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同學反映想讓我寫一篇關於5G重要概念英文縮寫解讀及讀法的文章,因為有些縮寫經常看到卻不知道啥意思。。
想來也是,估計關注我訂閱號的同學們,起碼有一半並不是通信從業者,有的時候看一些專業文章看到這麼多莫名其妙的英文縮寫確實會很懵逼。所以我決定用兩篇文章,從基礎到進階,給大家講講經常會看到的5G重要概念的英文縮寫和釋義,如果有需要配讀法的,我也會用拼音標註,以免大家讀錯。沒配讀音的,就是讀字母就行了。
一、涉及5G的組織類
1、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國際電信聯盟,這個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部門,世界最權威官方電信組織,5G的願景、目標、使用頻段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是它牽頭制定的,名義上的5G發起者。
2、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翻譯過來叫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不過一般沒人讀漢語名稱,都直接讀成3GPP(3讀漢字三就行,除非和外國人講,不用讀three),3GPP是為了在3G網絡時代制定統一的移動通信標準而成立的,不過後來4、5G協議也是這個通信標準化組織制定的,但是一直也沒改名。地位類似於給ITU打工的小弟,不過活全是它幹的,5G的技術標準就是它制定的。華為、高通、愛立信等主要提供5G技術實現方法的公司都是它下面的會員。
二、涉及5G的描述類
1、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意思,前面的3、4G就是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從3G開始都是3GPP牽頭制定的技術標準,3G之前是各自為政自己定自己的。
2、R15、R16:R是Release的意思,R15就是第15個公開版本的協議,3GPP從3G時代開始制定的移動通信協議就都用R開頭,後面的數字就是版本號。4G是從R8開始的,5G是從R15開始的,中間都是4G技術的不斷演進的版本。5G在R16、R17才能大體完結,目前R16還沒出完。協議就是描述這個移動通信技術全部技術實現方法的文檔。
3、IMT-2020:IMT-2020原則上才是ITU給5G定的大名,5G只能說是一個小名。IMT是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國際移動通信系統的英文縮寫,IMT-2020就是預計在2020年商用的移動通信技術(確實挺準時),3G的大名叫IMT-2000,也是這個意思。不過4G就不叫IMT-2010,而叫IMT-Advanced,也就是說4G其實ITU給它的定位是3G的高級版本。有一種說法說,奇數代的移動通信技術都是革命性的,偶數代都是上一代的改進版。
三、涉及5G的應用類
1、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增強移動寬帶,5G三大應用場景之一,就是高速率業務的應用場景,比如VR、AR、雲遊戲、8K等對網絡速率要求極高的應用。
2、uRLLC:Ultra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低時延高可靠通信,5G三大應用場景之一,就是低時延業務的應用場景,比如車聯網、智慧工廠中的遠程控制、智慧醫療中的遠程手術等對時延非常敏感的應用。
3、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海量物聯網通信,5G三大應用場景之一,就是大規模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比如智慧城市、智慧農場、智慧家庭這些需要布置大量聯網傳感器的應用。
R15協議只能實現eMTC以及部分uRLLC,R17以後才能完全實現三大應用場景。
四、涉及5G的網絡類
1、NR:New Radio,翻譯過來是新空口、新無線的意思,就是5G的無線網。一般移動通信技術主要可以分成無線網和核心網兩個部分,5G的無線網技術變化很大,事實上正是因為無線網的新技術的引進才使得5G能實現遠超4G的高速率,所以5G的無線網被叫做NR,全新的無線(空口)。由於5G中無線網確實比較關鍵,有的時候也把5G直接叫做NR,很多文章都是用NR代指5G。
多說一句,4G的無線網叫做E-UTRAN,讀作「E-U-船(四聲)」,這是因為3G的無線網叫做UTRAN,4G是3G的升級版,所以叫做E-UTRAN,E是Evolved的意思。
不過,有些時候也用LTE代指4G無線網,當初3GPP想在3G基礎上演進一版過渡的移動通信技術,叫做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後來協議標準制定出來後發現性能很強,所以就乾脆當做4G標準了。LTE既可以指4G網絡,也可以指4G無線網,但是不能指4G核心網。
2、5GC:5G Core的意思,就是5G核心網。5G核心網和4G最大不同,就是在核心網會使用大量的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設備,也就是通用的網絡功能虛擬化設備來代替4G時代的專用通信設備。4G的核心網叫做EPC,是Evolved Packet Core的縮寫。
所以5G完整網絡就是NR+5GC,見左圖。下圖中右側是4G的網絡架構,為LTE+EPC,但更合理的表述應該是E-UTRAN+EPC。
3、gNB:gNodeB的縮寫,讀作「g-node-B」(就是把全稱直接讀出來就好了),是5G基站的意思。4G的基站叫做eNodeB(e還是evolved的意思,因為3G基站叫做NodeB。。可以看出4G就是在3G上各種演進),除了開頭的小寫字母不一樣其餘讀法都一樣。
4、Massive MIMO:讀作「Massive-買貓(買讀一聲,貓讀輕聲)」,只要提到5G提的最多的一種技術,可以說是5G提升速率的最關鍵技術沒有之一,簡單講就是同時在手機和基站間發送多流數據,每流傳送不同內容,使得5G的容量、速率指數級提升。關於Mssive MIMO具體參考給忙碌者的5G基礎知識課(六)——Massive MIMO:5G真正的大殺器
5、SA:Standalone的縮寫,獨立組網的意思,5G的gNB直接連接5G核心網5GC,是5G未來最終的網絡架構。
6、NSA:Non-Standalone的縮寫,非獨立組網的意思,5G的gNB連接到4G的核心網EPC,是SA部署之前目前的網絡架構。由於此時不需要5G核心網部署,因此NSA網絡部署更快捷,是一種臨時應急的方法。
關於NSA與SA的區別,參見給忙碌者的5G基礎知識課(八)——NSA or SA?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7、錨點:雖然不是英文縮寫,但是是個很重要的概念。在NSA下,5G的gNB要接入4G的核心網EPC,必須要藉助4G基站的幫助,幫助gNB提供控制信息,因為gNB無法直接與EPC進行控制信息的交互。這個幫忙的4G基站就叫做錨點。錨點與gNB不是一一對應的,而是多對多的。SA下就沒有錨點了,因為gNB可以獨立接入5GC。
SA、NSA、EPC、5GC、NR、LTE(我還是覺得這裡用E-UTRAN更恰當)的概念,下面一張圖都說得清。其中LTE是錨點,實線指的是業務信息,虛線指的是控制信息,所以NSA下只有LTE與EPC有虛線,也就是控制信息的連接。
8、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時分雙工,指的是通過在時間上錯開,來區分上行(手機到基站的傳輸)與下行(基站到手機的傳輸)業務,避免幹擾。中國移動的3G制式TD-SCDMA,4G制式TD-LTE中的TD都是TDD的意思,而5G移動聯通電信三家運營商均採用TDD制式的5G。
9、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頻分雙工,指的是通過在頻率上錯開,來區分上行與下行業務,避免幹擾。中國聯通、電信的3G制式WCDMA\CDMA2000,4G制式FDD-LTE都是頻分雙工,但是5G採用了TDD制式。
並不是說5G不能用FDD,5G既可以TDD也可以FDD,為啥5G傾向用TDD?參見給忙碌者的5G基礎知識課(二一)——TDD or FDD,5G怎麼選?
10、n78、n79、n41:有的時候會看到這樣的代號,其中n是NR中的n,後面跟的代碼是頻段的代碼,具體指哪段頻段見下文。移動分的是n41(主要用)和n79(基本不用),聯通電信分的是n78。
有關頻段的話題參見看完本文再搞不懂5G手機頻段你打我。
了解了這些英文縮寫有啥用?一是可以看懂很多專業文章,二是可以在聊天中裝B啊!
比如:我覺得還是要買XXX手機,因為支持NSA/SA的雙模組網,支持TDD/FDD,還同時支持n41、n78、n79頻段,而且天線數量比較多對Massive MIMO的適配很強。等R17協議定了之後再換新手機就好了。
是不是要比「我想買XXX手機,因為5G功能賊牛B」顯得專業多了。
今天先說這些,下篇文章開始說點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