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高低貴賤,每個有感情的生命都能善良,這是一種很暖心的品質。
小孩子在做某件事時往往欠缺思考,於是有些在咱們看來是壞事的行為,也許是他們無意中做出來的。
然而有時候,小孩子會比大人更容易把善良展現出來,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的包袱,不會思前顧後。
「叔叔,你能幫我一個忙嗎?」當一位小男孩鼓起勇氣向一位陌生人求助時,他的眼中固然有猶豫,卻因為擔心另外一個小生命而沒有躲閃。
在路邊一處還算陰涼的地上,一隻小貓虛弱地躺在那兒,邋遢的毛髮下是消瘦無比的身體,即使嘴裡發出嘶嘶的叫聲,也掩蓋不了它慌張的情緒。
可憐的小貓就是小男孩求助的原因,前者身受重傷不能自理,後者擔心無比四處求助,彼此雖然才相識,但已然成為朋友。
看著到來的陌生人,小貓不願與其接觸,只是由於後腳好似與身體脫離,它沒法挪開身子。
據小男孩所述,小貓是他在操場上撿回來的,當時他看著小貓被兩隻流浪狗撕咬,就跑去將其解救出來。
遺憾的是,小貓還是被咬成重傷,要不是小男孩將它帶走,恐怕喵生會以這種殘酷的方式結束。
至於兩隻流浪狗為何會咬小貓……在流浪世界裡,為了一口飯食,同類相爭很常見,更別說弱小的小貓被傷害了。
再悽慘的喵叫聲也不能減少痛苦,再嚴重的傷口也沒法得到足夠的幫助,因為小男孩只是幫小貓脫離危險,卻不知如何幫它治療。
對於小男孩而言,他固然很同情小貓,可也害怕自己所做的事被別人知道,因此將小貓藏在離自家不遠處的路邊樹蔭下,每天上學放學可以去餵食。
從起初的斷然牴觸,到後來的喵叫相迎,小貓對小男孩愈發信任,哪怕身體越來越消瘦,它仍然選擇每天等待小男孩的到來。
在偷偷餵養五天後,發覺小貓連食物都吃不下的小男孩,在嘗試去街上想辦法的過程中,恰巧遇到了給流浪貓偷食的大叔,他猶猶豫豫地將小貓的事說了出來。
在大叔的幫助下,小貓被送去了城裡的寵物醫院治病。它的身體狀況很糟糕,不僅嚴重營養不良,還被狗咬斷後腳和脊椎骨,恐怕一生都只能在地上爬行了。
可哪怕保住了性命,小貓的餘生也挺不樂觀,甚至可能還是早早地去了喵星,因為……沒有人收養的殘疾小貓,是沒有未來的。
其實最好的結果是小男孩將小貓收養,然而養小動物本就是一個家庭的事,特別是小貓還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顧,他的家人沒有同意。
如果小貓在被咬傷不久就得到治療,至少還能有機會站起來,可惜錯過了這個好時機。
然而小男孩做錯了嗎?這讓咱想起自己小時候和小夥伴撿到一隻小麻雀,偷偷養了兩天,結果沒有養活。
所以咱倒挺理解小男孩的心情,即使救助小貓不是一件錯事,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大人說,也許這是認知的局限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