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很長,6400多字,但乾貨滿滿。現在平臺收緊,自媒體人普通感覺收益越來越少,越來越難做,很多人甚至已經斷更。平臺新機制下,如何做到儘快適應、及時轉型、找到出路、乘勢而上?那麼恭喜你,看到了這篇文章,我保證你能從中獲益,也許還能找到重現昨日輝煌之路!
這段時間,我每天更文,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8月26日,我寫的一篇文章閱讀量2216,收益只有4.41元,8月25日,我寫的一篇文章閱讀量4261,收益只有8.4元。而8月24日,我寫的一篇文章閱讀量只有224,收益卻有9.45元。8月23日,我寫的一篇文章閱讀量只有267,收益卻有12.25元。前後相差懸殊。這種類似的現象我以前發現好幾次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一度懷疑這是平臺在搞鬼:
當你文章閱讀量低,你倍受打擊,沒有寫下去的動力時,平臺給你的收益卻相對要高,吸引你繼續寫下去,持續為平臺貢獻作品。當你文章閱讀量高時,你滿心高興,估算著這篇文章收入不菲時,平臺給你的收益卻很低。是不是平臺估摸著即使給你低的收益,但是因為文章閱讀量高,你備受鼓舞,照樣會有動力繼續為平臺創作更多內容?
按常理,文章閱讀量高,代表點擊閱讀的人多,帶來的流量收入必然也高,分給創作者的收益應該也要高才對啊。但是現在閱讀量高反而收益低,是不是文章帶來的流量收入都被平臺賺去了,所以分給作者的這杯羹還不夠一口喝的。
反正規則是平臺定的,反正平臺不會做虧錢的買賣!是不是真的這樣呢?我決定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
一、分析4篇文章收益發現的規律。
我打開平臺的手機APP,在裡面一陣點。
突然,我在「創作中心/創作首頁/收益提現/創作收益」頁面看到了「昨日千次閱讀單價」,點擊進去後的頁面,顯示了近7日的「千次閱讀單價」,並說明「千次閱讀單價受『閱讀時長係數』『內容價值係數』『粉絲閱讀佔有比』等因素的影響」。
我把8月23日至26日4篇文章的數據摘取出來如下:
8月23日,文章閱讀量267,千次閱讀單價18.07,閱讀時長係數1.69,內容價值係數0.84,粉絲閱讀佔比0.5,文章收益12.25元。
8月24日,文章閱讀量224,千次閱讀單價24.67,閱讀時長係數0.83,內容價值係數0.81,粉絲閱讀佔比0.8,文章收益9.45元。
8月25日,文章閱讀量4261,千次閱讀單價6.45,閱讀時長係數1.08,內容價值係數0.82,粉絲閱讀佔比0.12,文章收益8.4元。
8月26日,文章閱讀量2216,千次閱讀單價1.34,閱讀時長係數1.4,內容價值係數0.56,粉絲閱讀佔比0,文章收益4.41元。
以上數據給人一個感覺,那就是當你文章閱讀量高時,文章收益反而低,當你文章閱讀量低時,文章收益反而高。讓你容易認為,是不是平臺在搗鬼?
我仔細分析了這4篇文章的相關數據,發現主要原因是千次閱讀單價在變化。而且,我還發現了以下規律:
1.文章收益由閱讀量和千次閱讀單價決定,千次閱讀單價越高,同時閱讀量越高,文章收益越高。
2.千次閱讀單價主要由閱讀時長係數、內容價值係數、粉絲閱讀佔比三個因素決定。而且是正比關係。即:閱讀時長長、內容價值係數高、粉絲閱讀佔高,文章千次閱讀單價就高。反之,則文章千次閱讀單價就低。
這就相當於平臺對文章的定價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浮動定價的。我經常看到一些作者發文說,頭條文章單價是1萬閱讀30元左右,其實,這都是不準確的,因為現在頭條文章的單價根本是不確定的,每一天都不同,每一篇文章都不同,你只有在發出文章的第二天後才能看到前一天的千次閱讀單價等數據,這樣才能知道文章的單價。
對自媒體人來說,做自媒體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收益,沒有收益,就沒有了靈魂。而且自媒體人多不是全職,如果沒有收益,誰願意天天犧牲休息時間,加班熬夜來碼字?在有限、寶貴的時間內,獲取更高收益,是自媒體人都在夢想的事情,而提升文章單價,是獲取更高收益的不二法門。我認識的一些老師,可以做到流量收益日入3000到10000。他們的文章動不動閱讀量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再仔細分析他們的文章,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閱讀時間長、內容價值係數高、粉絲閱讀佔高,可以說高收益文章的「三要素」都齊了,難怪他們文章流量收益那麼高。
知道了以上規律,就為我們寫出高收益文章提供了指南。那麼如何才能寫出高收益的文章呢?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二、儘量寫長文,字數控制在2500以上,4000字以下。
以前,文章單價相對固定,閱讀量是文章收益的主要決定因素。由於讀者的時間比較零碎,大多喜歡「短平快」的文章。很多作者投其所好,圍繞讀者的需求來寫文章,通常會把文章的字數控制在2000字以下,甚至1000字左右的文章更受歡迎。
然而,現在這個思路已經行不通了,因為文章的單價受閱讀時長的影響了。如果文章太短,閱讀時長就會很短,就算閱讀量很高,由於單價不高,總的收益跟以前相比也會大跌眼鏡。
以我8月23日的這篇文章為例,平均閱讀時長是2分40秒,閱讀時長係數為1.69,千次閱讀單價18.07,相當於1萬閱讀180.7元,這個單價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即使閱讀量只有267,這篇文章的收益還有12.25元。
而我8月26日這篇文章,平均閱讀時長是45秒,閱讀時長係數為1.4,千次閱讀單價1.34,相當於1萬閱讀13.4,這個單價是相當低了,所以即使閱讀量有2216,但這篇文章的收益只有4.41元。
兩千多閱讀量的文章收益竟然只有兩百多閱讀量的文章收益的三分之一,當時簡直讓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下次文章發出後,不要看到閱讀量蹭蹭往上漲,你就暗自竊喜,這篇文章肯定有不錯的收益,不好意思,第二天平臺的收益出來後,很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正所謂,期望有多大,失望就在多大。
由此可見,閱讀時長對文章單價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而影響閱讀時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文章字數。這個很好理由,如果文章太短,讀者幾十秒鐘就看完了,就很容易被平臺判定為低質文章,即使閱讀量很高,單價也不會很高,從而收益也不會太高。
那麼,字數多少比較合適呢?根據我的經驗以及一些老師的普遍意見,一篇文章2500字以上,4000字以下比較合適。理由是文章2500字以上,首先從字數上保證了文章的閱讀時長不會太短,另外2500字以上,往往才能把一個問題說清說透,才能保證文章質量,質量上去了,讀者才有興趣把文章讀完,從而提高閱讀時長。
為什麼要4000字以下呢,不是說超過4000字就一定不行,主要是一方面考慮自媒體人的時間有限,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日更,每天能寫3000多字就很不錯了。另一方面,超過4000字的文章,讀者可能沒有那個時間和耐心把文章讀完,從而影響閱讀完成率,而閱讀完成率不高,又會影響平臺推薦。平臺推薦不高,文章閱讀量自然上不去。
當然,除了字數,閱讀時長還與其他因素有關,比如文章標題的吸引力,內容的趣味性和有用性等。自媒體作者也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來提高文章的閱讀時長。
三、提高文章稀缺度和信息增量。
文章的稀缺度和信息增量主要是針對提高文章的內容價值係數來講的。這個方面也是最難做到的。雖然很難把握,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摸準平臺的喜好。
什麼樣的內容價值係數高,每個平臺可能有每個平臺的標準和要求。平臺通常不會講得很具體,但是自媒體作者可以在創作過程中自己歸納總結,不斷嘗試,從而得出自己的經驗和結論。
一方面,可以分析爆文作者的文章,看人家的文章寫了什麼內容,為什麼能夠得到平臺的大流量推薦,閱讀量為什麼會那麼高,自己可以照此動作,下次也寫類似方面內容的文章。這個不是要你抄人家的文章,而是從別人的文章中,找出平臺喜歡的文章類型。我的做法是關注了自己領域內的大佬,每天都花點時間看看他們發的文章,對他們的爆款收藏起來慢慢研究。在自己寫作時,經常可以拿過來參考和分析。
另一方面,可以總結自己的文章,自媒體作者在長期創作過程中,總會寫出一篇或者幾篇爆文,如果出了爆文,而且收益也很高,那這篇文章的有關數據值得你好好研究,可以在平臺的電腦端後臺,點擊該文章右下角的「查看數據」,查看這篇文章的「點擊率」「平均閱讀完成率」「平均閱讀時長」「粉絲展現量」「粉絲閱讀量」等關鍵數據。
還可以在平臺的電腦端後臺,依次點擊「收益數據」「創作收益」,再點擊「收益分析」處的「圖文千次閱讀單價」,查看文章的」圖文收益單價「」用戶閱讀時長係數「」內容價值係數」「粉絲閱讀佔比」等參數。如果這篇文章各項數據都比較好,尤其是「內容價值係數」高,那這樣的內容就是平臺喜歡的,下次就可以多寫這種類型的文章。
2.尋找別人沒有寫過的素材。
我們很多自媒體作者都喜歡從網上搜索素材,一臺電腦、一個手機,用強大的搜索工具一搜,什麼都有了,這樣確實很快,成本也很低,但就是容易出現內容同質化的問題。
你想想,你能搜,別人也能搜,天下文章一大搜、一大抄,這些素材怎麼會有稀缺度呢,用這些素材寫出來的文章怎麼會有很高推薦量呢?
正確的做法,是從原文原著中找,從不多見的書籍中找,從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外文資料中找,這些資料一般的作者很少有時間和心思去看,你看了,找出來的素材當然稀缺多了。只不過花的時間要多一些,所以說,要寫出好文章,還是得下苦功夫、笨功夫,廣泛大量輸入,才能輸出精品。
3.採用一手素材。
一手素材本身就是稀缺的,平臺當然歡迎,流量給得很足,閱讀量自然很高。第一手素材可以是自己拍攝的照片和影像資料,可以是自己繪製的圖表圖形,可以是自己採訪的人物紀實,當然還可以是經過自己深入思考得出的與眾不同的、發人深省的、有內涵、有深度的觀點。
我見過一個有上百萬粉絲的大號,全部都是採訪的人物紀實文章,很多還是外國的,每篇文章基本上都是百萬以上閱讀量,有的甚至上千萬。它的收益可想而知非常好,當然獲取這些鮮活的素材,它付出的代價肯定也比別人多。
相對而言,獲取一手素材,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人力和財力,但是它的回報也是相當可觀的,當你越做越順手、看著收益節節攀升時,我想你獲取一手資料的能力和動力都會越來越足。
四、增強粉絲黏性。
對很多自媒體人來說,非常看重的就是粉絲量的不斷增長。一者,每次看到有人關注的提示時,內心充滿了被人認可的自豪感和滿足感。二者,粉絲越多平臺可以開通的權限也越多。三者,有的作者還認為粉絲越多,文章的閱讀量就越高,收益自然也就越高。
真的是這樣嗎?前兩點沒錯,第三點可能就不一定。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文章的收益與粉絲閱讀佔比有關。什麼是粉絲閱讀佔比呢,簡單點說,就是閱讀你這篇文章的粉絲數佔總閱讀量的比例。比如,一篇文章有10000閱讀量,其中粉絲閱讀量是2000,那麼粉絲閱讀佔比就是2000/10000,為百分之二十。
粉絲閱讀佔比對文章收益的影響非常明顯,粉絲閱讀佔比越高,文章單價越高,收益也就越高。我見過一些大神的文章千次閱讀單價達到了20-30元,其中很重要的是他們的文章粉絲閱讀佔比非常高。
以我8月24日這篇文章為例,粉絲閱讀佔比為百分之八十,千次閱讀單價竟然達到24.67元,是我寫作歷史上最高的,所以雖然文章閱讀量只有224,但收益卻有9.45元。而我8月25日那篇文章,由於粉絲閱讀佔比只有百分之十二點多,千次閱讀單價才6.45,所以雖然閱讀量達到4261,文章收益卻只有8.4元。
那麼,如何提高粉絲閱讀佔比呢?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強粉絲黏性。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內容垂直。
內容垂直,就是說你寫作的領域要專一,不要今天寫情感,明天寫娛樂,後天寫歷史,東一榔頭,西一錘子。讓平臺搞不懂你到底是哪個領域的,你寫的文章它也不知道到底要推薦給哪些人。平臺歡迎的是創作者在同一領域持續深耕。尤其是那些加了黃V的創作者,如果垂直度低於百分之六十,很可能會被取消黃V。
比如,我是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那我就主要寫情感領域的內容,別的領域可以適當涉獵,但不能喧賓奪主。我一些加了黃V的朋友這段時間由於發文比較凌亂,已經收到平臺的警告了。
所以,如果你創作的內容垂直度高,關注你的粉絲就會慢慢對你形成一種依賴,只要是你發布內容,他們就會第一時間打開閱讀,粉絲閱讀佔比自然就上去了。
2.減少假粉。
有些創作者為了漲粉,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持續到明星、名人等大V發的內容下面留一些譁眾取寵的言論,想藉助名人的高流量「蹭粉」。
還有的跟別人互關,你關注我,我關注你,大家彼此「關照」。
還有一些創作者,喜歡追熱點,天天看「熱榜」,不管自己是哪個領域,今天這個熱寫這個,明天那個熱寫那個,這樣做近期內也許能提高文章閱讀量,也能漲不少粉,但漲的粉大部分都是「假粉」「殭屍粉」,因為他們可能並不關注你的領域,只是因為對某個熱點事件比較關注就順便關注了你。時間長了,你的粉絲就是一個「大雜燴」,什麼類型的粉絲都有。
以上三種方法並不可取,因為這樣得來的粉絲,並不是真的認可你的價值觀和輸出內容的「真粉」。對你文章收益不但沒貢獻,而且起反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還要從平臺的推薦機制說起。一篇文章發出去後,平臺是首先推薦給粉絲的,如果粉絲點擊閱讀率高,平臺就認為該內容是受歡迎的,平臺會繼續將該內容推薦給更多讀者,從而帶來更多閱讀量。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你的粉絲中很大一部分是「假粉」,那麼當平臺把你的文章首先推薦給粉絲時,你的粉絲對該內容「漠不關心」,根本不去點擊閱讀,那平臺就會認為這篇文章不受歡迎,因此後續的推薦量就會明顯減少,導致你的文章即使寫得再好,也逃脫不了低閱讀量、低收益的命運。
而且,以後你創作的任何內容都會面臨這樣一種遭遇,你可以想像你的「假粉」有多可怕吧!
在目前這樣的收益機制下,為了提高粉絲閱讀佔比,有一些大V已經開始在清除假粉了。相信看了我的分析,你就知道原因了吧。
3.打造個人品牌。
有人說,現在是流量經濟時代,有流量就有經濟,有流量就有收益。
對這句話,自媒體人應該有深刻體會,直觀的表現就是,對文章來說有流量就有閱讀量,有閱讀量就可能有高收益。對帶貨來說,流量高,出貨量就高,佣金就高。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最難的事有兩件,一件是把我的思想裝進你的腦子裡,一件是把你的錢放進我的口袋裡。
對自媒體人來說,這兩件最難的事都要做,而且是先做前一件,然後再做後二件。你得把文章取個好標題,讓讀者產生點擊閱讀的衝動,點開後,你的文章要足夠吸引人,讀者才會耐心讀完,完後再給你點讚、留言、轉發,甚至關注你,無形中為你貢獻了閱讀完成率、閱讀時長、粉絲閱讀佔比,從而你才會有好的收益。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你把你的觀點、思想和價值觀輸入了讀者的腦子,得到了讀者的認同認可,然後讀者在無形中給你帶來了收益,「把錢放進了你的口袋」。
帶貨創造的收益更多,當然也更難,因為你不但要讀者貢獻流量收益,還要讓他掏出真金白銀來買你推薦的東西,你的帶貨文沒有足夠的說服力,讀者才不會為你買單呢!
對讀者來說,他憑什麼要看你的文章呢,憑什麼要為你創造收益呢?
那是因為他的信任,他相信和認可了你的文章輸出的觀點、思想和價值觀,所以他願意讀你的文章,願意買你帶的貨。
這份信任,長期經營下來,就是個人品牌,或者說個人IP。因為你長期在某一個領域內寫文章,而且你寫的文章風格基本上是一致的,久而久之,讀者和粉絲就會認可你,並且希望了解你更多信息。
所以,為了打造個人品牌,你需要多角度展示自己,不僅要寫圖文,還要做直播、做視頻,真人出鏡更好。你要讓你的讀者和粉絲們多角度感知到你的形象、言語、學識和能力,讓他們知道,屏幕後的你,到底長啥樣。
當讀者和粉絲對你足夠了解和信任時,你的品牌就打造出來了,品牌號召力就形成了,追隨你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到那時,你的收益自然就會水漲船高。
祝你早日寫出高收益的文章來!
我是精進者er,每天為您分享生活中的真心、真情、真愛!看別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歡迎點讚、留言、轉發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