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3月31日訊 (YMG記者張韜)香港消委會近日發布調查報告稱,近三成可微波爐加熱的塑料飯盒會釋放塑化劑,包括多家知名品牌。記者昨日就此展開調查,發現很多市民對此並不知情,更不知道塑料製品還有保質期一說。
事件回放
抽檢25款塑料飯盒三成「含毒」
香港消委會報告稱,測試了25款標註為可在微波爐中加熱使用的塑料飯盒,其中從七款樣本的盒蓋或盒身上檢出 DBP、DEHP、DINP 及DIDP四種塑化劑成分,含量在0.05毫克/千克至5毫克/千克之間。
其中,市民們常見的品牌「LOCK&LOCK」等五款樣本各檢出兩種塑化劑,而泰國生產的「JCJ」樣本盒蓋和盒身,檢測出的DINP及DIDP含量最高。七款上榜飯盒中不乏單個售價在30元左右的「高檔貨」。同時,還有三款飯盒的盒蓋會出現脫色情況。
專家說法
高溫加熱可釋放塑化劑
長期和塑料製品打交道的化工專業研究員董嵩林告訴記者,塑化劑可增強塑料的柔韌性,使其更易加工、塑形,工業上一直被廣泛應用。每種塑料都有其耐熱極限,食品用途的材料中,目前最耐熱的是聚丙烯,可承受140℃,其次是聚乙烯能耐熱110℃,而聚苯乙烯則只能耐熱至90℃。
目前市售的微波爐專用塑料飯盒,主要採用的是聚丙烯或聚乙烯製成,如溫度超過它們的耐熱極限,塑化劑就有釋放的可能,所以應避免長期用高溫加熱塑料飯盒加熱食物。「塑化劑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對人體尤其是男性的生殖系統產生影響。」董嵩林說,他們實驗室曾用動物試驗,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攝入塑化劑,可能會損害肝臟、腎臟和影響發育生長。董嵩林提醒,任何塑料製品都是有保質期的,過期後塑料會老化,出現變色、變脆的情況,如發現使用的塑料盒變黃或不再透明,應儘快更換。塑料飯盒使用時間長了,內部會出現凹凸不平,遺失那一部分弄不好就被人吃進肚子裡了。至於一個塑料飯盒「壽命」能有多久,董先生認為要看個人使用和清洗方法,大多數塑料製品的保質期一般在三至五年左右,他個人認為如果使用頻繁,一至兩年更換更好。
記者調查
塑料有保質期售貨員也不知
昨日下午2時,記者來到解放路附近某綜合商場「LOCK&LOCK」專櫃,這裡有四五個整櫃檯在銷售各種飯盒,全部是塑料製品,其中有多款註明可在微波爐中加熱,並在顯著位置都標註了材料:聚丙烯,最高可承受140℃。銷售人員肯定地說,用這樣的飯盒熱食物絕對無害。
在每個產品的介紹中記者看到,用途是「食品用」,注意事項中提到「微波爐使用時,請低溫使用並將盒蓋分離」。同時有標註生產日期,但沒有保質期。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微波爐專用的塑料飯盒是可以隨意加熱的,從未聽說存在保質期的問題。在現場,記者沒有找到在香港上榜「LOCK&LOCK」型號飯盒。
記者查詢得知,目前我國法律尚無明確規定塑料製品必須在外包裝上標識保質期。不過,董先生提醒,塑料飯盒、奶瓶、水杯等食品級塑料製品,事關人體健康,最好在保質期內使用。
市民觀點
半數被訪者選擇直接加熱
市民對微波爐用塑料飯盒了解多少呢?記者隨機採訪20位市民,對於塑料飯盒可能釋放塑化劑的問題,大多人表示不知情。其中10位市民表示「會直接用微波爐加熱塑料飯盒」。
「既然標明了是微波爐專用塑料餐盒,加熱的時候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我基本上都是關著蓋直接放到微波爐裡加熱。」市民蔡女士告訴記者,對於塑料餐盒也有保質期的說法,她從來沒有聽說過。
針對餐盒被檢出塑化劑一事,中國LOCK&LOCK在官網上聲明,稱所用的原材料PP材質安全,未加入任何塑化劑,塑料產品定期檢測均符合國家標準,可以放心使用。
還稱,此次香港消委會測試的LOCK&LOCK產品原產地越南,3年前已停止生產銷售,目前也不在中國大陸生產銷售,而且塑化劑限量符合歐洲標準及中國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