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8月1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 (微博)》報導,針對部分便利店裡盒飯的塑料包裝盒可能不適合微波加熱的問題,昨天全家、羅森、7-ELEVEN等多家便利店向晨報記者回應稱,或已下架無標識盒飯,或已將材質進行檢驗證實安全,今後還將要求供應商必須在餐盒上標註明確的塑料代碼。
盒底有沒有代碼很隨意
前天,記者了解了多家便利店內的塑料盒飯加熱情況。
●河南南路上的全家便利店:「奧爾良雞腿飯」盒飯底部三角形區域的數字為5,屬於可以微波加熱的塑料種類。盒飯被放進微波爐加熱一分鐘後,塑料盒幾乎沒有變化。
●河南南路上的7-Eleven便利店:「臺式滷肉飯」包裝上並無任何標識。經過1分30秒的微波爐加熱後,盒飯上蓋著的保鮮膜已經熔化變形,而原本鼓出來的飯盒也凹了下去。用手碰一碰,餐盒盒蓋變軟了不少。
●漢口路上的喜士多便利店:「川味雞塊飯」的白色包裝盒底的標識為7,標註「可用微波爐加熱」。
●山西南路上的好德便利店:同樣有標識為7的塑料餐盒,註明「可以用微波爐加熱」。
●山西南路上的羅森便利店:「茄汁牛肉蓋澆飯」盒底沒有註明任何數字,無法得知包裝盒的具體種類。
要求店員「開蓋加熱」,要求供應商加印代碼
上海全家便利商品部總監顧星昨天表示,由於此前有關方面對塑料餐盒的包裝、回收標識沒有強制性的統一規定,該便利店內的塑料餐盒標識的確有5、7以及沒有任何代碼的情況。這些包裝盒中,代碼7或無代碼的仍然是以聚丙烯(PP)為主要材料,符合可微波的條件。當然,部分材料可能是可用微波加熱,但不一定最適合。為了避免消費者難以區分的情況,全家便利已經對所有除標識了代碼5之外的塑料餐盒進行了下架處理,今後也會延續這種做法。
統一超商(上海)便利有限公司公共關係處黎家豪則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對7-ELEVEN店內的盒飯、面類、三角飯糰等所有需要加熱的塑料包裝盒都進行了檢測,昨天拿到的檢測結果顯示:這些塑料餐盒的材料都是聚丙烯,是安全的。該公司正在與塑料餐盒供應商協商,要求供應商今後必須在餐盒上標註明確的塑料代碼。黎家豪稱,由於塑料餐盒的蓋子和餐盒本身的材質通常並不一樣,今後在7-ELEVEN的各家門店也將提出相應的提示,要求店員在微波爐加熱食品時,必須打開餐盒的蓋子。經過與供應商溝通後,未來便利店內的塑料餐盒上也會貼上「建議開蓋加熱」類的提示。
昨晚,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表示,羅森店內的塑料餐盒無論是哪種代碼,都是經過檢測的安全包裝。之所以部分餐盒上標註了代碼5,另外一些餐盒上無相關標識,主要是因為此前沒有統一的強制標準,生產廠家部分餐盒模具上沒有印上代碼。今後,羅森將要求餐盒供應商儘早將塑料代碼標識統一。
塑料包裝盒底部的數字代表不同含義
「1」-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使用10個月會產生致癌物質。這種材質的塑料使用後廢棄的概率很大,通常用於製作礦泉水瓶、果汁瓶等。
「2」-HDPE(高密度聚乙烯):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細菌。通常我們所用的沐浴露、洗髮水等的包裝瓶子,都屬於這種材質。
「3」-PVC(聚氯乙烯):遇高溫和油脂易產生致癌物。通常用於製作保鮮膜、塑料玩具、塑料容器等。
「4」-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溫下易產生有害物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塑膠袋、各種膜類製品都會使用這種材料。
「5」-PP(聚丙烯):微波爐餐盒專用材質。
「6」-PS(聚苯乙烯):耐熱抗寒,不能用於微波。塑料杯子、脆而易裂的塑料蛋糕盒等一般屬於這種。
「7」-AB(丙烯腈丁二烯):不能用於食品包裝。但在2008年之前,代碼7主要指代除1-6之外的所有塑料,塑料奶瓶、飲水機專用的塑料桶通常標「7」。
[專家說法]
代碼5的聚丙烯可微波爐短時加熱
「目前業界認同的可以微波爐加熱的塑料種類是聚丙烯,也就是標識代碼為5的塑料種類。」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說,聚丙烯材料可以耐130℃高溫,因此可以在微波爐內短時加熱。而除了代碼5的聚丙烯塑料,最常見的是1、2、3、4、6、7這幾個代碼,但這幾種代碼的塑料種類都不太耐高溫,其中代碼6的聚苯乙烯塑料也只能耐100℃以下的溫度。
代碼7有新舊兩個標準
針對記者在多家便利店看到的餐盒底部代碼為7的情況,董金獅表示,按照2008年以前的標準,代碼為7的塑料是除去1-6之外的所有塑料種類(統稱「OTHERS」),這些塑料種類中有部分可以用於食品包裝和加熱。
而2008年《塑料製品的標誌(GB/T16288-2008)》這一標準正式推行後,代碼為7的特指丙烯腈丁二烯(AB)這一塑料種類,這種塑料是不允許用作食品包裝的。但由於該標準並非強制標準,2008年新標準實施後,代碼為7的塑料種類標識並未完全統一。因此直到現在,市場上仍有大量舊版的標識為7(OTH鄄ERS)的塑料餐盒存在,給消費者辨識帶來困難。
加熱時最好拿掉保鮮膜
記者採訪時發現,多家便利店的店員在加熱盒飯時,通常都不會把包裝盒外裹著的保鮮膜去掉。對此,專家提醒說,PVC材料的保鮮膜加熱的時間一長可能會熔化,其在高溫下釋放出的增塑劑(即塑化劑)會轉移到食品中,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即使是用代碼為5的聚丙烯材料製作的包裝盒,在加熱時也最好將外面的保鮮膜去除。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儘量避免讓保鮮膜接觸含有大量油脂的食品如油爆茄子、水煮魚等,因為油溫最高可以超過200℃,高熱的油脂極易導致熔化的保鮮膜釋放出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