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同題習作選)
蔣雨順:武岡藍深學校高二會計專業399班
新寧縣一渡水鎮人,初中畢業於新寧第五中學
座右銘: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得住挫折,扛得住壓力,成就出彩人生。
人的一生究竟有多長?不過就是六十七載。漫漫的求學之路佔了我們人生的大半,可求學又是為了什麼?書籍是前人所累積的經驗,以告誡後人的著作。放下浮躁,摒棄周圍能干擾你的因素,思索著該如何去讀書,如何把書讀好,成為社會上有價值的人。
有不少老師納悶:同等時間,同等努力,同等的教學方式,為什麼學生們之間的成績懸殊如此之大?是我的教學方式有誤還是一部分學生在「假讀書」?
有不少學生感到非常困惑:每當看見名列前茅的同學,在休閒時間的嬉戲打鬧,但在每次考試中卻成績突出。同樣的課本,同樣的教師,同樣的知識點,為什麼老師提出的問題他們可以對答如流,而自己卻在抓耳饒腮,始終想不出答案。
有不少的家長擔心孩子學習到半夜,身體吃不消。一頭扎進堆積如山的作業中,生怕孩子讀書讀傻。早起晚睡,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為什麼孩子的成績總是提不上呢?看著孩子吃力的學習,擔心著孩子的健康,卻對孩子的學習束手無策。
專家曾說:讀書是這世界上最輕鬆的事,將前人所探究出的成果灌輸到自己腦中,而這關鍵在於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善思善行。如果你是為讀書而讀書的人,或是一頭扎進書堆裡,讓書牽著你的鼻子走,就成了典型的「書呆子」,成了書的奴隸,成為了一個「讀死書」的人。如果是那樣,書,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論語》中曾寫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恰恰詮釋了思考的重要性,恰恰也是現在的我們所遺漏的。
臨近中考,大家爭分奪秒,查漏補缺,和周圍同學一同探討常考知識點。課堂上凝漫著一股嚴肅的氛圍,粉筆尖和黑板摩擦的沙沙聲,壓得我有點喘不過氣來。把頭埋進書本的我抬頭一看,愣了一下,心想:怎麼辦,又走神了,肯定落下別人一大截。當老師走下講堂,手敲著課桌的咚咚聲,以提醒那些走神的同學。大家紛紛舉手提問:老師,這道題有沒有其他更簡單的解法?老師,這道題換種思路,會更簡單。老師,這道題該如何去解……而我,默默的坐在角落裡,注視著黑板,一字不落的將黑板上的抄在本子上。
那天晚上,班主任叫我去辦公室,緊張的我在想是不是今天上課走神被班主任知道了。倆手冒汗,忐忑不安的走進。他語重心長的問道:該如何去讀書?我不假思索的回答: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後複習。他笑了笑,說我讀這麼多年書白讀了。我很納悶,這不是必備的三點麼?
他看著我,講到:學習在於善思,而不在於死讀。我一直都百思不得其解。
而現在,我懂了!
馬利鑫:武岡藍深學校高二數控機電專業409班
武岡市秦橋鄉人,初中畢業於武岡市第三中學
興趣愛好:閱讀、晨跑、美食
彩虹在大雨後出現,臘梅在風雨中吐蕊,雄鷹在險峰上空盤旋,人,則在成長中彌堅。
何為成長?無非只是一個過程——學習與思考的過程。
還記得在我們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心智就如同一張白紙,潔白無瑕。那時的我們什麼都不懂,只會一味的啼哭。而在這時候,學習就會對我們尤為重要了,我們需要去學習,學習微笑,學習說話,學習……就這樣,我們在學習中漸漸的長大,又漸漸的在學習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詞語——思考…… 不管成長路程是多麼的遙遠,學習與思考會伴我們一直前行;不管人生路程多麼崎嶇,學習的身旁總得有思考的身影存在;因為學習與思考就像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關係,無法獨立存在。
可是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卻將思考從自己的行囊中拋下,這種情況使他們的學習效率大打折扣起來。
曾記得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思考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習就如同一艘揚帆起航的大船,而思考就是驅使他不斷前進的動力,一味學習而不去思考,我們就會遇到困難疑惑不解,反之,一味思考而不去學習,我們便會陷入困境無法自拔。所以我們唯有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才能有所成就,有所斬獲。
我們著名的開國主席毛澤東爺爺就是一個有大作為的人。他喜歡讀書,喜歡思考。他出生在一戶中農家,卻因對學習的熱愛以及對思考的執著,使得他毅然離家,走上了求學的道路。他也正是在求學的道路中,認識了一群有志之士並因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他和一群革命志士的努力下,舊中國最終得到了解放,新中國成功建立,這一切都是毛澤東爺爺愛學習愛思考的高尚人格魅力帶來的,可知學習與思考對我們的價值。當然,它們的價值也是我們無法估量的。要知道,自從人類起源以來,學習與思考便已經出現,還為我們人類創造了一系列的「生存之道」。比如工具的製造、鑽木取火、結繩記事等等,而這些,在當時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雖然在我們的嘴上總是說著學習與思考,那你有沒有真正的想過,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思考什麼?我想不管我們學習什麼,思考什麼,都應該有它自己的意義。我們生活在這個多變的社會,面對不斷變幻的紛擾社會,我們唯有用心來學習,用心來思考,學會融會貫通,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學習,才能變換我們的思想,拓展我們思維的寬度,把自己的思想從狹小的天地間釋放出來。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懂得學習與思考的內涵,勇於創新,積極進取,提升才華,放寬思路,以不斷變幻的方式方法來創新,改變我們的人生,把有限的生命過得無限精彩。
當然,學習與思考遠遠還不僅如此,我們不僅要在生活中學習與思考,在自己的校園學習生活中,更亦是如此……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唯有兩者共同努力方有登頂的潛力!讓我們行囊裡帶著學習與思考,奮發向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