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得寬容,可能是太自我的原因,父母這樣教育孩子才能寬容

2020-10-13 小當家育兒經

文/小當家育兒經

其實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變成一個懂得寬容的人,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不寬容的。他們特別愛斤斤計較,而且從來都不會顧他人的感受,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無奈。

最近劉先生被叫到了學校裡,因為自己的孩子跟其他的小朋友打架了。雖然說自己的孩子佔理,但是小朋友之間的打架該握手言和就應該握手言和。

可沒想到就在老師做調解的時候,劉先生的孩子又伸出了一拳打向其他的小朋友,並說道:「讓你欺負我」。這一拳打得很重,對方立刻就哭了起來。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劉先生趕緊拉回自己的孩子。他萬萬沒有想到為什麼孩子就不懂得寬容呢?而是以一種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呢?

其實生活中關於這樣的案例也是比較常見的,有很多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不寬容的。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好奇,為什麼孩子學不會寬容呢?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很簡單的。

孩子為什麼不懂得寬容?

1.太自我

其實孩子之所以不懂得寬容,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太自我。他們總喜歡把自己考慮得比較多,從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這類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平日的生活當中比較尖酸刻薄,也很難讓其他的人舒服。不過他們卻並不需要理會別人的感受,因為這類孩子往往就是自私自利的,他們覺得只要自己爽快就可以了。

2.父母溺愛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父母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太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了,這也很有可能導致孩子不懂得寬容。因為現如今家裡面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也會把所有的愛全部都放到孩子的身上,這就導致了孩子從來都不喜歡為別人考慮。尖酸刻薄的一面才是他們的真正性格,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不懂得寬容的原因。

3.父母愛挑剔

有時候父母的所作所為是非常容易引導自己的孩子的,就譬如父母在平常的時候比較挑剔,那就很有可能給孩子塑造成一種愛挑剔的選擇。一個孩子如果愛挑剔的話,那麼他們必然是不懂得寬容的,因為對於每一件事情他們都喜歡斤斤計較。而且這類孩子身上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看什麼都不順眼,這也導致了他們會跟其他的同齡人關係比較差。

所以說每一個不懂得寬容的孩子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而且不懂得寬容這一點本身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如果說總是放任著孩子,不懂得寬容的話,那麼所帶來的壞處也是非常大的。

孩子不懂得寬容的壞處

1.容易發生矛盾

如果一個孩子不懂得寬容的話,那麼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容易發生矛盾。尤其是孩子在跟其他人相處的時候,孩子表現出一副自我的樣子,而且從來都不會為其他人做考慮的話,那麼雙方之間是很容易擦出火花的。而且一旦擦出火花的話,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會處於一個被動的局面當中,畢竟不懂得寬容的孩子還是極為少數的,所以他們是屬於更為脆弱的。

2.會有復仇心理

不懂得寬容的孩子往往會跟斤斤計較產生掛鈎,而這類孩子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會擁有一種復仇的心理。如果說有人得罪了這類孩子,那麼這類孩子就會以最堅決的手段去報復對方,使得自己的心裡痛快。他們不需要在意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們只為了自己能夠痛快就可以了,所以這類孩子一般都是非常讓人厭惡的。但是這類孩子從來都不自知,而且還會把這種報復心理當做是一種解脫的手段。

所以說如果孩子一直不懂得寬容的話,那麼所帶來的問題也是非常大的。不過這也有很多父母表示好奇,那麼該以怎樣的方法才能夠讓孩子學會寬容呢?其實方式也是非常簡單的。

如何讓孩子學會寬容?

1.以身作則

其實讓孩子學會寬容,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以身作則,因為父母有的時候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父母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能夠做得非常出色的話,那麼孩子一定能學習到父母好的一面,並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人。譬如父母在平日做事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展現出寬容的態度,而且對別人不要斤斤計較,那麼孩子自然也不會去斤斤計較。

2.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我們有的時候也需要去引導孩子進行換位思考,因為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主要目標考慮的話,那麼他們就會漸漸地忽略別人的感受,而這樣的孩子一般而言在生活當中只會處處碰壁。

所以在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究竟是怎樣的。等到孩子能夠清楚地了解到別人的感受時,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做出不懂得寬容的一面,那麼孩子也就會成長得更加迅速,而不是做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

3.降低孩子復仇心理

孩子在小的時候做事的確是為了自己爽快,所以說他們的復仇心理都是比較嚴重的。而我們如果想要教好孩子的話,最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孩子的復仇心理。因為一旦孩子擁有復仇心理的話,那麼他們就會想要儘快地解決某個問題,並且傷害到對方。

我們需要安撫孩子,首先要選擇理解孩子的心理,但是我們一定不要讓孩子通過這種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我們可以用溫柔的方式告誡孩子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而且讓孩子用一種心平氣和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等到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會以更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不懂得寬容。

所以說在面臨不懂得寬容的孩子時,我們一定要用更堅決的方式來引導他們,只有這樣的話才能保證他們不做傻事。

那麼你覺得該以怎樣的方式才能讓孩子寬容呢?說出你的看法,讓我們來討論一下。

相關焦點

  • 教會孩子寬容禮讓,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家長做好這些引導很重要
    孩子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如果表現出一副非常自我的樣子,而且從來都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出發,那麼雙方在接觸下來很容易出現矛盾,一旦出現矛盾,那麼就會出現被動的局面,在相處過程當中不懂得寬容的孩子是極少數的,所以這樣的孩子在人群當中相處起來也是非常困難會給孩子的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 父母太寬容不是好事,容易讓孩子不孝,這些辦法可以讓孩子孝順
    文/小熊育兒日記其實相信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嚴厲了,他們特別喜歡寬容的對待孩子,覺得只有寬容才能夠教育好孩子。但其實寬容有的時候帶來的負面結果也是非常多的,這一點很多父母都沒有想到。馮女士就是一個這樣的母親,她從來都不會過多的責罰孩子。
  • 和孩子做朋友就能教好孩子?父母太過寬容不一定是好的教育
    最近國外有一種這樣的育兒方式,它被很多人認同,就是提倡父母與孩子做朋友。父母與孩子做朋友,在外國流行是有他的原因的。心理學稱之為「寬恕型父母」,有統計表明,很多寬恕型的父母其實是一種對教育缺失的偽裝。並不是說,這種父母他們不愛孩子,而是太過於真心真意地愛孩子,有時候甚至到了什麼都能忍的地步。他們為了不與孩子之間產生衝突,自然而然地做出一些與教育事與願違的行為。例如當孩子在家裡玩完玩具沒有收拾時,父母會說「沒關係,我幫你收拾吧」;當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父母會說「不要不開心,下次加油就行。」
  • 寬容的孩子更善解人意
    本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點小摩擦是難以避免的,也是很正常的,但如果缺了一顆寬容的心,任何小事都會被無限地放大,那還拿什麼來與身邊的人相處?因此從孩子2歲開始,在孩子第一次嘗試著與人接觸時,父母就要教育她,引導她,幫助她學會寬容,這樣,她進入幼兒園後,才能與園裡的小夥伴和平相處,也能因為寬容而獲得真正的友誼以及更多的意外收穫。
  • 父母的寬容,是孩子成長的底氣
    但是哪個孩子是完美的呢?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這樣那樣的小缺點小毛病,而父母的容忍程度高低,卻有可能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走向。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說,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
  • 寬容與原諒,孩子給父母上的一節課
    如果你們有錢,我不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嗎?這樣的調侃只可以做為笑談。僱主發現,師傅在做工時,讓孩子依在電視柜上寫作業,而自己則把推拉門關上,儘量減少噪音對孩子的影響。一個7歲的孩子,由於學校沒有開學,而單獨把他放在家裡不放心,只能帶著邊工作邊照顧孩子。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裡,沒有怨言,他覺得這樣是聽父親的話。其實,這裡也包含著孩子對父母的寬容與原諒。
  • 孩子目中無人,可能是處境太優越,這些方式可讓孩子寬容待人
    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疑惑,為什麼孩子會變成如此模樣呢?其實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孩子的每一個性格都很有可能是模仿父母而學到的,所以有些孩子目中無人,這恰恰證明了他們的父母也是目中無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並沒有起到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而導致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瞧不起對方,這種情況也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每一個目中無人的孩子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不過很多父母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選擇忽視,但其實如果孩子一直保持著目中無人的態度,那麼對於他們的日後而言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 10條日常注意事項,讓孩子更加大氣寬容
    因為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而只有學會理解別人,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父母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理解和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競爭對手。幫助孩子學會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
  • 做「寬容型」家長: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才能助力孩子成長
    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問題,一直是父母所關注的事情。不論是孩子學習成績,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類拔萃,在同齡人中擁有過人的品質和出色的成績,言外之意是期待孩子能夠「完美」。實際上,現實生活中幾乎找不到「完美」的孩子,他們似乎在某些方面確實比較優秀,但是總會有不一樣的缺點和短板。
  • 三種情況需要父母的寬容
    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孩子容易自卑,並且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導致許多極端行為。因此,在不失原則的前提下,最好儘可能對孩子寬容一些,尤其是三種情況下。沒有一個孩子願意當「差學生」,成績一時跟不上,他本來就很難過了,如果這時父母過於斥責,甚至覺得孩子給自己丟了臉,孩子心裡會更傷心,甚至產生自卑感。正確的做法是,適當寬容孩子的幾次成績失敗,給他留出進步的空間。同時,和孩子一起分析分數低的原因,聚焦下次如何提升,找到適合的方法和途徑。犯錯時。人無完人,更何況孩子。
  • 如何培養出一個懂得寬容、體貼的孩子?只用讓孩子學會一種本領
    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起來。父母想要孩子變得越來越懂事,但有的時候非但沒有起到好的影響,反而適得其反。現實生活中,我們做家長的其實只需要對孩子做一種基礎性的「寬容」教育,也許就能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惹人喜愛。
  • 孩子「得理不饒人」,父母別煩惱,三種方法教他學會寬容
    亮亮的這種行為,令亮亮爸爸媽媽很無奈,他們想知道,怎樣才能讓亮亮明白,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怎樣才能讓亮亮學會理解和寬容別人呢?那麼,父母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呢?可以說,孩子有沒有寬容心,與父母有很大關係。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對人對事,都比較寬容,遇到事情不會斤斤計較,日常生活中和街坊鄰裡、親戚朋友都能相處融洽,那麼,孩子就會學習父母的樣子,去處理與同學、朋友的關係,變得寬容、善於與別人相處的。
  • 如何讓孩子學會寬容與謙讓,做一個擁有高情商的好少年
    那麼,該如何讓孩子學會寬容與謙讓呢?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既寬容對待他人,也寬容孩子自身的過錯。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自身對孩子的影響本身就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要想教育孩子學會寬容,父母就應該從自身的點滴小事開始做起,比如不要在孩子面前以自己的眼光議論其他小朋友的缺點,這樣容易讓孩子也變得對其他小朋友過於挑剔。
  • 父母如何才能寬容?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合理的做法
    往往這些孩子無法有合理的表現,甚至有很強的自卑感。其實對自己的孩子要寬容。如果一個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並且死抱著不放,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那些寬容的父母總能給孩子一個特別溫暖的成長環境。其實孩子長大後往往更需要溫暖。只有當他們得到足夠的溫暖,他們才能變得更健全,提高得更好。現在的孩子起點一樣,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父母完全不同,差距很大。
  • 孩子做錯了怎麼辦?一味打罵只會更糟,寬容才能使孩子更優秀
    原來李亮的父母對孩子要求很嚴格,尤其是學習,考試成績不能低於85分,否則就要打罵懲罰。今天數學考試有點難,全班考的都不太好,李亮才考了68分,害怕回家挨打,所以不敢回家。上面的李亮之所以不敢回家,就是因為媽媽管教太嚴,考試沒有達到要求要挨打,所以不敢回家。如果李亮媽媽不及時改變管教方式,最終有可能會造成孩子撒謊或者離家出走,對孩子、對大人、對整個家庭都會造成傷害。心理學家說:一個錯誤一旦發生,就算你再發火,它也已經發生了。
  • 一分鐘教孩子學會寬容——世界上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
    寬容是生活快樂的基礎,擁有寬容人格的孩子,會收穫到成長路上的更多快樂與幸福。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孩子自己處理小矛盾。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形成寬容忍讓的良好品質。孩子有小過錯時,家長要善於包容,讓他知道錯誤是可以原諒的。對犯規的孩子,雖然需要批評,但要注意方式,父母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要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
  • 我們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灌輸「吃虧是福」的思想,讓孩子寬容大度
    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吃虧是福」的思想,希望能培養孩子寬容、大度的品德。但孩子年紀尚幼,心智還未成熟,一味地教其忍讓,只會養成孩子懦弱的性格,過度強調與人為善,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原則和底線。很多孩子,因此變得軟弱可欺,不擅表達內心的想法。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比教孩子學會寬容更重要的,是讓他能夠明辨是非,分清事理,對於正確的要勇於爭取,錯誤的要敢於承認。
  • 孩子犯錯就打罵責罰?學做「南風父母」,寬容比管教更有力量
    每個人都會犯錯,成年人和孩子都是一樣的,沒有人能做到完美。但是,從生活的角度來看,一些父母在教育子女時總是不能容忍子女的錯誤。一旦孩子犯了錯誤,他們就會被父母毆打,責罵甚至懲罰。眾所周知,這樣做的後果不僅無濟於事,相反,兒童的誤解對他們的成長有許多負面影響。這種「堅守孝順」的教育理念會使孩子對父母感到恐懼,孩子會變得魯ck和不安全。毆打和責罵孩子也會使孩子失去對父母的溫暖和感情。
  • 不理解孩子的內心,可以選擇寬容呀
    近一段時間,本設區市的一個縣域內接連因父母教育孩子問題出現了孩子尋短見的意外事件。細細分析,為人父母者,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嗎?愛自己孩子,從表面去看,動物皆有它的本能,但教育孩子,卻是需要育的方法,需要愛的智慧。
  • 人生要懂得善良,懂得寬容,善良是一種姿態,寬容是一種品德
    寬容就是要懂得原諒和寬容別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原諒,學會寬容,不要怪這怪那牢騷滿腹,委屈痛苦。人的一生都會有幸運有逆境,有高興時也有失落時。在痛苦中,我們要學會忍耐,在煩躁時,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情緒。這樣你不會怒髮衝冠,才不會導致自己走向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