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繼各發達國家的「發錢給老百姓」行動之後,日本政府的發錢計劃案還在討論,討論,討論。
並且從開始的每人發1萬2000日元,變成每戶5萬日元,再變成只發給收入低的家庭,再再變成收入低的家庭發10萬日元,再再再變成不發現金,改發商品券。
商品券從可以買各種商品,變成專門買和牛。養牛的高興了,打魚的又不樂意了,聽說和牛券以外,又在討論魚券。
不算低收入家庭的也不樂意啊。沒疫情的時候,交稅;有疫情的時候,一樣收入受損,卻沒補貼福利。
話說日本的所得稅稅率採取遞進位,收入越高,稅率也越高。就算真給非低收家庭發錢,所得稅一徵收,不又回去國庫了嗎。同情兩頭吃虧的苦逼中產們。
不過,首相安倍昨天公布了好消息:每戶發口罩。是每戶!不看收入高低,口罩面前人人平等。
難怪這天的安倍看著哪兒異樣,原來他率先戴上「樣品」口罩了——每戶發兩個口罩,而且是兩個布口罩。
(小聲bb:發兩個布口罩?不如扯兩塊紗布自己做得了,省得興師動眾麻煩政府發,更省得政府為調集配送布口罩,再花費巨額人工成本。)
消息一出,段子手們立馬跟上。
從前窮,家裡的褲子留給要出門的那個人穿的口罩版?
布口罩,意味著洗洗接著用。本來覺得實在不行,也好吧。結果,聽到一個註解:這就像老公的褲衩,就算洗乾淨了你能穿嗎?
不,我收回剛說的「也好吧」。早知這樣,前兩天就不吐槽「才發1萬2了」。
「莫名地突然覺得和牛券也挺好的了。」
100年後,歷史科目的入學考試題問:2020年全世界大流行新冠病毒,死者眾多。當時的安倍內閣決定向所有家庭配發的東西是什麼?從以下選擇項中選擇,並寫明理由。(5分)a.布口罩兩個b.10萬日幣c.儲備用糧食考生:b或c的哪一個吧……
WHO也立刻給了「兩個布口罩」一個說法:無論什麼情況,都無法推薦使用布口罩。
口罩防病毒細菌,看那層布能擋住多大的病毒細菌。布口罩的材質,決定了它的眼兒比一般無紡布口罩大多了,起不到防護過濾作用。
當然,日本鄉民們未必信WHO。他們總覺得WHO無能且話多,一定收了人民幣,老為中國說話。
不過,鄉民們也的確被「兩個口罩」傷到心了。說好的發錢,錢沒有了,變成和牛券;說好的和牛券,再怎麼不稱心,也好過兩個布口罩啊。
財務大臣麻生說不直接發錢,是不想再重蹈金融海嘯那次的失敗。那次,政府給老百姓發了1萬2000日幣,卻沒被老百姓記著好,甚至好多人早把領過錢的事兒忘得一乾二淨。
天上飄來一個聲音:還不是因為錢太少!你也10萬,13萬,20萬的發錢,大家的記憶力絕對賊好。
見民眾這麼不待見「兩個口罩」,麻生今天還說了:這兩個布口罩,每個價值200日幣。
媽呀,真是很高級的價格了……
話音剛落,鄉民們就挖出為什麼是兩個布口罩的深度理由。
他們從新聞上發現,安倍政治據點所在地的山口縣,3月份委託中村被服廠生產12萬個兒童用的布口罩。這家被服廠的老闆名叫中村顯。
巧的是,中村顯與安倍晉三在FB上是胖友。
雖然中村被服廠接到的口罩訂單,與安倍這次說的「兩個布口罩」沒有關係,但是有沒有背後的間接關係呢?
畢竟,大家非常非常好奇,布口罩起不到防護作用。WHO不推薦,米國CDC不推薦,首相沒徵求過政府專家組和厚生勞動省的意見,為什麼獨斷專行地整這麼一出「兩個布口罩」的大戲?
這一天下來,中村被服廠的電話已被熱心市民們打爆了。
人間四月天,今天也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