅遊|農耕研學+田間文化,琅岐這家農莊很特別!
    田間 「種」文化 孩童研學歡樂多 水果採摘節、公益直播、農民豐收節、農耕研學,一個個精彩的活動被翁官修「請」進農莊。特別是農耕研學,成為孩童的第二學堂。
  • 甜甜的懷化·夏避暑|這裡有全市最適合周邊遊的休閒農莊…_都市...
    山莊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服務熱情,面向廣大工薪階層、學生團體,讓您以超值價格充分享受星級農莊服務,並親身體驗低碳生活、生態文明。是家庭度假休閒、回歸自然的絕佳去處,也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舉辦小型集體活動的理想場所。
  • 二月二龍抬頭,為何二月二適合剪頭,這天傳統節日有何寓意和習俗
    明天就是農曆的二月二了,是個我們老古人流傳下來的好日子,有諺語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也有諺語說「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這期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個陪伴我們走過一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二月二」
  • 「多功能漁文化體驗園」-杭州漁塘灣生態農莊是如何規劃設計的?
    項目定位 利用規劃區內大面積水域,重點發展以魚產業鏈、果蔬種植為主的現代休閒農業,融入傳統加作坊的理念,以展現 「漁莊、漁樂、漁宿 」特色為主,打造傳統與現代相結合,集休閒垂釣、特色種養、風味餐飲、生態養老、創意民宿、科普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漁文化體驗園。
  • 樂享農耕 | 臨夏市京師幼學幼兒園師生家長在慈王農莊摘白菜拔蘿蔔
    樂享農耕 | 臨夏市京師幼學幼兒園師生家長在慈王農莊摘白菜拔蘿蔔 2020-11-09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閒雅致的涼州卓爾雅農莊
    一個農莊,不僅是幾條路幾座房子更是一種生活,一段記憶傳統農莊是農耕文明的精髓和中華民族的根基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園區內建有農事體驗專區、感恩農場以「文化為魂 、生態為根」的標準打造建設整個園區 讓每一個角落都:可覽、可遊、可觀
  • 通州親子活動好去處,體驗農事樂趣 品味農耕文化
    親子農場為孩子們搭建了體驗農耕的平臺。日前,記者在永樂店鎮西河村的寶寶來野親子農莊看到,農莊的工作人員正在蔬菜田裡給小朋友講解如何用耬車進行玉米播種。據了解,該農場以「親子農耕教育」為核心,圍繞「學在田野、玩在鄉野、開發野趣等與親子旅遊家庭之間建立一座自然,健康的成長體驗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