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計程車續航測試
昨天長沙市電動計程車司機們因為續航不足的問題,來到了長沙比亞迪生產廠家討要說法,司機們表達續航不夠,冬天開暖氣,只能跑150公裡左右,廠家表示設備沒有回來,必須等到設備到了之後才能對司機車輛進行檢測續航問題,因為每次都是這樣的處理方式,司機被忽悠慣了,不再妥協,陷入僵局。
最終在司機們的強烈要求下,廠家派出一名廠家售後和一名4S店工作人員,隨機抽一臺電動計程車進行路況綜合測試,這下廠家終於找到了設備。
測試行駛路線:
12:26分從比亞迪4S店出發,走長沙繞城高速到金星北出口下高速,高速全程68公裡。
測試中平均時速60-80,空調溫度設置為23度,風量開啟一檔。玻璃起霧,包括前擋風玻璃起霧嚴重,影響駕駛安全,計程車司機表示不滿,這不符合正常用戶的使用需求,高速限速100隻開60,這是對其他交通參與者不負責任的一種做法,雖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的條例,但是這樣的低速行駛也是一種不安全的行為,對乘客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該車測試人員回覆:這個測試符合電動車要跑高續航,就只能跑60-80,也沒有違法,自己看得清路面,沒有影響,測試是沒有問題的。
比亞迪測試人員說,如果要按照他們的正常測試方式,就是將所有電器設備全部關閉,並關閉所有車窗,在空置的道路上勻速60速度進行測試,可以達到官網所說的405公裡。
城區續航測試
高速下來之後進入城區進行測試,行駛裡程38公裡,測試人員將溫度提升到24度,風速一檔,並開啟短時間製冷除霧,行駛速度為40左右,最高時速在限速80的高腳橋上開了60的時速。
經過廠家的測試,在測試到剩下56電量的時候,行駛裡程為106公裡,測試人員當場停止繼續測試,結束時間15:07分,全程耗時2小時41分鐘。
這樣的測試結果可以計算出來,如果測試到10%以內的電量,續航也就230公裡左右,完全達不到宣稱的405公裡。
國際電動車續航測試標準沒有一個是符合比亞迪現場測試
NEDC標準,市區工況主要模擬車輛在城市低速行駛的狀態,最高時速不超過50km/h,平均時速為18.35km/h,一個市區循環大約在195秒左右。而郊區工況則是模擬車輛在交通通暢情況下的行駛,最高速度為120km/h,平均速度為62km/h,測試時間為400秒。WLTP標準屬瞬態循環,測試時間為1800秒,相比NEDC足足長了十多分鐘。測試過程方面,WLTP測試循環分為低速、中速、高速與超高速四部分,對應的每個階段持續時間分別為589秒、433秒、455秒、323秒,對應的最高速度分別為56.5km / h、76.6km / h、97.4km / h以及131.3km / h。這一設定可以代表全球大部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以及山路等情況JC08標準是2007年日本制定的車輛測試規定,其充分考慮到頻繁深踩油門動作、等紅綠燈、緊急制動以及郊區碎石路段的使用工況。不過,該標準目前僅在日本使用,影響力較小。EPA標準測試循環包括市區工況、高速工況、激烈駕駛工況以及空調全負荷工況4個循環,總測試時間為3839秒。相比NEDC循環測試標準,EPA在複雜程度、激烈程度均高出不少,因此被譽為最嚴苛的測試標準。
國內採用的基本是不標準的NEDC標準,甚至採用笑掉牙的60等速續航標準
經過查閱以上信息可以得知,比亞迪所謂的續航標準其實採用的是60等速續航。
60km/h等速續航數據只是在車輛關閉所有電氣設備,以最經濟的時速行駛計算時,得到的最理想化續航裡程數據。60km/h等速續航只是車企的一種宣傳手段,並不代表車輛的真實續航裡程,且不具備實際參考意義。
雖然工信部已經明確要求車企在上報車輛信息時以NEDC續航裡程為主,但眾多廠商依舊將60km/h理論最大續航裡程當作宣傳賣點。
電動車續航不足,計程車來當小白鼠
這樣的電動車續航裡程甚至達不到一些大容量電動自行車的續航裡程,如果說作為家庭使用,還是勉強夠用。
計程車這個職業本身賺的就是辛苦錢,按照廠家的測試要求都無法達到一個滿意的續航裡程,就算按照廠家這種測試方式能夠達到230公裡,這樣開車的方式,計程車司機還用賺錢嗎?高速上開60左右的時速,乘客還會考慮計程車嗎?
希望這些電動車企業能夠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來為專職的計程車輛解決續航問題,不要充電一個半小時,續航卻只有150公裡。
關注我,近期將進行計程車司機測試電動車續航的測評視頻。