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需求和書單
1.情節有趣,題材涉及面更廣的故事書。寶寶能記憶,會思考,還可以預測和猜想。雖然還不知道什麼叫幽默,但已經能體驗到幽默的感覺和趣味點。所以有反差萌的書或者有喜劇色彩的書寶寶會很喜歡。
《可愛的鼠小弟》
推薦理由:出人意料的情節,能夠體現幽默感,也有代入感。
《好餓的毛毛蟲》
推薦理由:色彩豐富,有趣的故事設計和書本設計能夠吸引寶寶注意力,促進想像力等發展。還方便做毛毛蟲形象的生活延伸,比如用食物或畫筆畫出毛毛蟲的形象等。
2.理想能力與日俱增,適合角色扮演的故事書更喜歡,喜歡的故事角色會想要不斷扮演。因為表達欲旺盛,會從複述記憶自己聽到的看到的內容開始,到最後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像。
《母雞蘿絲去散步》
推薦理由:簡單通順的情節,可以通過讀圖和前後頁的觀察對比了解故事的發展。是培養寶寶觀察力、想像力和完整語言表達能力的好繪本。
同時,寶寶可以聽進去道理了,但不要太嚴肅或者高深的道理。一本書最好講一個習慣或者一個道理就足夠了,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龜兔賽跑和小馬過河。
《你好,安東醫生》系列
推薦理由:可以讓寶寶知道醫生的不容易,不害怕看醫生。要對別人的付出表示感謝。
3.這是寶寶學會情緒管理的重要階段,情緒認知書是好選擇。
《大衛不可以》
推薦理由:內容與寶寶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習慣很像,寶寶有共鳴,最後的升華可以讓親子關係聯結更緊密,感知媽媽的愛。
《猜猜我有多愛你》
推薦理由:激發寶寶心中對父母的愛,引導寶寶用口語和肢體語言表達愛意。
《跟屁蟲》
推薦理由:通過哥哥和妹妹一些有趣的日常互動讓寶寶感受兄弟姊妹的親情。對二胎接受問題或者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的問題有良好引導作用。
《菲菲生氣了》
推薦理由:精練的語言和極具表現力的圖畫,能夠讓寶寶直觀地感受到抽象的情緒。故事中的菲菲從生氣到緩和到最後平靜下來的過程有很好的代入感,可以讓寶寶學習到情緒控制。
《魔法親親》
推薦理由:能夠比較精準地表現出寶寶要上幼兒園時候那種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心情,可用來引導寶寶如何應對。
《葉子小屋》
推薦理由:清新的畫面讓寶寶更加喜歡親近大自然,同時也能學會包容和分享。
4.科普書引導寶寶學會探索,父母不知道問題的答案並不要緊,只要不敷衍就可以,培養寶寶書可以回答他所有問題的意識,他就會更愛閱讀。
《樂樂趣立體科普翻翻書》
推薦理由:有趣的設計,實用的內容。
5.2-3歲是寶寶專注力逐步形成的階段,智力含量高的遊戲活動可以增強寶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穩定性。在這個時候不要讓動畫片佔據寶寶專注力發展的好時期。
《誰藏起來了》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認知遊戲書。書中有18種外形可愛五彩繽紛的小動物,考驗了寶寶對動物表情和形態特徵的認知能力,以及通過局部信息判斷整體的能力。也能訓練寶寶的專注力。
6.讀圖可以讓寶寶的觀察能力發展的更好,同時也會促進想像能力和審美能力,思考能力,啟發寶寶表達自己看到的東西。
《大拇指無字故事書》
推薦理由:沒有字的故事書,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也對父母講故事本領的要求很高。
7.這個階段寶寶也應該開始進行數學啟蒙了。從對數字的熟悉,到對數學概念的了解都要開始加入寶寶的閱讀書單。
《神奇數字》
《鼠小弟愛數學》
推薦理由:通過豐富多彩的畫面和易於理解的形式讓寶寶熟悉數字和基礎的數學概念。
閱讀建議
1.讓寶寶參與選書
帶寶寶逛書店或者繪本館,充分發揮寶寶的積極主動性。
2.說一半留一半
這樣調動寶寶好奇心。雖然寶寶不喜歡太複雜的長故事,但對故事的完整性有期待。家長可以把自己想讓寶寶看的書或者聽的故事講一半給寶寶聽,讓寶寶因為想知道後來怎麼樣了而產生興趣。
3.把故事書當成尋寶書
儘量去挖掘每一頁的細節,伴隨著細節增加書上沒有的詞彙和語句。引導寶寶聯繫前後頁的內容,發現故事的連續性。
4.讓寶寶複述故事
一開始,可能寶寶還是喜歡讓家長給講自己喜歡的故事。但隨著寶寶記憶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寶寶是可以複述故事的。
只是需要家長逐步幫助寶寶完成,比如一開始可能忘記了某個重要的結局,讓寶寶補充,然後過渡到忘記了某個具體情節,一直到最後讓寶寶講完整個故事。在講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提示法來進行(問寶寶,你還記得接下來發生什麼了嘛,但不強求寶寶表達出來)
5.把故事主角替換成寶寶
2-3歲的寶寶容易對故事產生代入感,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想像成故事裡的主人公,尤其是自己很喜歡的故事。那麼可以把故事主人公就直接換成寶寶的名字去講,讓寶寶更加感同身受,沉浸其中。
6.培養閱讀習慣
之前可能只是睡前,現在要增加閱讀的時間段,比如選擇每天寶寶精神好,注意力比較集中的幾個時間增加親子共讀活動。
7.從現實中回到閱讀上
之前往往是從閱讀延伸到現實,這個階段可以從現實返回到閱讀。比如去博物館看到了新東西,回來再閱讀對應的繪本等補充相關知識。
8.順應寶寶性格
愛靜的寶寶可以多思考,愛動的寶寶可以多扮演,但兩種形式都要有。一般而言,寶寶在這個階段很喜歡角色扮演遊戲,是對閱讀產生興趣的重要橋梁,落點依然是書籍內容,因為要增強寶寶對書本的親近感,喜歡閱讀。比如家長可以先看一本書,然後當成遊戲講給寶寶聽,和寶寶一起做角色扮演遊戲,然後在寶寶興致高昂的時候引入書本。
9.閱讀後塗鴉或者拼搭
把閱讀的內容畫出來或者用積木或者生活物品拼搭出來。比如推薦的《好餓的毛毛蟲》就可以利用生活常見物品(食物或彩繩等)拼出毛毛蟲的形體來。這樣不僅促進了寶寶想像力的發展,也提高了動手能力。
10.閱讀後要探討和交流
要把自己當成和寶寶一樣的探索者,讓自己儘量回歸到寶寶的邏輯中,和寶寶一起去探索式閱讀。不斷地與寶寶交流觀察到了什麼,能夠想像到什麼,猜測還會發生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等等。同時也要做好延展內容,並且應該隨時隨地探討閱讀過的內容,比如在出行的間歇中看到了什麼,會產生什麼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