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荔枝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因這些區域氣候條件利於病蟲害爆發,使得荔枝生長發育過程中常受多種病蟲為害,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減少種植戶收益。近期,小編在南方部分荔枝區發現蒂蛀蟲的危害十分普遍,農戶卻較少關注,勢必加大來年荔枝生產難度,本文就荔枝蒂蛀蟲基本情況及防治要點作介紹。
危害症狀
荔枝蒂蛀蟲為害部位主要為果實、嫩梢、花穗。梢期危害表現:荔枝蒂蛀蟲幼蟲鑽蛀近頂端嫩梢,造成嫩梢頂端枯死,為害幼葉,蛀空幼葉中脈,後呈褐色,表皮破裂;花期危害表現:荔枝蒂蛀蟲幼蟲鑽蛀花穗,造成花穗枯萎;果期危害表現:荔枝蒂蛀蟲蛀食果核,導致落果。在著色期將蟲卵產於果蒂龜裂處,幼蟲孵化後取食種柄,遺留糞便於果蒂內,嚴重影響果實發育和品質。
為害嫩葉,蛀空中脈,呈褐色,表皮破裂
幼葉大面積受害狀
花穗受害狀
果實受害狀
生活習性
荔枝蒂蛀蟲在廣東地區一年發生10—11代,世代重疊,主要以幼蟲在荔枝冬梢或早熟品種花穗頂端越冬。越冬成蟲3月底至4月初羽化,成蟲晝伏夜出,多在羽化第三天早晨交尾,第四天晚上開始產卵,卵散產,具有明顯的趨果性和趨嫩性。成蟲羽化後白天多靜伏於樹冠內枝條下方,體色與樹皮相近,受驚後短暫飛行,飛性能力不強。
防治方法
1、修剪清園:採果後,及時剪除病枝、蟲枝,使果園通風透光,把枯枝、落葉、落果清理乾淨;春季短截花穗,及時清理生理落果,減少蟲源。
2、科學放梢:適時放秋梢,控制冬梢,阻斷其食物鏈,減少春季蟲源。
3、生物防治:對荔枝蒂蛀蟲的天敵進行利用和保護,如中華微刺盲蝽可捕食蒂蛀蟲蟲卵;中華草蛉可捕食蒂蛀蟲蛹,這些天敵都對荔枝蒂蛀蟲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蘇雲金桿菌、綠僵菌等生物農藥對蒂蛀蟲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4、化學防治:根據蟲情,選用能殺成蟲、幼蟲、卵的藥劑配方,可使用「國光三殺+毒箭+金美健」進行防治。
溫馨提示:
因荔枝品種、氣候、管理水平等不同,荔枝蒂蛀蟲發生規律及防治效果有一定差異,以上介紹內容僅供參考。國光致力於服務廣大荔枝種植者,如有疑問,歡迎來電交流探討。
本文章作者李素濤,著作權歸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如要轉載註明作者及相關轉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