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3·15晚會」曝光「山東即墨海參養殖添加敵敵畏」,養殖池塘裡的生物幾乎滅絕。7月17日,大興區市場監管局對全區社會餐飲單位的海參產品進行檢查,目前沒有發現標識產地為「山東即墨」、「山東蓬萊」、「福建霞浦」的海參食品。
7月17日,大興區市場監管局對全區社會餐飲單位的海參產品進行檢查。大興區市場監管局供圖
央視記者在山東即墨採訪發現,海參養殖基地使用敵敵畏清除不利海參生長的其他植物成普遍現象,養殖戶使用敵敵畏的多少完全憑經驗,一個養殖基地50畝使用20箱敵敵畏。由於敵敵畏毒性很大,池塘裡的生物幾乎滅絕。大棚養殖海參苗換水的時候容易誘發疾病,養殖戶會使用土黴素原粉來預防。另外,到了海參苗出苗的時候,會有南方商人收購拉到南方養殖。海參養成後再拉回北方,冒充北方海參加工銷售。
記者從大興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針對海參產品,該局共檢查社會餐飲單位38戶,檢查各類海參產品超5公斤,未發現標識產地為「山東即墨」、「山東蓬萊」、「福建霞浦」的海參食品。對檢查中發現的1戶餐飲服務單位存在進貨時未查驗相關證明文件和未建立並遵守進貨查驗記錄的,執法人員依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責令改正,給與警告。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