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PISA
比薩城歷史上是一個聯結東西方的紐帶的海上共和國,100多年前的輝煌在城中的建築上留下了痕跡。如今的小城十餘萬人口,幽靜安適,古意盎然。阿爾諾河從小城中靜靜流過, 兩岸的美景倒映水中。小城的道路多為兩車道的柏油路,狹窄而平坦,行人很少,建築色澤柔和。
民居多為兩層,帶小院落,從滄桑的牆面上看得出大都有一定的歷史。也有一些4、5層的小洋房,窗戶精巧,陽臺雅致。有的小洋房帶有伊斯蘭風格,隱隱述說著當年這座城市與東方的聯繫。小城的房子外牆多是橙色和乳白色,與蔚藍的天空、綠色的植物、灰色的道路搭配在一起,顯得十分完美,看上去非常平和。街上偶爾會出現一兩家小商店,出售的東西無論大小,都透著精緻味兒。那些商品大多延續了義大利美觀的設計特點,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也有簡約風格,到此淘寶如入寶山。
比薩教堂廣場(奇蹟廣場)穿過比薩城名店林立的繁華街道,即到此。這是小城居民最喜歡的休閒場所,也是比薩美麗的精髓所在。世界文化遺產、最著名的建築群比薩教堂與斜塔就坐落在這片寬廣方正的草地上。它包括主教堂、聖喬凡尼洗禮堂、比薩斜塔和公墓,周圍建築風格將哥德式和伊斯蘭式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中世紀風格。比薩大教堂是羅馬式教堂的典型代表,始建於1063年。教堂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 長95米,外牆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教堂縱向有4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華美無比。
最美的是入口處三扇大銅門上面雕刻著描寫聖母和耶穌的生平事跡,工藝精湛。教堂前是圓形的洗禮堂,圓頂上立有33米高的施洗約翰銅像。著名的斜塔位於大教堂後面右側,它是教堂的鐘樓,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它建於1174~1350年,造型古樸靈巧。塔高545米,為8層圓柱形白色大理石建築,每一塊石頭都是極佳的雕刻品。修建時,塔身從3層開始傾斜,至今塔頂已南傾3.5米,但仍堅固不倒。這是因為石磚之間巧妙地黏合,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傾斜引起的斷裂,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著名的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實驗就是在這裡做的,為斜塔增添了故事色彩。通過塔內294級螺旋式階梯可登臨塔頂,一覽比薩城風光。
米蘭MILAN
米蘭是義大利名牌發源地,世界時尚之都,這座城市因世界頂尖設計師的傑作而異常耀眼。行走在米蘭街頭,隨時會見到大牌明星,遇見開著法拉利的紅男綠女。
米蘭是購物的天堂。維多利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大街、蒙特·拿破崙大道、斯皮加大道和聖安德裡亞大道,這幾條街連在一起形成一個不到兩公裡長的凹字形,街上名店林立,是世界潮流地帶。尤其是在頂尖時裝店最集中的蒙特·拿破崙大道,LV、Dior、Versace、Ferragamo、Armani、Gucci、Dolce&Cabana、Prada、Celine、Loewe……那些夢寐以求的名品都在這裡佔據一方之地,構成了全球時尚的麥加。更不用說,每年的9、10月的春夏時裝周和2、3月的秋冬時裝周一直被認為是世界時裝設計和消費的「晴雨表」。
米蘭大教堂建於1386年,工期長達5個多世紀,其建築風格融合了哥德式、新古典式和巴洛克式。教堂上半部分是密密麻麻的哥德式尖塔,最高的達108米,頂端是一尊鍍金的聖母像;教堂下半部分內外滿飾雕塑,多達3159尊,極盡繁複之能事,又是巴洛克建築的代表。教堂內部由白色大理石築成,馬賽克畫、彩繪玻璃, 絢爛迷人。祭壇上供奉著一根取自耶穌被釘死的十字架上的釘子。大教堂所呈現的壯麗風貌、擁有的豐富歷史內涵,無不令人動容。
教堂廣場建於1862年,是舉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動的地方。廣場中央是義大利王國第一個國王維多利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騎馬銅像,於1896年雕成。廣場右側黃色建築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王宮,1778年建成,現在已闢為當代藝術博物館。廣場是連接各大商業區的市中心.維多利奧·埃馬努埃萊二世拱廊
廣場左側是維多利奧,埃馬努埃萊二世拱廊。這是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築,富麗堂皇。它建於1865~1877年,呈十字形,長196米,寬47米,高47米。圓拱形廊頂上裝有彩繪玻璃棚,有象徵美洲、亞洲、非洲、歐洲四大陸的鑲嵌畫。地面是大理石鋪成的馬賽克圖案。拱廊內是世界名品集中地,代表著高尚品位。最奪人眼球的是中央拱廊下的Prada精品店,櫥窗布置天天更新,單單欣賞櫥窗就很有趣。
斯卡拉歌劇院
位於拱廊另一端的斯卡拉歌劇院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劇院外觀樸實,內則豪華,有世界一流的音響效果和極其寬敞的觀眾席。歌劇院所排定的節目和演出,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肯定。每年12月7日米蘭守護神節將是劇院上演季節的開幕式,能在這一天擔任主唱歌手對演唱者來說將是最高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