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芝加哥大學,史丹福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要找的人嗎?
首先先看一下你是否擁有一下幾個特質?
1. 十分積極會在Google、Wikipedia、Urban Dictionary 或者知乎查詢一些概念定義或者是對現象的解釋;
2. 在查詢詞條的時候喜歡發現新問題,然後就會在「參考文獻的查詢中,又是參看文獻的參看文獻……」中花費一個下午的時間;
3.不同領域的人和你溝通交流時,都會覺得你是一個求學好問的人;
4. 你會十分享受探索知識並深入研究的過程,甚至別人覺得無聊的數據理論在你眼中卻都是富含營養的精神糧食。
5. 認識你的朋友對你的印象會是「真的懂」,而不是裝懂,無論怎樣的話題你都能侃侃而談,令人佩服……
1. 知識分子的好奇心
若根據以上的幾個特質你擁有三條以上,那麼恭喜你,你就是那個擁有真正的知識分子才有的好奇心的人(intellectual curiosity)。
所謂「知識分子的好奇心」(intellectual curiosity),其實也是美國高等院校的非常關鍵的選拔指標,它除了可以了解我們如何申請,還是每一個讀書人都應有的自我要求。你有沒有這樣的品質呢?
2. Intellectual Curiosity 是什麼
那麼Intellectual Curiosity到底 是什麼呢?
Intellectual curiosity,譯為知識分子的好奇心,這個詞在美國高校都是十分流行的,因此也是研究型大學在招生的時候十分關注的申請人特質。
這類好奇心和咱們廣義上說的好奇心以及平常生活的好奇心不同。比如,你對於偶像八卦的好奇,對鄰居小孩考試分數的好奇,這些都不屬於intellectual curiosity的範圍。又或者是對於某一門學科有著一些印象,例如「我覺得統計學好像很有趣我想試試」,這樣的好奇也不屬於intellectual curiosity。
對於這個概念更加精確的理解應該是學術意義上的求知慾和探索欲,在知識分子的群體中會有高度分化的表達。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孕育的嬰兒的產生會衍生出哪些有關倫理、科技以及法律方面的新挑戰?在線教育的一蹶不振到底是因為戰略虧損還是底層商業模式的失誤?有一個十分簡易找intellectual curiosity 的方法,可以去看看最新的學術期刊以及各種新聞的主要版面,你會從那裡知道世界各國的知識分子的熱情都朝向何方。
在心理學中,intellectual curiosity常常會被認作是人格五因素模型中的一個考查方面。它與智商、在學術上的表現以及對認知的需求的關係都會十分緊密。
換句話說,若你擁有intellectual curiosity, 就算不能肯定你是個天才,但能夠確定的是你比世界上的其他人都有更加具有探索精神,比別人更加想要去搞清楚事物的本質道理,社會運轉的原理以及自然規律。
當然,這也意味著你在學術方面會比別人更加堅定和用心,也更加有能力在科研上獲得成就。這樣你應該就比較好理解為什麼大學會希望你擁有這類品質—— 可以說它就是在教育方面投資的回報的一個保證。
所以你感覺自己是這樣一個具備intellectual curiosity 的人嗎?
3. Intellectual Curiosity 和申請的關係
不管在哪個國家,考大學都算是一個選拔人才的過程。這些年,各個美國大學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上資源,可以說是用盡各種辦法來宣傳他們的富有溫暖的人情、優美的風景、豐富的學校生活、對新生友好等優勢,但是大家也沒忘記,本質上來說大學是你上學的地方,更加是各中頂尖的理論只是的研究院。科研對於大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大學的收入來源,也是與榮辱有關的,同時也是教學的手段及目的。大家要明確一個觀點,大學生活不是讓你吃吃喝喝來度過的,大學是你學習的地方,若沒有一定的學術基本功,還是會捱不過去的。
愈是頂尖的研究類大學,愈是不歡迎那些把大學生活看成是吃喝玩樂的學生。像這樣的學生根本無法貢獻科研力量。大學期待看到的是你所具備的那種知識分子的好奇心,像這類人才是「孺子可教」。畢竟,知識是能經過傳授的,技能也能訓練,但是態度卻是非常不容易改變的。
4. 代表性學校
要是嚴格來說,不會有任何一個大學是不需要,不要求學生擁有這種知識分子的好奇心的。可以說這是全球大學都共同具有的精神氣質。若要選擇幾個知識分子氣氛格外濃的大學的話,Stanford, Johns Hopkins 和 UChicago這幾所大學是經常被提及的。至於為什麼會是這幾所學校,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01. 史丹福大學
到底斯坦福有多看重intellectual curiosity呢?他們因為這個還出了一道文書題。若是你沒有做過關於這個概念的仔細思考,那麼這道題很有可能就玩了。首先,請看題:
「Stanford students are widely known to possess a sense of intellectual vitality. Tell us about an idea or an experience you have had that you find intellectually engaging.」
每一個斯坦福錄取的學生都在他們的文書中十分真誠的表達出了他們的intellectual curiosity。並且這些學生在後續讀書過程中,也的確證明了他們具備這一品質。賈伯斯就曾經在他的畢業演講中就採用「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對這個進行了概括。
在斯坦福的官網有一個論壇,Tomorrow's Professor可以發現一篇文章,其中就明確表示招生官需要注意把intellectual curiosity 當作學生潛力的重要預測因素。
02.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作為西半球的第一所研究型大學,其教學模式參考了德國柏林的洪堡大學,把「鼓勵研究以及獨立學者的進步」,「以精湛的學識推動科學和社會前進」 作為自己的辦學目標,專注於擴展知識面,也鼓勵研究。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從它建校之初就十分看重intellectual curiosity。它的成功也吸引了其他大學向它學習,開始向研究型大學轉型,其中十分典型的便是芝加哥大學——具體詳情可見以下段落;霍普金斯頂尖的研究生院造成了他們在本科生科研領域可以說是其他學校無法動搖的統治地位,並成為了許多對科研有著明確方向和興趣的美本申請生的心儀學校。
03. 芝加哥大學
有關芝加哥大學能談的實在是非常的多,阿倫老師在此鼓勵那些擁有 intellectual curiosity 的同學們可以關注我的後續文章。
不過既然他能這般「狂妄」,肯定是有其資本的。
5. 如何用申請材料展現知識分子的好奇心
俗話說假的真不了,一位曾經有過專業的訓練的中國區招生官表示,要想識破申請材料的虛假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他們到底怎樣察覺和比較申請者的 intellectual curiosity 呢?
定量地看,你近四年時間的所有探究性學術工作,比如自主的科研項目,或者在高中、大學、研究生院和其它科研機構裡的助研工作、創業項目、文獻閱讀、實地考察等,這段都是十分充分的輔助證明。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裡「科研教育」 類的提升項目越來越受到重視,其熱度都已經要蓋過學科競賽了。
不過你估計也有所體會,科研教育項目繁多,有好有壞,能否找到一個理想的項目也不是確定的,那麼其「含金量」就更加不好計算了。體驗一下並不會產生怎樣的壞處,但是你的體驗和最終的成果我們是沒有辦法預知的。這也算是與科研的本質相符。
定性地看,知識分子的好奇心也能在寫作中得到十分真切的體現。在寫作中所有的縝密的邏輯、對於因果的線索的鋪設,對有深度問題的仔細研究,熟練地利用一些有關的抽象概念,來表現出你的搜索、整合以及分析能力... 這些都能表現出你的 intellectual curiosity。例如,
「Wha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llenge that society faces today?」
這是斯坦福文書題中的其中一道題。要讓你來回答,你會用怎樣的50個單詞來應答呢?
種族主義?
男女平權?
癌症治療?
全球變暖?
教育變革?
區域戰爭?
……
最重要的還是用自己的語言表現出最真實的自己。若你是一個真正有intellectually curious person,那麼就一定要用最恰當的方式來說你的求知故事讓招生官看得到。
5. 那些有 "C" 沒 "I" 的人
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對世界以及學術有 curiosity,但卻離 intellectual curiosity 還存在距離。其實大部分申請者都是這樣的。
這樣的同學對各類學科和活動都是不排斥的,但卻對每個方向都是不求甚解的。一旦追問他:
為什麼你對此領域感興趣呢?
你有研究過有關詞領域的入門或者專業類書籍嗎?
你知道最近有關詞領域比較熱門話題嗎?
你想在大學怎樣地深入地針對這方面進行探索?
然後你們的聊天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像這樣的朋友,阿倫老師建議大家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問為什麼,就好像一個小孩子一樣,究其根本。直至你不知道後面還能怎麼提問,又或者你可以問一下自己對之前的答案滿意與否。
若你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那麼你有做過努力的探索嗎?或者去尋找實踐資源?你有沒有開始學習此領域的網絡課程?你看過有關此領域的經典教材和論文嗎?你有嘗試和從事此領域的教授或者學生做進一步溝通嗎?
若你暫時沒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你還能夠考慮一下挑選一個方向開始。不過既然開始了,就不要隨意停下,要堅持到用儘自己的熱情和好奇心為止。
最後阿倫老師祝願留學的小夥伴們能用自己的頭腦繼續為人類文明做貢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