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合併星系團Abell 3376及其無線電遺蹟的結果

2020-12-12 博科園
博科園:科學科普-星系天文學類

天文學家利用Suzaku太空望遠鏡,對附近正在合併的Abell 3376星系團及其兩個弧形射電遺蹟進行了x射線光譜研究。這項新的研究揭示了更多關於這個星系團中無線電來源的特性。研究結果發表在arXiv上。Abell 3376是附近一個明亮的、中等大小的合併星系群。它的邊緣有兩個巨大的弧形無線電遺蹟。射電遺蹟是擴散的,細長的同步加速器起源的射電源,通常以壯觀的單雙對稱弧的形式出現在星系團外圍。像Abell 3376這樣的合併星系團是尋找和研究無線電遺蹟的好地方,因為這些來源在合併衝擊下的加速和再加速。

星系團Abell 3376的合成圖像。圖片:X-ray: NASA/CXC/SAO/A. Vikhlinin; ROSAT Optical: DSS Radio: NSF/NRAO/VLA/IUCAA/J.Bagchi.

然而考慮到與合併衝擊相關的已知無線電遺物數量仍然很少,天文學家們對那些已經在合併系統中已經確定的來源的更詳細的研究感興趣。Abell 3376和無線電來源是最近由荷蘭烏得勒支的SRON荷蘭空間研究所的Igone Urdampilleta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的研究課題。他們分析了由NASA/JAXA Suzaku天文衛星上的x射線成像光譜儀(x射線成像光譜儀)收集的觀測數據,補充了ESA的xmm -牛頓太空望遠鏡和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提供的檔案數據。

分析揭示了更多關於Abell 3376的無線電遺蹟的特性,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星系合併的過程。用Suzaku XIS儀器對附近的雙無線電遺蹟合併星團Abell 3376 (z = 0.046)進行了x射線光譜分析。」這些深度(大約360 k)觀測覆蓋了整個星團外圍的雙殘留區域。在分析的結果中,研究人員證實Abell 3376在西部表現出了更強的合併衝擊(與西部的無線電遺蹟相吻合),在東部表現出更弱的衝擊(可能與東部遺蹟的「缺口」有關),以及冷鋒。西部和東部衝擊的速度分別為1630和1450公裡/秒。

當它到達冷鋒時,天文學家發現它距離中心的x射線發射峰大約49萬光年,並將以大約1300千米/秒的速度移動的冷氣體雲送去。此外,假設激波鋒以恆定的速度運動,Urdampilleta的團隊發現核心穿越時間約為6億年,這與之前的模擬和早期的多波長分析非常吻合,結果證實Abell 3376仍然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合併集群。基於衝擊速度計算馬赫數,估計的動態年齡激震前沿~ 0.6 Gyr核心通道後,表明Abell 3376仍然是一個集群演進的合併。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Tomasz Nowakowski/Phys

相關焦點

  • 星系團碰撞時可產生1億攝氏度高溫衝擊波
    這幅圖像通過將不同合併階段觀察到的一組星系團放在一起,按照星系團核心至核心的距離排序,從而說明一次重大合併的過程。北京時間7月1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支研究小組對兩個星系團觀測顯示,當星系團碰撞時會產生合併衝擊,將動能轉化為熱能,星系碰撞時可以產生高達1億攝氏度的高溫衝擊波。星系團是由數百個星系組成,每個星系通過引力作用將數千億顆恆星結合在一起。
  • 銀河系:銀河分布,活躍的星系
    這些恆星迅速燃燒並變成球狀星團,但重力繼續使雲層坍塌。當雲層坍塌時,它們形成了旋轉的磁碟。旋轉盤在重力作用下吸引了更多的氣體和灰塵,形成了星系盤。在銀河盤內,形成了新的恆星。在原始雲的郊區留下的是球狀星團和由氣體,塵埃和暗物質組成的光環。
  • 星系圖鑑:那些緊緊相依的星系們
    圖片來源:NASA;星系名稱:NGC 4567 與 NGC 4568有時,這些星系在客觀存在上很接近,導致引力相互作用,分裂,最終合併。但有時,這只是個巧合——它們僅僅看起來接近。圖片來源:Sloan Digital Sky Survey/William Keel;星系名稱:SDSS 1012當相互作用的星系——位於同一物理位置的星系——顯示出恆星形成速率的增加時,這些「巧合」星系都是穩定而平靜的。
  • 重大的突破,天文學家繪製了100萬個以前不為人知的星系
    它們使我們能夠研究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環境,從冷氣體雲到超大質量黑洞。長波很容易穿過雲層、塵埃和大氣層,但需要用大型天線來接收。澳大利亞開闊的但海拔相對較低的空間是建造大型射電望遠鏡的理想場所。從我們位於南半球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銀河系中心最壯觀的景象。
  • 星系團的形成中的集體偏離效應
    ↗↗↗ 點擊上方「唧唧堂」關注各學科最新最熱研究推薦論文解讀發現關注更多研究和研究人,請訪問唧唧堂網站www.jijitang.com
  • 哈勃最新數據解釋暗物質缺失星系成因
    原標題:哈勃最新數據解釋暗物質缺失星系成因 自2018年起,科學家曾發現兩個暗物質缺失星系,它們引發了天文學界關於天體性質和引力定律的激烈爭論。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稱,NASA與歐洲空間局(ESA)利用哈勃望遠鏡的最新數據,解釋了為什麼星系中會有大部分暗物質「失蹤」。
  • 瞄準宇宙最古老星系,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探測任務「新」在哪?
    這個名為「跨越超深前沿場和遺產測繪」(Beyond Ultra-deep Frontier Fields And Legacy Observations, 簡稱BUFFALO)計劃將對6個巨型星系團及其周圍環境進行觀測。第一批觀測對象將包括阿貝爾370星系團(Abell 370)和圍繞它的一系列光芒被引力波放大的星系。
  • 最新發現!這裡是宇宙中的無人區,整個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
    最新發現!這裡是宇宙中的無人區,整個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太空」這個詞其實真的很貼切,那麼大的空間裡很多地方都是空白的,而科學家近來發現了整個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空洞星系。在可觀察的宇宙中,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實際上是近鄰。正如鄰居可以透過窗戶看到彼此一樣,我們可以用肉眼就能看到仙女座星系。宇宙中大多數星系都喜歡聚集在一起。它們聚集在社區、城鎮和城市,相當於天文術語「星系團」。我們的星系位於本星系群中,該星團直徑約為1000萬光年,包含50多個星系。本星系群屬於較大的處女座超星系團,也稱為本超星系團。
  • 星系形成最多恆星時是什麼樣子的?
    形成的大型結構的大小不受限制:星團會合併成原始星系,原始星系會合併成年輕的小星系,這些星系會合併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大螺旋,螺旋會合併成巨大的橢圓,結果是,我們沒有得到任何大尺度的結構超過星系團的大小。當然,一些星系團會合併在一起,但不存在超星系團;那些明顯的結構僅僅是幻象,隨著宇宙的繼續膨脹而被摧毀。位於室女座星系團(銀河附近的大型白色集合)外圍的Laniakea超星系團,包含銀河系(紅點)。
  •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直徑為5億光年
    1 宇宙噴泉: 「阿普194」(Arp 194),由多個星系及向四周延伸10萬光年的恆星、氣體、塵埃等「宇宙噴泉」組成。此螺旋星系的螺旋臂交錯扭曲形成一個獨特的結構。「宇宙噴泉」總共由數百萬個恆星構成。
  •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是怎樣的存在?
    在本星系群之上,上百個星系群與星系團,又組成了室女座超星系團,也叫本超星系團,而這種直徑1.1億光年左右的宇宙結構,天文學家已經在可觀測宇宙內,發現了數百萬個,所以說本超星系團,在宇宙中只能算是「中型系統」而已。
  • 哈勃最新數據解釋暗物質缺失星系成因 支持了潮汐破壞機制
    自2018年起,科學家曾發現兩個暗物質缺失星系,它們引發了天文學界關於天體性質和引力定律的激烈爭論。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稱,NASA與歐洲空間局(ESA)利用哈勃望遠鏡的最新數據,解釋了為什麼星系中會有大部分暗物質「失蹤」。
  • 哈勃最新數據解釋為什麼星系中會有大部分暗物質「失蹤」
    自2018年起,科學家曾發現兩個暗物質缺失星系,它們引發了天文學界關於天體性質和引力定律的激烈爭論。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消息稱,NASA與歐洲空間局(ESA)利用哈勃望遠鏡的最新數據,解釋了為什麼星系中會有大部分暗物質「失蹤」。該研究不僅解決了一項天文學難題,也讓有關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現有知識與宇宙學模型達成一致。
  • 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星系裡,包含了普通星系中最大的黑洞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就算是銀河系400萬個太陽質量的黑洞,也是通過星團中大小黑洞合併而成的,所以類似於M87、M84、M49和M60這些更大質量的黑洞必須是經過了更大的進化合併產生的。目前我們認為橢圓星系和透鏡狀星系是通過螺旋星系的反覆大合併而形成的,各大星系的中心黑洞最終都會合併,但是不論星系多大,黑洞質量多大,它們都有一個與銀河系近似的數字,即中心黑洞為星系總質量的0.1%。所以,你可能會想,如果想要找到最大質量的黑洞,我們就需要尋找最大質量的星系。這一點很符合邏輯!
  • NASA發現超大星系團 可裝下100個銀河系(圖)
    【搜狐科學消息】北京時間5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日前宣布,「斯匹策」紅外空間望遠鏡不久前新發現了上千個小型星系。這些星系通過引力相互吸引,構成了一個體積異常龐大的星系團。  NASA的專家們解釋說,儘管這些小星系的尺寸並不大,但它們卻在宇宙的演化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銀河系位於超星系團,那比超星系團更大的是?
    宇宙的超級結構,這是比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尺度更大的位置,上圖中寬度略微超過12億光年,圖中每一個亮點代表的都是一個超級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團同級別的),而每一條須狀物都是有個個星系組成的「纖維」!這是放大後的局部,黃色斑點代表星系,藍色則代表瀰漫在宇宙空間的氣體,而這些主要是指氫元素和氦元素!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橫跨5.2億光年,室女座超星系團只是拉尼亞凱亞星團的一部分而已。
  • 有圖有真相,宇宙中最奇怪的15個星系
    科學家們認為,這類星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較小的星系合併而形成的,但MACS2129-1的恆星不是由這種爆炸性的合併形成的。食人星系有一些星系是巨大的食人星系。根據2019年的研究,地球最大的鄰居仙女座星系,已經吞噬較小的星系至少100億年了。
  • 天文學家剛剛繪製了100萬個以前未知的星系
    對於任何抬頭看夜空的人來說,無線電天空的全景圖看起來都非常令人驚訝。但是,在我們的照片中,幾乎所有亮點都是整個星系,而不是單個恆星。正在研究該目錄的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300萬個星系,比Molonglo天空調查中發現的260,000個星系要多得多。為什麼我們需要繪製宇宙圖?
  • 宇宙中最奇特的15個星系
    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個星系與地球的距離比先前的計算更近(從6400萬光年變為4200萬光年)。基於這一新數據,研究人員計算得出,該星系的總質量約為之前估計的一半,但其恆星的質量僅為先前估計的四分之一,這意味著總質量很大一部分必須由暗物質組成。事實證明,它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星系。
  • 最新研究表明:銀河系還有100個「衛星星系」未被發現!
    我們住在一個超大城市的銀河系裡,銀河系如此之大,以至於有衛星星系圍繞它運行,就像月球繞地球運行一樣。這些排列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宇宙秘密的信息,即從星系如何形成到暗物質的神秘本質。兩項新的研究揭示了越來越多關於銀河系周圍這些「追星族」星系的信息,包括有證據表明,大型衛星星系在被吸入銀河系周圍軌道時,可以攜帶自己的小衛星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