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蛋殼
編者按:一個好的創業點子可以讓你成功,相反,一個不好的點子可能會導致你的失敗。Griggi.com公司的創始人Rakesh_k根據他的自身經驗提出了一些實用性的方法。
過去的幾個月裡,你可能一直為自己很酷的創業點子而努力工作,並且可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但你依舊不能確定人們是否喜歡你的產品是否會購買你的產品。
有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也許你用了幾年的時間來打造自己的產品,但上市的時候可能找不到任何用戶。很多創業公司沿著他們的想法埋頭苦幹了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但可能是有很少的用戶。
我們(Griggi.com)也有同樣的疑惑:我們的產品到底會不會受到用戶的喜歡。所以我們做了一個試驗,並遵循了 「Lean sStartup Methods」。下面是我們的一些具體做法:
很多創業公司在驗證想法之前就會開發推出自己的產品,這很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
如果你和科技創業者聊天會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先開發產品,待正式上線之後再看看效果怎麼樣。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他們並沒有在產品生產之前對這個想法進行測試。
事實上,我們幾乎都會犯著同樣的錯誤。
當我們冒出一個新的想法,並且這個想法可能會產生一些有用的效果時,我就是開始準備先打造一個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其實就是最小的可用產品也就是產品的測試版,其中會包括一些最高的優先級功能。
我的聯合創始人對這種方法沒有多大的熱情,他花五年的時間在不同的想法上,但每次都沒有驗證過,結果也不是很成功。所以這次他決定先驗證下自己的想法。
1、MVP:一個可以進行作業到可能很糙的產品,它可能有一些 bug,而且 UI 也不太好。這個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才可以驗證出來。
2、一個美觀的登錄頁面,它側重於理念的驗證。這個最多需要六天的時間就可以驗證一個想法。
不用說,我們選擇了第二種方法,即驗證有限,產品第二。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它的前期比較混亂,這也會導致創始人沒有時間去驗證他們的想法。
在當下的創業生態系統中,下面這些或多或少都出現在創業公司中,它們並沒有像呈現他們期待的效果。
1、MVP 多數都失敗了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都期望產品能夠快速上線。這就是著名的 「build fast and kill fast」 準則。但不幸的是,事實上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開發一個 MVP 比預想中要難得多。即使你有了這個領域裡的轉件,這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其次,很多創始人不希望將未完成的產品展現給用戶眼前,這不符合他們對產品的預見。
2、調查沒有用處
調查數據對於假想的產品來說並沒有任何用處。人們一般都很善良,他們會對一個本不感興趣的產品表示 「當然,我會買的」,因為他們說買的時候並不需要真正付錢。
3、「即將推出」 的頁面起不到效果
很多人都會利用 「即將推出」 這個頁面來驗證他們的想法:
步驟一:用 「即將推出」 頁面吸引 100 萬個郵箱註冊
步驟二:開發產品
步驟三:盈利
這個頁面只有最大化地優化註冊,它才可能會成功,但這並不會驗證你的想法。即使前期你獲得了大量的註冊用戶,你也無法讓他們去思考你的產品。這些註冊用戶並不會專為真正的實際用戶。
正確的解決方案是在此之前就進行驗證。
產品的驗證是一個迭代的過程,它應該是創業公司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應該在正式研發產品之前就做。驗證應該基於強有力的數據,在沒有這部分數據的時候不應該盲目地投入產品開發
實現解決方案:
我們在開發登錄頁面的時候,我們的目的很清晰:它應該用來衡量訪問對我們假想產品的興趣,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註冊量。
在我們早期展示出來的登錄頁面快照中,請注意我們並沒有在頁面中放一個 「郵箱帳號」 選項,而是增加了一個 「Get started」 的選項,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選項來檢驗有多少人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點擊 「Get started」 之後,會出現兩個選項,這樣會給用戶一個緩衝時間,所以只有真正感興趣的人才會進行下一步操作。
我們之所以添加了第三個選項,是為了過濾只有微弱興趣的人。
我們在 「即將推出」 頁面中並沒有展示產品的價格,取而代之的是 「buy now」。
我們的最後一個頁面是 「work in progress」,這裡會要求郵箱帳號。一旦用戶知道我們的產品還沒有正式問世,他們很可能不會輸入自己的郵箱帳號;沒事,我們對用戶的導航模式更感興趣。
分析結果:
在後端,我們有一個用於分析的混合面板。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統計結果:訪問點擊 「buy router」 和 「install software」 的百分比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期設想。
我們也通過 Disqus 得到了一些有見地的評論。
我們最後根據這些數據決定我們下一步的計劃:
一些訪問推出了一些很有效的觀點:對於一個全球範圍內可訪問的網站來講,它的用戶群呈現碎片化狀態,我們並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最初,如果用戶都在一個地域性相近的集群,最好是一個城市,這種模式才是最有效的發展效果。
上述這些就是我們驗證我們想法的具體過程。雖然每個創業公司的產品不同,驗證過程也不盡相同,但在驗證的具體操作中可以靈活地運用這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