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丨梁琦教授:打造「工業文化」新名片, 推動廣府文化出新出彩

2020-12-17 MBA中國網

《關於推動廣府文化出新出彩的提案》是2020年廣東省政協主席會議督辦的重點提案。南方日報近日就如何推動廣府文化出新出彩採訪了省政協委員、省政府參事、我院梁琦教授。梁琦教授指出,需要著力打造工業文化,推動廣府文化出新出彩。金羊網、搜狐網、網易號、東方財富網等主流媒體都轉載了此採訪內容。

梁琦教授首先提出「打造工業文化」的新理念。她指出,在廣府文化的研究領域中,應有「工業文化」的一席之地。「從廣州港推動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到改革開放後舉世矚目的『世界工廠』,到加入WTO後中國製造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再到開創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先河, 這一切都離不開珠三角這片熱土。」梁琦教授認為,通過打造廣府工業文化,將廣州塑造成中國第一個現代意義的城市、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和中國近代產業工人的誕生地之一,具有重要意義她建議拓展工業旅遊領域,在高校增設工業文化研究學科,在省內重要的學術刊物設立工業文化專欄及有關單位設立工業文化研究項目,打造廣府工業文化新名片。

目前,梁琦教授向相關部門提出了「關於大力提倡工業文化研究的建議」。她與其他政協委員們所提出的專業意見建議,將梳理匯總,送到提案辦理單位,納入辦理落實議程,為打好「文化牌」提供決策參考。

教授簡介

梁琦,經濟學博士(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南京大學)。曾在英國EXETER大學學習經濟學(該校經濟學為全英五星級)。現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產業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中山大學產業組織與管理(產業經濟)博士點負責人,中山大學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協調人,中山大學國際商務專業負責人。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國家留學基金評委,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國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管理科學部和地球科學部(地理學科)兩部),國家教育部部級獎「蒲山世界經濟學優秀論文獎」評獎專家團成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空間經濟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城市與區域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低碳專家庫專家,中國低碳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低碳發展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產業轉移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經信委)。任第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在《中國社會科學》(中文版、英文版)《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學學報》《經濟學季刊》等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全文轉摘數十篇;在商務印書館、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教材、譯著、合著30餘部,累計被引用4606次,其中專著《產業集聚論》(商務印書館)被引用2026次(根據「讀秀學術搜索」檢索);《國際結算》(高等教育出版社)連續十五年被評為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空間經濟學在中國的理論與實踐」首席專家,亦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主持國家科技部軟科學重點項目、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國家認監委等部委項目,以及江蘇省、廣東省等省級重大招標課題等。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三次獲中國國際經貿領域最高學術研究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當屆的最高等級),二次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獲南京大學、南京市及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世界經濟學會蒲山獎,亦獲南京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山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曾獲「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廣東省首屆『粵木棉』杯獎」「中山大學巾幗標兵」等稱號。提案曾獲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獎。

來源:校友及公共事務辦公室

撰稿/整理:柯建傑

編審:梁琦

責任編輯:羅萍

初審:陳融融

審核:周晶

審核發布:謝曼華

歡迎投稿

bspr@mail.sysu.edu.cn

相關焦點

  • 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專題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183場)
    歡迎出席廣州市政府舉辦的第183場新聞發布會,今天新聞發布會聚焦的主題是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的發布會也是舉辦系列主題活動的第3場新聞發布會。前兩場發布會上出席了6個區,今天是4個區,還有1個區接下來將舉辦發布活動。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特別來到廣州,對廣州提出了老城市、新活力,推進四個出新出彩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
  • 廣言|文化廣州,何以出新出彩?
    五年來,廣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紮實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文化活動琳琅滿目,文化消費熱情高漲,城市文明新風勁吹,文藝精品層出不窮,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大戲看廣州,好玩來廣州……廣州文化持續煥發新活力、新精彩,呈現一派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
  • 王國生:創作更多人民認可的精品力作 打造中原更加出彩的文化名片
    原標題:創作更多人民認可的精品力作打造中原更加出彩的文化名片 本報訊(記者 李錚 馮芸)9月17日,我省四代豫劇演員同臺展演經典豫劇《朝陽溝》。省委書記王國生觀看演出並看望老藝術家和中青年演員代表,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和關於文藝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黃河文化,紮根人民群眾,注重傳承創新,多出精品力作,把豫劇真正打造成中原更加出彩的文化名片。 王國生指出,一部《朝陽溝》傳唱60年經久不衰,影響了幾代人,成為中國戲曲現代戲的一座高峰。
  • 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傳統+現代」塑造文化新體驗
    從「農業樂平」到「工業樂平」,來到今天的「城市樂平」,經歷幾度轉型,樂平城與鄉從二元分割到走向融合發展。 如今,樂平以「聯城訣」為思路,高標準規劃「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鄉村振興示範區。
  • 聚焦文化產業與高質量發展丨 第五屆藝術產業園區發展論壇在陶溪川...
    ,推動城市文化更新的實踐。並提出了五個發展方向:一是推動數位化新業態;二是支持產城融合新發展;三是聚焦區域融合新趨勢;四是打造文旅融合新格局;五是創新運營新模式。當針對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張振鵬則提出了三個發展方向:一是文化產業數位化,通過網際網路企業帶動、傳統文化產業的數位化轉型和數字平臺巨頭進軍文化產業三條路徑實現;二是區域協同發展,通過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推動產業梯度轉移,打造世界級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城市;三是多業融合,實現文化、科技、旅遊、工業、教育、體育、時尚、城市生態的融合發展。
  • 「2020廣州文化企業30強」榜單出爐!三七互娛強勢上榜
    本屆文交會圍繞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聚焦加快文旅創新,助力數字經濟,提升電影產業。本次活動為期四天,以「文旅融合、業態創新、灣區共建」為主題,不僅有文旅業態成果展示,還有電競、VR等展覽展示,充分展示廣州在數字文旅新業態方面所取得的積極成果,是老城市、新活力,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 遇九覓新,領秀廣府,打造「廣式」中國符號
    遇九覓新,領秀廣府,廣府廟會已經陪伴大眾走過八個年頭,2019年第九屆廣府廟會將繼續弘揚傳統文化,聚焦新時代,以傳承創新的姿態再次與民眾相約。2019廣府廟會繼續秉承「廣府統領,兼容並蓄;傳統風採,現代氣息;政府搭臺,民間唱戲」的理念,圍繞「領秀」主題,搭建全國性的文化展示和交流平臺,發揮「廣府文化源地」的引領作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合,進一步激發廣府文化的活力,使傳統民俗活動煥發新姿彩,為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積極助力。
  • 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原標題: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十四五」期間,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實施文化產業百園品質提升和百億企業培育的「雙百行動」,打造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的「金名片」,日前從朝陽區獲悉。
  • 教授觀點丨中大管院李善民:「雙循環」格局下廣州出新出彩的著力點
    中山大學副校長、管理學院教授李善民教授表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可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發力: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傳統商貿行業煥發新活力要用好廣交會平臺。
  • ...推動番禺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為廣州在全省實現 總定位總目標...
    +1+6」工作要求,推動番禺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番禺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要圍繞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抓住制度建設這條主線,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要圍繞進入新發展階段,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開放突圍,依靠改革開放應對變局、開拓新局,謀劃推出一批戰略戰役性改革和創造型引領型改革。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把高質量發展體現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全過程。
  • 江北新區打造南京新主城文化名片
    江北新區宣傳部透露,戲劇節雖然落幕了,但是新區對於青年戲劇的扶持培養計劃卻剛剛開始,希望推動南京青年對戲劇的了解和喜愛,打造文化IP,讓南京青年戲劇節成為南京新主城的文化名片。南京市委宣傳部也非常關注此次青年戲劇節活動,他們希望通過青年戲劇節的舉辦,讓江北新區這塊產業高地也能成為一方文化高地。
  • 化龍校園08|化龍實驗幼兒園:打造具有廣府文化特色的幼兒園
    ,不論是校園環境還是教學理念,都烙下深刻的廣府文化印記。粵語作為廣府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廣府文化傳承的載體,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地區方言,化龍實驗幼兒園將每周五規定為「粵語日」。「這一天全園的老師和幼兒使用粵語溝通交流,同時老師教幼兒粵語兒歌、口水歌,講述粵語歷史等等」,化龍實驗幼兒園何園長表示,打造具有廣府特色文化的幼兒園是實驗幼兒園一直以來的目標
  • 酷狗探索「網際網路+文化」新路徑
    疫情之下,曾一度大門緊閉的各類公共文化機構,紛紛在雲端開啟新入口,投身於數位化大考中,藉助網際網路之力,以雲遊、雲互動的形式為觀眾帶來不同尋常的文化體驗。近年來,酷狗音樂以大文化為切入口,將「網際網路+」模式延續至文博、非遺、文旅等領域,挖掘嶺南文脈,並為網際網路推動傳統文化創新演繹和傳播、賦能傳統文化產業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
  • 打造國際交流文化新名片,鋼琴 「小肖賽」將在煙臺上演
    本次大賽由煙臺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共青團煙臺市委主辦,山東知涯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山東英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本次大賽設有專業組、公開組兩大組別,其中專業組按年齡又分為4個小組別,公開組按年齡和參賽作品分為27個小組別。比賽評委陣容強大,本次大賽由中國青年鋼琴家秦川為代表的多位業內知名專家擔任評委。
  • 探訪江西贛州:文化創意產業打造城市新名片
    (中國日報 朱興鑫 攝) 中國日報11月20日電(記者 朱興鑫) 11月17日,記者探訪有著「江南宋城」之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贛州市。結合城市歷史和工業遺存,當地正致力通過文化創意產業打造城市新名片,例如當地旅遊發展規劃中「宋城文化」核心區域——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形成了文化創意、旅遊體驗、商業休閒功能互融的文旅商綜合體,而曾經的工業遺產——原贛南紡織廠老舊廠區已升級改造成為一座文化創意產業園。
  • 市港務局深入推動水上旅遊產業出新出彩
    ,積極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響,在廣州市疫情防控形勢不斷鞏固的前提下,多渠道推動水上旅遊產業實現疫情後的快速復甦,構建廣州水上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雙統籌」、奮力奪取「雙勝利」。以嶺南文化特色為著力點,鼓勵和推動各經營主體推出特色主題航班,豐富行業發展內涵。如金航公司推出「珠江水晶•水上茶居」特色航班;珠控公司推出珠江紅船嶺南文化表演主題航班;市客輪公司推出仿古龍船南海神號主題航班、情侶定製和親子定製的加菲貓主題航班。
  • 一座工業城市的文化向心力
    把它與剛剛閉幕的2019中國(佛山)大灣區功夫電影周、與更早前啟動建設的三大文化場館等信息結合起來,釋放的是南海在構建先進文化形態上的強烈信號:希望為珠三角工業城市充盈品質內涵,提升人文素養探新路,為「中國之治」貢獻南海力量。
  • 讓歷史「活」起來 打造洋浦文化新「名片」
    讓歷史「活」起來 打造洋浦文化新「名片」 2020年11月16日23:23  來源:洋浦政務 原標題:讓歷史「活」起來 打造洋浦文化新「名片」
  • 聚焦「文化產業與高質量發展」 第五屆藝術產業園區發展論壇於陶溪...
    「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世界瓷都的千年文化,也能讓我們讀懂陶瓷工業的百年興衰,展望這座城市無限美好未來。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江西,提出要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的重要要求。
  •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2020-09-0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